• 首页
  • 现言
  • 古言
  • 短篇
  • 青春
  • 幻言
  • 历史
  • 史家名著
  • 逸闻野史
  • 民族史
  • 专业史
  • 地方史志
  • 文物考古
  • 历史地理
  • 普及读物
  • 随笔
  • 史学理论
  • 中国史
  • 世界史
  • 史料典籍
  • 口述史
  • 会员

    不许可:相机中的侵华历史

    本书包含660余幅日本每日新闻社随军记者拍摄的日军侵华的照片。在当时为了控制舆论,日军加强了新闻审查制度,由陆军省、海军省和情报局以极其严苛和机械的标准新闻照片进行审查。除了涉及军事情报等机密信息之外,反映日军侵华时期烧杀抢掠,被认为有损日军“形象”的,会引起士兵厌战情绪的照片,均被盖上了“不许可”印章,严禁对外发表。战后照片被曝光,进一步为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提供了佐证。
    民族史2.1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胡马度阴山:民族卷

    本书为“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的民族卷,围绕“胡貌汉魂与异域文明”主题,积极探索汉唐时期胡汉之间的冲突与交融,从不同角度进行前沿性研究,依据草原突厥、绿洲西域和中亚粟特的多方互动,结合考古发掘新成果和文物解读新收获,撰写了一系列原创性的论文,考证了唐玄宗的中亚嫔妃曹野那姬,推测了崔莺莺与蒲州粟特人的渊源,区别了胡姬与吴姬的不同,对中古入华黑人、印度人、突厥人、契丹人、奚人等进行了寻踪,引起了学界的热
    民族史14.5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西藏1934:黄慕松奉使西藏实录

    本书以1934年黄慕松代表国民政府出使西藏的历史事件为轴心,讲述了西藏自辛亥革命爆发后的1912年,在与中央政策失联22年后,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曲折历程,再现了汉藏一家,民族团结的历史画卷。书中通过丰富的史料,真实客观地讲述了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填补了国内民国史研究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民族史20.1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西北民族论丛(第15辑)

    《西北民族论丛》是以中国西北民族史、西北民族与邻国经济文化交流史、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等领域为研究重点的学术集刊。本辑特辟“首届中国藏学研究青年学者专栏”,辑数篇中国藏学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该领域的学术前沿,另外还论述了清朝的民族政策等问题,同时辑录数篇探讨中国民族融合、文化类型、长安光明寺的性质、苏毗末氏、美相县地名等问题的文章,对于厘清民族史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大有裨益。
    民族史15.4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清朝索伦部与满洲关系研究

    本书从民族关系的视角出发,动态地研究索伦部与满洲的关系,遵循民族演进发展的过程,注重民族意识的变化,重点研究民族精英人物对民族决策的影响,展现清朝在统一国家的过程中,满洲统治者扩大疆域与整合民族的高超智慧。重视清朝实行的民族政策,分析民族联合的模式方法,总结出索伦部与满洲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并作出评价。通过现象,找出特点,总结规律,吸收清朝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经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为当代民族工作
    民族史22.8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勿吉—靺鞨民族史论

    本书探讨了勿吉-靺鞨这一民族或族系从出现到消失的全部历史,重点是研究勿吉-靺鞨在肃慎族系发展,以及多源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勿吉-靺鞨本身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习俗、宗教思想等各方面的状况,以及勿吉-靺鞨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民族史14.9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西北民族论丛(第11辑)

    《西北民族论丛》是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以中国西北民族史、西北民族与邻国经济文化交流史、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等领域为研究重点。本辑内容包括高昌国与突厥之间关系研究、御制平定西藏碑刻校录、米兰壁画与东西方艺术关系考论、游牧部落曾经是什么等,且所有文章都是本集刊首发。
    民族史23.5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海上之路

    本书是柳田国男晚年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在本书中,柳田提出了一个假说:日本人的祖先是从冲绳出发,乘着“黑潮”(日本暖流)沿岛北上,扩散到日本列岛各处的。开始是偶然的漂流,之后发展成为计划性的人口移动,为了寻找更佳的生活空间,携带着稻种,沿着一条由“海岛”构成的“海上之路”一路北上,最终来到日本列岛,成为了最初的日本人。
    民族史16.1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中国佤族

    本书是《中华民族全书》中的一本,全书详细而完整地介绍了佤族的物质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信仰文化、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精神气质、文化传承、族际交往等,是其他民族了解佤族的权威读物。书稿优点:全书内容翔实,文字优美、图片精良,可读性强。
    民族史24.2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中国羌族

    言及羌族,除甲骨文和上古文献之外,唐时王之涣《凉州词》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之名可谓家喻户晓。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渔家傲》中也写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的诗句。据相关民族史研究,今日之羌族至迟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由西北草原陆续南迁,在宋元两代形成现今岷江、涪江流域居住格局的。
    民族史25.7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远渡加勒比:彼岸的祖父

    罗敏军《远渡加勒比》所撰内容,是发生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那是中国最悲惨的年月。1840年“南京条约”后的时代,清政府在外国列强压力下,被迫开放海禁。1845年左右起,先是闽省的厦门港、粤省的广州、汕头港开始了向美洲出口苦力的“贸易”;1852年后,香港、澳门的洋行也参与了“苦力贸易”,把华工运往南洋和南美。华工主要来自闽、粤两省的民人。罗敏军的祖父罗定朝,就是1906—1910年间,成为赴
    民族史9.2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

    慕容鲜卑及其所建诸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少数民族及政权,它承上启下,对此后的北朝历史有深远影响。全书分五个部分,从一个较长时段考察了慕容氏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与东部鲜卑及其它北方部族的融合、最后融入中原汉族社会的过程。本书对前人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东部鲜卑问题、诸燕政权结构和变迁、慕容鲜卑之遗裔在北朝隋唐的发展融合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对推进慕容鲜卑的研究有较重要意义。
    民族史12.2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蒙古秘史》文献版本考

    本书从实证的角度对《蒙古秘史》进行了文献上的考据。1.《秘史》的成书过程。梳理前人关于《秘史》写作时间之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参核《元史》《史集》以及元人文集,比勘对元太祖、元太宗事迹的不同记述,归纳《秘史》在史实叙述上存在的问题,藉以考求《秘史》的成书过程。2.《秘史》的文献著录。综挹自洪武刻本问世以来历代官私书目、艺文志就《秘史》的著录文字,钩沉明清学者引录《秘史》,用之于探究史实之事例,论述其庋
    民族史16.1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古希腊的蛮族与先秦的夷狄观念

    《古希腊的蛮族与先秦的夷狄观念之比较研究》一书,对古代希腊人与先秦时期华夏的异族观念作出比较研究。本书的研究从历史层面进入思想史层面进而再进入思想比较的层面。对于构成古希腊人和先秦华夏异族观念主要内涵的血缘、文化和政治三个要素,本文重视研究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变化,从而在较深的层次揭示了古代希腊人与先秦时期华夏异族观念的异同及其特点。
    民族史21.5万字
    2.9万人气
  • 会员

    东夏史

    《东夏史》一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期的研究成果和考古资料,通过严谨的分析论证阐述了金末元初东北地区东夏政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对东夏政权产生背景、发展过程、社会形态、文化传承、时代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解读。对东夏政权建立的时间、存亡的时期、使用的年号、与蒙古及周边政权的关系等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考异,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多层面对东夏政权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
    民族史23.3万字
    2.9万人气
  • 会员

    后金史

    本书系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大委托项目“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的子课题之一。后金是中国东北历目前后一个地方政权,系由女真——满洲创建,民族特色鲜明,制度完备,且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本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通史、典志、传记、考异、图表、大事编年的编写体例。全面系统阐述了自努尔哈赤1583年起兵创业,迄至1644年清兵入关,共61年清朝开国时期的历史。全书力争做到史料翔实,观点鲜明,集
    民族史37.8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契丹史

    《契丹史》是一部视角独特,全面、综合地论述契丹民族崛起、成长、壮大、衰亡的史学专著。本书共分为七卷:通史、典志、传记、考异、图表、大事编年、主要文献书目。本书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历史文献以及近年考古发掘的最新研究成果,吸收了作者已经发表过的研究成果,是作者多年来教学与科研成果的汇总与总结。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契丹王朝是以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为主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本书正是
    民族史39.6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土家族口述史料征编研究

    本书以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为指导,以民族濒危口述史料征编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探究并论述了土家族濒危口述史料征集、整编、保护与开发利用,试图为其他民族口述史料征编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社会各界对土家族进行多维度研究提供详实的口述史料。全书分为土家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口述史料与土家族口述史料、土家族濒危口述史料征集、土家族濒危口述史料整编、土家族濒危口述史料的数字化保护、土家族濒危口述史料的开发与利
    民族史20.5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中国鄂温克族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鄂温克族也走过自己漫长的历程。鄂温克族的历史从远古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他们的祖先用共同的信仰、信念、希望、追求、生命和血肉创造的历史。现代的人们习惯于说,鄂温克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但这种说法是否精确还得好好推敲,如果说现在在中国生活的鄂温克族没有文字,还算说得过去。因为鄂温克族是一个跨境民族,除了中国之外,在俄罗斯、蒙古、日本也生活着一些鄂温克族人。
    民族史30.6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壮族社会文化发展史(上册)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民族间差异的所在。本书历述越人文化发展的进化和分化,一书在手既可以通观壮族在汉文化摄力圈内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又揭示了越人文化发展的主流和分流,具述了越人原始群、原始母权制及父权制早期的文化,可观照越人是如何调适与客观自然界的关系并发挥自创力迈过重重关卡发展而来,并对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民族史71.5万字
    2.7万人气
上一页3/6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沪ICP备14016804号-3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