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人类科学的认知结构:科学主体性解释的“类脑模型”
蒋谦更新时间:2019-12-06 20:13:10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从“认知”角度出发,在分析、比较东西方科学认知(思维)差异与人类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的相似性和同构型基础上,将东西方科学纳入统一的时空模式当中,并通过人类大脑这个“原型”所具有的基本结构、功能和机制及其简化的“类脑”模型,综合性、类比性地说明人类科学认知的基本结构、主要形态和动力机制,进而尝试解答科学中的相关问题。最后,从人类“全脑思维”的最优形态出发,展望人类“智慧圈”时代“全脑科学”的发展趋势与基本样貌。精彩片段:
品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人类科学的认知结构:科学主体性解释的“类脑模型”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四节 关于“全脑科学”的若干思考
- 第三节 物理认知的表征形式:概念与意象
- 第二节 物理认知的信息组织:空间与时间
- 第一节 东方物理思想对西方波动概念和场概念形成的影响
- 第十四章 智慧圈时代的“全脑科学”——以近现代物理学为例
- 第二节 两种数学认知方式在近代微积分形成中的作用分析
- 第一节 从黄金分割率的发现谈起
- 第十三章 数学“演”“算”两种认知方式的融通与创新——以近代微积分为例
蒋谦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体验机器:我们的大脑如何预测和塑造现实
在这本书中,安迪·克拉克揭示了重塑范式的预测性大脑理论,重新定义了心智与现实的关系:大脑从未“看到”真实的世界,你的一切所见所感只是它想让你看到的我们对身体、外界的感受,更多来自我们大脑预测的可控“幻象”,而非客观现实。本书揭示了预测性大脑在身体感受、情绪和行为中的核心作用——慢性疼痛、社交焦虑甚至情绪循环,都与预测的失控有关。通过重构语言、改变叙事、调整行动,我们能够重塑自身体验并改善身心健康。心理15.1万字- 会员
不要挑战人性(全2册)
《不要挑战人性》(全2册),用脑科学解锁自律密码!人性是一门科学,有规律可循。实现认知觉醒,就能重塑天性,用顺应人性的方式实现爆发式成长!人性中有许多无法克服的弱点,比如想要成功,先要自律,而自律这件事情似乎是反人性的,怠惰才是更轻松的选项。教育子女、学生应试、职场打拼,都要求人们克服“弱点”才能达成目标。难道顺应天性,只会得到变坏、变堕落的结局吗?其实这些所谓的“弱点”,往往和我们的神经系统的结心理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