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质量总监成长记
秦邦福 秦秋玲更新时间:2020-08-05 16:46:58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质量管理工作为何难做?质量工程师、检验经理、质量总监应如何开展工作?质量问题预防如何落地?精益生产、零缺陷管理如何有效开展?如何用零缺陷过程方法快速解决问题?质量管理如何有效实施?管理者如何快速成长?这些问题都能从《质量总监成长记》中找到答案!《质量总监成长记》分三篇,讲述了主人公唐风从质量工程师升任质量总监,并在多家企业中快速解决质量问题的故事。修炼篇介绍了PDCA、二八原则、检验的本质、新厂长自我修炼和团队建设、精益生产、纠正预防等内容。突破篇和精进篇介绍了公司“质量问题多”和“质量改进难”的原因,讲述了一位空降质量总监如何在不同企业中运用零缺陷方法快速打开局面,扭转管理层质量意识,并取得丰硕成果的过程。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2-31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质量总监成长记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秦邦福 秦秋玲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公司治理及案例分析
公司治理关乎公司的顶层设计,是现代企业无法忽视的制度安排理论。加强和完善公司治理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书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沿政策和实务案例,对公司治理进行了较全面的理论论述和案例分析。首先,本书介绍了公司治理的内涵和主要问题,并对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进行了重点分析。其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公司治理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本书进一步分析了公司治理的新问题、新矛盾及创新治理机制。最后,本管理12.3万字 - 会员
小微企业管理课
《小微企业管理课》由长松咨询董事长贾长松主讲的同名课程整理而成,内容贴近当今小微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管理、营销团队管理及效率管理五大方面入手,为企业提供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并附带实用的操作工具,推动方案落地。本书将成为小微企业老板提升管理效能的重要帮手。管理6.4万字 - 会员
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形成机制研究
本书除第1章绪论外,共由4个部分共计11章构成,运用专业的模型、量化工具等方法,按照新视角、新要素、新数据,深化了基础理论研究,创新了理论模型,提出了新的评价体系和路径。管理16.8万字 - 会员
数字平台生态观
《数字平台生态观》是一部以“数字平台生态观”为理论基础,指导数字原生企业和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共促数字平台生态繁荣,塑造我国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竞争优势,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的专著。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理论基础阐述,从管理学的问题导向出发,指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普遍面临的两大类问题,以此引申出“数字平台生态观”的三大理论背景。详细解读数字平台生态观理论的内涵、特征、文管理16.9万字 - 会员
新合伙人制度
本书共计10章,包括合伙人制度的基本内容及落地方法、合伙的主要模式及股权设计,初创企业的合伙人制度及常见问题,合伙的资本策划,合伙模式的三种新形态,提出新合伙人制度与阿米巴经营模式结合,合伙的社群化,合伙中常见的风险,打造合伙力的实用方法等。管理13.3万字 班子:伟大团队是如何搭建的
真正伟大的人物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所有成就事业的人都是依托了群体的智慧,运用群体智慧的能力决定着我们最终的人生成就,就此意义而言,伟人就是最善于运用别人智慧的人。本书将中国历史上那些最卓有成效的班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它们的得失,比较彼此的不同特点,区分不同风格的领袖与不同风格的班子成员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这样一部《班子》。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那样,《班子》这部书不仅可供各行各业的领管理23.4万字- 会员
上市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本书在介绍第二增长曲线理论并深度剖析多个中国上市公司探索第二增长曲线案例的基础上为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实现二次增长提供了一套生动易懂、切实可行、全周期的方法体系。通过积累的资金、人才、市场等各种商业资源,针对企业生态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投资与并购整合或者对新技术、新赛道、新模式进行投资,是实现中国上市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良方。管理11.7万字 - 会员
企业系统工程:赋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企业系统工程:赋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本解析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工具书。企业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与现代企业管理融合的产物。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侧重于理论与原理,简要介绍了系统工程理论体系,并用系统理论分析了数字化技术的实质,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提出了数字时代企业系统工程总模型。下篇侧重于模型与实践,具体展示如何用企业系统工程为数字化转型赋能,大体上采用“业务建管理17.2万字 - 会员
企业家才能配置与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需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才能迎接国际市场上严峻的挑战。而照搬传统的比较成本理论,极易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陷入过度依赖低要素成本的“比较利益陷阱”。要扭转这一不利局面,亟须高度关注亚当·斯密以分工深化为途径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而现实中将比较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比较利益,则依赖于企业家才能的充分发挥与合理配置。本书尝试基于亚当·斯密—熊彼特机制的基本逻辑,突破主流经济学在新管理1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