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奇书与世相:刘心武细说金瓶梅
刘心武更新时间:2022-05-26 14:47:18
最新章节:第82讲 不该被忽略的书:《金瓶梅》获得的评价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西门庆如何在商场和官场“摸爬滚打”,一步步获得巨额财富和高官地位?潘金莲的身世和情爱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她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西门府的仆役丫头,社会上的僧道巫卜、三姑六婆,这些小人物是如何生活的?明朝有哪些至今还在沿用的节日习俗?吃饭买衣、购房置地到底要花多少钱?《金瓶梅》中描写的日常餐饮反映出怎样的世道兴衰?……《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中国古代文学名之一,是研究中国明代中后期社会风貌的重要参考作品,海外影响力甚至超越《红楼梦》。《金瓶梅》可谓巨幅文字版《清明上河图》,从亦商亦官的暴发户之家庭生活,到上自宫廷下至市井的人间百态,都描摹得细致写实、生动传神。本书是刘心武多年研究《金瓶梅》的集大成之作,是面向大众读者的一本《金瓶梅》原替代性普及读本。全书分五大部分,共八十二讲,以人物为线索,梳理出西门庆宅院里上上下下主要成员的人物命运,包括西门庆及其妻妾潘金莲、李瓶儿、吴月娘等,西门家的女仆、男仆以及与西门家有密切往来的官、商、妓女、僧道巫卜、三姑六婆等各种角色的故事,同时对《金瓶梅》的艺术独创、写作风格、文本得失,及其对《红楼梦》的深刻影响进行评述。通过刘心武通俗有趣的讲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金瓶梅》的故事,以及隐藏在明朝故事背后的众生百态、人情世故。
品牌:华夏盛轩
上架时间:2021-08-01 00:00:00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夏盛轩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奇书与世相:刘心武细说金瓶梅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82讲 不该被忽略的书:《金瓶梅》获得的评价
- 第81讲 酷毒冷峻的叙述:《金瓶梅》的文本特色
- 第80讲 先声独创后继有人:《金瓶梅》影响了《红楼梦》
- 第79讲 一餐一饮见世道兴衰:舌尖上的《金瓶梅》
- 第78讲 阶级矛盾暂息的共享繁华:西门府过节
- 第五辑 深刻影响《红楼梦》
- 第77讲 一言难尽的人物形象:末回的两首诗
- 第76讲 善之信念的幻灭:吴月娘之梦
- 第75讲 魂归何处:普静法师荐拔亡灵
- 第74讲 国破家亡的卑微生存:韩道国一家的结局
刘心武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当代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
本书按照中国近代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采取抓重点领域、兼顾创新领域的书写策略,集中关注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历程、理论方法、近代文化论争、近代文化思潮、近代文学艺术史、近代教育史、西学东渐与近代学术科技史、近代报刊史、近代体育卫生与文化设施、近代区域文化史10个方面,最后殿以“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突围之路”作为结语,在论述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发展历程及其突出成就基础上,分析目前中国近代文化史特别是社会文化史文化69.2万字 - 会员
韩国古典散文与中国文化之关联研究
本书按照“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的理念、原则,以韩国古典散文作为论述对象,分高丽朝、朝鲜朝初期、朝鲜朝中期、朝鲜朝后期等时段,选取若干代表性作家,借助新材料、采用新视角、提炼新问题,考察韩国古典散文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变异,探究韩国古代文人是如何内化、发挥与改造中国文化、文学经典。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广度、深度,拓展了汉文化圈的散文研究领域,还可以为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文化交流提供有意义文化20.9万字 - 会员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第10辑)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区域文学委员会、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积十年之功打造的学术品牌,是全国致力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学人共享之重要研究平台。第10辑收文23篇,设栏目6个。栏目设计中,除常设的“区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古代文学研究”之外,特推出“鲁迅诞辰140周年纪念专栏”、作家林培源的研究专辑“潮汕文化与文学档案·林培源”、学者杨星映的文化23.4万字 - 会员
舜文化传统及其当代诠释
本书主要是对舜帝的影响及其“舜文化传统”的流变进行研究。“舜文化传统”主题,侧重探讨了舜文化“和”的精神内核,诸子百家对“舜”的认识等等,意欲发掘原典文化中仍可闪耀于当代的文化因子。“舜文化的当代诠释”,一是对“舜文化传统”的学术成果做了一个全景式的扫描,一是对舜文化传统影响下文学变迁的诠释。从而可见舜文化传统的影响力和研究的全学科性、全方位性。文化15.8万字 - 会员
性别视角中的女性形象与文化语境
性别诗学是指以性别视角考察文学作品、文学活动和文化传统,挖掘男女两性特殊的精神底蕴和文学的审美表达方式,具有动态生成能力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性别意识即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对女性的角色、地位等问题的认识,是女性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本书结合性别视角与文化视角,以女性形象为中心,从叙事与性别、文本与语境的深层互动关系上来探求中国性别诗学的原创性问题。文化21.7万字 - 会员
亚洲研究(第一辑)
《亚洲研究》呈现亚洲文明的特色与贡献。亚洲大陆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东亚、南亚和西亚构成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三大原生文明板块。亚洲长时间作为世界文明的核心区域,诞生于东方的宗教文明、农业文明、科技文明都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世界。本辑为第一辑,设有特稿、东南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中东研究、学界名家、学术信息、研究综述与书评七个栏目。文化16.1万字 - 会员
鲁迅:“国家作家”的形象史
作者采用阐释学思维与方法,以产生于不同时期的有关鲁迅的传记、论著、影像等为文本,梳理、考察鲁迅形象的复杂演变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是如何随着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历程而发生微妙变化的。通过鲁迅形象演变史,思考现代国家意志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构成和文化取舍所产生的影响,探寻鲁迅形象演变的内在精神依据。通过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初产生的各种鲁迅传记和其他关于鲁迅的言说,勾勒出这一文化图景中鲁迅形象的演变过文化17.4万字 - 会员
东西精舍:中日文学文化比较论
本书将中日文学文化比较研究置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性视野之中,从东亚俯瞰世界,聚焦“中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日本文学与中国都市意象”和“中日文论与文化互系研究”等三大版块,旨在构建“和而不同”“差异即对话”的东亚文学审美共同体。文化20.1万字 - 会员
从萧门到韩门:中唐通儒文化研究
本书聚焦从萧颖士到韩愈这一因师门关系而形成的文学流派,在厘清流派主要成员及其传承谱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他们作为通儒型人才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包括礼官身份、史官身份、传奇作家、地方循吏等,最终阐明萧—韩流派成员作为中唐通儒群体的代表,如何在唐宋文学、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开启士人从文儒到通儒的身份转型,继而影响到宋代官僚士大夫政治体系的定型。文化2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