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几内亚比绍国情报告
叶桂平 王心编著更新时间:2024-04-09 16:09:30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深入研究几内亚比绍的国情,并介绍几内亚比绍与其他葡语国家、周边邻国、美国、法国等国的对外关系。本书还重点阐述了几内亚比绍与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的交流合作,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在中国与几内亚比绍经贸合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助于读者更加详细地了解几内亚比绍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和发展前景。
上架时间:2020-08-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几内亚比绍国情报告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澳门在中国与几内亚比绍经贸合作中的作用
- 第一节 中国与几内亚比绍的外交关系
- 第八章 中国与几内亚比绍的合作与发展
- 第三节 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
- 第二节 同葡语国家的外交关系
- 第一节 外交政策和国际组织
- 第七章 几内亚比绍的外交关系
叶桂平 王心编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俄关系:全面推进和战略协作
这部书是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中俄关系”的最终成果。2014年该项目立项,主要研究中俄关系问题。俄罗斯是中国最大邻国,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和政治地位。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这期间,中俄关系既有友好同盟的历史,也经历过兵戎相见的时期。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目前中俄关系已经进入新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不断采取同时打压中俄两国的外交战略,政治46.5万字 - 会员
“英美派”外交官与国民政府美援外交
在民国外交史上,“英美派”外交官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本书将“英美派”外交官置于1931~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全局视野里,考察这个群体产生的内外环境,探讨“英美派”外交官与国民政府美援外交的关系,及其在国民政府美援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揭示“英美派”外交官主要代表人物之间及其与国民党高层政治之关系,进而审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与美国关系的广度与深度,为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政治17.2万字 - 会员
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政策研究(1950~1993)
本书主要研究从“科伦坡计划”开始到冷战结束之初(1950~1993年)的这一时期,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的理念与模式、促因与目标及其影响与本质等,旨在揭示在冷战产生、加剧直至终结的大背景下,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的理念、体制、内容、目标以及利益纠葛经历了哪些起伏变化及其深层原因,即在服从于西方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受援国发展利益与加拿大国家利益的共存与双赢是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政治13.9万字 - 会员
张之洞与日本关系研究
本书综合利用中日文献资料,着重考察张之洞与日本关系发展的全过程,动态观察双方从初识到对抗再走向“联交”的变化,以及张之洞“以日为师”对清末变革的影响。在清朝的政治结构、日本对华不断扩张的形势以及张之洞个人的施政能力三个基本因素的作用下,张之洞在1895年至1905年这一时期成为中日关系的核心人物。但是,张之洞未能实现“保国”的目的,也未能有效遏制日本在华的势力扩张。政治22.2万字 - 会员
美英核合作关系资料选编(1940~1945)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不但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进程,而且首次在实战中向世人展示了这种武器前所未有的惊人破坏力。事实上,战时美国“曼哈顿工程”所研制出的原子弹,是美英两国政府与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翻译、选编相关原始文献的基础上,本书旨在将英美两国先后步入核研究领域和最终联合研发原子弹的历程,以及两国战时核领域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特征,呈现在读者面政治22万字 - 会员
漫漫朝天路:明末朝鲜使臣海路使行研究(登州卷)
本书整体爬梳了三十余种明末朝鲜使臣海路使行文献。在此基础上,作者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出发,结合文献考证、田野调查等多种手段,重构了明末朝鲜使臣的使行路径(山东登州府段),全面、如实地再现了明末朝鲜使臣视域中的中国文化空间。政治17.9万字 - 会员
冷战后美国防扩散政策研究
本书梳理了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在防核武器、生化武器和导弹扩散领域的政策与做法、成效及其影响,勾勒出一幅美国单边、双边和多边防扩散政策框架的立体画面。作者把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防扩散外交和战略安全环境三个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深度研究专题个案,又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冷战后美国防扩散采取的新方式、新手段和新模式,尤其是其集防扩散、反扩散以及后果管理三位一体的政策,认为美国防扩散的实质是防威胁,为保障自己的绝对政治22.6万字 - 会员
“一带一路”与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
本书对“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全书内容由三大板块构成:一是对“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一般性理论探讨及框架建构;二是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战略环境研究,包括澜湄区域合作的历史基础、动力机制、现实条件、推进障碍及他方行为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合作和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认知等内容;三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方案政治25.8万字 - 会员
德国国际危机管理与实践研究
当前欧洲正处在异常艰难的时期——欧债危机余波未平,国际政治-安全危机接连爆发,逆全球化、民粹主义浪潮趁势崛起,英国脱欧,跨大西洋联盟裂痕进一步扩大——德国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和最大经济体,在欧盟层面发挥主导作用,近年来在国际危机管理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责任。本书力图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剖析德国国际危机管理理念,研究德国国际危机管理机制总体框架,以期为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国际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和借政治23.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