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现代乡规民约
卞辉更新时间:2025-04-08 14:41:41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聚焦乡规民约的现代化问题,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乡规民约一直是乡村秩序构建和维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现代乡规民约的生成过程具有乡村内生和行政嵌入的二元性,乡村治理的多元合作主体需要借助现代乡规民约来寻求乡村秩序构建过程中民间资源的支援和支撑。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的论点建立在大量田野调研的基础上,突破了单一学科的界限,从经济学、法学、法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多维度的研究范式,有利于全面深刻地认识现代乡规民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功能与价值。
上架时间:2019-06-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现代乡规民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卞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新时代的理论青年想什么
本书精选出第一期北京大学青年理论骨干人才培训计划中学员撰写的优秀文章,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命题,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出北大青年的思考声音,展现青年人的使命、担当与作为。社科15.8万字 - 会员
何谓“性资本”:关于性的历史社会学
本书重新评估了“性”在新自由主义社会中的作用。两位作者认为,“性资本”不仅仅能够在性领域获得优势,还可以在金钱、地位和职业领域产生实质利益。书中概述了四类“性资本”,包括“默认”的贞洁、为性工作者所用的“身体剩余价值”、“具身性资本”——性感,以及新兴的“新自由主义的性资本”,进而讨论了性、经济价值与社会不平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社科5.8万字 - 会员
村改居:城镇化与居民需求
村改居是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社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多为不断产生的、新的、现实性问题。村改居带来了社会保障、户籍改革、环境等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也带来了民众利益保护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切身感受,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书主要立足于长三角区域,以问题为导向,描绘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诉求的新形态。社科32.4万字 - 会员
银行网点的价值重塑:君友视角窗口服务
“重塑银行网点价值!”在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化高歌猛进的背景下,这是一个让人充满遐想而又沉甸甸的话题。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和工作岗位的人对此展开了不懈探索:银行业协会的专家和领导慷慨地分享他们的经验、阅历和见解;多家银行省级和地市分行领导、支行负责人和一线员工以开阔的视野在实践中检验着他们对未来银行网点的设想;第三方研究者努力基于完整的理论框架整合这些来自不同角度的真知灼见,以期描绘出这头更加完整而社科14万字 - 会员
社会学刊(第3期)
《社会学刊》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刊登国内外社会学及相关领域最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研究述评、新书书评等。本书是第3期,以大数据与社会科学研究为题,或从大数据的角度,或利用大数据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社会学问题进行新方法、新形式的展现。内容涉及计算社会科学的机遇和挑战、民粹主义在欧美的发展动态及其社会基础、司法大数据视角下的涉性犯罪研究、社会公平观的研究等。社科12.7万字 - 会员
社会史研究(第8辑)
《社会史研究》是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辑刊,设有专题论文、学术评论、资料选编三个栏目,专题论文刊登社会史或相关领域的理论、方法、实证性研究成果;学术评论刊登与本辑主题相关的学术史书评;资料选编主要选登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所藏资料。本书为第8辑,以“水利”主题,内容涉及公共卫生、饮水管理、自然水域、洪涝景观、公共空间与城市生活、城址迁移等与水利相关的制度层面问题。社科24.6万字 - 会员
家庭革命:清末民初读书人的憧憬
至少在近几千年,家庭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世界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载体。在近代中国,家庭却沦为革命的对象。本书研究近代中国的家庭革命,探讨这一反常的现象何以发生及怎样发展。在传统政教体系崩溃的进程中,家庭面临国家、天下(世界)、个人、社会等力量的冲击而丧失了其作为社会基石的地位。家庭革命是相当复杂、深刻的,既包括进步改良之意,也包括根本废除之意。中国在近代国际竞争中的失败,造成读书人不仅激烈社科30.9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
本书以社会保障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视角,在分析中国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供给历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家庭养老资源稀释的情况,系统论述闲置资源、民间资本、健康养老服务等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提出中国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积聚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社科16.1万字 - 会员
工作转换与农民工就业质量
本书利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2008~2010年的数据,区分受雇就业与自营就业,重点考察农民工工作转换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同时考察不同的工作转换模式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差异,最后从职业流动和人力资本回报角度来诠释工作转换无法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原因。研究发现,工作转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提升的作用非常有限,要真正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需要改变农民工就业环境,使农民工实现稳定就业、适度流动。社科8.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