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明代贬谪诗研究
刘英波更新时间:2025-04-28 18:59:42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明代贬谪诗的主题取向,或抒发孤闷、思乡、叹老之怀,或表达用世、愤世之心,或书写酬赠、安闲之意,或咏史纪事、记写边地风物;其感伤的创作基调、情真意切的抒情指向、多元的创作风格,表现出延承与发展兼具的特点。明代仕宦文人的贬谪心态,或孤独感伤,或漂泊思乡,或忠心不遇,或恐惧不安,或乐闲崇道,呈现出共性与个性并存、复杂而幽微的特点。研究明代贬谪诗有助于深入了解明代的社会文化与士人的生命形态。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明代贬谪诗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结语
- 第六节 同与不同的存在
- 第五节 扪心期不愧,知命复何争
- 第四节 赤诚情怀
- 第三节 明代山左文人刘天民贬谪诗中的感伤情怀探析
- 第二节 特殊境遇下的别样情怀
- 第一节 漂泊心绪
- 第四章 明代仕宦文人的贬谪心态解析
刘英波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新时期以来小说暴力叙事研究
暴力素未以负面形象出现于公众或读者视野中,但是,这一局面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的小说创作中得到改观。本书以时间为经,以社会历史及文化心理为维、以小说创作为切入点、以典型小说暴力叙事文本及作家作为解读的基本对象,告诉读者“暴力”如何担转自己过去的固有形象,化丑为美或富美于丑。暴力不只是事件,还是一种方法、一种观念、一种价值。从过去小说创作中的配角、反面形象的“标配”到如今文本表现的主体,中性乃至被文学24.3万字 - 会员
“无事之文”与中国古典白话小说
本书的讨论对象是古典白话小说中所谓的“无事之文”,即在整个故事的叙述框架中看似“赘余”的“闲笔”。这些“赘余”笔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可以认定与主干的故事情节不发生因果联系的枝节性叙事,另一部分可以笼统的概括为一些琐屑的指涉、叙述者介入对叙述造成的干预。本书以《金瓶梅》《红楼梦》等明清白话小说为例,说明中国古典小说通过是如何将多重事件与人物活动错综并置以模拟真实生活的共时性(synchron文学19万字 - 会员
“盖娅”审美:当代中国诗学的审美现代性批判
本论文集所收录的四篇论文,撰写于2014—2016年期间,均公开发表过。其研究视域,主要集中于近30年来中国新诗的现代性问题,以及中国诗歌在现代性写作中所呈现出的美学特征。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虚无与“开花”——当代中国诗歌的现代性透视(纲要);从“革命文学”到“审美意识形态”——张志民诗学的范式转换与价值生成的时代美学意义;迷途:成因及其后果——“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的问题意识与审美现代性批判;“文学10.3万字 - 会员
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研究
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在朝鲜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它是韩国和中国文学史上一笔珍贵的遗产。本书按“离乡和思乡、扎根和融合、对峙和斗争、妥协和逃避”四类主题对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并深入剖析各部分的文学主题、结构模式和艺术手法,力图推进这一时期文学的主题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文学16.4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
全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侧重网络文学批评的历史呈现,从文本形态、批评主体、传播方式等角度,对网络文学批评做了系统的分析;下编则侧重以批评理论解读网络文学批评观念、批评标准、批评功能、批评影响力。同时,本书的导言强调网络文学必须入正统文学史,结语又对网络文学批评做了进一步追问,对于当代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来说,批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欧阳友权教授长期从事网络文学研究,是当今学界网络文学方面研究权威。文学26.9万字 - 会员
抉择的高度:张平小说研究
本书通过对著名作家张平的一系列代表性小说作品,诸如《姐姐》《祭妻》《法撼汾西》《天网》《抉择》《孤儿泪》《国家干部》《重新生活》等的深度文本细读,一方面结合相关的生平传记资料,另一方面也把作家纳入总体的新时期文学思潮发展演进过程之中,展开具有综合性的全面研究,并最终提炼概括出张平文学写作的基本特质。张平的小说创作先后经历了“家庭苦情”系列、“社会问题文学作品”和“政治小说”这样三个不同的发展的阶段文学35.8万字 - 会员
胡辛创作与江西文化形象建构
胡辛是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江西自现代以来文学成就最为突出的女性作家。其创作经由丰富的生命体验、感悟而朝向地域与传统精神扎根,魅力持久。这是一部解读、认知胡辛创作的评论集。涵盖了近四十年来评论胡辛及其创作的近百篇文章,跨越文学、影视、陶艺等领域,勾勒出胡辛对赣地这方水土这方人的别样言说与深情表达。视角多元,形式多样,既有王蒙先生高屋建瓴的评点,又有潘际銮院士的长者言说;既有学者教授文学46万字 - 会员
秦腔与当代西北作家创作关系研究
当前各学科交叉发展和各领域知识融通的趋势日益加强,秦腔和当代西北作家创作关系的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发生的。秦腔是秦人的生命命脉,被称为西北的“语言符号”,秦腔给了作家们沁入骨髓的文化熏染,汇聚了当代西北作家对乡土的情感和记忆,其慷慨悲凉、热耳酸心的美学特点直接影响了当代西北作家的创作。本书在当代西北作家的作品中发掘秦腔影响的痕迹,并对这些戏曲质素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主旨表达等功能方面做出有益文学21.2万字 - 会员
《东方杂志》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本书以《东方杂志》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为切入点,详细考察了该杂志从创刊到20世纪20年代自身在办刊宗旨、文化追求、精神启蒙方面的转型,以及它在中西文化论争、现代文化建设、新文学发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转型轨迹和风貌。本书通过对《东方杂志》所呈现的中国文化从20世纪初至五四时期的演变历程和原生态风貌考察,深入探究了中国文化在政治变革与新旧文化思想冲突中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轨迹及经验启示。本书将《东方文学1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