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朝一夕
【释义】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
【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力命篇》。
战国时期着名的哲学家杨朱博学多才,很受人尊重。一次,他到朋友季梁家去,恰巧季梁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季梁的儿子见了杨朱后,哭着说:“杨伯伯,我父亲的病看上去很凶险,你能否帮我请医生来为他诊治一下。”
杨朱探视了季梁,安慰季梁的儿子说:“贤侄别急,依我看,你父亲的病并不严重,只要好好调理,很快会痊愈的。”
但是,季梁的儿子不信,一下子请来三位医生。
第一位医生给季梁诊治了一下,说:“你得病的原因是冷暖没有节制,虚实失调,阴阳不和,平时饥饱不均。只要吃几帖药,即可药到病除。”
季梁摇摇头说:“你只是个普通医生,你走吧!”
第二个医生为季梁诊了脉,说:“你的病是由于先天不足,而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要用药来治好你的病,恐怕很难。”
季梁赞许地说:“你是一位良医。”
第三位医生只望了望季梁的气色,说:“你的病是由精神忧郁引起的,所以不用吃药,只要好好修心养性,就会好的。”
季梁十分赞许地说:“你真是一位神医呵!”
原来,季梁的病确实是因精神忧郁而起。他的病经过精神调节,果然没过多久就好了。
一毛不拔
【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喻此人非常吝啬小气。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
墨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史称“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他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别人进行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下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拔不拔?”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禽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声了。
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朱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下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提倡爱世上所有的人,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只要对天下人有利,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一衣带水
【释义】相邻很近,只有一水相隔。比喻彼此之间江流狭窄,极其邻近。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陈纪》。
南北朝末期,陈、周以长江为界,南朝是陈,北朝为周,历史上习惯称之为南陈北周。北周末年,大将军杨坚篡位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隋文帝登基不久,即着手准备消灭南陈统一中国。
当时,南陈的皇帝是历史上称之为后主的陈叔宝,此人品质并不坏,而且多才多艺,是集音乐家、诗人于一身的艺术家。但作为皇帝,醉心音乐、诗文创作,不理朝政,置人民生活、国家安危于不顾,国家自然而然地一天天衰败,朝中那些只图眼前享乐的奸臣为了保住一时富贵,极力迎合陈后主的嗜好,整天陪着他饮酒作乐,听歌看舞,在脂粉软裙的温柔中醉生梦死。
隋文帝看到南朝武备松弛,官员腐化堕落,决计兴兵伐陈,统一中国。
这时有位大臣说:“陈后主虽然荒唐,但并无大罪。我朝无故加兵,恐怕师出无名,请陛下三思。”
随文帝对百官说:“陈国人民因陈后主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作为天下之主,怎么能被一条衣带那样宽的江水阻隔而坐视不管呢?”(我为民之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公元589年,隋朝大将韩擒虎、高颍一举灭陈,结束分裂,中国再次统一。
一网打尽
【释义】全部捉在网中,一个也不漏。比喻把自己的对立面或坏人全部逮住或彻底消灭。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
北宋时,进奏院主官苏舜钦是当时着名的诗人,他少年时就胸怀大志,是被当时政治革新派首领范仲淹推荐提拔起来的。
他豪爽激进,屡次上书宋仁宗皇帝,议论时政得失,批评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引起吕的强烈不满,致使吕夷简想伺机陷害苏舜钦及其改革派。
有一年秋天,恰逢赛神会。以往,各官署衙门都要在此时拿出多余的东西变卖成钱,然后大家用这钱尽兴地吃喝玩乐。
苏舜钦为了在赛神会这天让大家玩乐得更痛快些,照例把进奏院里拆下的旧公文封套纸卖了,而且自己也拿出了十千钱来资助,作为玩乐的花费。其他接受聚宴邀请的人,也分别拿出钱来凑份子。
正当大家喝得高兴的时候,苏舜钦又叫了一些歌女来陪酒助兴。
当时,有个名叫李定的太子中舍官也想参加聚会,却未被邀请,李定怀恨在心,便在京城里到处宣扬苏舜钦和一批官员铺张浪费,寻欢作乐的事。
御史刘元喻素与苏舜钦不和,知道了这件事后连忙上奏章给仁宗皇帝。宰相吕夷简一见有机可乘,也跟着在皇帝面前推波助澜。
皇帝听了大怒,把苏舜钦卖掉拆下来的旧公文套一事定为“监守自盗罪”,免去了苏舜钦的官职。
那天参加宴会的其他人,有的免职,有的降职,有的被调到边远地方去任职,致使革新派受到沉重的打击。
刘元喻见此情况,便得意洋洋地向宰相吕夷简表功说:
“我总算替您把苏舜钦一伙一网打尽了。”
一意孤行
【释义】孤行:独自行事。顽固地按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
赵禹、张汤都是汉景帝时期的名臣。先后被景帝任命为太中大夫,负责制定各项条令法规,深受景帝的器重。
赵禹为人耿直,严于自律,为官清正廉洁,严格照章办事从不被别人所左右。担任太中大夫以后,他更是深感责任重大,为排除人情上的干扰,他遣散了家中的门客,同时,不再与朝中官员私下往来,并谢绝同僚们的邀请,避免泄露朝廷机密。
逢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官员往往找几个知心朋友在一起饮酒谈心。
席间海阔天空,毫无边际,什么天文地理、诸子百家、朝中要闻、民间琐事无不当作话题。赵禹学问广博,口才又好,谈起来更是风趣、诙谐。现在席中少了赵禹,人们都觉得趣味不足。
自从赵禹谢绝朋友间的应酬之后,他的朋友们甚为不满,有时私下议论甚至多有微词,误认为赵禹是官做大了,有意疏远老朋友。
好心的朋友劝他改变一下作风,免得得罪老朋友,赵禹笑而不答。
开始,朋友对他还有些误解,时间久了,朋友知道赵禹出于公心,不得不如此,便改变了错误理解,对赵禹仍然敬重如昔。
张汤与赵禹截然相反,他为官残酷,性情贪婪,而且巴结权贵,只要对他有用,他一律热情接纳,从不考虑对方的人品如何。
长安的许多富商不敢得罪张汤,担心张汤暗中加害他们,只好经常带上厚重的礼品去巴结张汤。张汤是来者不拒,一律照单全收。
甚至有些风雅名流,尽管讨厌张汤,但震于他贪婪、残酷的恶名,也不得不违心与之交往。
不久,张汤因巧于辞令,善于揣摩景帝和丞相的心理,被提升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
在一次讨论对待匈奴的问题上,博士狄山提出和亲的建议。理由是:当年汉高帝北征匈奴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尚且被困平城。于今将士不如当年,无力与匈奴抗衡。
张汤怒斥狄山是迂腐之见。
狄山反唇相讥:“我是愚忠,你是诈忠,我早就看出你是一个狡诈的小人。”
皇帝因宠爱张汤,责问狄山:
“你能守住一个郡么?”
狄山承认不能。
皇帝又问:
“那么守一个县呢?”
狄山回答是否定的。后来,勉强表示能守住一寨。狄山被派往前线,不久战死沙场。
张汤依仗皇帝信任,越发横行无忌,招致百官的痛恨,皇帝这时也觉察到张汤的肆无忌惮,便派赵禹审问张汤。
赵禹秉公执法,严厉斥责张汤的种种不法行径。张汤见自己的罪行已经暴露无遗,又听赵禹说得有根有据,自知罪恶深重,便引剑自杀了。
一鼓作气
【释义】原意是:打仗靠的是军士们的勇气。擂响第一次战鼓,军士们精神振奋,勇气最为旺盛。后来比喻抓住时机,一股劲儿把事情办成。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大军去攻打鲁国。当时,齐国十分强大,常常欺负弱小的鲁国,鲁国人个个都感到很愤怒。鲁庄公也觉得忍无可忍,就决定亲自率兵抗击,与齐军决一死战。
有个叫曹刿的鲁国人听到消息,就请求去见鲁庄公,要为鲁庄公出谋划策。他的乡亲们劝他说:“国家大事有那些每天吃肉的大官们操心,你何必去插手过问呢?”曹刿说:“那些当大官的人都目光短浅,不会有什么好主意。”
鲁庄公正为自己没有个得力的谋士而发愁,听说曹刿求见,忙把他请了进去。两人交谈了很久,曹刿了解到鲁庄公很关心百姓,很得民心,就很高兴地说:“凭这一点就可以和齐国人打一仗。”
曹刿要求鲁庄公作战时带上自己,鲁庄公也已了解到曹刿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就很高兴地答应了,并让曹刿和自己同乘一辆车。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相遇。齐军仗着人多,一开始就擂鼓攻击。鲁庄公正要命令军队擂鼓反击,曹刿说:“别忙,还不到时机。”齐军第二次擂动战鼓发动进攻时,曹刿仍然劝鲁庄公按兵不动。鲁军将士见齐军张牙舞爪的样子,都有些忍耐不住了,个个磨拳擦掌,士气十分高昂。
齐军见鲁军这边一直没有动静,以为鲁军胆怯,就第三次擂响战鼓,发动攻击。曹刿这时才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下令反攻了!”
于是鲁军也擂响了战鼓,士兵们早已鼓了一肚子气,个个像猛虎下山一样,奋勇地扑向敌人。齐军没有料到这一着,结果被攻得措手不及,最终抵挡不住鲁军的攻击,纷纷败退。
鲁庄公一见齐军败退,就要下令追击。曹刿又拦住他说:“别着急!让我观察一下。”说完,他跳下车,仔细地看了看地上齐军留下的车辙印子,又上车爬到车杆上,望了望敌人的队形,说:“主公可以下令追击了!”
于是鲁庄公下令追击,鲁军将士个个奋勇争先,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
得胜后,鲁庄公问曹刿:“敌人进攻我们,为什么前两次我们要按兵不动,而要等到他们发动第三次进攻时,你才让我下令反击呢?”
曹刿说:“打仗全凭士气,齐军擂第一次鼓的时候,他们的士气正旺;到第二次擂鼓,士气就减了一半;到第三次擂鼓时,他们的士气已经衰落了。而这时我们才擂头遍战鼓,将士们士气高涨,当然就会打赢他们。”
鲁庄公又问齐军败退时为什么不能立即追击,曹刿说:“齐国是大国,兵力强大,我怕他们会有埋伏。我观察了他们的车辙纷乱,队形不整,才知道他们是真的败退,可以放心追击。”
鲁庄公听了,暗暗佩服,称赞曹刿想得周到。
一丝不苟
【释义】苟:苟且,马虎。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
一个信奉回教的乡绅为了能够吃上牛肉,就托人送了五十斤牛肉贿赂知县汤奉。汤奉也是个回教徒,他也十分想吃这牛肉,但又不敢违抗皇帝的禁令。这时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进正来府中拜访。于是问张静斋:“你是做过官的,有关禁止宰杀耕牛的事正该与你商量。刚才有几个信奉回教的人为了开禁,送来五十斤牛肉,请求我对他们稍微宽松些。你看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张静斋摇头道:“这万万使不得。你我都是做官的人,心中应当只有皇上,哪里顾得上回教的人?想起洪武年间的刘老先生(指刘伯温),洪武私访到他家,正巧江南张王(指张士诚)送来一个菜坛子。当面打开一看,是一坛金子。皇上大为恼火,第二天就把刘老先生贬为青田县知县,后来又用毒药把他毒死了。”
汤奉见张静斋说得头头是道,不得不信,于是急忙请教该如何处置为好。张静斋说道:“世叔可在这件事上大作文章。把那位老者抓起来,打他几十板子,再把一面大枷给他带上了,把送来的牛肉堆在大枷上面,并且在旁边贴出一张告示,说明他大胆妄为,知法犯法,让他游街示众。如果上司知道你办事这样一丝不苟,那么你升官发财就指日可待了。”
汤奉听了,连连点头:“十分有理。”便照此办理了。
一不做二不休
【释义】做一件事就不要停下来,不做则已,做了就做到底。
【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
唐末安史之乱的时候,大将王思礼奉命率军平叛。在一场大战混乱之中,他的马被敌将射死,王思礼摔倒在地。万分危急之际,骑兵张光晟骑马赶来,他跳下马把王思礼扶上自己的坐骑,使他逃脱大险。
叛乱平定后,王思礼升了高官,不忘张光晟的救命之恩,和张结为兄弟,并一再向朝廷保举,从而使张的官越做越大。
京师长安发生军队哗变事件。唐德宗仓皇出逃奉天(今陕西省乾县),叛军推立太尉朱驮为帝。张光晟依附了朱驮,做了他手下的节度使。
朱驮自称大秦皇帝,领兵进逼奉天,张光晟当了他的副将。不料出师不利,围城一个多月未能攻克,而各处来援救德宗皇帝的军队纷纷赶来。在这种情况下,朱驮、张光晟只能退回长安。
次年,朱驮又改国号为汉,自称汉元天皇,封张光晟为宰相。这时,唐军将领李晟等已迫近长安。张光晟见朱驮大势已去,便暗中派人与唐军将领李晟取得联系,希望归降朝廷,李晟表示欢迎。
张光晟作为内应,劝朱驮赶快离开长安,并亲自护送他出城。待朱驮逃远后,张光晟又返回长安,率领残部向李晟投降,李晟答应奏告朝廷,减免他叛变投敌的罪行。
但是,后来德宗皇帝却颁下诏书,处死叛逆张光晟。李晟无法再为张光晟说情,只好执行。
临死前,张光晟悲哀地说:“把我的话传给后世的人:第一不要做,第二做了就不要罢休!”
后人把他的话简化为“一不做,二不休”的成语。
一言为重百金轻
【释义】一句话使百两黄金都显得不重了。比喻言出必行。形容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出处】宋·王安石《临川集·商鞅》。
北宋神宗时的宰相王安石,是着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力主变法,大力推行新政。但由于触动特权阶层的利益而遭嫉受谤,新政失败,他也因此仕途起伏不定,最后被罢官回乡。此时王安石写下大批诗文,针砭时政,抒发胸臆。他有一首题为《商鞅》的七言诗,诗中写道: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
诗中说的是商鞅在秦国帮助秦孝公变法的事情。商鞅制定的新法公布以后,为了让人们相信革新必定施行,他在城南门外立下一根3丈高的木柱,声称谁能将此木柱搬到北门去,赏给黄金200两。许多人不相信这是真的,没人响应。商鞅又宣布给搬木柱的人赏金1000两,于是有个年轻人壮着胆子把木柱搬到北门去,他竟真的得了1000两黄金。这件事引起轰动,百姓们都相信了新法,认为商鞅说话算数。
王安石以商鞅变法来抒发自己的改革决心,认为要像商鞅那样言出必果,才能取信于民,成就大业。
七步之才
【释义】在七步之内,成诗一首。比喻才思敏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东阿王曹植是曹操的第四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弟弟,自小敏而好学,文才出众,十来岁就能吟诗作赋,因此曹丕心中暗暗妒忌,继位称帝后就借机打击曹植。
有一次,曹丕对曹植说:“听说你才思敏捷,我却从没有当面试过,现在限你在七步之内,要成诗一首,如果不能,我就要治你欺世盗名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