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农业企业与管理(3)

3.公司制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的特点是公司的资本来源广泛,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出资人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投资风险相对降低;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1.主要内容

(1)产权。所谓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

产权的基本内涵包含了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是涵盖一组权利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产权的总和相当于所有权的概念。但是,产权和所有权并不是对等的关系。在所有权的内在权能发生分离的情况下,所有权就只是产权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产权代表着与产权客体处置有关的一组财产权利。在这组财产权利中,所有权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一切财产权利都是从所有权中派生出来的。

(2)企业法人制度。是指依照法律建立起来的使其人格化和获得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企业是人格化的法人,具有法人地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自主地对外开展活动。企业法人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企业法人制度,简言之,就是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拥有经营权(法人财产权),在对所有者承担责任的前提下,能够独立支配企业的财产。

设立企业法人制度的意义。企业法人是具有国家规定的独立财产,有健全的组织机构组织章程和固定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经济组织。确立企业法人制度的好处,在于使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取得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法律上拥有独立的人格,像自然人一样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3)企业自负盈亏制度。企业或经济组织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对自己的经营成果好坏及盈亏承担全部或相应的经济责任的一种经营原则。它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是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法人的重要标志。企业在完成国家税金的前提下,必须以收抵支,利润归自己支配,亏损也由自己负责。企业实行自负盈亏,可以使责、权、利统一,有利于发挥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生产关系。

(4)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所谓有限责任即有限清偿责任,指投资人仅以自己投入企业的资本对企业债务承担清偿责任,资不抵债的,其多余部分自然免除的责任形式。有限责任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于近现代公司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克服了无限公司股东负担的因公司破产而导致个人破产的风险,便于人们投资入股,是广泛募集社会大量资金,兴办大型企业最有效的手段。

有限责任制度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产物。但是,有限责任制度并非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它有其一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股东有限责任的适用也有其条件,即应以股东和公司人格的彼此独立和相互分离为前提。具体言之:首先,公司法人人格须独立于股东而存在。公司要享有独立的财产所有权,具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并能够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第二,股东有限责任的适用必须遵循公司和股东彻底分离的原则。这种分离首先表现在公司财产和股东财产的彻底分离,其次表现为股东远离公司的经营管理,股东财产权和公司经营权的彻底分离。如果没有公司和股东的彻底分离原则,而让公司财产仍由股东支配并按合伙方式或无限公司方式组织经营的实体登记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从而使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即除出资或缴纳股款外不承担任何责任),是与法律的公平、正义理论相违背的,也难以让公司债权人所接受。因此,股东有限责任的适用必须贯彻股东人格和公司人格彼此独立和分离,千万不可让二者人格混合。

(5)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领导体制指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组织系统进行决策、指挥、监督等领导活动的具体制度或体系,它用严格的制度保证领导活动的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和连贯性。它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建立关系、发生作用的桥梁与纽带,对于一个集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管理就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组织管理的工作内容,概括地讲,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确定实现组织目标所需要的活动,并按专业化分工的原则进行分类,按类别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

第二,根据组织的特点、外部环境和目标需要划分工作部门,设计组织机构和结构。

第三,规定组织结构中的各种职务或职位,明确各自的责任,并授予相应的权力。

第四,制定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组织结构中纵横各方面的相互关系。

组织管理,应该使人们明确组织中有些什么工作,谁去做什么,工作者承担什么责任,具有什么权力,与组织结构中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职责不清造成的执行中的障碍,才能使组织协调地运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现代企业制度与以往企业制度的区别

(1)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家依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支配其法人财产,从而改变以往政企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则全面依赖于政府的状况。

(2)企业内部建立起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党组织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监督保证作用,从而改变以往企业领导体制上权利不明、责任不清、要么“一元化”领导,缺少监督制约,要么相互扯皮摩擦、内耗过大的状况。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责,有明确的盈利目标,改变以往企业办社会,职工全面依赖企业,企业对职工承担无限责任的状况。

(4)企业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形成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改变以往作为政府行政体系附属物,大而全,小而全,内部管理落后的状况。

(5)企业各种生产要素有足够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与外部的资本市场、经营者市场、劳动力市场及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相配合,通过资产的收购、兼并、联合、破产,通过经营者的选择和再选择,通过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使企业结构得以优化,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改变以往生产要素条块分割、封闭呆滞,优不胜、劣不汰,行政性重复建设严重的状况。

3.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独特的组织领导体制。独特的组织领导体制(企业的领导体制)。例如,党委领导成员与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等。

(2)独特的企业组织(党组织)功能。独特的企业组织(党组织)功能例如,规定“党委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实行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明确了一系列党管干部、管人才的具体实施意见,规定“设立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的企业,原则由书记兼任”等等。

(3)独特的运行机制。独特的运行机制明确了企业党组织(党委)与法人治理结构之间进行沟通、交换、协商、酝酿、协调等方式,企业党组织应帮助、参与决策。同时,坚持、支持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行使各自的职权和职责,企业党组织则具有向上级党委反映问题的权利,向下(党组织员工)征求意见和动员落实的职责、权利等。在运行机制中,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信息共享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双重考核制度等。同时,规定在经济决策失误或损失中,党组织承担政治责任。这些都反映了民主集中制在企业运行机制中的实现形式。

(4)独特的“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和制度,独特的“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和制度。在有关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文件、国务院法规或《公司法》中,都强调要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后,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强调建立和坚持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坚持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测评(评议),坚持通过选举产生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参加法人治理结构,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与企业、股东利益的统一。坚持协商谈判,签订集体协议制度,保护员工在工资、福利、劳动保护、劳动权利方面的合法权益等。这些都使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与我国的宪法、国体、政治体制相衔接、相一致。这也是我国企业制度与西方企业制度在理念、理论、制度上的重大区别之一。

二、现代企业管理架构

(一)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股东会(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日常决策机构);监事会(公司监督机构);首席执行官,总经理(公司决策执行机构);办公室以及各管理部门。

(二)企业管理的架构

1.四个要素

()职能结构。一项业务的成功运作需要多项职能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在组织架构设计时首先应该确定企业经营到底需要哪几个职能,然后确定各职能间的比例与相互之间的关系。

(2)层次结构。即各管理层次的构成,也就是组织在纵向上需要设置几个管理层级。

(3)部门结构。即各管理部门的构成,也就是组织在横向需要设置多少部门。

(4)职权结构。即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

2.组织架构变革的影响因素

(1)企业环境。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满足环境对组织提出的各种要求。因此,环境是决定管理者采取何种类型组织架构的一个关键因素。

(2)企业规模。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组织设计的重要因素。企业的规模不同,其内部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活动的内容日趋复杂,人数逐渐增多,专业分工不断细化,部门和职务的数量逐渐增加。这些都会直接导致组织架构复杂性的增加。

(3)业务特点。如果企业业务种类众多,就要求组织有相应的资源和管理手段与之对应,来满足业务的需要,因此组织相对就复杂一些。一般情况下,业务种类越多组织内部部门或岗位设置就要越多。企业的各个业务联系越紧密,组织机构设计越需要考虑部门及部门内部的业务之间的相互作用,越不能采用分散的组织机构,这种情况下采用直线职能制或矩阵式组织机构更合适。

(4)技术水平。组织的活动需要利用一定的技术和反映一定技术水平的特殊手段来进行。技术以及技术设备的水平,不仅影响组织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还会作用于组织活动的内容划分、职务设置等方面。

(5)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组织架构顺利实施的基础。员工素质包括价值观、智力、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和工作能力。当员工素质提高时,其本身的工作能力和需求就会发生变化。对于高素质的员工,管理制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

人力资源状况会对企业的层级结构产生影响,管理者的专业水平、领导经验、组织能力较强,就可以适当地扩大管理幅度,相应的,就会导致管理层级的减少。

人力资源状况会对企业的部门结构产生影响,如实行事业部制,就需要有比较全面领导能力的人选担任事业部经理;若实行矩阵结构,项目经理人选要求有较高的威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其责多权少的特点。

人力资源状况还会对企业的职权结构产生影响,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高,管理知识全面,经验丰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管理权力可较多地下放。

(6)信息化建设。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企业组织机构的存在基础发生巨大的变化,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处理效率大幅提高,企业网络内每一终端都可以同时获得全面的数据与信息,各种计算机辅助手段的应用使中层管理人员的作用日见势微,网络技术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通过网络系统低成本的及时过滤各个基层机构形成的原始信息。因此当企业建成高水平的信息系统后,应及时调整其组织架构,采用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来适应新兴电子商务经营方式,以减少中层管理人员,提高效率,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组织架构的设计应该从原来庞大、复杂、刚性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这样的组织更有利于信息的流动并趋于简化。

3.企业内部管理的组织形态分为U型(一元结构)、H型(控股结构)和M型(多元结构)三种基本的结构类型。

(1)U型组织结构。产生于现代企业发展早期阶段的U型结构(United structure),是现代企业最为基本的组织结构,其特点是管理层级的集中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