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著世界名著一本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荀子/战国/荀况/先秦诸子百家集大成者

作者简介

荀子像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生卒年月不详,约生活于公元前313~前238年,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其政治、学术活动年代约在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到秦王政九年(前238年)间。荀子是战国末期与孟子齐名的一位儒家大师,是继孟子后儒家又一杰出代表。他曾游学齐国,在著名的稷下学宫讲学,并被尊奉为学官之长。后来做过楚国的兰陵令,也曾议兵于赵,论儒于秦,晚年定居兰陵,从事著作和教育。他的门人很多,赫赫有名的法家人物韩非和李斯就是他的高徒。公元前285年,正是齐王吞并宋国,兵强势盛的时候,荀子曾企图说服齐国宰相实行儒家的仁义王道,劝说齐国君臣选贤任能,重用儒家。但齐 王听不进荀子的建议,荀子只好离开齐国去了楚国。不久,齐果然被燕打败。荀子总结这一教训时说,齐王不修礼义是使齐国由强到弱到失败的根本原因。荀子一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是用于研究和传习儒家经典,以及从事教学。他的学生很多,李斯、韩非、浮丘伯等曾受业为其弟子。他善于吸收和批判诸子百家的学说,尤有功于诸经。荀子的著作十分丰富,在汉代抄录流传的有300多篇,后经刘向校正,定为32篇。有人说荀子是法家,也有人说他是道家,荀子自己则以儒家自居,对孔丘推崇备至。总的说来,荀子之学确是以兴儒尊孔为主旨,却又明显地受到墨、道、法、名诸家的影响。

背景介绍

荀子生活在中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战国末年,当时奴隶制度已经崩溃,割据局面即将结束,封建主义大一统的趋势日益明显,社会生产力和科学都有了新的发展,处在上升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如日方升,对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当时结束战国以来“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局面,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这种历史发展趋势相适应,意识形态领域中提出了批判地综合百家之学的任务,当时有一个人试图担当这个任务,这个人就是荀子。

名著概要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这部书是荀子晚年为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而编写的。《荀子》一书现存32篇,一般认为,《大略》以下6篇是其“弟子杂录”,其余26篇为荀况手笔。

《荀子》明确论述了“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天论》篇认为:天就是自然界,天的变化是自然的变化,而且是有规律的,日月、风雨、寒暑的运行与变化,不因人们的喜怒而转移。同时还充分肯定了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肯定了人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和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强调了认识要有正确的方法和途径。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并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形象比喻,说明学习没有止境和后来居上的道理,劝导人们要进行广博的学习,要发扬“锲而不舍”、“用心一也”的精神,反对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和杂而不专,成为激励后人学习的名篇佳句。

荀子的伦理思想,主要反映在《性恶》、《修身》、《礼论》等篇中。他在《性恶篇》提出“性伪之分”的命题,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的则是“伪”。“伪”是“人为”的意思。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和“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自然属性,这些自然属性只有通过封建伦理道德来严格加以限制,才能变成性善的,才符合封建礼仪。《礼论篇》认为,礼义起源对人的自然本性情欲情感的限制,起源于人们无限的欲求与社会有限的财富的矛盾。人们正当的物质欲求必须满足,但财富毕竟有限,因此只能按社会名分等级来确立消费的多寡,以解决需求和生活资料的矛盾。

荀子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主要反映在《王制》、《富国》、《王霸》、《君道》、《臣道》、《强国》等篇中。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巩固地主阶级政权,荀子提出了“隆礼敬士”、“尚贤使能”的用人原则。《王制篇》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能“群”。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面对自然,面对野兽,必须联合成社会群体,而任何群体,必然有一定的组织形式,要有分工和合作,要有等级名分,并依次决定消费品之分配,以免发生斗争和内乱。《富国篇》提出“明分使群”的命题,指出一个人的能力不能兼通数种技艺,兼管各种事务。一个人的生活所需,要靠众多人的生产品供给。群居生活一定要明其职分和等级。明确各人的职分是人能“群”的前提,而礼义是维持“分”的手段。荀子主张“以礼正国”。他所倡导的“礼治”,是通过社会分工,确立贫富贵贱的等级秩序。

荀子的礼论又是与乐论相结合的。《乐论篇》强调,礼乐不仅调节人们的物质需求,还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儒家的治道,是一种教化形态,它也包含法治、刑政,但主要是通过礼乐教化提升每一个人的人格,以礼节民,以乐和民。礼乐刑政,相辅相成。荀子把儒家的礼乐相辅相成之道发挥到极致,主张美善相乐,指出通过礼乐教化可以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纯洁人心,成就每一个和乐庄敬的生命,达到理想的胜境。《正名篇》、《解蔽篇》等主张名实统一,以名指实,达到名实相符,提出了制名的几条原则和防止认识的片面性的方法,具有丰富的逻辑学与认识论思想。《非十二子篇》、《解蔽篇》等对儒墨道法名诸学派的代表思想家有所评论和批判。

在如何治理国家问题上,荀子提出了“重法爱民”、“赏罚严明”的政治纲领。他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和统治人民,一定要有一套严密的政治法令和赏罚措施。对人民,在没有给他利益之前就从他身上谋取利益,不如先给他利益然后再从他身上索取利益更有利;不爱护他却重用他,不如先爱护他然后再重用他更为有效。荀子认为,只有赏罚严明,才能治理好国家。

在经济思想方面,荀子主张一方面用赏罚严明的制度来鼓励人民发展生产,增加财富。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强本抑末”、“节用裕民”、“开源节流”的经济措施,加强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商品流通,不断开拓新的财源,限制统治阶级的费用,以此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荀子这种经济思想,集中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符合人民的愿望。

精彩语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荀子·劝学篇》

作品特色

先秦诸子的散文发展到《荀子》,已经趋于完善和成熟,基本上是自成体系的专题论文,内容和形式都有新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荀子的文章博大精深,涵盖面广。他的论文涉及哲学、军事、政治、经济、伦理、学术史、音乐等主要领域。在这些领域里,荀子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写出了后人难以企及的精彩篇章。荀子的文章另一个特色是严谨周详,说理缜密。他的论文长于正论反驳,有破有立。而驳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论文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后来韩非的努力下,这种文体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完善。如《正论》一文,荀子先列举6种世俗的说法,然后一一加以驳斥,最后申明自己的观点。

《荀子》内页

荀子的文章还有一个特点便是老练淳厚。在天下闻名的稷下,他最受人爱戴,多次被学者们推举为“祭酒”,他的学生更是高才辈出,如韩非、李斯等,后来都成为一国之相。荀子的文章,辩才无碍,气势磅礴,又自有一种长者的风范。在文中,很少用有故事情节的寓言而常连用一串比喻,如《劝学》最为突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这几个比喻目标明确,就是为了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些比喻的运用,也增强了荀子文章说理的力度和长者的典重淳厚。

作品影响

荀子是孟子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师,他不但在自己的论著中崇尚“大儒”而贬低“俗儒”,而且在现实中也是以“大儒”自居的。作为大儒的荀子,他对当时的经典无所不通,他继承了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传统,并有所发展创造,成为先秦时期集大成的儒学思想家。但他和孔子、孟子又有所不同,他的学问已经自成一派,所谓孔子之后儒家“一分为八”,荀子就是其一。在儒学发展史上,荀子是位关键性的人物,他不但继承了先师的学问和思想,而且有所创新,发扬了儒家思想中比较进步的一些方面。也许正因为这样,唐代的韩愈认为荀子不再是纯而又纯的儒学大家。但我们认为,荀子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地方,正是他的勇于创新和大胆开拓。

阅读指导

阅读时要注意,荀子学术虽系出于儒家,但在体系上又兼容诸子百家之长,并批评儒家学说(特别是孟子学说)的唯心守旧成分,而有所倾向于法家,是一个半儒半法式人物。要注意荀子思想与传统孔孟思想之间差异并正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