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5)
从产业角度看,“替代效应”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替代效应,但是此种替代效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是因为产品性能状态不能完全替换,例如,乙醇汽油在应用性能方面是否能完全达到汽油的水平依然存在较大争论,否则也不会有“先试点,再推广”的产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替代产品还需要考虑相关的产品价格,替代能源的价值主要是建立在石油价格高的基础上,而一旦石油价格回落,那么,替代能源的经济效用就将大大降低,这必然会影响到生产替代产品的上市公司未来的股价表现,在有关节能产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中行业分析师要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二是产品升级换代的替代效应。主要是体现在一种产品面临更经济、更高级的产品的挑战,从而产生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是最具有想像力的。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替代效应更具经济性,例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较立窑水泥生产线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等优势,所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能够迅速替代立窑生产线而成为水泥生产厂商的首选,从而成就了中材国际这一专业从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上市公司,其股价震荡走高的动力就来源于此。另一方面是因为效果更好,这主要体现在药品的替代效应上,如华邦制药厂的左西替利嗪的治疗效果就强于西替利嗪,所以,替代效应就赋予了华邦制药厂更广阔的产品应用空间和更强劲的业绩增长动力。
两种产品的替代效应可以用工资和周围环境替换的例子来解释。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的薪水一直比其他地方院校的教授的薪水低20%,但他们却泰然面对,难道他们就不希望有更高的工资吗?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留恋西雅图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西雅图岸,华盛顿大学毗临华盛顿湖,水域星罗棋布,除天气晴朗时可见美洲最高的雪山之一外,还有一息尚存的火山——圣海仑火山。华盛顿大学的教授认为,湖光山色的美景值得以20%的薪水来“换取”——这就是薪资的替代效应。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许多可以继续拿高薪的人并不急于去拿高薪,而是拿着现在的薪水活得悠闲自在。如有的人留恋单位的人际关系融洽;有的人留恋单位领导的通情达理,在单位上班时可以随便打私人电话;更有的人留恋工作的轻松和工作的弹性等。这些人都把他们目前所拥有的“条件”替换了原本该得的薪水——这便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薪资的替代效应。当人们终于发现,可用某些非货币的东西来替代应支付的货币时,企业经营者们该当如何呢?从某种角度讲,非货币化的东西能为人们带来比货币化的物质刺激更具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东西。如果80%的薪水+20%的薪水替代品≥100%的薪水不能成立,人才为何不全涌向可拿高薪的地方?
那么,作为一家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如何来发掘身边的薪水替代品并使用它呢?
第一,注重企业文化的构建。企业内在的文化往往更具震撼力。企业文化不是依靠货币而需长年累月的呵护才能构建完成。当人们津津乐道于跨国企业的用人之道时,其实更多的是认同这些公司的企业文化。
第二,注意发掘员工需求。除薪水外,员工选择某企业并为之效力肯定还有别的需求。人际关系的融洽就是一种。要了解员工的这种需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入调研,下工夫了解。
第三,引导员工并诱发他们的需求,构筑“学习型组织”等。
蛛网理论
某知名网站一则消息中有这样一段:大白菜陷恶性循环怪圈。几年以前,也就是2004年冬天,白菜价格已经经受过一次这样的“寒流”。2004年11月,同样是出现了白菜丰收的情况,当时河北固安的白菜收购价低至1分钱一斤,很多白菜烂在地里无人管,甚至出现了拿白菜喂羊、喂鹅的现象。2004年后,很多农民退出了白菜种植,结果,2005年白菜价格一路高涨。2005年的白菜“大热”又让菜农们在2006年开始大量种植白菜,于是又发生了2007年白菜价格走低的情景。无论是菜农还是批发商都表示,2007年的价格不及2006年的1/3。固安县蔬菜局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2006年年底,他们在给菜农培训的时候曾经向菜农们提醒2007年的白菜价格可能会走低,但全县还是保持了2万亩种植面积。时隔两年,相同的状况再度出现,难怪有人评论说:“白菜市场简直就是在哪里爬起来,再在哪里摔下去!”
农产品常常会陷入丰产不增收的怪圈。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丰收悖论”。丰收悖论是指农民在丰收之年所获收入却比平年甚至歉收年还低的矛盾现象。丰收悖论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低和生产周期长。通俗地说,消费需求对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反应迟钝。以大白菜为例,虽然2007年价格远低于2006年,但居民的消费需求并没有随着大白菜价格的下跌而增加。例如北京,2007年的白菜消费量就跟2006年持平。而且由于价格下跌过大,需求量并不能以相应比例增加,所以,农民们也很难通过“薄利多销”增加或保持收入。
农产品的这种市场表现,说明市场经济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调节经济的自发性和滞后性就是它的内在缺陷。经济学中的“蛛网理论”揭示了这一点。蛛网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内容,它是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的影响和由于对下一周期的产量的影响而产生的均衡价格的变动。引入时间这个重要因素,从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分析考察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其变动情况若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描述,得出的图像就类似蛛网,荷兰的丁伯根把这一理论形象地定名为“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指出,当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引导生产时,经济中就会出现一种周期性波动。例如,某种产品在第1期中供小于求时,价格上升,第2期必定生产增加,价格下降;由于第2期价格下降,生产减少,又引起价格上升;再引起第3期生产增加,价格又下降。把各个时期的价格与产量波动画出一个图,这个图就类似于一张蜘蛛网,故有“蛛网理论”之称。
这种蛛网型波动在农业中表现最为明显。前些年我国出现过的粮食产品价格上升,引起产量增加,这时供大于求,接着价格下降,产量又减少的这样的波动。自1979年至今,粮食生产有5个明显周期。1979年我国大幅度提高粮价,粮食生产逐年提高,到1984年总产量突破4000亿公斤;1985年由于粮食实际价格水平比前两年降低,粮食生产迅速滑坡,连续4年徘徊不前;1989年,国家又一次大幅度提高粮价,粮食生产又获丰收,到1993年总产量突破4500亿公斤;1994年粮食生产滑坡,粮食产量减少。当年比上年粮食减产240亿公斤,价格上涨50%;1995年后,粮食连续4年大丰收,粮价一路下跌,1999年粮食生产开始滑坡,2003年粮价又开始上涨。粮食出现这几次大的周期性波动,与蛛网理论分析得出的粮价变动特性是相符的。2007年的大白菜供大于求正是由于2006年大白菜价格较高造成的,因为农民往往根据上年的价格来决定当年的生产。
这种蛛网型波动告诉我们,不能让农民单独地面向市场。农民没有足够的力量像大企业那样做出比较正确的市场预测,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市场,或者承担得起市场风险。在茫茫的汪洋大海中,农民就像是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一叶扁舟,单凭自己去闯市场恐怕是凶多吉少的。“蛛网理论”曾经建立的现实的背景是西方国家农民的一些经历。那么,西方的农民是如何走出这种“网”的呢?
其实在过去的几百年中,美国的柑橘农民也有过类似蛛网的周期性波动的痛苦经历。柑橘生产像其他的粮食如玉米的生产一样,有周期性且需要一定的保存费用。当柑橘歉收时,农民反而乐了;但当柑橘丰收时,农民却苦了。柑橘农民无法掌握这种生产的变动,被价格像山峰式的波动折磨得晕头转向。他们静下心来苦苦地冥想摆脱困境的出路,后来终于有人想出了高招,组建了农民和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新奇士协会。新奇士协会并不是和我们过去熟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一样,而是由农民自己组成的销售组织。柑橘农民把柑橘卖给协会,由协会去面对市场。协会控制了供给,在市场上就有了发言权,供大于求时,可以控制供货价格,减少农民的损失。同时,协会也为农民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和切实可用的技术等各方面的帮助。协会作为一个强大的组织,还做了许多农民单独做不到的事。例如注册了柑橘的“新奇士”商标,组织产品的出口,进行柑橘储藏保鲜,加工调节供给和做了大量的宣传等。这些做法使农民在供给上稳定了量,从而在与需求进行较量时平衡了市场力量,柑橘的价格也就有了保障。不赔钱的买卖,当然增加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业绩保证了农民的收入,保住了农民的利益。
看来要让农民走出蛛网理论的苑囿,仅仅依靠农民单薄的自身力量是不行的,而在农民与市场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中介组织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在欧洲也出现了称为合作社或其他名称的类似组织。
由于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与社会经济制度不同于欧美国家,这种中介组织采取的形式与发挥的作用也不会完全相同。但作为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必然有一些共同特征。首先是这种中介组织不应该是政府的下属,或者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掌控的“第二个政府”。一些地方政府也出于真心的“爱民”,今天让农民种这个,明天让农民种那个,结果并不好。用政府代替“协会”作为中介组织,结果不会更好。
其次应该是农民自愿组织的,这一点类似于我国建国初期的合作化道路的一个阶段,但是又有本质的不同,绝不能名为自愿,实为强制,尤其不能由政府强制建立。
最后作为“非政府组织”,它应该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因此,利益最大化不是该组织的目标,当然它也可以从经营中收取费用,但目的仅仅是支付必要的开支。
我们要从这些特点出发,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类似中介组织。由这类中介组织把农民与市场联系起来,让农民走出价格波动的困境,并不等于政府可以袖手旁观。在当前我国类似组织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不仅要为这类组织的建立与完善创造条件,而且,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农民解决燃眉之急。例如,帮助农民寻找新的客户,控制农产品的最低价格,打击借机压榨农民的“二道贩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