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智慧与大学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哲学与大学学习(1)

大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的青年时期,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我们都可以通过哲学知识的学习找到答案。

一、认识大学

考上大学,走进理想的大学校园,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是每个青年学子十几年勤学苦读的梦想。寒窗苦读十二年,就待今朝上大学!放眼中国,有多少莘莘学子在为了大学而挑灯夜战,努力奋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埋头苦干中,每一位中学生都会想象和憧憬着这样的未来:怀揣远大志向,夹几本自己喜欢的书,走在栀子花开的林荫道上,奔波在教室和图书馆之间,一天就上几小时的课,每天都有好多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是多么的惬意!是的,在很多人的心中,大学,意味着我们彻底告别了高考的苦海;大学,意味着我们离开父母的管束,真正走上自由的生活;大学,意味着我们可以确立自己的目标,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前行。

1978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1988年达到3.7%,1998年升至9.76%。1999年国家开始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政府通过加大投入,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8月31日,教育部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该公报指出,201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6.9%。同时,我国提出了明确的高等教育规模目标是到2015年毛入学率达到36%,2020年达到40%。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国人口世界第一,即使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就绝对数目来说,能上大学的青年还是极少数。能顺利考上大学,能千辛万苦在高考大军中挤上独木桥,是值得欣喜和骄傲的。因而,即使相当一部分觉得自己所在的大学与理想中的大学有些出入,有些距离,他们还是觉得能够接受自己的命运。

既然大学生怀着激动,带着自豪,踌躇满志地来到大学,既然大学生都知道大学生活来之不易,值得珍惜,那么,过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满载知识和智慧走上社会,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然而,种种事实证明,生活中成功的大学生只是少数。有一些人,当他们走进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后,却时常感叹大学离自己的理想太远,不是自己心中的大学,继而灰心丧气,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有一些人,当他们走进大学,会很快被那种轻松而惬意的生活所吸引,彻底忘记了自己当年付出那么多的艰辛为的是什么,忘记了自己的目标,抛弃了自己的抱负,忘记了提着行李迈上大学征程时心里的坚定,忘记了父母的叮嘱,老师的期盼,忘记了中学时多少次规划的人生蓝图,忘记了我们身上背负的太多的责任与义务,忘记了自己是家庭的希望,父母的前途,他们不再像中学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学习,不再像中学那样把时间抓得很紧,睡觉前还要看一眼没有记牢的英语单词,他们可以迟交作业,可以请同学帮忙签名答到而随便缺课,他们可以晚上通宵上网玩游戏而在白天的课堂上泰然酣睡。等到毕业时,才发现有几门功课不及格,没有入党,没有职业资格证书,这时候才感觉自己大学期间似乎什么都没有学,什么都没有得到。

与此相应的一个故事是:1979—198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上,两个政治科学系的大一新生,没精打采地待在自己的课堂上。一个是来自夏威夷的黑人,坐在教室右后方的角落里,戴一顶大阔帽,经常哈欠连天,仿佛从来没有睡醒过,伏在课桌上打瞌睡;另一位是来自中国台湾的华裔青年,总是占据着教室左后方的角落,伏案酣睡。这两个人,一位是奥巴马,美国现任总统;一位是李开复,前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很多大学生在经过千辛万苦挤过独木桥来到大学后,却忘记了自己曾经付出的艰辛,忘记了自己曾经的满腔抱负,在大学里游戏人生?是什么原因,使一些“天之骄子”觉得大学不是他们的理想地,而放弃了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又是什么原因,使看似游戏人生的奥巴马、李开复成就了大业?出现这些现象,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些人不了解什么是大学,缺少对大学的正确认识,不懂得怎样去对待大学生活,从而没有把握住大学的学习机会。

对大学的正确认识,不仅一些学生认识不到,恐怕一些教育工作者也认识得不太清楚。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通过《新安晚报》,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11位教授认为,“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钱学森之问”所反映的问题之所以引起关注,源于所有国人对教育的重视和清醒的认识,间接地说明了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也存在提高的空间。

前不久,我阅读了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的一篇文章,他指出了我们大学教育的弊端,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一个国家的国民整体教育一定要有长远的甚至终生的规划,当我们的教育者、父母家长有了更长远的目标和眼光时,你就应该真正理解到:培养一个青年人,其激情、谦卑、自我认知、深度、想象力、服务与冒险精神对青少年的意义非常之大,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世界名牌大学会将兴趣与激情看得比成绩更加重要。刘长铭曾经参加了世界名中学校长论坛,其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作为主持人的英国校长问几个年轻人,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正在国内中学就读的学生回答是知识、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力;而海外留学的年轻人则认为是沟通、合作、团队精神和坚持力。这不能不说是由不同的教育经历所造成的差异,中西方教育体制培养目标的差异竟有如此的显著。如果我们的国家把教育的目标或眼光投向学生离开学校之后的生活,这些基本素养和品质的培养,就应该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中国近几十年的传统教育,沿袭了科举式模式,用单一的问答形式培养大学生的思考力。整个教育体系以统一标准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考力从中学就遭到扼杀,在大学,其思考的范围与着眼点只能是授课教师的一家之言,这从根本上就扼杀了青年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不能随便地阐述自我独特的观点,更不能有异端邪说。西方的人文科技之所以发达领先世界,就在于他们的教学核心是培养年轻人的兴趣与好奇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从小学他们就有实验课,中学就培养独立研究能力。培养年轻人的激情。他们注重培养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一句话概括: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实证精神、独立分析精神。他们注重多元化的思想,重视自己的观点,勇于发表不同的言论,用批判的态度审视现实社会,这才有了多家西方哲学大师的涌现,多种艺术思潮层出不穷,光芒灿烂。然而面对我们的大学教育,我们的意识形态是单一的;我们的政治经济学只有一种学说;我们的哲学思想培养也只有一种主义覆盖全社会。每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教材版本上几乎千篇一律,看不出哪一家的独特观点。大专教材与研究生课程应该有较大的深度不同点,但令人失望的是,深度不深,科研没有创新。在培养学生的探索与独立分析方面,我们的大学与世界名牌大学有明显的差距。作为我们的大学生,你有怀疑精神吗?你有批判精神吗?你有敢于发表自由的言论的勇气吗?我不想评论,因为我自己就没有这个信心。我们能有多元化艺术流派百家争鸣吗?我们的文化作品在大学校园能流传不同的思想与观点吗?我不做这个结论,但是青年人都可以做这个结论。

一定程度上说,对“什么是大学”的正确解答是决定我们能否把握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大学学习任务的关键问题。只有弄清楚了什么是大学,才能解决好为什么要上大学、怎样读大学的问题。那么,到底大学是什么?

(一)中国大学的起源及发展

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就形成了选贤举能的社会制度,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统治者出于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和协调各阶级矛盾的需要,确立了“选贤贡士制度”,注重选拔优秀人才为己所用,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但一般认为,中国专门培养人才的大学存在的历史有约4700年,追溯其起源,可以算到上古时期的五帝时代。在虞舜年间(约公元前2700年),当时的学校就已经有了大学和小学之分。只是当时人们对大学的称谓各不相同,先后称之为“成均”、“东序”、“右学”、“东胶”等,跟今天的大学相比,功能比较单一,但当时的大学,已经具备了今天高等教育的一些属性。我国最早的高等教育是由朝廷来开办的,称之为“官学”,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私人办学开始出现并日益盛行,孔子就是我国最早开办私学的人。30岁时,他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于是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自此,我国开始出现“官”、“私”两种办学模式并存发展的态势。儒家的名作《大学》是当时专门论述高等教育的作品。《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到宋朝时候朱熹把《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并将《大学》列为“四书”之首。他对《大学》进行了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的主要内容,朱熹曾概括为“三纲领”与“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就是《大学》开首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条目”乃是为着实现这“三纲领”采取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步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全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目标、教学方法等内容,是儒家最重要的教育学著作。它提倡着重培养人的品德修养,强调修身养性、格物致知,是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一直以来受到大力推崇,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中国古代的大学教育,为中国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创造与传播主要是依靠大学教育完成的。但在另一方面,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由阶级劣根性带来的糟粕,需要我们辩证地去分析,去扬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