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耐读的民国老教材(套装共五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垣曲风光

卞之琳

初冬的垣曲城郊还只是晚秋景象。天气暖和。树叶还颇有些绿的。黑河流在城西,清极了。修长的白杨到处都是。站定了望望黄河南岸一座特别奇峻的蓝色的远山,听听近旁的水声、树声,你会想起这里有江南的秀丽而又是地道的北方。尤其是一听到黄河湾里的特别多的雁声,看到像别处农家挂在檐前的红辣椒一样,一大串一大串挂在村树上,预备做柿饼的红柿子,那么鲜明的,你会想起这里又确是垣曲。

这里虽然离西北方横岭关敌人的大炮只有五六十里,在城外见到的还是太平景象,农人在田里照常恬静的工作。

慢慢的从西门进城去吧。

城门口的守兵在晒太阳。城门洞的墙壁上有两张二十天以前的西安出版的《阵中日报》。石板街道。处处见树木。房子大致都高。节孝牌坊,进士牌坊。一个清静的古城呢。还有颇像样的邮政局。里面一边墙壁上插了三排无法投递而退回来的信件,柜上横栅前贴了由西安起飞内地的,由内地转飞安南、香港的三种航空信的邮费价目。邮路还通得很远呢。可是不见什么店铺。很少行人。拉住了一个过路的市民问问看。“这里老百姓只回来了三分之一”是你曾听到的回答。也确是我在十一月十八日下午亲自听见的回答。城里没有做买卖的吗?热闹的地方在哪里?“在南关。”

南关大街本来的确是垣曲最热闹的大街,如今是一片废墟。

在这里可以看到敌人以我们的房屋为代价而遗留给我们看的痕迹了。这是敌人给放火烧的,在垣曲第一次失陷的时候。垣曲在这一次战争里前后已失陷过三次。第一次在今年二月间,第二次在七月间,第三次在十月间,在中秋前后。敌人三打垣曲,在山西战局上,第一次算是得到收获的,因为他们从这里直抄到晋西南我们的守军的后路,把局势弄成了一个新段落。第二次是徒劳,因为虽攻陷垣曲,不能占为据点,遂不能实现在道清和同蒲两条铁路之间接联交通线亦即缝合对于我们的封锁线的梦想。最近这一次也是如此。中央军在这里西北山头上和敌人打了四昼夜。在我们的部队居劣势的严重关头,有一个排长带了十个勇士抄袭敌人的后路,牵制了二百名敌人,苦战之下,生还者仅二人:王克成和李怀德。敌人又终于退走了,当然也来不及好好的欣赏一下他们自己二月间在这里干下来的成绩。

现在这一带废墟,有了七八个月的历史,除了断垣破瓦外,已经不留什么,干干净净了。杂草在这里长了,又黄了,枯了。从前的窗子现在还有未曾裂开,尚存完整的方洞的,仿佛镜框,由街上的过路人随便镶一块秀丽的郊景,譬如说,一株白杨,一个鹊巢,半片远山。有一家屋子里,现在应该说院子里了,一只破缸,里面还有些水,大开了眼界,饱看蓝天里的白云。一家破屋,看来原先是一家颇不小的铺子,门头还留着“陶朱事业”的字迹遥对斜阳。这个门洞从前该吞吐过多少日本货,整的进,零的出。敌人来烧断了他们自己的工业品的通畅的大出路。

现在南关的确还是全城最热闹的地方。两边的房子烧了,做买卖的又来街头摆摊子。卖的物品无非一些日用品和食品:火柴、鞋袜、电池、洋蜡,花生、柿子……摆摊的一个老头儿告诉我,大致都是把家小留在乡下,自己出来混几个子儿给大家弄一碗饭吃而已。

(一)作者从西门进城,转到甫关。他能把自己的印象扼要写出,使读者宛如亲见了当时的垣曲。

(二)“从前的窗子现在……尚存完整的方洞的,仿佛镜框,由街上的过路人随便镶一块秀丽的郊景。”以及“一只破缸,里面还有些水,大开了眼界,饱看蓝天里的白云。”这些话要想一想才明白。你想明白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