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耐读的民国老教材(套装共五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开放给大众的克里米亚

邹韬奋

克里米亚是欧洲著名胜地之一,在从前俄帝国时代已是全俄最美丽的区域,所以那时的贵族和富豪便霸占着作为享福的地方。在南方沿海,由他们建筑了不少宏丽的宫邸和别墅,不是勤劳大众所能梦想的。这是距今不远的十八年前的现象。但是在革命之后,那里就成了开放给大众的全苏联的休养胜地。从前为少数人所占有的无数宫邸和别墅,现在都成了勤劳大众的疗养院和休养院了。这是多么痛快的一件事啊!

这半岛上的高山崇岭由西而东,蜿蜒不绝,其特色是大部分的山顶都是平的,最大的有几英里广阔,彼此之间有低平的汽车路连系着。四季气候温暖,经常青翠欲滴,鸟语花香。南方沿海一带,有平均三千尺高的山岭作为屏障,和大陆隔开,阻挡着北方和东北方的冷风和炎暑,只引进南方的温和的清风和舒适的气候,使这地方成为休养身体恢复健康最适宜的区域。据气候专家研究,最合宜于人类身体机能发展的理想的气候是华氏表五十度。身体孱弱或病后身体虚弱的人们,要增强体力,恢复健康,都需要温暖,最忌变化过甚的气候。克里米亚的胜地如雅尔他,每年中的平均气候约在华氏表五十五度,最近于理想的气候。据过去二十年间的观察统计,全年中气候的差异不过2.7℃,所以全年几乎全在春秋两季中过去。太阳的光线对于疗养有很大的效力,而在克里米亚南岸每年可享到二千五百小时的阳光,每天平均有七小时的阳光。因为近着黑海,空气非常清新,海滨的游泳和日光浴更是极便利的享受。既有这些宜于健康的优点,又加上青山、丛树、绿茵、鲜花,便成了无双的福地。从前是少数人的福地,现在是大多数人的福地了。在这“福地”,各疗养院可容纳两万人以上;此外还有医院六十所,每所有床位两千左右;诊治院约有百所,又有设备完善规模宏大的肺病研究院一所。每季由各地到此疗养或是例假巾到此休养游玩的,至少在二十万人以上。(半岛上的居民约八十万人)

我们往游克里米亚,最重要的目的地是第一美丽的名城雅尔他,便路弯到塞伐斯托普,在那里仅作一日的勾留。我们于十九晨到塞伐斯托普后,即乘车往博物馆参观克里米亚战争油画和战场遗迹。这战争是一八五四年俄皇想瓜分“近东病夫”土耳其所引起的,是历史上帝国主义争夺的一幕名剧。油画的宏大和布置,和我在比利时所见的滑铁卢战争的油画相仿。那时塞伐斯托普被英法联军包围至十一个月之久,据军事家推测,当时所用的军火的总量,如果堆成土墩,可达二百八十尺宽阔,三百三十尺高。殷血盈河,全城为墟,所争的不过是帝国主义所欲得的赃物罢了!

塞伐斯托普在那时是俄国的坚垒,后来在革命时期中,却成了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中心。最著名的是一九〇五年黑海舰队的起事,震动全国,虽一时被帝俄政府镇压平息,但实为一九一七年革命的先导,是俄国革命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下午,我们去参观希腊古城和博物馆,馆中陈列希腊罗马所遗留的古物。希腊在黑海一带的殖民地经营,开始于纪元前的第八世纪末叶,距今近三千年了。这三千年前遗下的所谓希腊城,沿着黑海海滨,仅是东一大堆西一大堆的残垣废址。有几处是由地下发掘出来的,在当时也许是广厅大厦,现在仅是大地窟中的几堵残破的厚壁和崎岖不平的石砌地面罢了。没有改变的,大概只有站在这古城上可以望见的那汹涌怒号的黑海吧。

我们回转时,途中还看了一个著名的地方叫BlalaNava,是在海湾中的一个捕鱼区域。水面平静如镜,两面青山高耸,沿岸有无数讲究的洋房,从前是许多贵族富豪的别墅,现在也成为工人的休养院了。爬到一个山顶危岩上,有个天然的石门,可以遥望海上波涛。但因山路崎岖,虽享到“遥望”的眼福,却爬得一身热汗。据说那里的渔业原来是由少数资本家垄断的,现在也用“集体”的办法经营了。

我们于八月二十日晨,由塞伐斯托普乘汽车,经五十五英里的山路,花了足足四小时,才到达雅尔他。在这长途中,一面是峭壁危岩的高山,一面是深绿无际的黑海,汽车在山岩旁的平坦道上滑过,所见景致绝佳。汽车所经最高处是一个山洞,像一个大石门似的,高出海面约两千尺,叫做“背达门”。一出这个石门之后,路势倏然下降,半岛的南岸几于全部在望,黑海好像全在我们脚下了,景象伟丽,得未曾有。

在途中时,大家挤坐在一起,东张西望,赏心悦目,不觉得疲倦,也许是忘了疲倦。中午到了雅尔他的时候,汽车停下来,才觉得腰酸脚软。但是一下了车,精神又振作起来,空气那么清新,风景那么美丽,阳光那么和煦,竟像到了瑞士,雅尔他在一个山麓上,我们所住的旅馆,后面便是碧绿的山,前面便是碧绿的海(只隔着一条平坦清洁的柏油马路),我们陶醉在碧绿的环境中了。尤其使我兴奋的是在马路上所见的游泳回来的或是要去游泳的男男女女,有的拿着大毛巾,有的提着一只放衣服或零物的小提箱,都是些粗手粗脚的工人,土头土脑的农夫。这提醒我们,到了开放给勤劳大众的休养胜地了!

(一)游记可以叙写自己所得的印象,也可以细细解释,把所到的地方介绍给读者。这一篇属于后面的一类。

(二)读了“景致绝佳”“景象伟丽,得未曾有”这些语句,我们还是不知道那里的风景怎么好法。这是什么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