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们去哪儿:世界最具影响力名人的100个父教法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自立有方——近现代爸爸的教子原则(2)

4.善于用多角度思维——陶行知的教育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提倡要对孩子的好奇心不堵不伤,做到导之有方,堪称父母楷模。

一说陶行知,中国的教育界几乎无人不知。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出生,1946年7月25日因患脑溢血在上海逝世,享年55岁。按现在的话说,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就英年早逝,憾别人生,实在让人惋惜。尽管他早已离别人世,但他的故事却一直在流传。

有一次,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说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她非常生气,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陶行知听了,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接着,他又亲自到朋友家里,把那个小孩请出来,带他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他们站在修表师傅身边,看着他把表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着他一个个装起来,再给机器加上油。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一元六角钱修理费。

陶行知对此行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赶走和打跑。”

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连忙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陶行知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便掏出一块糖递给这个学生,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如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说完,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

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听完男生的道歉,陶行知又拿出了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这是两件看似简单,而一般的家长和老师却都做不到的事情。陶行知善于用多角度思维从犯错误的孩子和学生身上找出其优点和闪光点,并且善于用他们身上的积极情感克服和战胜消极情感,充分挖掘其内在诱因,变破坏为创造,变落后为先进。

陶行知之子陶晓光欲进一家无线电修造厂,但因无正规学历,便瞒着父亲向人索取了一张假文凭。陶行知得知后,立即从外地电告其子将文凭退还,并捎去一封语重心长的家书,信中还撰有一联:“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陶行知先生的一生就是这样以身示范真实做人的。

陶行知有两句重要的名言,一句是:“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另一句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中,确实做了一件“大事”。而他自己,却“不带半根草去”,只留一世英名,光照中华大地。

5.潜移默化——丰子恺的不教之教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他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端人、先行者,代表画作有《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等,散文集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等。

丰子恺被称为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他身后并没给子女留下物质遗产,但他所守护的精神家园却是儿女在世界上能得到的最为珍贵的财富。这也给予了他的小女儿丰一吟人生最为持久的动力。

谈到父亲对自己的影响,丰一吟总是微笑着说:“我是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啊。”丰子恺从不会一本正经地对子女进行说教,从没有为教育儿女发表过什么长篇大论,他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以身作则。也正是丰子恺的不教之教,使得丰一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而成才。

“失去父亲后,我好比失去了一棵庇护自己的大树,从此必须自己另栽树苗。于是,与外界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只有在这时候,我才体味到父亲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认识到父亲的许多优点,才理解到我们从他身上受到了哪些教育。”丰一吟在《回忆我的父亲丰子恺》中这样写道。

丰子恺曾说过:“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他们是身心全部公开的人,好的教育和坏的教育都很容易接受。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活中,丰子恺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

丰子恺不但要求孩子们做什么都要认认真真,对自己更是要求严格。他写的稿子字字端正,改涂掉的地方就涂成一片,而不是随手一抹,让录排人员看起来模棱两可,以致排错。他从来不许孩子们随便乱放东西,东西用毕,必须“归原”。因此,在他房中,样样东西都一直放在固定的地方,要找很容易。后来,丰一吟体会到了“归原”的好处,也渐渐养成了这种习惯,并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

丰子恺以身作则,处处为子女树立好的榜样,在言传身教的同时,也将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传输给了子女。

丰子恺非常好客,家中常常嘉宾盈门,名人不断,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人们在一起无话不谈,谈书论画,商谈国事……此时,只要孩子们有兴致,丰子恺也会让他们在一边静静地听。非但如此,有时,他还会让孩子们发表一点他们幼稚的看法。

因为丰子恺知道,让孩子们出来见客,不只是为了让孩子从耳濡目染中学会一些待客之道,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大人之间的谈话,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获得更多、更新鲜的社会信息知识,并在谛听中开拓他们的思路,激活他们的思维,在勇于发言、参与讨论中,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丰子恺特别重视对儿女进行礼仪教育和训练。每逢家里有客人来,他总是跟孩子们强调:给客人倒茶、添饭,一定要双手捧上。他打个比方说:“如果用一只手给客人倒茶、添饭,就好像是皇上对臣子的赏赐,或者像主人对乞丐的施舍。”他还告诉孩子们说:“客人送你东西,你要躬身双手去接。躬身表示谢意,双手表示敬意。”

有一次,丰子恺在菜馆里宴请一位朋友,把他几个十来岁的子女都带去作陪。席刚散,有的孩子想先回家,丰子恺立即悄悄制止。事后,他对子女们说:“我们家请客,全家人都是主人,你们也是主人。主人比客人先走,那是对客人不敬,以后可不许这样做。”

丰子恺对孩子进行的这些教育和训练,看起来都是“小事”,却非常重要。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给丰一吟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勤奋。丰一吟说:“他一天不画就感到难受。”国内很多人都曾给丰子恺写信求画,他是逢信必回。即使是陌生人求画,丰子恺也会尽力在一个星期内回信、赠画。丰子恺一生淡泊名利,解放后几乎“每天在家,上午翻译、写文章,下午就画画。他喜欢喝绍兴黄酒,每次喝点酒,画起画来一气呵成”。

6.做孩子的朋友——梁启超教子

梁启超不仅是孩子们的慈父,也是他们的朋友。他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对知识的兴趣,而且十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志愿,因材施教,对每个子女的前途都有周到的安排,并反复征求他们自己的意见,直到他们满意为止。

比如,梁启超原本希望在麦吉尔大学读书的梁思庄能选择当时在中国几乎空白的现代生物学,但麦吉尔大学的生物学并不出色。梁启超得知梁思庄的苦恼后,去信说:“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意,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让姐姐、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治学的路。”他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学问若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

梁启超共有5个子女在海外,他非常想念他们,经常抽时间写信,寄手卷、照片,收不到回信便会焦急万分,收到信则又会像小孩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他在信中与子女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倾诉生活的苦和乐、悲和欢,热情地鼓励他们。信中没有任何说教,只有循循善诱;没有指责,只有建议。每封信都充满了真挚的爱,鼓励孩子们不断奋进。他教给孩子们做学问的方法,要求他们不仅要注意专精,还要注意广博。1927年,他在写给梁思成的信中说:“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微多用点工夫。”在给梁思庄的信中说:“做学问原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会受益。”

梁启超将国家的兴旺寄托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他的政治热望与人文取向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孩子们:“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去做,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人而无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教育来自生活中潜移默化的随时引导。

一次在北戴河避暑期间,几个孩子在沙路上挖了“陷阱”,邻居一女士一脚踩在坑面上,几乎摔倒。梁启超严肃地告诫他们:“偶尔开个小玩笑不是不可以。但要注意,坑不要挖得过深,以免挫伤了别人的腿脚。今后对别家的人,还是不要随便开玩笑为好。”

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蜜月旅游时,梁启超写信给梁思成说:“……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的建筑极有特色,严整有思想……到法国后在马赛上船,腾出时间、金钱到土耳其一行,看看回教的建筑与艺术……”这次蜜月旅行,竟是他为儿子安排的一次西方建筑的见习,饱含了一个父亲细微周到的拳拳之心。

梁启超崇尚科学,提倡个性发展,以培养兴趣为先导,注重精神引导、毅力培养。他用自己的治学心得启发儿女,强调学习的专心致志。他告诉孩子三步读书法:鸟瞰,解剖,会通。他以坚强的奋斗精神和乐观风趣的博大情怀教育子女:“我平生对于自己所做的事,都是津津有味,而且还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厌世,从没有在我的词典里出现过。”“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了沙漠,要来何用?”他的孩子们也得到了他的这种真传,每个人都有一部艰辛的奋斗史,但他们从不悲观,个个都是自己人生的胜利者。

梁启超自己生活俭朴,也这样要求子女。民国初年,其家庭已进入上层社会,但他不改往日的寒士家风。他时刻教育孩子们要好学、坚忍、勤俭。在给每个外出留学的子女的信中,他写道:“一个人物质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生命就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的。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呢。”

在梁启超的谆谆教诲下,他的子女们各有自己的成就,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专家。

7.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傅雷教子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作为翻译家,他向国人译介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影响了不止一代人;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文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音乐优美的赏析。

傅雷是一位既严厉又慈祥的父亲,他为国人培养出了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钢琴家——傅聪。他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书集《傅雷家书》更是脍炙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部家书已感动了数百万国内读者。在傅雷的教子经历中,有太多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

傅雷的家中常常高朋满座,朋友们经常在他家聚会,一起谈论文学艺术和人生哲理。刚开始,傅雷认为傅聪和他的弟弟傅敏年纪小,不懂事,所以不让他们在场,更不让他们插嘴。但小孩子天性好奇,总想挤在大人中间表现自己。大人越是不让听,他们就越是想听。有一次,画家刘海粟到傅家做客,与傅雷在书房内鉴赏藏画,两人之间免不了一番高谈阔论。说话间,傅雷忽然要去外间取东西,打开门竟看见傅聪带着傅敏正偷听得入神。孩子的好奇心让傅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意识到,接纳孩子参与大人谈话,有弊但更有利。让孩子听大人论事,可以让他们早涉人生,促使孩子早慧。于是,等孩子们稍稍长大了一些,傅雷便开始让他们旁听大人的谈话。

傅雷的朋友大都是社会名流贤达,有高尚的人品素养,所以傅聪从孩提时代的“旁听”中学到了许许多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傅雷对教育子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并进行正确引导。如果逆天赋而行,就无法取得成功。傅雷在给周宗荷的信中写道:“天生吾人,才之大小不一,方向各殊,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一生。爱好文艺者未必真有文艺之能力,从事文艺者又未必真有对文艺之热爱,故真正成功之艺术家,往往较他种学者为尤少。凡此种种,皆宜平心静气,长期反省,终期用吾所长,舍吾所短。若蔽于热情,以为既然热爱,必然成功,即难免误入歧途。”基于这样的想法,在傅聪三四岁时,傅雷就开始在他稚嫩的心灵活动中寻找他天赋的闪光点,为博聪铺筑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