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我眼里,戴源正校长一直是位好兄长。
刚认识时,他还不是校长,而是公安县斗湖堤镇中学的一位语文教师。与普通教师不同的是,除教学外,他还爱好文学。那时候,文学没有今天这样边缘化,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正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一篇优秀作品,可以产生广泛乃至轰动的社会影响,还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当然,他爱好文学,并不是为了出人头地谋取功名,而是出于一种内心的需要。文学能给人以温暖与充实、感悟与启迪、亮丽与希望,对于一个真正爱好文学的人而言,文学就是人生的支撑,是提升自我,对抗粗鄙生活的一种有效方式。戴源正的热爱文学正是如此,他总能于日复一日的繁重教学,于一地鸡毛的琐碎生活中挣脱而出,活得那么从容,那么儒雅,那么超脱。我以为,这,就是文学给予他的一种强大力量。
当然,他的文学性的一面,只展示给我这样的文学朋友的。我们谈文学,论艺术,性之所至,不禁神采飞扬,甚至慷慨激昂。而在他人眼中,这种情形是无法见到的,他只是一位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勤勉负责的好老师。他于教学,那可是颇有几分真功夫,令我佩服不已的。我弟弟纪发由初中升高中,从郑公转到斗湖堤,出于信任,就放在了他的班上。这样一来,也就更多地了解到他扎实而过硬的教学水平。
1988年,我离开了公安县,虽然每年还回来一两次,但与他见面的机会少了。后来,就听说他当了教导主任、副校长,不久又升至校长兼总支书记。真是士别一日,当刮目相看!说真的,我当时还真没发现他身上所具有的行政管理才华。不过呢,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与学校工作管理,其实有着内在的一脉相通之处,转型也属自然。再后来,我离开湖北之前,到他任职的车胤中学,作了一番“走马观花”似的采访。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素质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美术教学,成效十分显著。在他的领导下,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将一所非重点高中打造成省级示范高中,在湖北省教育史上都创下了一个奇迹,其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唯有当事人最为清楚。
尽管如此,哪怕教育功成名就了,而戴校长念念不忘的,还是文学。他说自己心中,总是有一个未了之愿,那就是写点东西,又说时间太紧事情太多静不下心来,看来只有等待退休了。对文学,总之是萦绕于怀,“痴心不改”。一旁的我,自然是不住地给他打气鼓劲。
没想到,他一出手,就是一部系统性的作品。我以为,这主要得益于他不懈的自我探索,在教学与文学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这本《花朵盛开的过程——中学班级工作管理》,教育为里,文学其外,既是教学工作、教育管理的结晶,也是一部生动流畅、可读性强的文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