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经营取决于坚强的意志——意志式经营
经营就是经营者意志的表达。一旦确定目标,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也非要实现不可。
——稻盛和夫
1.成功的经营者,都胸怀强烈的愿望
※稻盛和夫箴言※经营就是经营者意志的表达。一旦确定目标,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也非要实现不可。
米南德说:“只要一个人有不怕千辛万苦的毅力,他就能达到他的目的。”意志是一种不屈服的韧性,能给人带来一股振作的力量;意志是一个人在奔向成功的路途上势不可挡的决心;意志是决意要做一件事并且能够坚持到底的恒心;意志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坚强的力量!
坚定的意志对于一个经营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它不仅能给你带来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勇气,更可以让你做起事情来更加高效,使你尽快达到你所期许的成就!
稻盛和夫认为境由心生,心中只要怀有抱负,再加上自身坚定的意志,就一定能实现心中的理想,换句话说,不管怎样也要达到目标,而这一愿望的强烈程度就决定了你做这件事情的成败。作为一个经营者,经常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有时甚至陷入苦闷、彷徨和无助的境地,能否聚精会神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能不能日日夜夜废寝忘食地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是否可以持续将思维专注于一点,直到有所突破,这是决定事业成功的重要分水岭。就这个意义上而言,稻盛和夫将胸怀强烈的愿望归纳为他经营哲学中的第三条。
1959年,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创建京瓷时,公司仅有28名员工,稻盛和夫总是重复这样的话:“让我们尽情地努力吧,我们要将公司发展为京都第一的公司,继而发展成日本第一的公司。”他每天晚上都加班到深夜,当时在京瓷的门口总有叫卖面条的小商贩,稻盛和夫和员工们总是一边吃着夜宵,一边畅谈着对未来的远景,那情景直到现在稻盛和夫仍历历在目。在缺乏资金、缺乏设备、缺乏技术、缺乏人才的情况下,稻盛和夫却喜欢对员工畅想未来之梦,从而使员工的立场冷静、能够坚强地直面现状。稻盛和夫明白自己的话未必会有足够的说服力,但是他不停地给员工打气,一遍又一遍,员工们和稻盛本人也在不知不觉间相信了,而且朝着那个目标去拼搏奋斗,努力去实现。
稻盛和夫指出,要想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他首先应该胸怀强烈的愿望。
创业伊始的俞敏洪是一介“怯生生、嫩乎乎的北大书生”,如今的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坚毅、老练和成熟的董事长,变得勇于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能够运筹帷幄、轻松应付各种复杂局面。
回首自己的成长史,俞敏洪说:“一个男人的生命意志是怎样长成的?起先,年轻的时候,人就像一堆面粉,洁白、纯净、好看,但没有黏性、韧劲和分量,一阵风过来,就能把你给吹散了。后来,公司内外、社会各方、黑白善恶、雅俗圆钝、各路神仙、各种力量都加入进来,就像往面粉堆里掺水,使劲搅和、揉捏一样,反复这般,纯洁的面粉就慢慢地被揉成面团了。这时候,开始有了韧劲、弹性、张力和分量。继续揉下去,就可成拉面了。一旦成了拉面,那么,用开水煮都不容易把它给煮烂了。一个男人的成长,从面粉到面团最后到拉面,不过如此而已!”
俞敏洪不断被社会各种各样的苦难所搓揉,揉到最后,他变得越来越有韧性,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2000年,新东方面临转型的问题,因为大家都意识到公司必须按照正规的公司章程来运营,不能再像“草莽”阶段时一样,你干你的,我干我的。
2000年5月,新东方公司化改造正式启动。公司成立后,无论是内部结构还是利益分配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结果让新东方的元老们很不满意,于是,矛盾开始频频出现。
这让俞敏洪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友谊和利益纷争的夹击下,俞敏洪几次面临绝境,现在的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用了“很多次都差一点崩溃”来形容他当时痛苦而复杂的心境。
俞敏洪意识到了现代体制的重要性。他想,如果这一次矛盾冲突处理得好,新东方也许能获得一种更清晰、更有力的发展模式,朝着一个更健康的未来前进;一旦处理不好,新东方将可能面临盛极而衰、瞬间分崩离析的结局。
在当时连“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都分不清楚的情况下,俞敏洪下狠劲攻读了几十本企业经营管理的书,到处请教专家学者,为的是找到一个打破僵局的好办法。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俞敏洪不仅找到了一个打破改制僵局的好办法,而且显示出超人般的魄力。俞敏洪重掌新东方,以令众人刮目相看的魄力结束了这次内部争斗。他重新梳理了新东方的权力结构,重新定位了新东方的发展方向,以“打碎一切,从头再来”的举措迅速建立起一套新的薪酬体系和组织结构,从而稳定了军心,力挽狂澜,将新东方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真正伟大的人或企业首先是内心的强大,当心灵强大了,便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而内心的强大,也许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信,但更重要的,或者说是更难以做到的,其实是屡战屡败后还能屡败屡战。其实我们需要的就是俞敏洪的这种不怕折磨的坚强心态。
成功的高度取决于目标的高度,而目标的制定取决于管理者的胆识。具有卓越的胆识,这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管理者获得非凡成就的基础和条件。事业的发展靠的就是胆识,没有胆识,事业就会停滞不前。胆识不仅决定了目标的高度,也决定着成就的高度。
1997年李书福开始造汽车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被大众、通用、标致、丰田这样的跨国巨头蚕食鲸吞,根本没有国产自主品牌的立足之地。1991年11月25日,中国硕果仅存的国产轿车——上海轿车宣告停产。在此之前,国人曾经引以为傲的红旗轿车已经停产。至此,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大轿车品牌均告消亡。
李书福不甘心中国汽车市场被外资企业蚕食。1997年,他不顾亲友反对,决意投资5亿元资金进军汽车行业,并抛出“汽车不过就是四个轮子加沙发”的疯话。1996年,李书福改装两辆奔驰造车的故事在当地更是引起轰动,甚至有人去问他这两台改装车的价格。
李书福要打造一家百年汽车公司,要让吉利的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外国车走遍全中国。为了实现他的造车梦,他还曾到国家各部门游说,当某官员告诉他“民营企业干汽车无异于自杀”时,他说,那你就给我一次跳楼的机会吧,由此可见他对自己梦想的执著。
“蚂蚁要避免与大象正面竞争。我可以制造那些大企业认为利润少、不想制造的产品。”李书福是有策略的,他分析过,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近20年,从夏利到大众,从广州标致到别克、雅阁,从低档到高档,排量愈造愈高,级别也愈造愈高,价格越来越贵。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需要三四万元价位的车,因为他们口袋里只有那么多钱,买不起十几万元的车。“我的售价也就三四万元,只要成本比别人低,质量比别人好,价格比别人低,薄利多销,我就会有机会。而中国恰恰有这样一块市场没人去开发。”
李书福成竹在胸,一方面,他认为自己的企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培养起来一大批高级专家、实用型管理人才,他们在控制成本、加速技术进步、提高质量上有着丰富的经验。现在他先造小客车,也是在为3~5年后进入轿车市场积累资金和技术。
李书福认为,汽车制造厂与国内汽车巨头、国际老牌公司相比,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体内没有脂肪堆积。那些老牌公司时间长了,体内堆积了厚厚的脂肪,成本就高了。自己的产品质量不比别人差,但价格可以比别人更低,这是自己的优势。对于这一点他很自信。他深知那些大企业是不愿意生产这种利润极薄的经济型轿车的。这就为吉利的生产留出了空间。
李书福正在将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地变为现实。无论时空如何转换、环境如何变迁,这位中国民营汽车业的先驱人物,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梦想。经过10余年的发展,他领导的吉利集团连续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汽车行业十强。
李书福不是那种用商学院里的教科书可以定义的经营者,有许多人说他是“汽车疯子”。其实“疯子”是一种精神、一种战略,更是卓越胆识的体现。正是这样的“疯子”精神,不仅让竞争对手和业界折服,也让许多年轻人视李书福为榜样和传奇。
2.保持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
※稻盛和夫箴言※热情是一种状态——你24小时不断地思考一件事,甚至在睡梦中仍念念不忘。事实上,一天24小时意识清楚地思考是不可能的。然而,有这种专注却很重要。如果真这么做,你的欲望就会进到潜意识中,使你或醒、或睡时都能集中心志。
稻盛和夫曾提出自燃性的人、可燃性的人、不燃性的人这三种类型的人。其意要让自己做一个自燃性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积极主动的人才会得到更多的机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如果一个人没有起码的进取心,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有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经常抱怨他的下属对待工作没有激情,每天都是死气沉沉的。团队成员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对于企业的生存状况没有任何危机感。无论哪一个团队在“一潭死水”的情况下,都会逐渐失去斗志,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整个团队也会逐渐地丧失战斗力。
作为管理者,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应该产生消极失望的情绪,而是要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工作充满热情。因为没有一个员工会信任消极的上级。即使管理者也有苦闷、痛苦和无助的时候,但是,这些都应该深埋在心里,绝不能在下属面前显示出来。当然,在有需要的时候,不得已会让员工看到,但那是故意显露给下属的,是一种管理上的手段。
稻盛和夫告诉公司的主管们:“你们在开车前,一定要发动引擎。”同样地,在进行一项大计划的时候,你同样需要富有热情的主管,并将这股热情传染给手下的员工。
京都半导体公司建立第二座厂房的时候,稻盛和夫有点担心。虽然公司才刚刚起步,却因为对企业充满热情使得公司迅速成长起来。稻盛和夫最担心的是公司最后会像其他大企业一样,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变得不思进取,失去那份向前迈进的热情。然而,稻盛和夫仍然希望在京都半导体公司培养出一批出色的企业家来。
因此,他将公司分作几个叫做“阿米巴”的小中心,每个“阿米巴”都是一个小企业体,在这些独立的小企业体中都有其领导和成员。典型的阿米巴团体从公司外或是向其他“阿米巴”买来他们需要的物品,而且自己将产品销售出去以获取利润,同时还要服务于顾客。每个阿米巴成员和领导者都充满着热情,并自行对“小时效率”进行评估——也就是成员平均每个工时所增加的价值。
几个小阿米巴团体可以组成一个较大的阿米巴,以此类推。京都半导体公司就是由许许多多的小型阿米巴组成的超大型阿米巴,而小型阿米巴则分布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有数千个之多。
用你的热情让主管也充满激情活力,从而进一步再点燃部下心中的热情。
因此,作为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应该向稻盛和夫学习,倘若不想让团队“疲软”,就应该让那些对工作没有激情的员工充满激情,因此,首先自己就要保持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这样才能使团队保持持久的活力。
稻盛和夫把一家只有28个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了拥有几万名员工的跨国大企业——京瓷公司。关键在于是否把它当成自己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是否将精力全都贯注其中,是否有那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精神。
稻盛和夫先生还说:“从事一项工作需要相当大的能量。能量能激励自我,燃烧激情。燃烧自我的最佳方法是热爱本职工作。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地去干,就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会产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的反复中你会更加热爱工作。这样,无论怎样的努力,都不会觉得艰苦,最终能够取得优秀的成果。”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信念,他最终将京瓷带向了世界这个大舞台上。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自燃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喜欢”。一旦喜欢上了,自然而然会产生努力的意念,也会在最短时间内把事情做好。旁人眼里看来以为你辛苦不堪,其实你根本浑然不觉,甚至乐在其中。他讲述了一个自己忘我工作的事情,说自己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很少待在家里,为此,其邻居关切地问他的夫人:“您家先生都是什么时候才回到家的啊?”他的双亲也写信来劝他别那么拼命工作,小心把身体累垮了。但他并没有觉得累,也并没有觉得苦,他将此归功于“喜欢”。
由喜欢而做的力量是无限的。正因为稻盛和夫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工作,才会自觉投入喜欢的工作,才会燃起热情。拥有了自发性的热情,离成功也就不远了。稻盛和夫先生还要求其他管理阶层也要有自燃性的激情,并以自己的影响力去带动所有员工的热情。而这也就需要公司有一个以“激情”为核心的经营原则,对此,所有的管理阶层也必须率先要做到这些。
3.方法总比问题多
※稻盛和夫箴言※解决问题的答案一定会出现在现场。
在英文里有句话,是说:“上帝每制造一个困难,就会同时制造出3个解决它的方法。”所以,世上只要有困难,就会有解决的方法。而且“方法总比困难多”,只是你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而已。
一天深夜两点多钟,稻盛和夫到车间去巡视,看到一名技术员工正站在炉前,双肩微微耸动着,似乎在低泣。稻盛和夫走过去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电炉内温度不能保持平衡,因此产品的尺寸总是不合标准,稻盛和夫劝他先回家睡觉,然而他却仍然站着不动。
于是稻盛和夫就问他:“这次请务必让我们成功——你在烧结的时候,这样祈求过上天吗?”其实稻盛和夫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你已经尽了你的最大努力了,那就只有向神祈求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了。那名员工将这句话在嘴中念叨了几遍,然后点头说:“我明白了!让我再尝试一次吧!”于是他又投入了战斗,最后成功了。
京瓷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京瓷员工以每天24个小时,施行三班轮休的体制,将目标设定为月产100万个,全力以赴,超负荷地生产。京瓷接到IBM订单的第7个月时,IBM终于宣布京瓷产品合格。京瓷就在世界第一流公司的磨砺之下不负使命,因此产生了无比的自信和成就感。之后订单源源不断地送到京瓷手中,京瓷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京瓷创业后的第12年,京都陶瓷在同行中取得了首屈一指的地位。
有时不管如何想办法、进行过多少次反复的实验,工作都没有取得进展,当你感觉已经没有任何办法的时候,其实暗中却隐藏着转机,这个时候,你首先应该恢复冷静,然后再想方设法地寻求机遇冲出重围。
稻盛和夫曾经和中坊公平律师见过一面,中坊公平律师因森永砒霜牛奶事件和丰田商会事件而一举成名。稻盛和夫问他:“您在为这些事件做辩护时,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中坊先生道:“事情的关键就在现场,因为现场最能发现问题。”虽然两人的专业领域有所不同,可是两人在这一点上却达成了共识,他们都彻底贯彻现场主义,认为仔细观察现场是相当重要的。
比如,就生产车间而言,不管是产品还是机械,不管是材料还是工具,甚至是工序,都要对其中每一个要素进行清理,而且必须要采取率真、谦虚的态度调整、修改其中的细枝末节,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推而广之,就是要以审视、体察、贴心、倾听的态度对待产品和现场。
陶瓷产品是先将加工成粉末状的金属氧化物冲压成型,然后放入高温炉中烧烤而成的产品。但是京瓷的陶瓷产品主要面向电子工业,因此精度要求非常高。哪怕是出现极小的尺寸差异,或者烧烤斑点、变形了都是达不到合格要求的。
京瓷公司创业不久,在对某种产品进行试制的时候,曾经放在实验炉中对其进行烧烤,得到的产品都是非常粗糙的,就像是烤鱿鱼似的,不是向这边翘曲,就是向那边翘曲。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审查,终于查出了问题:冲压的时候,压力大小的不同就会造成产品上面和下面的粉末密度也随之不同。但是,虽然将问题查清楚了,可是实际上,要想严格控制粉末的密度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后来京瓷技术人员又反复进行多次工艺改良,尝试过很多种办法,可是始终都没有成功。为此,稻盛和夫想亲眼看看陶瓷翘曲的原因,以及其中的变化过程。于是,他决定将炉上的窥视孔打开,仔细看看。经过观察,他发现如果温度逐渐升高,产品就像生物一样渐渐发生变化,这样反反复复地做了多次,每一次都发生翘曲变形。稻盛和夫再也不能忍耐了,竟然想将手从窥视孔伸到火炉之中,想要阻止它翘曲。对于一名技术人员来说,他对产品投入了浓厚的感情,而对于经营者而言,他会担心损失过大而感到焦虑。因此,稻盛和夫的这种做法并不难理解。
当时火炉中的温度高达1000多摄氏度,稻盛和夫是不可能将手放进去的。虽然很清楚这个道理,仍然不自觉地将手放进去。在他的心中,对产品的夙愿居然如此强烈!
由于稻盛和夫付出的感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最终也获得了回报。因为当他想将手放入火炉中的时候,就已经联想到解决方案了。在以后烧制产品的时候,在产品上面加上了耐火镇石,终于制造出了合格的产品。
通过这件事,稻盛和夫得出了一个结论:解决问题的答案一定会出现在现场。但是,要想将事情的症结查个水落石出,你除了有一股永不服输的热情之外,还要对这件事本身有浓厚的感情,而且,还要对现场有敏锐的洞察力。
4.竭尽全力度过萧条时期
※稻盛和夫箴言※如果一个人不畏惧失败与挫折,并拥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就能获得成功。
在过去企业不景气的时候,报纸上经常报道说,一些综合性电器厂家向自己的员工发放本公司生产的产品,比如电视机、电冰箱等作为他们的年终奖。
经济的萧条使得库存增加,为了减少存货,有些厂家将产品发放给员工来代替奖金。有一个厂家动员工厂的员工:“现在库存积压到相当的数量,希望所有的员工都来帮着卖,可以去推销给你们农村的亲戚朋友,价格优惠,只要能赚回成本就行。”结果库存很快就被一扫而光,原本积压在仓库里的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等,全部由本厂员工推销给了他们的亲戚朋友。
这样的做法,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那就是进行全员推销,让大家都明白,推销产品的时候要低头求人,推销工作是多么不容易、多么辛酸,这是很有意义的。
萧条时期,全体员工都应该走出工厂,出去推销。企业各个部门平时都应该积累一些好的想法和创意,这些想法和创意在萧条时期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可以将这些想法和创意用到客户身上,唤起他们对自己产品的潜在需求,这件事全体员工都应该去做。
营销、制造、开发部门必须要参与,自不待言,间接部门同样应该参与进来,全体员工必须要团结一致,向客户提供服务,创造出商机。这样做,不仅能够满意于客户,而且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公司内部发展到整个企业。
就目前来看,萧条的趋势似乎更为严重。面对这样一个不景气的时代,公司首先就应该强调进行全员营销,“京瓷”在面对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京瓷”主要从事于制造业,公司的研究人员每天都在实验室里搞研究,技术开发人员进行技术开发实验,生产人员搞生产,营销人员搞销售,分工非常明晰。但是,由于1975年的那次石油危机,一个月的订单由27亿日元忽然降到不足3亿日元,由于生产的产品非常少,大家手里都没有什么活儿,一片冷清,出现了严重的萧条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稻盛和夫提出了全员营销的口号,包括有一点生产经验的现场生产人员在内,所有的员工都出去推销京瓷的产品。即便是连那些农民出身的老员工也去推销产品,流着汗向客户询问:“有什么工作可以做的吗?让我们干,我们什么都能干!”这样做最后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一般而言,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往往是相互对立的,比如,生产部门会经常对营销部门抱怨:“你们找不到客户,我们没法生产。”可是假若由生产人员也去营销东西,他们就会知道营销的不容易。因为生产人员体会到了营销人员的辛劳,就会使两者更加和谐,都对对方有了一定的了解,使双方可以更好地配合。全员营销可以使生产和营销营造出一种齐心协力的氛围。
如果所有人员都去搞营销,就会产生一种凝聚力:即便是制造业中的尖端产业,卖东西、销售产品依然是企业经营之本。
“京瓷”销售的产品,是用于工业上的新型陶瓷材料,靠普通的流通渠道是销售不出去的。必须要低三下四地跑到客户那里,低头恳求:“这样的新产品我们公司还可以做,希望能为贵公司效劳。”一边询问还一边进行推销,“即便是特殊产品,你们是否还可以有其他的用途呢?”这样一边提问,一边进行试探性的营销。
从某种角度上看,向客户讨订单就是最大的困难。但是,如果让没有这种经历的人做企业的领导,公司恐怕就经营得很糟糕。让员工知道其中的苦楚,让他们了解要订单有多困难,经营企业有多困难,尤其是营销部门以外的领导,让他们有切身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萧条时期还可以对新产品进行全力开发。有的产品平时因工作忙碌而不能对产品进行重新研究,有的产品平时没有时间充分听取客户意见,对这些产品都要进行积极开发。不但是技术开发部门,就连营销、生产、市场调查等部门也要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共同研发。
萧条时期客户也会非常空闲,也在考虑有没有新产品可卖。这时应该多去主动拜访客户,听听他们对新产品的意见和建议,指出老产品的不足之处,然后将意见带回来,在新产品的开发和新市场的开拓中发挥作用。
京瓷初期的产品主要是用在纺织机械上。因为纱线运转速度非常快,同纱线接触的零件的磨损度也比较大,不锈钢的零件一天之内就出现磨损和断裂。这些地方倘若使用耐磨的陶瓷零件,效果非常好。京瓷当时开发了许多种陶瓷零部件,以供纺织机械使用。
京瓷有一位营销员在静冈县一家渔具制造企业进行访问,无意中看到一种钓鱼的鱼竿上附带着卷线装置。这位营销员非常聪明,他就向对方提出说:“我们公司专门研究新型陶瓷,譬如纺织机械上和高速运转的纱线接触、容易产生磨损的地方,都是我们公司生产的陶瓷产品。你们的鱼竿上跟天蚕丝线接触的金属导向圈,非常适合用我们公司的陶瓷来做。”
可是鱼竿上的导向圈,跟纺织机械完全不同,由于纱线不停地高速运转而非常容易磨损。因此对方回答说:“陶瓷价格太高了,没必要。”
但这位营销员仍不死心,继续鼓动他说:“用陶瓷零件不仅可以解决磨损问题,而且能够减少和丝线之间的摩擦指数。”钓鱼时先应该挥舞着鱼竿,让鱼钩飞出去,倘若摩擦系数太大,钓线滑动阻力就一定会很大,鱼钩就很难飞远。还有一点,金属圈在钓到大鱼的时候,由于摩擦力过大,丝线会“啪”地一下断掉。
渔具企业的人听了他的一番话之后,就说:“既然你这么说,那就姑且试一试吧。”于是营业员戴上手套,先使用原先的金属圈,加上负荷用力拉,结果钓线果然发热断裂,随后用上陶瓷圈,结果效果非常好。
“就是它了!”渔具企业的人终于被说服了,从此使用陶瓷导向圈来代替金属圈。现在只要是高级鱼竿基本上都使用了陶瓷导向圈,而且从静冈渔具厂开始向全世界推广。有人可能会说,那么不起眼的产品,根本没什么了不起的,但这个零件每个月有500万的销量。
5.经营者对成功要有强烈而长久的潜意识
※稻盛和夫箴言※人们潜意识里对成功的渴望必须是强烈的,而不是随随便便想出来的,而且对成功的渴望必须有自身强烈意念的支撑。
稻盛和夫强调经营者应该怀有对成功强烈而长久的潜意识,因为一旦将潜意识激发出来,一定更能有助于经营上的拓展。什么是潜意识?人的意识可以分为潜意识和显意识。显意识是指可以任意运用的意识,而潜意识往往是不显露出来,潜意识所持的容量远远大于显意识。在日常生活当中,就不乏驱动潜意识的事例,比如说当一个人在开车的时候,左手握着方向盘,右手持着排挡,我们是先运用大脑来进行理解,也就是应用于显意识,在开车的同时思考其他事,一样可以驾驶得平稳自如。
运用潜意识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办法是当一个人受到强烈的冲击性刺激的时候,这种强烈的刺激就会进入他的潜意识,并不断地返回到显意识中去。据说人在临终之时,过去的事情会迅速地在脑海中掠过,一生的经历都闪现在脑海中,这就是说,储存于潜意识中的记忆在人生终结的时候,就会跟显意识一同显现出来,可是我们不想要取得这样的经验。第二种办法就是反复地经历体验,通过反反复复的经验就可以将潜意识发挥出来,比如说要达到多少的销售额,达到多少的利润,这样的目标反反复复地在心中呼喊着,就可以不知不觉间进入潜意识。
把对成功的渴望灌输到潜意识中固然能带动一个人的成长,但并不是说在头脑中只要出现渴望就一定会达成自己的目标。在稻盛和夫看来,人们潜意识里对成功的渴望必须是强烈的,而不是随随便便想出来的,而且对成功的渴望必须有自身强烈意念的支撑。例如,“我一定要取得成绩”、“必须要取得阶段性进展”等强烈的意念。
一个人为了实现梦想在头脑中不停地想一件事儿,并能够做到念念不忘,这样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就已经形成了对该梦想的印记。这种印记会随着一个人成功欲望的强弱而发生变化——印记深的人,对成功的欲望就强烈;印记浅的人,随着时间的不断推延,对成功的欲望就会逐渐消退。
人们的潜意识大多隐藏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是经过长时间潜移默化形成的。虽然潜意识平常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在时机成熟或特殊时刻它就会出现,而且还会发挥出其惊人的力量。
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潜意识带来的力量。当下,经常会听到一些企业管理者抱怨:“为什么产品生产出来后却找不到销路?”“究竟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企业发展得更快些呢?”
对此,企业管理者真该自问:“对产品做没做过市场宣传?”“广告宣传的力度如何?”“让企业实现持续增长的决心和动力有多大?”如果企业管理者潜意识里的回答是:“我们一定要将产品投入到市场,然后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将它推向国际市场……”“我们有足够的决心把企业做好,力争在年内实现其上市,通过不断引进科研技术以及大力培养人才的方式实现企业快速持续地增长。”当企业管理者的头脑中形成这样强烈的意识后,就一定会在潜意识的引领下做出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从而使企业发展得更加顺畅。
稻盛和夫在其企业管理中总会从自己的潜意识中获得启发,从而使企业发展得更加壮大。其实从京瓷公司的发展来看,每一次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京瓷公司都要向外引进掌握新技术的科研人员。虽然稻盛和夫对技术创新非常自信,但有时还是会遇到找不到相关技术人员的尴尬。可以说,这算得上是令稻盛和夫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但事情总不是绝对的,机会总能在无意间出现。
有一次稻盛和夫在酒店饮酒,忽然听到旁边有人说话,从那人的言谈之中,稻盛觉得那人应该就是思考的专门人才,于是他赶紧起身向他请教。两人便开始攀谈起来。
大家只是萍水相逢而已,彼此并不相识,然而心中那种强烈愿望已经渗透到他的潜意识中,将偶然邂逅当做一种难得的良机,最终使事业获得成功。这些都应归功于潜意识,但是进入这个境界之前必须坚定心中的信念,必须全身心投入,并且不断驱动潜意识的过程。
如果对要做的事三心二意,甚至朝秦暮楚,那它是不会渗入到潜意识中去的,只有保持强烈而长久的愿望,才能激发你的潜意识为你效劳。
6.意志力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稻盛和夫箴言※从改变内心想法的瞬间,我的人生开始发生转折。以前的恶性循环终止,良性循环随之开始。从这段经历中,我体会到人的命运不是像铺设的铁轨一样被事先定下来的,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志能好能坏。
在《圣经·箴言》中,以色列历史上的伟大智者所罗门说:“他的心如何思量的,他的为人就是怎样的。”你用怎样的心态去看待问题,那么你就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成功或者失败都是由自己决定的。当自己心中想成功的欲望大于害怕失败的恐惧时,这种正面的自我暗示和潜意识的激发就会形成自信心,从而转化成积极的心态,而这种乐观的信念会激发人们无穷的热情、精力和智慧,根植于这种正面的想法中最终才能获得成功。相反,负面的想法对我们的发展不仅无益,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牢骚只会让成功远离我们。
稻盛和夫的成功就取决于他的自我意志。他回忆自己的人生之路时说道:“从改变内心想法的瞬间,我的人生开始发生转折。以前的恶性循环终止,良性循环随之开始。从这段经历中,我体会到人的命运不是像铺设的铁轨一样被事先定下来的,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志能好能坏。”
稻盛和夫所说的“改变内心想法”,开始于他多苦多难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的他疾病缠身、仕途受挫,但因为他选择了积极正面的心态,纵使身处逆境,遭遇人生之大不幸,他也要把挫折当做考验去正面迎击,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稻盛和夫总是强调:“我们希望人们铭记这个‘宇宙法则’,那就是人生与心念一致,强烈的意念将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那些常常被视为失败的事情,不过是暂时性的挫折而已,它会使我们重新振作起来,从而转向其他风景更美好的方向前进,所以,遭遇挫折其实是一种幸福的开始。
稻盛和夫认识到,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是造物主给予自己的功课,他借此观察人类如何去应对它们带来的考验。面对成功也好,失败也罢,真正的胜利者是能利用造物主给予的机会,磨砺出纯净美丽的心灵的人,而不能利用这个机会的人将是真正的失败者。
能否改变命运取决于自己内心的意念。很多人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命运,总认为很多事是命中注定的。其实,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非常重要。命运到底是什么?稻盛和夫将命运定义为,在我们的生命期间俨然存在的事实。但是,稻盛和夫又否定了命运是人类力量无法抗拒的“宿命”。他认为命运可以因我们的内心而改变,他说:“人生是由自己创造的,能够改变命运的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内心。这就是‘立命’。”命运遭遇苦难,不能成为我们气馁的理由。稻盛和夫曾把他一生中遭遇的灾难喻为“洗去罪孽的清洁剂”。
在他的企业经营中,“我能”、“一定要”的意志力已经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京瓷公司在日本滋贺县的工厂里,有这样一位极其普通的员工,他只有高中学历。给人的感觉十分谦虚,领导指派任务时,他会拿出小册子认真地记录。在工作中表现得十分认真,经常会双手沾黑、满头大汗。在工厂中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但他却能在默默无闻中做好每一件事情。
时隔二十年,当稻盛和夫再次见到他时,大吃一惊——此前曾默默无闻的他居然在一家电子企业出任总经理职位,于是稻盛和夫与其攀谈起来。
“您取得的成绩令我感到惊讶。”稻盛和夫说道。
“您过奖了,我所取得的成功都要归功于所付出的努力。”
“与此前相比,您取得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您是如何做到的呢?”稻盛和夫请教道。
“我所取得的成功是在强有力的意志力支撑下取得的。在别人眼中也许我并不起眼,但是我有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虽然有些人嘲笑我努力也会徒劳无功,但我渴望改变现状的意志力提醒我,要想成就美好的未来就必须要不断地努力,当努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成功自然就会送上门来。”
“您在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一定很辛苦吧?”稻盛和夫关切地问道。
“的确如您所说,努力的过程既漫长又辛苦,但我并没有停下脚步,还是不断地向前冲,当我冲到终点时,才停下了脚步。”
此时稻盛和夫终于明白,这个人从最初的普通员工成长为一名杰出的企业家是在强有力的意志力支撑下实现的。
而稻盛和夫在企业经营中也正是凭借这样的意志力取得成功的。
由于稻盛和夫在新型陶瓷技术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被授予“技术革新先驱”的称号。此后,很多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向他请教做出杰出贡献的“真经”,而在稻盛和夫看来,在新型陶瓷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对成功有着强有力的意志力。
众所周知,在科技研发领域,想要取得革命性的成果,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与精湛的技术,还必须要有对成功的强烈渴望以及强有力的意志力。特别是在开拓未知领域时,强有力的意志力至关重要。
稻盛和夫认为,只有具备了强有力的意志力以后,在事业发展中遭遇到困难时,才不至于被困难击倒,才能以乐观向上的精神战胜困难。
稻盛和夫把在未知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创新看成是没有导航设备的船只航行于漆黑的大海之上。船只航行在漆黑的海面上,要想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就一定要具有对目的地强有力的意志力,在这种意志力的影响下,才不会畏惧黑暗,才能平安到达终点。
7.以百米赛的速度带领企业向前冲
※稻盛和夫箴言※所谓“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说“做到这种程度就行了”,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将目标一次接一次向前推进,就要进行持续的、无限度的努力。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稻盛和夫的口头禅。他在《干法》一书中这样写道:努力的重要性人尽皆知。如果我问:“你努力了吗?”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回答:“是的,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但是,仅仅付出同普通人一样的努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不管这样的努力持续多久,这不过是做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有付出非同寻常的“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这个“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极为重要。
希望在工作中成就某种目标,就必须持续地付出这种无限度的努力。不肯付出加倍于人的努力,而想取得很大的成功,并维持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稻盛和夫认为,所谓“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说“做到这种程度就行了”,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将目标一次接一次向前推进,就要进行持续的、无限度的努力。
他曾说过下面这样一段话:
企业经营,就好比连续奔跑42.195千米的马拉松比赛。我们就是至今未经训练的业余团队,而且在这样的长距离赛跑中,我们起跑已经比别人晚了一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想参加比赛,那么,我想我们只有用百米赛的速度奔跑才行。有人认为这样硬拼,身体肯定吃不消。但是,我们起跑已迟,又没有比赛的经验,若想取胜,非这么做不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一开始就不应该参加这场比赛。
用百米赛的速度跑马拉松,大家都认为、都担心中途会有人落伍。但是,一旦跑起来以后,全力奔走就成了我们的习惯。用最快的速度奔跑,我们居然真的坚持到了今天。
而且在比赛过程中,我们看到,那些先行起跑的团队速度并不太快。现在最领先的团队已进入我们的视野,说明我们已经离第一越来越近了,让我们继续加速,全力疾驰,超越他们!
这种以短跑的速度进行长跑比赛的无限度的努力,就叫做“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在稻盛和夫看来,人生要时刻保持百米赛跑的速度和向前冲的精神,只有这样才不会被落下。因为在这个繁乱的社会中,很多人如同运动员一样都在起跑线上等待着裁判的哨子响起。当哨声响起时,他们便会奋不顾身地往前冲,希望第一个到达终点,以获取成功,而那些跑在后面的人自然也就成了失败者。
快速奔跑的重要性众人皆知,但如果问他们:“你真的努力向前冲了吗?”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当然了,我尽力往前冲了,没看到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吗?”
也许是因为每个人体能的差异性才出现了跑得快慢的情况,但是,在奔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真正做到努力向前冲,那么是不可能取得比赛第一名的。
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想要持续地获得成功,那么就必须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冲,而且速度不能慢下来,因为一旦慢下来别人就有可能超过你。
在现实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人在最初奋斗的过程中信心满满地站在百米线上,并以惊人的速度努力往前冲,而且最终他们跑在了最前面。因此,可能有人称他们为成功者。其实不然,他们虽然收获了短暂的成功,但是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们却并没有继续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和精神往前冲,而是养成了安于现状、贪图享受的坏习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取得过成功,就不需要再去努力奔跑了,渐渐地,他们就失去了向前冲的精神和体力。这不仅会使他们丧失掉此前取得的成功,还会使他们的未来充满了变数。
另外一种人却与之截然相反:当他们跑在最前面时,他们会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跑下去,不能被眼前的成功迷惑住,要知道长久的成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于是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他们不敢有半点松懈,而是像此前一样以百米赛跑的速度继续全速向前冲,不让后来的人超过他们,最终,他们稳坐在了第一的位置上。
由此可以看出,一直保持百米赛跑的速度和向前冲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这不仅需要一定的耐力,更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力。而稻盛和夫在企业经营中总是保持这样快的奔跑速度,他认为,企业发展如果只被一时的成功挡住双眼而不继续向前发展的话,那么最终注定会被其他企业超越。
从目前的国际大环境来看,那些生存能力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都是通过不断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和向前冲的精神取得持续发展和成功的。相反,那些实力弱、发展缓慢的企业缺少的就是不断向前冲的精神,因此企业的发展就出现了不同的状况。
稻盛和夫在成功创立京瓷公司后,由于他经营有方,出现了源源不断的订单,于是有人对他说:“稻盛先生,贵公司的订单越来越多,公司规模也越来越大,你可谓是个成功人士了,为何不把产业交给其他人,自己享享清福啊?”对此,稻盛和夫只是笑了笑,他这样说道:“正如你所说的那样,京瓷公司从创立至今确实发展得非常迅猛,这也大大出乎我的预料,贫苦家庭出身的我本可以有资格去度假、去享受的,但是从长远来看,这还为时过早,在我看来,成功的感觉确实令人心动,但此时万不可以松懈下来。因为一旦松懈并停下奔跑的脚步,很有可能被对手反超,这样此前获得的成功也会瞬间消失。所以,我会一直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和精神坚持跑下去,这样才是京瓷公司发展的长久之计。”
在京瓷公司后续的发展中,稻盛和夫并没有满足于目前取得的成绩,而是不断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各种绝缘陶瓷产品,最终使京瓷跻身于世界500强企业的行列之内。
事后,稻盛和夫才知道此前劝他享清福的人是另外一家绝缘陶瓷公司派来说服他的说客。试想,如果稻盛和夫在说客的劝说下真的放手京瓷公司,并满足于京瓷取得的成功,自身去享清福的话,还会看到京瓷此后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吗?如果真这样的话,京瓷就会落入到说客精心设计的“圈套”中。如此一来,当今的巨大成功就有点悬了。稻盛和夫用其睿智的经营理念理性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奔跑在努力向前冲的道路上。
从他的这种不放弃快速向前冲的精神中,人们或许能领悟到人生发展所必备的这种奋斗精神。相信在稻盛和夫的这种经营哲学的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领悟到其中的真谛,并加入到快速向前奔跑的行列中。
8.经营者的意志可以激发员工积极性
※稻盛和夫箴言※经营依赖于经营者水滴石穿般的坚强意志。
在企业发展中,稻盛和夫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在他看来,企业经营得好不仅需要企业管理者拥有过人的智慧,关键还要看管理者能否用坚强的意志带领企业发展下去。而从稻盛和夫实际的经营中可以看出,坚强的意志是其经营企业走向辉煌的关键因素之一。
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企业想要长久地生存下去,其管理者就必须要具有果断的意志,这样才能带领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下去。那些有成就的企业管理者在推行一项新业务时,会站在市场的角度仔细考量,如果发现该业务存在很大的发展前景,就会果断地下定推行的决心,并以坚强的意志将新业务执行到底。最终这种坚强的意志往往会感染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从而激发出这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员工在明确工作目标以后,在积极性的促使下工作也会全力以赴,使新业务顺利展开,从而使企业发展的势头非常强劲。“经营依赖于经营者水滴石穿般的坚强意志。”稻盛和夫认为,所谓经营就是对经营者意志的考验,一旦将目标确定下来,不管发生怎样的情况,目标就一定要实现,这种坚强意志对于经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很多经营者看到目标太遥远时,就会给自己寻找借口,或是对目标进行重新修正,甚至会取消目标,经营者这种意志不坚定的态度不但无法实现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打击员工们的士气。对这件事的深刻体验是在京瓷股票上市以后,股票一旦上市,就一定要对公司下一期业绩报表进行发布,预报下一期的业绩,对股东作出承诺。然而在日本,一些日本经营者经常以经济环境变化为借口,毫无顾忌地将预报数字向下进行调整。
可是在一样的经营环境下,有的经营者却能出色地将目标实现。现在的时代变化迅速而且变动频繁,经营者假如没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履行承诺的坚定意志,经营将很难继续下去。经常调整战略目标的经营者,对经营的结果一定很不妙,因为即使对目标进行了调整,在遭遇新的环境的时候,就不得不再次进行调整,这样反复下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投资者,员工也不会对他信赖,因此,一旦确定下目标,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将其贯彻到底。
还有一个方面,虽然说目标依赖于经营者的意志,但同时也需要员工的共鸣。刚开始的时候,经营者必须具备坚定的意志,但随后就应该将这种意志和精神传递给员工,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让我们共同努力吧”的呼声。
换言之,确定的目标既要符合经营者,也应该符合员工们的共同意志,员工一般不会提出太高的目标,因此必须由经营者下决定。但是这样的目标需要员工的全体响应,这就是经营者将自己的意志转变为员工的意志。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比如跟员工进行一些振作精神的谈话:“咱们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很有前途,将来一定会获得巨大的发展,希望全体同仁能一起奋斗。”然后在举办宴会的时候,可以趁此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今年能将营业额翻一番。”
让身边的下属附和自己的想法:“社长,说得对,咱们一定努力实现这个目标。”于是,那些脑子好使、办事利索的人就会很难开口,否则一提高目标他们就会没有底气:“社长,这恐怕办不到吧,因为……”以这样的方式确定下目标,就不会有人再公然提出反对意见,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附和了你的意见,而高目标往往就会成为全体员工一起奋斗的方向,经营也需要运用心理学。
稻盛和夫认为一定要给企业设定一个更高的目标,然后奔着这个高目标努力向前。当然,目标如果过高的话,可能几年之内都实现不了,于是高目标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这样一来,就注定会使员工们失望。然而,还是应该适当地将目标提高一下,不然的话,就激发不出员工的士气,公司会没有活力。
9.只有努力才能看到光明
※稻盛和夫箴言※对待困难最有效的方法也许就是坚持不懈。
创业的初级阶段,京瓷所经营的陶瓷产品价格都不是很高。比如京瓷创业刚开始的时候,公司生产U字型绝缘体,这种绝缘体作为电视的显像管的精密陶瓷零件,在当时的日本只有京瓷才能生产,它的单件产品价格才9日元,所以这也表明了当时京瓷创业时的艰辛。
而残酷的是,京瓷主打的电子零部件产品,每年都在大幅降价,跌幅一成或两成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遇到经济萧条的时候,为了跟同行竞争,就会降低三四成,甚至更大幅度地降低。
因此,五六年以后,有些产品的价格甚至不到以前的1/10。也就是说,即使处于单价低、年年降价的困难处境当中,京瓷依旧自创立以后,经过半个多世纪,孜孜不倦地不断将营业额扩大。不但实现了高达1万亿日元的营业额,而且直到今天仍旧保持着这种成长性。
京瓷经营中的赢利情况非常值得人们称道。京瓷从来没有出现过决算亏损。在创业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在规模超1万亿日元的巨型企业中,这是一个很罕见的现象。
京瓷不但从来没有出现过亏损的现象,而且京瓷的赢利一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也就是说,自公司创立以来,在50多年的时间里,不仅营业额持续增长,而且利润率一直非常高。
在这个过程中,汇率经过大幅地变动。从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时代,忽然变成只可以兑换80日元。因为京瓷积极拓展美国等海外市场,出口比率非常的高,汇率变动对京瓷经营造成的冲击非常大,尽管如此,京瓷仍然保持了很高的利润率。
稻盛和夫认为,这正是凭借京瓷员工坚强的意志而实现的。正由于稻盛和夫有这种经营经历,所以每当听到不能赢利之类的话,稻盛先生就会认为这个人意志很薄弱,缺乏斗志。
下面就有这样一个发生在京瓷的案例。
在京瓷公司创建接近十年的时候,京瓷公司突然接到了来自电脑巨头IBM公司的一份订单。IBM委托京瓷公司生产一批精密的陶瓷配件。虽然接到订单后整个公司都非常兴奋,同时也加足了干劲儿,但是IBM对产品性能的要求却极为苛刻,可京瓷公司并没有因此而被吓退,而是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生产出了陶瓷配件的样品,可当把样品交给IBM公司时却总是被退回,并在产品上印有“NG”标识。
为了能与IBM做成这笔订单,京瓷公司大批的科研人员都参与了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尽管这些科研人员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并且还投入了大笔的科研经费,但最终还是被IBM退了回来。可以说,这种挫败感令京瓷公司的很多人难以接受。而且在此期间公司到处弥漫着无可奈何的气氛。上至公司管理层,下到科研和生产一线的员工抱怨最多的便是:“已经付出了100%的努力,实在是没有其他办法了。”
稻盛和夫也知道员工的这些抱怨,于是一天夜里,他来到了生产车间,看到一些神色迷茫的科研人员在角落里唉声叹气。当稻盛和夫走近他们的时候才听到他们在为研发不出合格的产品而苦恼。
于是,稻盛和夫对他们说道:“不要苦恼,困难总是能够解决的。”但此时这些科研人员似乎并没有听进他说的话。
“对付困难最有效的方法也许就是坚持不懈。”听到此话后,这些科研人员不由地转过身来寻找声音的来源,当他们看到一脸平和的稻盛和夫站在不远处望着他们时,隐藏在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斗志仿佛被激发了出来,于是他们齐声说道:“坚持不懈才是解决困难最有效的方法!”
在此后的工作中,这些科研人员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了紧张的科研中去,并发扬出不怕吃苦的精神。虽然在科研过程中还是接连出现失败,但这却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研发产品成功的决心和勇气——此时,他们想得更多的是要坚持不懈地将产品研发成功。最终,科研人员终于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研发出了令IBM满意的产品,也因此得到了IBM的高度认可。
在经营中,有时会遇到强大的竞争对手,有时会跟客户产生严重的纠纷,有时需要挑战一个新的高目标,在这种局面下,我们就一定要穿越“炼狱场”。遭遇这种困局的时候,经营者不免产生害怕的心理。
克服困难就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要有那种坚忍不拔、坚持战斗的内在品质。
稻盛和夫燃烧起“斗魂”,大概是在大学以后的第一份工作,进入松风工业工作,研究开发精密陶瓷材料的时候。
当时的陶瓷行业都被许多大型企业所垄断,比如名古屋有日本电瓷瓶日本特殊陶业,东京有日本块滑石等公司。稻盛和夫当时还只是一名新员工,在一次聚会中,松风工业的高层们聚集到一起,就开始谈论和赞美日本电瓷瓶公司的强大和高超的技术。
不管是价格还是质量,松风工业都无法跟日本电瓷瓶公司相抗衡。但是战斗尚未开始,就缴械投降,就像是一只斗败的狗。作为初来乍到的一名新员工,稻盛和夫在这样的企业开始工作,前后在职差不多4年时间,他自始至终都抱着一种永不服输的心态。
稻盛和夫离开松风工业以后,创办了京瓷,在市场上面对的竞争对手,就是日本电瓷瓶公司,另外还有日本特殊陶业公司。大家都觉得,连老牌企业松风工业都不是它们的对手,那没有任何根基的京瓷当然是更不值一提了。可是稻盛和夫却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他将日本电瓷瓶和日本特殊陶业作为提升自己实力的对手,激发出他的斗志,拼命地争取订单,热情饱满地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在创业初期,稻盛和夫利用种种机会鼓励京瓷员工们说:“我们的野心和目标会一步步地扩大,我们将来还要成为中京区第一、京都第一、日本第一,最终我们要成为世界第一!”这番话并不只是单纯地鼓励他们。这是作为一个经营者必须具备的雄心抱负,在那些声名在外、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面前,这句话表达了稻盛和夫“绝不认输”的态度。稻盛和夫就用这话来激励自己和员工,督促京瓷的全体同仁们全力投入到工作当中。
就这样,公司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激发出无限的潜能,投身于事业活动当中,结果京瓷公司果然超越了任何一家日本的陶瓷企业,在陶瓷生产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后来,稻盛和夫创办了第二电电。当时通信领域正在向自由化方向发展,NTT也开始向民营化发展,但是由于先行起步的NTT实力太过雄厚,垄断了一些资源,日本的大型企业都不敢与之抗衡,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敢涉足通信领域。
当时的日本报纸上经常刊登一些文章,希望能早日出现新电信企业,能够与NTT抗衡,但是由于自明治时期以来,NTT所拥有的资产和技术都是最有优势的,几乎没有企业敢与之争锋,日本的大型企业也都不敢吱声,这时,稻盛和夫在京都率先发表声明:京瓷要在通信领域跟NTT一较高下,这个声明震动了日本全国,舆论评论对京瓷非常不利,都认为这不是京瓷能够做到的,京瓷必败。然而,这却激起了稻盛和夫的昂扬斗志,他就是要向NTT发起挑战。
而如今,第二电电经过重组变为KDDI,达到了3.4万亿日元的营业额,利润高达4400亿日元,已经成长为日本第二大通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