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当前,中国学者对俄罗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中国毗邻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即俄罗斯东部地区,对俄其他地区的研究不足,而且研究重点大多集中在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的贸易投资合作,或者是中俄相关区域共同参加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等,对俄罗斯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投资潜力等的综合评估不足,缺乏对俄罗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整体把握。故此,以下仅就俄罗斯学者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成果以及俄罗斯政府的政策实践等做一简要的综述。
一 俄罗斯区域经济理论演进与政策实践
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地区经济学(也称区域经济学) 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结合,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 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取最大产出的学说。其基本任务在于揭示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规律、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相互制约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并进行区域经济管理,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俄罗斯学者对区域经济学的前身——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由来已久。世界经济地理学第一人、荷兰的伯恩哈德(Bernhard Varenius)(1622~1650) 于1650年发表了其代表作《综合地理》。在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下,仅仅隔了50余年,到18世纪初,彼得一世就命令将此书译成俄文。俄罗斯最早研究经济地理的学者是塔季舍夫(В. Татишев)(1686~1750) 和罗蒙诺索夫(М. Ломоносов)(1711~1765)。罗蒙诺索夫于1760年在国际上首次使用了“经济地理”这一术语,并且领导了一个与此相关的专门研究机构。
苏联时期,巴兰斯基(Н. Баранский)(1881~1963),科洛索夫斯基(Н. Колосовский)(1891~1954),萨乌什金(Ю. Саушкин)(1911~1982)等是区域经济主要思想和基础理论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60年代,因制定区域长期发展计划的需要,苏联的区域经济学获得了长足发展。20世纪70年代,苏联科学院院士、国家计委生产力研究委员会主席涅克拉索夫(H. Некрасов)(1906~1984) 出版了《区域经济问题》和《区域经济学》等重要专著,标志着苏联的区域经济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区域经济学”也作为独立条目,被写进了苏联的《政治经济学百科全书》。
涅克拉索夫对区域经济学的定义是:“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经济科学,它以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依据,研究那些对有计划建立和发展国家区域体系和每一地区生产力及社会过程有决定意义的经济社会因素和现象的总和。”根据涅克拉索夫的定义,许多苏联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应当研究和探讨的综合问题包括:保证实行有计划的区域分工,保障各个区域在统一经济体系中的最优专业化;从全国国民经济综合体的整体利益出发,实现物质生产最大化;完善地区内部和地区间的交通经济联系;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为居民劳动、生活、休息创造应有的社会保障条件;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
至此,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区别逐渐明晰。区域经济学已走出经济地理研究一国一地区的范畴,而是研究对建立和发展国家区域体系和每一个具体地区生产力和社会过程有决定意义的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总和,其中主要包括生产力布局、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和区际生产联系等。区域经济学与人口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交叉,同经济地理学相比,它的研究范围更宽泛,研究程度更深,在科学和实践方面的目标性更强,更能适应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的高等院校开始开设区域经济学课程。
在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对苏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经济区划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和区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一) 经济区划理论与政策实践
经济区划是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特征的相似性、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或者依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任务,对国土进行的战略性区分。
俄罗斯有关经济区划的文献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后半叶的沙俄时期,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俄罗斯帝国地理方法记述》(Х. Чеботарев, 1776)、《俄罗斯帝国概览》(С. Плещеев, 1786)、《俄罗斯自然状况概览》(К. Арсеньев, 1818)、《俄罗斯欧洲部分工业分布图》(К. Арсеньев, 1842)、《俄罗斯帝国分区统计尝试》(Н. Огарев, 1847)、 《俄罗斯欧洲部分物产和人居统计》(П. Семенов-Тян-Шанский, 1871)、 《俄罗斯欧洲部分各地区工业和贸易》(П. Семенов-Тян-Шанский, Н. Штрупп, 1911) 等。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经济区划实践随即开始。1920年,俄成立了国家电气化委员会,通过了电气化国家计划(ГОЭЛРО)。同年,在电气化国家计划框架下,划分了八个大区:北部区、中央工业区、南方区、伏尔加沿岸区、乌拉尔区、高加索区、西西伯利亚区、土耳其斯坦区。电气化计划项下的经济区划未能覆盖苏联全部地区,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被排除在外。
1921~1922年,时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前身为国家电气化委员会) 主任的克尔日诺夫斯基(Г. Кржижановский) 领导国家的经济区划工作,成立了以加里宁为主席、由著名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组成的经济区划委员会,探索了经济区划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当时根据科研工作和实践的需要把全苏划分为21个经济区:中央工业区、中央黑土区、西北区、东北区、维亚茨克-韦特卢加区、伏尔加中游地区、伏尔加下游地区、西部区、西南区、南方矿业区、高加索区、乌拉尔区、鄂毕区、库兹涅茨-阿尔泰区、叶尼塞区、连斯克-贝加尔区、雅库特区、远东区、西哈萨克区、东哈萨克区、中亚区。这是苏联按地区布局生产力的开端。
1938~1940年,对经济区作了相应的调整,21个经济区被合并为13个经济区:中央区、西北区、欧洲北部区、伏尔加区、北高加索和顿河下游区、乌拉尔区、西西伯利亚区、东西伯利亚区、远东区、南方区(乌克兰和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西部区(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区(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中亚和哈萨克区(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和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其中前九个经济区在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
1963年,经济区划做了进一步细化,全苏被分成18个经济区,俄罗斯境内有十个。1982年,重新划分形成了19个经济区,其中俄罗斯有11个:西北区、北方区、中央区、中央黑土区、伏尔加-维亚茨基区、伏尔加河地区、北高加索区、乌拉尔区、西西伯利亚区、东西伯利亚区和远东区。
苏联的经济区划理论不仅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评价,而且为联合国所认可。1985年,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指定出版了英文版的《经济区划:苏联国民经济计划的概念、方法、实践》一书,专门介绍经济区划在苏联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二) 生产力布局理论和政策实践
生产力布局理论是研究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一定社会条件下,有效实现生产力诸要素的空间配置,使生产活动经济效果最大化的理论。1915年,秉承17~18世纪在地区生产力方面的研究成果,在院士韦尔纳德斯基(В. Вернадский) 的倡导下,俄国皇家科学院通过了组建俄国自然生产力委员会(КЕПС) 的决议。该委员会后来被苏联学者称为最早研究生产力布局的机构。
苏维埃政权成立后,自然生产力委员会很快变成了科学院的一个大型科研机构。1930年,在自然生产力委员会和科学院考察研究委员会基础上成立了生产力研究委员会(СОПС)。该委员会在研究、批判和吸收西方区位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生产力布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原则”,即加快落后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使所有加盟共和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趋近;有计划地在全国配置工业,发展专业化协作;工业产区尽量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成品消费区;有计划并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加速开发储量最丰富和开采条件最有利的自然资源;在合理配置生产力的基础上,巩固国家的国防能力。20世纪60年代,苏联开始把生产力布局的理论研究成果付诸具体实践。其主要标志是1960年生产力研究委员会直接归属国家计委,使其具备了科研机构和重要国家管理机关的双重职能,从而使其理论研究成果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20世纪60~80年代,生产力研究委员会详细拟定了1971~1980年、1976~1990年、2000年前和2005年前的生产力布局总纲要。
(三) 区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与政策实践
区域性生产综合体理论强调,在一个区域中应建立在全国具有地域分工性质的产业,以确立区域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与此同时,在区域内还必须有一些基础产业,以及服务性和附属性产业来支撑专门化产业部门,以体现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1928~1937年,苏联组建了第一个区域生产综合体——乌拉尔-库兹巴斯综合体。事实上,区域综合体理论的形成,要比其实践晚了十多年。直到1941年,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区域规划专家科洛索夫斯基才率先提出了有关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概念:“生产地域综合体是特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社会劳动力的组织形式,是生产企业和居住条件的结合。”以后,阿拉姆皮耶夫(П. Алампиев)、萨乌什金、涅克拉索夫等人就区域生产综合体撰写了一系列专著和论文,区域生产综合体的理论渐趋完善。该理论的优点一是以有限的空间为核心,集中投入资源,形成生产要素的地域性集中;二是注重产业之间结构上的比例关系;三是从动态角度看待区域经济发展。但是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逻辑结构上缺乏一致性和严密性;在论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生产结构的分析,对经济发展地域扩展与演化的规律性探讨不足;存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弊端,即各个企业如同棋子般被动地适应规划或计划,其能动性难以得到发挥。
从20世纪60年代起,区域性生产综合体理论得到广泛应用。1971年,苏共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首次正式肯定了这种组织形式。由此,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基础的西西伯利亚地域生产综合体、以天然气为基础的奥伦堡工业综合体、以铁矿为基础的库尔斯克磁力异常区生产综合体、以特有矿产为基础的南雅库特生产综合体等相继形成。这些综合体在苏联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计划体制的僵化和产业安排的不协调,大多数综合体运行效率不佳。
苏联解体后,1992年6月,生产力研究委员会更名为生产力布局研究与经济合作委员会,并转由俄联邦经济部和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经济合作部联合管辖,格兰别尔格(А. Гранберг) 院士任该委员会主席。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委员会继续制订长期区域纲要。1997年9月,该委员会与生产力及自然资源研究委员会合并,再次被命名为生产力研究委员会(СОПС),由俄联邦政府经济部和俄罗斯科学院共同管理。2000年之后,生产力研究委员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举,成为制订俄联邦目标纲要以及区域和部门战略的牵头单位,完成了大量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科学院和私人公司委托的课题。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地区组织、俄联邦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构想、工业乌拉尔-极地乌拉尔大型投资项目构想、俄罗斯海洋开发长期战略模式、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相互协作的地域特点、国家空间发展调控体系改革、联邦区域政策和次联邦区域政策等。生产力研究委员会的研究人员每年完成专著15~20部,论文100多篇。可见,其在俄罗斯区域经济研究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成就卓著的研究教学机构还有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莫斯科大学地理系、盖达尔经济政策研究所等。整体而言,当今俄罗斯学界对区域经济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应用研究,主要是沿用西方区域经济学理论,诸如地缘政治经济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城市集聚区理论等来阐释俄罗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而在理论上的建树较少。此外,在涅克拉索夫定义的基础上,俄罗斯对区域经济学的定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单个地区或地区体系经济运行的规律、要素、特点和方法,并研究生产力、地区内部和地区间经济关系,为制订地区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调控服务的学科。”
二 后苏联时代俄罗斯区域经济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俄罗斯学者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论文大多发表在《俄罗斯经济杂志》《经济问题》《经济学家》《社会与经济》《地区研究》《地区:经济与社会》《地区经济:理论与实践》《国家利益:优先方向与安全》等杂志上。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有农村问题、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中央与地区关系(包括预算间关系)、区际移民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俄罗斯学术界从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地缘政治、人种存在论、历史社会学、社会地理学等视角对俄罗斯农村和农业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如果说,苏联时期对农村问题的研究偏重社会结构差异,认为农村居民社会职业群体之间的差异要远远超越阶级之间的差异,视野尚局限于城乡管理体制的差别、城乡之间的不平等交换、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使城市单向吸纳农村的资源,以及城乡居民之间社会地位、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上存在实质上的不平等这些问题上,则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学者对农村问题的研究视角已开始多元化。
为纪念谢缅诺夫-江-尚斯基(В. Семенов-Тян-Шанский) 的著作——《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城市和乡村》出版一百年,俄罗斯科学院地理学研究所集体完成了《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城市和乡村:百年变迁》这一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该著作综合运用统计学、地理学和社会学资料以及大量图表和附录,详细阐述了俄罗斯欧洲部分城市和乡村的百年变迁。
萨宁(Т. Шанин)、哈古罗夫(А. Хагуров)、涅费多娃(Т. Нефёдова),等学者深入分析了农村因市场经济改革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土地、生产资料、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进行所有权转移后,成千上万的乡村出现了因不适应市场经济而人去屋空等问题。
部分俄罗斯学者从历史社会学视角展开了农村问题的研究:一是分析了斯托雷平农业改革的经验教训,介绍了其改革的主要思想;二是研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经济思想变革,分析了政府在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问题上的抉择。
从社会经济视角研究农村问题较具代表性的是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全俄农业经济科研所和俄罗斯科学院国民经济社会问题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全俄农业经济科研所每年发布农村社会劳动监测报告。监测结果显示,农村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源逐渐走向枯竭。而俄罗斯科学院国民经济社会问题研究所在帕齐奥尔科夫斯基(В. Пациорковский) 的主持下,对别尔哥罗德州、罗斯托夫州、伏尔加格勒州、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以及楚瓦什共和国的家庭进行了单次或者多次问卷调查,收集了1000多户家庭的信息。
著名社会学家斯塔罗韦罗夫(В. Староверов) 重新思考了农村社会结构问题,分析了俄罗斯农村自发现代化的成效。库班国立农业大学对农工综合体市场转型条件下的农村社会问题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
在农村改革研究方面,卡莉吉娜(З. Калигина) 分析了俄罗斯农业改革的三个悖论:一是出乎改革设计者的预想,主要的农产品生产者不是农场,也不是股份公司,而是农户,即农业改革造成小商品生产的扩张;二是现代农业改革成效甚微;三是改革不仅没有培育起农户的市场意识和行为,而且对劳动积极性造成了损害。伊林因(И. Ильин) 对多民族地区农村(楚瓦什人、俄罗斯人和巴什基尔人混居) 在农业改革过程中呈现的状况、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全景式描述。维里基(П. Великий) 主要研究农业改革的矛盾。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阿巴尔金(Л. Абалкин) 对俄罗斯农业政策变迁进行了反思,阐述了从苏联时期至今,俄罗斯农业政策的变迁历程,结论是在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俄罗斯每隔15~20年就对农业政策进行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对国民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莫斯科市前市长卢日科夫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牺牲品。”“我们不断考虑要重新开发并发展广阔的疆土,但是我们忘了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国土的很大一部分是濒死的村庄,那里人走他乡。3/4濒死的村庄位于中央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也就是俄罗斯的历史中心。如果那里的人口不断流失,俄罗斯的未来将无法想象。”
对于农村和农业改革方案,俄罗斯学者普遍认为,“一刀切”的农村和农业改革方案行不通。因历史背景和地域广阔的原因,俄罗斯各地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活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俄罗斯农业需要实行多样性经营,各民族地区的农民也需要相对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农业发展与农村地区发展紧密相连,需要对俄罗斯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改革采取不同的方式。影响南方农业发展的主要是自然条件,而对非黑土区农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则是城市。
关于现有条件下俄罗斯农业经营方式的问题,学者们则争论不休。有人认为:“通过发展农场培育农村的中产阶层,在现有条件下不现实。所有权集中到一个或者几个所有人手中的农业经营模式相比所有权平均分配的模式更有效率。”俄罗斯农业(农场) 和农业经营合作者协会荣誉总裁、著名农学家巴什马奇尼科夫(В. Башмачников) 认为,现行农场经济发展并未走上正轨,主要原因是一直以来对大型农业生产方式情有独钟的慢性病所致。他建议对农场实施长期发展规划,最好是20~30年的发展规划,而非三四年的规划。只有在较长的时期内,农场经营模式才可以扎根、发展并传承。
预算间关系、预算联邦主义是区域经济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成果颇丰的学者有列克辛、什韦措夫(В. Лексин, А. Швецов) 等。什韦措夫认为:“资源、权力和地区发展的主要工具都集中在联邦中央……联邦权力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强化地区对中央的依赖。”“中央权力强化已经成为国家地区政策的主旋律,日后将成为阻碍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研究领域,皮沃瓦罗夫(Ю. Пивоваров) 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俄罗斯20世纪的城市化进程;祖巴列维奇(Н. Зубаревич) 关注特大城市的发展与特大城市之间的竞争;马赫罗娃(А. Махрова) 等则从住房市场角度探讨莫斯科周边刚刚起步的逆城市化进程;西萨金(Ю. Сисагин) 主要研究城镇在地区发展中的经济社会意义;利普西茨(И. Липсиц) 等更多地关注产业单一城市产生的原因及国家对单一产业城市的调控政策。
在区际移民研究领域,泽姆斯科夫(В. Земсков) 着眼于对“特殊移民”,即遭流放的“富农”和被流放驱逐的少数民族人口的研究;扎约奇科夫斯卡娅(Ж. Зайончковская) 等从法律制度层面探讨人口地区间流动的障碍因素;莫斯塔霍娃(Т. Мостахова) 等主要探讨地区的移民吸引力。
此外,有关地区政策、地区战略、地区间差异、远东地区及北高加索地区状况等问题,不仅是俄罗斯学界,而且更是俄政界关注的热点。
实际上,俄罗斯学界乃至各级政府层面对俄罗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此关注,主要希望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先方向;二是从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角度探讨保障俄罗斯区域经济政治安全的途径;三是本着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的原则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