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票价
票价作为直接面向顾客的一个窗口,它决定了航空公司对顾客的直接吸引力,也是航空公司营运管理能力的重要反映和生存发展的保障。民航运输的票价包含两个概念。一是全价票价,多称为运价,这是公布的;二是执行票价,这是销售的价格,会视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变动,一般是运价的折扣价。由于市场需求的不足,民航票价一般会采用等级定价或差别化定价,以刺激市场需求,扩大销售。
运价是由政府主导的航空运输产品的价格,一般以客公里或公斤(千克)公里为基本计算单位。由于政府采取管制政策,航空运输产品运价受到比较严格的约束。国内运价受国内相关法规约束,国际运价受到各有关当事国政府的双边协定、多边协定和国际公约的约束。
航空运输由于投入大,其运价计算一般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根据成本加上必要的利润来定。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通行成本计算方法,成本主要包括航空设备与运营要素的投入与维护。前者指飞机与航材,后者包括航油、机场、航空管制及人力开支等。一架运输飞机大约需要100个左右的人力(因公司不同而不同),所以人力成本是航空公司的第一成本。其次是燃油成本,由于燃油价格变动性较大,为此,我国在机票之外,还采用征收燃油附加费来应对燃油价格的上升。执行价格一般采用市场导向定价法,即根据市场可接受的支付水平而定。它可以是需求导向的,当供过于求时,价格降低;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它也可以是竞争导向的,包括竞争低价,也包括根据协议约定的强制性价格。
由于运价受国内外相关法律与协议的约束,变动空间不大,此时特色就显得十分重要。如定位于VIP, VVIP的二舱,需求比较稳定,一般直接执行运价。此时,各航空公司的比拼主要体现在特色上。通常以“高大上”的空中奢华享受和特色服务来吸引顾客。
与头等舱、商务舱不同,经济舱一般不仅执行折扣价,而且采用差别定价,以最大限度吸引不同类型的旅客。所谓差别定价,又称为价格歧视,是指有形商品或无形商品(服务)的供应商在向不同的买家提供一样价位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买家之间提出不同的销售价格。即在销售同样的商品或服务时,对不同的顾客要求不同的价格。即根据不同市场、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市场上不同的供求状况来区别定价。也就是说,享受同样服务的旅客,其价格是不一样的。当然,差别定价是建立在对需求的预测与对竞争对手分析的基础上的。
经济舱主要面向一般商务客和休闲旅游客。这两类旅客消费特性也不相同。商务客一般行程灵活、易变、紧凑;休闲旅游客一般时间充裕、价格敏感,倾向于购买更加优惠的机票。为了防止商务客流向价格更加优惠的舱位,机票在标明价格的同时,一般标明“签、转、退”规定和服务限定。按照购买成本,票价一般越早越便宜,这也正好符合休闲旅游客时间充裕、价格敏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