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财务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应试技巧

掌握一些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应试经验和技巧,可以在考试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一)考前准备要充分

采用纸笔方式考试的,其中客观题部分采用计算机阅卷,要求考生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中填涂答案,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这类主观题,要求考生用黑、蓝黑、蓝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圆珠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位置答题,但是实行网上评卷(将答案扫描成图片,阅卷老师在计算机屏幕上评分)的地区,要求考生必须使用0.5~0.7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答题区域内”作答,否则将影响扫描图像的质量,从而影响考生的成绩。

考前除了应先找好考试场地的位置和路线外,考试时还必须记得带上身份证、准考证,以及钢笔(或签字笔)、计算器、2B铅笔和橡皮擦等文具,为避免出现意外,考生还可携带双份重要文具。

采用无纸化考试的,客观题部分通过单击鼠标直接在屏幕上选择正确的答案,主观题部分则通过键盘在指定区域输入答案。另外,在正式答题前一般会显示相应的考场须知,其中会对答题方法等进行详细介绍,考生应注意仔细阅读。

(二)答题方法与技巧

不论什么考试,一些答题方法和技巧都是值得了解并合理应用的。

1. 先易后难地做题

在正式答题之前,一般有一段时间间隙。考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浏览一遍试题,全面了解题量和试题难度分布等问题,然后大致计划答题时间,即第一遍做题用多少时间,第二遍用多少时间,最后留多少时间来检查等,除此之外,采用纸笔作答的考生还应注意预留适当的时间来填涂答题卡。

一般来说,对一套试题,应采用“先易后难”的做题总原则,将考试过程分成做简单题、攻克难题和检查3个步骤来进行。

当阅读一道题时,如果不能第一时间看出该题的做法,或者即使能看出该题的做法,但是已经知道这道题在做的时候非常麻烦,需要的步骤多、时间长,即可以先不做该题,对该题做一下标记即跳过。

第一遍剩下的题目往往需要仔细分析和思考,有的题目甚至还需要比较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答案。如果在做题过程中陷于某道题上的时间稍长,无法进行下去,千万注意应暂时放弃该题,不要在一道题上花掉过多时间。

在考试最后尽量安排时间来做检查工作,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还存在似是而非的题,最好不要改变答案,因为往往第一感觉的正确性更大。

2. 看清题目,领会题目的考查意图

答题时,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然后再寻求最佳答案。例如,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显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备选项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不完整罢了,如果一看到一个自己觉得是正确的备选答案就立下决断,对其余的答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过去,很可能会丢掉不该丢掉的分。一道周密的单项选择题,所有的选项都可能具有迷惑性,然而,事实上却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因此,建议考生一定要在阅读所有的选项后,再进行作答。

例如:

在考虑所得税影响的情况下,下列可用于计算营业现金净流量的算式中,正确的有(  )。(2015年真题·多选题)

A.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

B.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C.(营业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

D. 营业收入×(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税率

本题的答案是选项A、B。选项A、B是营业现金净流量计算的基本计算公式,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 付现成本-所得税=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税率。选项C、D的迷惑性很大,因为它们和营业现金净流量的变形公式很像,稍不注意就会选择错误。

对于综合题,更要字斟句酌,充分理解、领会题目的考查意图,不要自以为是,盲目开始解题。综合题涉及多章内容,做题时应仔细阅读资料、数据和具体要求,根据题目顺序答题。

3. 不会做的题怎么办

复习准备得再充分,也可能会有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出现。碰到这种情况,首先不要惊慌失措,题目的难度对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自己不会做,别人同样可能不会做。

实在无法确定答案的题目,先看清题目的评分要求,如未注明做错要倒扣分数,一定要猜测一个答案,因为这也可能正确。对于计算分析题或综合题,把自己能够想到的、与该题目相关的会计处理原则或公式答上,判分时或许可以得到一些要点分或步骤分。

(三)各题型答题技巧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技巧,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有效提高考试的成绩,甚至考出高分。下面将针对“财务管理”科目的题型介绍相应的答题技巧。

1. 单项选择题(单选题,25题,25分)

顾名思义,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相对于其他题型,单选题是最简单的一种题型,能否在单选题中拿到尽可能高的分数是能否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

解答单项选择题时,以下技巧可供参考。

① 运用排除法。

如果解题时不能一眼看出正确答案,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一般来说,对于选择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题干与正确答案几乎都直接摘抄自教材或法规,其余的备选项需要命题者自己设计,即使是高明的命题专家,设计出的备选项也有可能一眼就被看出是错误的答案。尽可能排除一些选项,就可以提高选对答案的概率。

例如:

债券内含报酬率的计算公式中不包含的因素是(  )。(2016年真题·单选题)

A.债券面值

B.债券期限

C.市场利率

D.票面利率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C。债券的内部收益率,是指按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持有至到期日或转让日所产生的预期报酬率,也就是债券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债券内含报酬率的计算取决于债券的面值、债券的期限以及票面利率3个因素,也即选项A、B、D所表述的内容。所以,本题可以通过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② 运用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直接将各备选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

例如:

在标准成本管理中,成本总差异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其计算公式是(  )。(2013年真题·单选题)

A. 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B. 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预算产量下实际成本

C. 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预算产量下标准成本

D. 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标准产量下标准成本

本题4个选项都是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减的计算公式,只要熟记了成本差异的最基本含义——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一般是前者减去后者,而且只有制造费用才涉及预算产量,因此选择选项A。

③ 运用猜测法。

如果在考试过程中,想尽方法都不能得出确定的答案,那也一定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答案。不选答案肯定不能得分,选了答案就有可能得分。在猜测之前,尽量先排除干扰选项,因为,排除的选项越多,猜测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2. 多项选择题(多选题,10题,20分)

多项选择题每道题所涉及的考点较多,但在答题技巧方面与单项选择题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两点。

① 多项选择题分值较高,每小题2分,但其评分标准一般是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因此需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推敲每一个答案,慎重选择。

② 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因此在运用排除法时只要能够准确地排除两个选项,剩余两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3. 判断题(10题,10分)

判断题的评分标准是判断正确得l分,判断错误的扣0.5分,不答题的不得分也不扣分。当然,该类题最低得分为0分,不会影响到其他题型已经得到的分数。

对该类题型,需要准确地判断出题目的对错,做题时,尽量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对每道题做出判断,不要因为怕倒扣分而不敢做出判断;当然,也不能根本不考虑扣分的评判标准,如果某道题实在没有把握,可以考虑放弃判断。

解答判断题,除了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能直接判断的以外,掌握以下技巧,可以提高得分率。

(1)分清绝对和相对概念

判断题通常不是以问题出现,而是以陈述句出现,要求考生判断一条事实的准确性,或判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事实、事件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正确性。判断题中常常会有绝对概念或相对概念的词,表示绝对概念的词有“总是”“决不”等,表示相对概念的词有“通常”“一般来说”“多数情况下”等。了解这一点,将为确定正确答案提供帮助。

判断题中含有绝对概念的词 ,这道题很可能是错误的 ,如“由于内部筹集一般不产生筹资费用,所以内部筹资的资本成本最低。(  )(2013年真题)”。该题错误,留存收益筹资属于内部筹资,也属于股权筹资方式,一般而言,股权筹资的资本成本要高于债务筹资,因此,“内部筹资的资本成本最低”表述有误。

统计表明,大部分带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对”的可能性小于“错”的可能性。当对含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没有把握做出判断时,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来证明它是正确的,如果找不出任何理由,“错”就是最佳的答案。

判断题中含有相对概念的词 ,这道题很可能是正确的 。如“股票分割会使股票的每股市价下降,可以提高股票的流动性。(  ) (2013年真题)”等都含有相对概念。

(2)只要题目中有一处错误,该题就可判断为错误的

例如:

净收益营运指数是收益质量分析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净收益营运指数越小,表明企业收益质量越好。(  )(2013年真题·判断题)

上题的前半句表述完全正确,但是净收益营运指数越小,非经营收益所占比重越大,表明企业收益质量越差。因此,本题后半句错误。

(3)酌情猜测

这种方法只能运用在判断错误不倒扣分数的情况。在这个前提下,哪怕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题目,也一定要猜测一个答案,答对的概率是50%。

4. 计算分析题(4题,20分)

计算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计算公式较多。这类题型的分数在一份试卷中所占的分量一般都较大,所以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本类题得分不多,要想通过考试就很困难。

解答计算分析题时,掌握以下几个方法,可以避免丢掉不必要丢掉的分数,争取更多的得分。

(1)详细阅读试题

对于计算分析题,一般来说,建议对题目要求至少阅读两遍。一方面,这样可以准确理解题意,不至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还可能从中获取解题信息。

例如:

乙公司生产M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月标准总工时为23 400小时,月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为84 240元。工时标准为2.2小时/件。假定乙公司本月实际生产M产品7 500件,实际耗用总工时15 0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7 000元。

要求:

①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②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

③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④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⑤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解答此题时,首先应通读一遍试题,读后可知本题需要计算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和费用差异 ,由于这类公式容易在代入数据时混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因此可先在草稿纸上写出公式的原型,然后确认无误后才代入相应的数据。另外,对于这种题目,最好将公式原型也写在答题区域,这样便于核对和检查计算过程。

(2)题目要求算什么就算什么

解答计算分析题时,要弄清题目要求计算的是什么,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不用去计算,计算多了,难免出错。有的考生把不要求计算的东西也写在答卷上,以为这样能显示自己的知识,寄希望阅卷老师能给高分。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大多数阅卷老师不喜欢这类“画蛇添足”的做法。

(3)注意解题步骤

计算分析题所占的分数一般较多,判卷时多数题都是按步骤给分的,解答时应尽量罗列出解题步骤,以争取分数。

(4)尽量写出计算公式

解答计算分析题时,很多时候涉及引用计算公式的情况,在评分标准中,是否写出计算公式会作为评分的一个标准。

有的评分标准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计算出正确答案即可。如果算式正确,结果无误,是否有计算公式可能无关紧要;如果算式正确,但是由于代入的有关数字有误而导致结果不对,这时是否写出计算公式就会影响得分。

5. 综合题(2题,25分)

综合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和知识点较多,每道小题的内容均会涉及教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章节,综合性很强。如考查某公司扩大生产线的题目中,往往会结合投资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两章的内容出题。

解答综合题可以按照以下解题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看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题目最后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比较简短,可先看问题,这样在阅读题目或案例时就能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抓住重点,提高答题效率。同时审题要认真,要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弄清问题要求分析的到底是什么。

第二步,认真阅读题目或案例。

带着问题阅读题目或案例背景材料,找出题目涉及的公式、指标等,这是解题的关键,不能被具体细节问题所迷惑。

第三步,确立答题的整体框架。

阅读背景材料以后,不要急于动笔。应先花几分钟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套用解决问题所必须运用的相关理论,确定答题思路和要点,先在头脑中或稿纸上构筑起答题框架,这样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第四步,解答问题。

综合题的回答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做出判断。对于判断相关处理是否正确的问题,必须开门见山地指出“正确”还是“错误”。

(2)给出理论依据或法律规定。针对第一步给出的判断结果,简要说明其理由或依据是什么,写明判断的理由(一般题干中即“藏着”答案,考生须找到关键的判断信息)。对于要求判断原金额是否正确的,应写出正确的答案及计算过程。

上述步骤只是一个大框架,答题时可以针对出题的考核关键点,进行判断和具体分析。

另外,在答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①综合题的题干较长,一般根据时间顺序、按数字编号叙述,提出的问题一般也根据上述顺序进行,因此考生解答时也应如此,这样既可条理清楚地解答题目,增加“印象分”,又可稳定考试心态,不至于混淆相关数据或文字信息。

②要划分层次、段落和主次。答题时根据内容结构变化来划分段落,并标记“(1)”“①”等编号,以便阅卷老师寻找得分点;题目分析部分的内容要结构合理、重点突出。

③控制字数。回答问题的字数不宜过多,一般问什么答什么,纸笔作答时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以便识别。

(四)无纸化方式答题技巧

参加无纸化考试时,应注意仔细阅读开考前的“考务须知”,同时掌握以下几个答题操作提示与技巧。

(1)答题界面屏幕的左上方为考生基本信息,包括考生照片、姓名、性别、准考证号、证件号。屏幕的上方中间位置为当前考试名称,右上方为考试剩余时间及“交卷”按钮。屏幕的左侧为考试科目及该科目对应题目列表,左侧下方有计算器按钮,单击按钮可调出计算器,屏幕的右侧为答题区。

(2)在左侧的试题列表部分,考生可以单击各题号按钮,直接进入该试题进行答题或检查,在该区域也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到本科目全套试卷的作答情况,即每道试题的已答或未答状态、标记状态。

(3)在答题过程中,若遇到不会做的题,或需要提醒自己稍后返回检查的试题,可以用鼠标单击本题下方“标记”选择框进行标记,若用鼠标再次单击该选择框则可以取消本题标记。被标记的试题,会在左侧试题列表中题号右方以“?”的形式进行显示。对试题所作的标记,不会被作为答题结果,也不会影响考生得分情况。合理使用试题标记功能,可以在大量的试题中快速查找到需要重点检查的试题。

(4)对于计算分析题、综合题这类主观题,在无纸化考试方式下,考试系统采用上下分栏的设计,上栏为资料(题干)区,下栏为答题区。考生可根据需要上下拖动分栏条,调整资料区或答题区的可视区域,当资料区有多个资料时,系统会在资料最前面显示“资料一”“资料二”等索引目录,如需跳转至资料一的位置,单击“资料一”即可;如想返回资料索引目录,单击资料一结尾处“返回目录”即可。答题区根据考试题目要求分为“要求(1)”“要求(2)”等标签页,可在各自答题区域内进行答题。此外,在考试系统资料区辅助工具栏中,设计了“复制”“剪切”“粘贴”“公式和符号”的插入和“输入法”的选择与切换等功能,辅助考生顺利完成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