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网络粘性及干预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消费者网络粘性干预机制研究综述

网络粘性和网络成瘾都是持续使用行为的表现,其主要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不同,控制其可用的手段不同以及行为后果的差异性。目前网络粘性行为研究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网络粘性行为的认识还存在诸多不足,对其还不够重视,干预研究更是近乎空白。因此,对粘性行为的干预首先应从现有的网络成瘾干预思路和干预方法中寻求借鉴,从而尝试使用其中可行的方法对网络粘性行为进行干预。

一 网络成瘾干预研究

网络成瘾的干预是指在诊断的基础上,对沉迷网络难以自控并自愿戒除者,综合采用各种方法和步骤,使其能自律网络使用行为并恢复正常生活状态的过程。李欢欢(2006)指出,目前网络成瘾的干预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发展价值取向的预防性方法和基于阶段价值取向的矫正性方法。虽然预防为主是几乎所有研究者的共识,但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依然是矫正性方法。其中国外的干预方法一般致力于通过个体认知改变而达到上网行为改变的目的,而国内的研究更多地从外部环境改变入手进行干预设计,力求通过外部环境变化达到行为转变的目的。具体地讲,目前国外的网络成瘾心理干预主要以认知行为干预为主,其主要方法如下。

(一)Young的干预方法

1998年,作为网络成瘾研究方面的知名学者,杨提出由于网络的社会性功能,传统的节制式干预模式较难对网络成瘾患者奏效,因此她提出了以下改进的干预方法:1.相反时间上网:即通过建立新的上网时间表来打破已经形成的不良上网习惯;2.外部制止物:通过闹铃或有时间提醒的软件来提醒下线,或采用更为极端的方法(如拔掉电源)强制离开网络;3.设定目标:设定上网计划,明确要完成的任务和需要的时间,以免无目标地盲目逛网;4.节制:对于特别痴迷的上网内容进行删除和加密;5.提醒卡片:由成瘾者自己写出沉迷网络的害处和不使用网络的好处,制成卡片随身携带,提醒自己;6.个人清单:帮助成瘾者列出由于沉迷网络而失去参与活动的清单,从而认识到这些活动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7.支持小组:让成瘾者参与到社会团体中,在需要时得到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帮助;8.家庭治疗:让成瘾者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协助,提供认知和情感上的帮助。

(二)Davis的认知行为干预

2001年,戴维斯在其认知—行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7阶段的认知行为系统干预方案:1.定向(orientation):让成瘾者在认识网络成瘾的性质、产生原因等的基础上详细列出戒断目标;2.规则(the rules):与成瘾者讨论在治疗期间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包括一些具体要求;3.等级(hierarchy):帮助成瘾者制订计划以消除与上网体验相联系的强化物;4.认知重组(cognitive restructuring):重新建构对从网络中获得的愉快体验的认知评价;5.离线社会化(offline socialization):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与他人交往;6.整合(integration):与患者讨论线上、线下的自我,使他们意识到上网只是探查理想自我的一种方式,并引导其在现实生活中将理想和现实自我统一起来;7.通告(debriefing):一起回顾整个治疗过程,并讨论在这段时间中所学到的东西、已经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症状减轻了多少等。

(三)Hall的认知疗法

2001年,豪(Hall)提出认知疗法是治疗网络成瘾的理想方法,他认为这一疗法主要包括的步骤应为:1.找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学习困难、上网过多等;2.识别与问题相关的自动想法及情绪、行为问题:如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永远也戒不掉网瘾等;3.识别不合理的信念:发现自己信念中不合理的部分;4.识别认知不良:包括主体认知不良和客体认知不良,如我在网下是无用的等;5.学会认知技术、问题解决技术、沟通交流技术等,减少上网时间。

除上述国外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法外,国内学者在网络成瘾的干预方法方面也做了多方探索,其中主要包括:杨容(2005)的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杨放如等(2005)的焦点解决短期疗法为主、家庭治疗为辅的方法;陶然等(2007)的五位一体干预模式等。杨容等采用团体心理干预的方式对23例中学生网络成瘾者进行干预,干预后成瘾者的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方式和人际关系评分均有所降低。杨放如等对52例网络成瘾者进行了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学者陶然在对网络成瘾干预误区进行分析之后提出,网络成瘾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成因由个体的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环境因素共同构成。因而其治疗干预需要全方位、系统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措施。在此认识基础上,他提出了网络成瘾的五位一体综合干预模式,其主要结构内容包括:1.医学治疗:实施医药治疗、物理治疗、身心护理等医学手段进行治疗;2.心理治疗:在医学治疗的基础上,以个体、家庭、团体为治疗视角,运用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对成瘾者进行心理治疗和干预;3.健康教育:开设生命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教育、科学运动教育等方面的健康教育课程,激发学生珍惜生活、珍爱生命;4.军事化训练:根据成瘾者的身心状况制订军事训练内容和强度,规范其生活起居,增强意志力、纪律性和责任心;5.社会体验活动:组织成瘾者参加各类社会体验性活动,提供情景化体验机会,帮助其感知现实生活、锻炼生活技能。

二 行为改变技术及HBM模型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并具有可塑性和可观测性的特点。因此,假如出现不健康、与环境要求不相符等问题行为,则可以借助行为改变技术重塑健康行为。所谓行为改变技术,即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改变不良适应行为的技术。但是,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是多样的,因此行为的改变并非易事。一般而言,个体行为的改变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的改变、态度的改变及行为的改变。其中知识的改变是行为改变的必要前提,而态度的改变会帮助人们认识行为改变的必要性,最终行为的改变才能实现。

行为改变理论按作用对象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个体水平的行为改变理论,包括健康信念模式、自我效能模式和阶段变化理论;第二类是人际水平的行为改变理论,主要是社会认知理论;第三类是群组水平的行为改变理论,包括社区组织和创新扩散理论;第四类是多种理论的综合应用模式,主要包括生态学模式和格林模式。这些模式总体上都是从对行为本身的认识入手,再进行行为改变的过程。本文以HBM模型为基础来研究网络粘性行为的干预问题。

HBM(健康信念模式)(图3-3)是由美国学者霍赫鲍姆等(Hochbaum et al.)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来的,最初用于解释人们不愿意接受疾病筛查以发现无症状疾病的原因。后来该模型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与健康相关行为的研究中,用以解释和预测个体健康行为,如研究病人的反应症状,作为制定医疗方案的参考。在过去的几十年间,HBM模型的应用几经扩展,用以干预和改变不良行为,如吸烟行为、不良进食行为以及艾滋病的预防和干预等。本研究认为,对粘性行为的干预,最终目的同样是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该模型可以作为粘性行为干预机制建立的基础。

HBM模式由需求动机理论、认知理论和价值期望理论综合而成,从心理和社会角度对行为的改变做了阐释和说明,强调运用个体的信念和态度来解释和预测各种健康行为。模型的主要变量包括感知的易感性(perceived susceptibility)、感知的严重性(perceived severity)、感知的益处(perceived benefits)、感知的障碍(perceived barriers)、行动的线索/引发物(cues to action)和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其中感知的易感性是指人们认为不健康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总体危害,以及该行为导致其自身出现疾病的概率和可能性。感知的严重性是指人们感知到的行为改变可能带来的身体、心理和金钱方面的不良影响。感知的益处是人们能够感知到行为改变会给自身减少威胁和带来好处的一种认识和评价,一般而言,人们不会接受任何健康行动,除非感觉到这种行为改变会带来益处。感知障碍是一种消极的感知,即人们对可能面临的困难的主观判断,包括身体、心理、经济、时间花费上的各种障碍。行动的线索是指促使某种行为发生的因素,如我们常会在受到其他因素(身体、环境、媒体宣传等)影响后才会采取行动。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能成功地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一种信念(Bandura,1997),不同于HBM中的感知益处。1988年,罗森斯托克等(Rosenstock et al.)建议将自我效能感加入HBM模型中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感知的易感性和感知的严重性称为感知威胁(perceived threat)。后来模型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种信念的关系及其对行为转变的作用模式如图3-3所示。

img

图3-3 健康信念模式图

三 消费者网络粘性干预机制研究文献述评

通过对目前网络成瘾干预模式和方法的总结,可以看出,认知疗法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和有效的网络成瘾治疗的方法,这种方法的重点在于,首先要求成瘾者对自己目前的心理、行为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并有改变现状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上,采用建立规则、树立目标等方法,逐步使成瘾者对自己、网络、社会生活等树立正确的认知,并在家庭和医生的协助下摆脱成瘾的困扰。这种方法由于有成熟的认知理论做基础,加之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广受认可。此外,目前国内对网络成瘾的研究也较重视,其特点是干预方法和手段较之国外更加多维、立体和综合。首先是对外部环境的干预更加重视,动员了家庭、医生、团体等多种力量参与其中;其次是手段多样,医学、心理、军事等方法都被广泛运用其中。虽然网络粘性行为不能够采用完全相同的思路和干预方式,但其中的认知行为疗法可为我们提供借鉴,因此本研究认为粘性行为的干预可始于粘附者正确认知的建立,从认知入手来实现其行为改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