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临时夫妻
半年之后,杨世会转到淮南中学去当教务主任。
淮南中学位于乐清的雁荡山。
从温州到乐清,要出瓯江口,杨世会去的时候,坐的是海船,孟明珠也与之同行。
到了乐清之后,到淮南中学还有五十里路。
他们雇了个人挑着行李,然后两个人便走着去了。
路上,杨世会听孟明珠讲着她在蚕种场的事情。
蚕种场的同事,每月都是两百斤米,却被她安排得宽裕实惠。
有时她还请客,虽然不过是到小市镇上吃顿馄饨罢了。
蚕种场里每到过节的时候,一帮同事就集体凑钱吃上一顿,杀鸡炖蹄膀,还打了老酒,好不热闹。
两个人说话之间,已经走到了白溪镇。
只见路边的弯汊里面,有很多的蛎黄,原来此地人引海水筑坝来养蛎黄,就像在水田里做慈姑一样。
两个人停下来看了一会儿,接着便又往前走去。
孟明珠的女儿园园已经大学毕业,明年就准备要结婚了。
虽然崔太太是嫡母,凡事都由崔太太来负责,但孟明珠毕竟是园园的亲妈,少不得也要做一床丝棉被与几件缎子旗袍做陪嫁。
这些年来,她一直盼着女儿出嫁这一天,她已经攒了一些钱,为女儿做好准备了。
两个人说着说着,杨世会不免又得意起来,他情不自禁地对孟明珠夸口说:
“等园园出嫁了,我与你的婚姻也公开。将来时势稍为安定之后,我们还要办喜酒,我在外头做事,无论何时都带着你,夫妻两个白头到老。”
没想到,孟明珠听了他的话之后,反应却非常的冷淡:
“你的世面在外头,自有石小姐与薛小姐,我宁可在杭州住,吃吃斋,念念佛,终老此生,你到时候来看看我,彼此敬重,我也就知足了。”
杨世会不高兴地说:“我最不喜欢念佛的老太婆,你怎么想得出来做这个!我们刚步入中年,三月桃花李花开过了,我们像六月的荷花,你一定要和我结婚,你依顺我,答应一声我听听。”
他一直以荷花自喻,甚至还用亡妻作为幌子,骗施向东为他画过一幅荷花。
但其实,他这种龌龊的人,哪里配得上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好在,孟明珠并没有被他给忽悠了,她并没有答应杨世会的要求。
杨世会这样的花言巧语,也许在小薛那样涉世未深的女孩子面前,可能还有些市场。
可是他也不仔细地想一想,孟明珠是什么样的人?
这些年来,她从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小妾,到最后自力更生,在蚕种场做事,她经历了这么多的辛酸坎坷,看遍了世情冷暖,她早就对杨世会的性格看得一清二楚。
她和他在一起,也只不过是两个人暂时都需要对方罢了。
他需要有她在这里做掩护,而她也顺水推舟,自己在中年的时候,品尝了一下做女人的滋味罢了。
两个人是各取所需,谁也不欠谁的。
至于杨世会所吹嘘的将来要娶她的那些话,她一个字也不信。
她知道以他的本性,他永远不会愿意为她去停留的。
虽然她从杨世会这里也得到了她所需要的,但是她并不傻。
至少她不会向石季婉那样对他痴情。
她有个崔家的女儿,又在崔家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如果她脱离了原来的生活,杨世会再移情别恋的话,到时候她将一无所有了。
杨世会看到孟明珠一点也不配合他,他觉得很没面子,便赌气地只管一个人闷闷地走路,也不跟她说话。
而孟明珠什么也并没有什么愧疚之感,依旧不紧不慢地走着她的路。
渐渐地,杨世会也觉得自己有些无理取闹了。
他现在是什么处境?居无定所,事业不稳定,还有通缉令在身,只不过暂时有了一个可以赖以糊口的职业罢了,将来的日子他自己心里也没有一个定数,又怎么能要求孟明珠答应跟他结婚呢?
而且,即使孟明珠现在答应他,他又能怎么样呢?他能保证将来自己一定能做到吗?
反正他做这些事情,都是兴致所至,便信口开河了。
好在孟明珠不是什么单纯的小女孩了,她压根就不吃他这一套。
杨世会闷闷地走了一段路之后,看到孟明珠依旧不理睬他,只好自己先开口,说起了别的话题。
孟明珠不以为意。
于是两个人又恢复了之前的和谐,边走边说。
淮南中学的校长任正谦,是姚中良的亲家。
任家在当地的大荆镇很有名望。
任正谦现年五十八岁,身材高大,长得面如冠玉。
淮南中学是私立中学,又在雁荡山中,设备差,学生少,教员看上去也有些土气。
但这正合了杨世会的心意,这些人见识少,就不会有人再怀疑猜测他的身份了。
任正谦不太依照教育厅的规定,凡事别出心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办学,对杨世会这个教务主任非常的好。
他还想留孟明珠当女生指导员,孟明珠辞谢了。
杨世会去上课时,孟明珠便在宿舍里,把她的一条大围巾拆了,给杨世会打了一件毛线背心。
从“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时候,女学生与少妇都时兴披毛线织的大围巾,杨世会曾经让孟明珠保存作为纪念,但孟明珠不听,执意把围巾拆了,为他织了一件背心。
到了二月中旬,孟明珠又要回临安蚕种场。
她对杨世会说:“此番我来看过,以后可以放心了。”
杨世会的月薪是四百斤谷子,当时价值二十万元。
他预支了六百斤,卖了给她做路费,另外十万元给她,让她回去买阿胶补补身子。
孟明珠坚决不要,让杨世会留着自己用,杨世会就把钱塞到了她的箱子里。
到了杭州,孟明珠打开箱子后才看见这些钱,她写信给杨世会说:
“你待我这样真心,我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我马上就到胡庆余堂买了阿胶。
我从小等于生长在杭州,今天到胡庆余堂去的街上,想着你是我的亲丈夫,我竟是杭州的好女子。”
孟明珠走后,杨世会每天除了教书之外,便着手写他的另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