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知识体系与学习模型

一、知识体系

本书认为设计是人类的行为,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行为,设计以持续的提高与改进人们生活的品质为目的,从而不断地探索人们生活品质的表达,探索实现目的的方式与方法,探索实现目的的技术。设计思维历程:目标(Goal)或问题(Matter)——概念(Conception)——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评价(Appraise)(图1-6)。

图1-6 知识体系与历程

此体系围绕产品的生命周期展开,以项目的方式进行探索。操作方式可参考表1-1进行,建议在每一步都将书本、实验(图1-7)、思维导图综合起来使用。此步骤分为三个部分五个单元,第一部分为第一、第二单元,探索人们生活中的需求问题,建立设计模型;将人们生活中的需求与问题进行描述,形成生活概念,将生活中的系列概念转换为设计目标,形成设计模型。第二部分为第三、第四单元,探索实现设计目标的解决方案,提出设计、实现的形式与技术,并展开设计实践。第三部分为第五单元,探索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作业、作品、产品、商品)转换为最终成果,即进入市场的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各类评价。

图1-7 实验二维码

表1-1 学习进程与设计

二、学习模型

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将面临两个问题:第一,自学或合作学习,利用资源展开学习;第二,如果有实现的技术,可以学习,如果没有实现的技术,需要去创新。无论成功与失败,每个项目都会成为参与者的财富:思考的过程,思考的结果,探索的过程,探索的结果。重在参与。

“你”的生存与发展有依赖于你的能力,书本知识、课堂知识等不会自动转换为能力,必须要经过“你”的实践,在实践中你去组织信息、应用知识,从而发现适合于你或周围环境,发现你所擅长的、喜欢的、愿意的方式与方法,呈现出你的能力。图1-8是在分析各类知识特性的基础之上,呈现的知识与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由此建构了课程的学习模型(图1-9),建构了知识与素质、能力之间的关系。

图1-8 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图1-9 课程的学习模型

人类的认知能力似乎与生俱来,从认知父母开始,人不断地扩大着认知的范围与水平,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高水平的认知能力成为训练的目标之一,在实践中实现认知能力的挖掘很大程度上与人的胸怀相关,这里倡导倾听、欣赏、分享的训练。交流沟通能力则是作为社会人融入社会,融入团队,向人们阐述思想必备的、有效的交流沟通成为训练目标之一。创新能力是时代要求,也是大家所渴求的,本书历经十多年反复实践与改进,提供了十个实验及团队创设项目的实践训练,通过体验获得创新思维训练。知识应用能力基于信息、知识的关系,训练的展开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信息,对信息进行应用,从而实践知识的应用。自我规划能力体现在项目的设计、规划、论证、实践、调整、再实践中。

在每个章节开始,课程提供了如表1-2的内容,此表展示了从主题词开始的思考,每一个主题词都可以问:是什么?是吗?还能是什么?做什么?谁能?采取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将会获得主题词的内容与形式、内涵与外延、目标与结果等概念。自问自答方式也可组织反思,对行为与行为方式、行为效果进行反思,所使用的疑问句是我们做什么了?我们是否做到了我们想做的?什么是我们想做的?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是否正在朝目标行进?我们所做的有哪些可以予以肯定?有哪些要予以调整?

长期进行自问自答的方式训练自己,将培养面对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拓展思维空间;反思则是一种提高认知学习效率与行为效率的有效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将一段时间内自身围绕某一目的所进行的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反复性的回顾与审视,看整个行为与方式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调整自身的行为与行为方式的思维方法。

当人在“行动”时,他就会沉浸于绵延的时间流中,只有当他意识到这种时间流并对这种绵延进行回溯,也就是说诉诸反思时,经验才被勾勒出来。只要对自己的思想过程持批评态度,总能从反思中获益。

表1-2 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