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焦虑,孩子懂规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不肯吃饭

孩子不吃饭,绝对是卡住父母喉咙的一根大刺!

好不容易为孩子做了满满爱意的料理,最后全部进到妈妈肚里,真是肥了身、伤了心啊!

心肝宝贝不吃饭怎么办?

小陆妈妈甘苦谈

我们家的姐姐从小对于所有的食物都很有兴趣,但妹妹却痛恨所有的健康食材,只喜欢巧克力、饼干、糖果等垃圾食物……

妹妹的“拒绝进食史”可以从婴儿时代说起。

在很久很久以前,妹妹的母奶配方奶转换期,就拒喝各种品牌的配方奶。没错,婴儿拒喝配方奶就等于绝食!而且她真的很耐饿,不喝就是不喝,饿了将近一星期才慢慢改善,看到孩子肥肥的小身躯瞬间消瘦,妈妈的心脏真的要很强壮才能支撑。

长大后,妹妹每次在吃饭时就会露出“天啊!为什么我还活着?”这种绝望的表情,在地板上演滚动哭闹的苦情戏码,我们各种威逼利诱,她依然故我。这种状况持续了几年(天啊!不堪回首……),大约在妹妹4岁时,我决定——不吃就不吃吧!

再怎么挑食,你还是会肚子饿,还是会需要进食吧?老娘我跟你拼了!

于是,刚开始前几餐,妹妹很高兴可以不吃,在吃饭时间一反常态快乐地唱歌,反而是姐姐觉得不公平,也跟着不想吃饭。但接下来,妹妹终于感受到饥饿的威力,狠狠地让她饿几次之后,终于肯乖乖地在饭桌上吃完自己碗里的食物。

当然,其实我也退让一步,调整了她食物的总量,让她碗里的饭少一点,菜、肉分量不变,可以较为轻松地吃完,却仍均衡摄取蛋白质、纤维质,饭后吃块饼干或小点心补充淀粉量。

现在,姐妹们都很习惯我们家的“用餐规矩”,说什么都一定会吃完碗里的食物,因为这样才可以快乐地享受零食呀!

妈妈宝贝小剧场

★不饿,就别吃了

少吃一餐的孩子,真的不会饿死,爸妈不需要为了强迫孩子吃饭而怒火中烧。孩子不吃,也许是因为真的还不饿,也许是家长准备的分量超出他的负荷,也许是因为有更好玩的事物分心而不想吃饭,也许是想吃其他更有味道的零食。

无论是什么原因,请记得告诉自己:

“不要在吃东西这件事上,给孩子、给自己太多压力。”

“孩子不吃饭,是他的选择,而不是家长的错。让他自己为选择负责任。”

太多案例证明“恐吓”“威逼”孩子吃饭,只会给孩子压力,让他排拒与家人共同用餐的时光。

那难道就放任孩子为所欲为,不吃正餐,然后乱吃其他东西?当然不!

“订立原则,温柔约定,严格执行,正向鼓励”是建立用餐好习惯的重要方法。

妈妈:吃完饭,可以吃一颗果冻来当零食。

宝贝:我不饿,我只要吃果冻!

妈妈:吃完正餐才可以吃零食!

不吃正餐没关系,但是到下一餐之间绝对不可以吃零食!

没吃正餐就不能吃零食的规矩,因为很重要,所以说三次。请爸妈一定要坚守,不要因为孩子泪眼婆娑地喊饿就心软。

(温柔引导,夹一块给孩子试吃。)

宝贝:我不要,我只想吃果冻,不想吃饭。

妈妈:吃完正餐才可以轮到零食,刚刚妈妈也提醒过,没吃完碗里的食物,等一下饿了也不可以吃零食,我们约定过了。

宝贝:可是,我不想吃饭。

(若好言相劝无效,暂且先不要管孩子,家长专心吃饭。)

★过段时间孩子转念了

宝贝:妈妈,我肚子饿了!

(请给予正向鼓励,不要讽刺孩子刚刚拒绝用餐的行为。)

妈妈:对不起,让你这么饿,可是,约定过的事,我们一定要彼此遵守。放心,下一餐你吃完饭菜,就可以立刻吃零食了。

(让孩子得到成就感,并请谨守规矩,正餐结束后,给予约定的零食。)

温柔地安慰,坚定地执行,也许会有阵痛期,但规矩建立后,家长与孩子才能拥有舒适的用餐时光。孩子不吃就算了,别为此大发脾气。等到他真的很饿,才会知道食物的美味,享受美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要够饿才能体会!

举手发问Q与A:

Q:挑食怎么办

A:想想自己,是不是从小也每一样食物都吃呢?孩子需要时间适应食物,没有哪一种食物是不吃就会生病的,所以不需要逼迫。只要营养能均衡摄取就可以,多尝试不同的蔬菜、水果、奶蛋豆鱼肉类,从中找到孩子喜欢的味道。

Q:要怎么引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

A:不用吃多,只要吃巧,现代人营养充足,其实不需要逼迫孩子吃下大量的淀粉类,如饭、面,重要的是均衡摄取营养素,也许可以试试更可爱的摆盘?在孩子小小的碗里摆好适量而均衡的食物,让用餐时间也能有色、香、味俱全的美感。

听听专家怎么说

根据中国台湾儿科医学会的网站内容,参考本尼·柯兹纳医生(Dr. Benny Kerzner)及艾琳·查多尔医生(Dr. Irene Chatoor)的分类基准与临床经验,常见幼儿喂食困难问题可分为“感官选择性挑食”“父母过度担心”“胃口有限”“畏惧进食”“具有潜在疾病”和“被忽视”六大类。由于每个孩童的气质个性与过往经验皆不同,治疗时应考量喂食困难问题的成因、现实状况以及父母与孩子的个别需求。

★几项父母应了解的基本喂食原则如下

●制定好用餐规则;父母可以决定用餐的时间地点与该吃什么,但由孩子自己决定要吃多少。

●用餐时应避免嘈杂或容易分心的环境,让孩子能专心吃饭。

●善用方法促进孩子食欲;餐与餐之间应有3至4个小时的间隔,且不要提供营养成分不佳的零食。

●保持中立态度;不要用过度夸张的举动来促进喂食,也不要流露出不悦的情绪。

●给予合理的用餐时间;可配合家庭用餐时间。

●给予适龄的食物,采用小分量且小孩有办法咀嚼的食物。

●尊重孩子对新食物的抗拒,有系统地让孩子尝试新食物。

●鼓励孩子自行吃饭,给予孩子个人专属的餐具。

●容忍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可能因不熟练而吃得乱七八糟的情况。

吃饭很重要,但是孩子真的不想吃饭时,也请父母放宽心,坦然对待,给他时间与空间,祝福大家赶快与孩子一起找到品尝美食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