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研究前沿报告(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5 全球采购及外包——全球供应链管理前因的公司层面研究

公司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公司的能力、规模、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公司历史。Leff(1974)是最早对该主题进行研究的,其文献也是该主题的经典文献。Leff对于在欠发达国家建立海外机构的定位决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汇率水平和波动情况以及竞争者行为都对定位决策产生积极影响。

2.5.1 全球采购决策研究 1.国际化阶段理论

Johanson和Wiedersheim Paul(1975),Johanson和Vahlne (1977)等在对北欧企业国际化研究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新的理论——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这一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行为是企业在面对本身和外部环境变化时进行逐步调整的过程。随着企业能力、规模、国际地位的变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发生经常的出口活动;通过独立的代理商出口;建立境外销售子公司;在境外直接从事生产和制造。这四个阶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反映了企业由浅入深的国际化过程,也是企业自身能力、地位不断变化的过程。Pearce(197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生产采购的模式受到公司规模、产业因素和公司国别的影响。Casson(1985)针对中间产品的贸易建立了决策模型。

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国内学者鲁桐(1998)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的内外向联系模型,内外向指的是国际供应链中产品或服务流动的方向,由企业能力、地位和国际化阶段所决定。国际化蛛网模型就是鲁桐(2000)据此提出来的。企业国际化在六个方面得到充分反映:跨国经营方式、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组织结构、人事管理和跨国化指数,每一个方面由若干因素决定。用这六个方面的量化指标构建一个平面六维坐标系,在六个坐标轴上找出相应的点,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六边形,由于其酷似一张蛛网,故称为“蛛网模型”。蛛网模型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企业各方面因素的不同组合对组建或融入不同企业全球供应链模式的影响。

2.内部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内部化理论成为跨国公司理论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英国学者巴克莱(Peter J.Buckley,1976)和卡森(Mark Casson,1976)在《跨国企业的未来》一书中,从跨国经营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入手,提出了市场内部化理论。卡森指出,产品所有权的交换是外部市场交易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市场内部化避免了所有权交换引起的利益冲突,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特别是知识产品(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管理技术、信息、商誉等)本身的特殊性使跨国企业以内部化市场替代外部市场,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Davidson(1982)则通过文献综述建立全球采购战略的概念基础,并指出全球采购战略决策包括海外市场的服务模式、制造技术、内部和外部供应商的选择,采购研究中验证了对战略决策造成影响的因素。Cavusgil等(1993)构造了一个包括定位、生产规划和自制或采购选择的决策架构。

2.5.2 离岸外包管理研究

一般认为,离岸外包能够提供三个层次的价值:首先是节约成本,这主要基于接包国和发包国的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成本等存在差别,利用这种差异,可以降低客户成本;其次是企业能力的提高,这主要源于知识渗透。随着客户要求的不断增加,接包企业在努力提升服务水平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也能将利益传递给客户的客户;再次是业务流程再造和过程改善。外包是给企业带来长期的利益,还是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这在西方企业和经济领域是一个存在争论的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外包的研究除了外包的动因外,还有实施外包战略的效应研究。

1.离岸外包的动因

Arndt(1997)认为, 贸易壁垒的消除导致生产业务在两国之间的分散开展。Deardorff(1998,2001)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进行离岸外包的主要动因是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化,而外包决策则是在充分权衡要素成本节约和交易成本增加之后做出的。张会清,唐海燕(2010)的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和交易成本对发包方的区位选择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低技术含量的外包业务更偏好选择低工资国家以节约劳动力成本,而高技术含量的外包业务则更偏好选择高质量服务的国家以节约交易成本。

此外,跨国企业如何在自己生产、对外直接投资、国内外包、离岸外包四种生产方式之间进行选择(Helpman,2006)也从不同侧面说明了离岸外包的动因。Grossman和Helpman (2005)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论证了搜寻匹配客户的效率、产品是否具有可替代性,以及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决定了企业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是选择一体化生产组织模式还是外包生产组织模式。Grossman和Helpman (2006)研究了在考虑运输成本的情况下,企业是选择国内外包还是跨国外包取决于自身的劳动生产率和外包国家的经营成本。Antràs(2003) 通过研究美国企业的跨国业务,发现美国与资本富裕国家之间的贸易倾向于公司内贸易,而与资本稀缺国家的贸易倾向于离岸外包贸易。Swenson (2005)利用外部采购模型(model of OAP outsourcing) 论证了当一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时,美国在该国的加工装配等外包活动将增加;相反,当美国在该国的竞争对手劳动力成本上升时, 美国在该国的加工装配等外包活动占其整体外包活动的实际份额将下降。

2.外包的技术效应

外包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技术的向外传播和扩散可以指向发包方,也可以指向承包方。Grossman和Helpman(2002)发现企业采取外包经营,经营管理成本的节约是毋庸置疑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专业化分工生产时技术外溢效应所带来的利益。Acemoglu等(2002)通过建模证明了科技含量最高的IT 业随着外包业务数量的增加,技术进步非常显著。Jabbour(2005)证实了外包这种垂直专业化分工经营模式可以成为技术扩散的途径。郎永峰和任志成(2011)实证研究了中国软件行业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证明中国软件行业获得了技术外溢的益处,提高了本土软件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在技术外溢的多种可能途径中,跨国公司的示范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显著。

3.外包与产业升级

Amighini(2005)分析表明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产业的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从技术扩散中获益,对整个国家的产业升级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张明志(2008)在文章中指出,国际外包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促进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正逐渐从垂直对外直接投资(FDI)为主导朝国际外包为主导的方向演变。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国际外包可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并快速切入全球高技术产业链条。通过调整产业升级思路、提高交易制度的效率、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和注重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的努力, 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好地实现国际外包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4.外包与生产率

Holger等(2004)认为短时间内企业通过离岸外包,进口中间产品以节约生产成本,使企业的生产函数外移;长期则改变了生产要素投入份额的差异,从而影响生产力。刘海云,唐玲(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工业行业中,外包有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服务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大于物质投入外包;高技术、低开放度以及大规模行业中国际外包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汪丽,贺书锋(2010)利用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服务外包和实物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都有显著正效应,服务外包正效应显著高于实物外包,并且服务外包正效应在1997年后明显提高。

5.外包对收入和就业的影响

宋玉华,周均(2006)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包作为一种资源组织方式获得了飞速发展,跨国公司从内部化到外部化的转变对发包国和承包国的就业和收入分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出现劳动力需求逆转之后, 外包的就业和分配效应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徐毅(2011)在文章中检验了国际外包对我国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 与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所揭示的相反, 外包贸易降低了我国相对丰裕的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孟雪(2011)则梳理了以经济视角研究全球外包的国外文献,认为国外文献原来聚焦于全球外包的静态影响,但最新的文献则考虑了经济主体对全球外包行为的动态反应,譬如贸易政策的改变、外包形式的选择,以及外包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