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第一,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已经退居政治舞台和学术舞台的边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并未完全沉寂,相反还比较活跃,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涌现出许多新成果、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近年来,甚至出现了“马克思思想复兴”“马克思热”。因而可以说,作为马克思主义故乡的德国,今天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重镇之一。
第二,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十个方面:
(1)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编辑出版研究继续推进。一是MEGA2编辑出版。自1990年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接手MEGA2以来,通过国际合作方式积极推进这项工作。1992年,重新确立了MEGA2编辑原则,即文本的完整性、忠实于原文、描述文本的发展过程、详细的注释。1995年,调整了出版计划,即将原计划的163卷172册调整为114卷122册。1998年,更换了出版社,即从迪茨出版社转到柏林布兰登堡科学院出版社。截至2012年12月,MEGA2已经编辑出版59卷67册,尚有28卷在编,27卷待编。其中,1975—1989年编辑出版34卷,1990—2012年编辑出版25卷。从MEGA2基本结构看:Ⅰ(著作、文章、草稿)共32卷,20卷已出,7卷在编,5卷待编;Ⅱ(《资本论》及其准备稿)共15卷23册,已经全部出齐;Ⅲ(通信)共35卷,12卷已出,7卷在编,16卷待编;Ⅳ(摘录、笔记、边注)共32卷,12卷已出,14卷在编,6卷待编。二是MEGA2研究。柏林MEGA编辑出版资助协会、柏林布兰登堡科学院MEGA编辑部、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特里尔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和研究中心、俄罗斯社会史与政治史国家档案馆等组织机构,出版了MEGA2研究系列、《马克思恩格斯年鉴》等;并自2002年起设立“D.梁赞诺夫奖”,奖励在MEGA2编辑出版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学者。
(2)MEGA2中的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再度成为热点。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对立论”“一致论”“差异论”“多变论”。德国学者也没有摆脱这几种模式:或者强调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实乃“恩格斯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统一是“神话”;断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已经离开了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共同信念,并努力追求所有现实领域普遍有效的规律,从而陷入了实证主义。或者强调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指出“两者统一是‘神话’”的说法是错误的,断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高度一致性”,以及马克思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性。或者论述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差异,认为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点不同,但要真正创立“恩格斯主义”则是不可能的。不过,他们的独特之处在于,立足于MEGA2讨论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差异,尤其是在“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和“资本主义体系崩溃”问题上,出现了两种不同观点:一是占支配地位观点认为,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以及资本主义体系崩溃问题,是恩格斯的虚构而非马克思的看法;二是非主流观点认为,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以及资本主义体系崩溃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共有的观点。
(3)《资本论》:从重新阅读到重新诠释。其一,考察《资本论》的形成演变。在这里,不仅考察了《资本论》早期准备稿,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和资本》、“伦敦笔记”,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讨论了《资本论》从“六本书计划”到“三卷四册结构”;而且分析了《资本论》三大手稿,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1863—1867年手稿)》;并且考证了《资本论》第1~4卷的编辑出版传播过程。其二,揭示《资本论》的逻辑结构。《资本论》第1卷考察“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考察“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第4卷作为“理论史”,则考察“剩余价值学说史”。其三,“阅读《资本论》活动”,是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过程中的象征性事件;“马克思—秋季学校”是“阅读《资本论》活动”的延伸。在这个框架下,德国学者结合MEGA2阅读和讨论了《资本论》第1~3卷的有关内容。例如,“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原始积累”、“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货币问题,以及《资本论》第3卷及其现实性等问题。这不仅扩大了《资本论》在青年知识分子和整个社会中的影响,而且进一步拓展、深化了人们对《资本论》的理解。其四,在《资本论》重新诠释过程中,德国学者深化了对许多问题的研究。例如,《资本论》(第2~3卷):恩格斯编辑稿、刊印稿与马克思原始手稿的关系,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差异;《资本论》第2卷:形成、流变、传播,论证了恩格斯在“马克思—恩格斯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资本论》第3卷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关系;《资本论》的方法论与黑格尔逻辑学的关系;《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复兴的关系等。他们断言,今天仍然需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因为没有马克思就没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复兴。对《资本论》的重新诠释,既是“重新塑造马克思”的基本前提,又是“重新塑造马克思”的重要内容,它引导着人们重新理解马克思和重新塑造马克思理论形象。
(4)马克思形象重新塑造。一是MEGA2中的马克思。德国马克思学家认为,正统马克思列宁主义视域中的“马克思”只是“部分马克思”,即被片面理解的甚至歪曲理解的“马克思”,只有立足于MEGA2的马克思才是“完整马克思”,即真正的马克思。二是公共视域中的马克思。“马克思”不仅回到了学者的视域,而且来到了大众的视域;不仅回到了学术讨论会,而且来到了大学校园。在如此广阔的视域中,“马克思”被从多个维度加以重新理解。三是围绕着“意识形态还是科学”这个核心问题,从马克思的思想实质、基本特征、未来命运等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它是意识形态还是反意识形态?是批判的还是科学的?是多元的还是一元的?通过这些方面的讨论,他们重新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理解的“真正的马克思”!
(5)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一是卢森堡、凯恩斯与马克思的关系问题。在这里,主要分析了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异同,以及资本积累理论的现实意义;凯恩斯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的异同,以及两者相互补充的必要性。此外,还涉及卢森堡与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第三国际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凯恩斯主义在当今欧洲的适应性问题。二是宗教、道德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在这里,不仅考察了宗教与道德的关系,还讨论了宗教批判与资本主义批判,以及宗教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三是伦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在这里,首先考察了伦理学在马克思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并分析了伦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这不仅拓展了马克思与当代社会理论、当代社会现实关系的研究,而且深化了对马克思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仅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理解马克思,而且从宗教批判、道德批判视角理解马克思。
(6)阶级理论与阶级问题备受关注。其一,关于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与阶级理论的现实性问题。尽管德国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基本观点是:最近20年来,德国出现了阶级分析与阶级理论的复兴,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性,但必须与社会结构分析、社会不平等以及性别、种族等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够具有生命力。其二,关于阶级结构变化与阶级概念的当代适应性问题。德国学者大都承认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但在阶级概念的当代适应性方面有不同看法。例如,在告别还是重新接受阶级概念问题上存在着激烈争论,在坚持传统的“经济阶级”概念还是转向“政治阶级”概念问题上也有激烈交锋。其三,关于阶级意识与阶级斗争问题。尽管德国学者还在讨论阶级意识与阶级斗争问题,有些学者也承认阶级对抗是一个事实,近20年出现了社会斗争的复兴,但也有学者认为与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意识相比,阶级感受处于支配地位;而且需要注意,最近十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群体的阶级斗争,主要涉及工资、劳动条件、经营环境改善、反对企业关闭等。因而,社会斗争的内在动力在哪里,它有什么局限性与弱点,是需要人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7)新自由主义、金融资本主义批判与替代性选择。其一,新自由主义的特征与命运问题。德国学者不仅考察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基础,而且分析了新自由主义的政治合法性、措施和结果,并对新自由主义的私人化、自由化战略进行了批评,揭露了新自由主义霸权对民主的威胁。在此基础上,断定新自由主义不仅是一种经济理论,而且是一种政治立场。因而,对新自由主义的命运出现了不同的看法:1)尽管存在着不同于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性选择,但新自由主义政治并未失败,相反是特别成功的。因而,不能轻易谈论新自由主义危机问题。2)必须揭露新自由主义体系的内在矛盾,并反抗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统治。3)新自由主义信条将引人误入歧途,但是想终结新自由主义则任重而道远。其二,金融资本主义特征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性质问题。资本主义发展经过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又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跨国垄断资本主义;跨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过渡到“金融资本主义”,或“金融市场资本主义”, 或“金融市场推动的资本主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性质发生了变化,只是意味着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金融市场资本主义形成的基础,是私人财产收入手段长期积累与国际化;金融资本支配是金融资本主义的核心特征。至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性质,德国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位:全方位的系统危机;严重的过度生产危机;信贷危机、货币危机、金融市场危机。其三,是否能够、如何走出金融危机的问题。在这里,德国学者考察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并讨论了金融危机的社会政治影响,以及金融危机与替代性选择问题,尤其是考察了“与凯恩斯一起走出危机的可能性”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这场金融危机不能在自身矛盾基础上被消除;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并不存在对市场的替代性选择,但可以期望在资本增殖之外寻找新经济可能性,因而必须与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取向的经济转型联系在一起。这样,要想走出金融危机,仅仅局限于反金融危机措施是不够的,还必须翻转自下而上的社会财产再分配方向,在生产中确立新的分配关系。尽管德国学者的反思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总体上属于理性的分析,对于理解、把握、摆脱这场金融危机具有重要启发和指导意义。
(8)新帝国主义与国际新秩序深度分析。一是帝国主义理论与新帝国主义问题。例如,帝国主义概念、理论及其现实性,尤其是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对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纲领的现实意义;新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历史特征,新老帝国主义的结构形式;帝国主义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帝国主义政治的关系问题。二是世界体系变化与国际新秩序问题。例如,世界不均衡与南北关系;资本主义核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的关系;北美、西欧、日本“三角关系”终结,“新兴国家”崛起;中、美、俄关系对国际新秩序的决定作用。所有这些问题的探讨,都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国际局势,也有助于我们处理国际关系。
(9)现实社会主义批判性反思。一是社会主义观念重新理解。这里强调,任何一个想从社会主义角度研究马克思的人,都必须包含着“道德决断”。因此,不仅要讨论资本强制逻辑与道德责任的关系,还要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包括边缘国家与核心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可能性问题。二是现实社会主义实践批判性反思。在这里,不仅讨论了民主德国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而且分析了民主、人权、解放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并揭示了民主德国社会主义失败与民主社会主义萌芽问题。三是考察现实社会主义失败与马克思主义危机的关系。在这里,不仅考察了现实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以及没有未来的工人运动,而且从马克思主义“危机史”中得出,人们需要“开放的”“去神秘化的”马克思主义,以此来指导工人运动、工会政治与未来社会主义方向。并考察了现实社会主义终结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终结的关系,指出尽管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有着内在关联,但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之间存在很大距离,因而现实社会主义终结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终结;当然,现实社会主义失败也不意味着“历史的终结”。
(10)新社会主义大胆构想。一是通往新社会主义之路。在这里,德国学者提出了民主社会主义、“计算机—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等各种不同方案,并出现了各种不同看法。例如,在今天,社会主义构想是不可能的,但在未来,民主社会主义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有人肯定“计算机—社会主义”构想,有人说“计算机—社会主义”在21世纪或许还不能够实现,而只是未来共产主义的远景目标;有人认为,在未来10~15年,社会经济生态化转型也许是可能的,但是要实现社会主义转型也许还不可能;有人提出,新社会主义追求,就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彻底民主化。二是关于中国发展道路问题。对此,德国学者有不同的定位。例如,效仿东亚模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政治实用主义”的非资本主义道路;成功的但非社会主义道路;超常规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在“重新发现马克思”的过程中,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现出四个基本特点:一是立足于MEGA2,对马克思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反思、批判、创新,目的是“重新发现马克思”;二是跨学科、多层面、整体性研究马克思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三是以广义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反思历史、阐释现实、预测未来;四是缺乏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和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概念,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向。
第四,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四条路向:一是文献学路向(“寂寞的”马克思学家)主要从事MEGA2编辑出版研究工作;二是意识形态路向(“孤独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派)试图捍卫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并站在正统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解释社会现实问题;三是政治经济学路向(“活跃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派)试图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反思、批判、创新,并用广义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四是政治伦理学路向(“潇洒的”马克思主义重建派)从政治伦理学视角对当今社会结构转型进行分析,并试图借助马克思思想资源来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悖谬,但其侧重点是进一步推进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从总体上看,德国马克思主研究已经不属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范畴,而进入到与当代西方实践哲学主流话语对话的语境中。
第五,从总体上看,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相关的学术活动非常热闹,但缺乏统一稳定的群众基础,在热闹背后显露出急躁情绪与焦虑心态;二是文献学研究逐渐成为马克思学研究热点,但有陷入“有阅读、有研究、无信仰”危险境地的趋向;三是过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伦理学、美学等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有所淡化;四是过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理论深度有所弱化;五是研究视野过于宽泛,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左翼思潮研究边界不明;六是研究队伍有嫌老化,后继人才亟须补充;七是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经济状况不佳,社会政治地位堪忧。
第六,尽管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不同诠释,而且某些研究缺乏原创性和理论深度,但他们对马克思、马克思思想、马克思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和迷恋,以及对MEGA2的编辑出版研究,值得我们钦佩、尊敬;他们结合MEGA2阅读马克思的方式,以及重新发现马克思、重新诠释马克思、重新塑造马克思的激情和努力,值得我们借鉴、深思;他们强烈的现实关怀、有针对性的历史反思、深刻的理论探索、广阔的国际视野,对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战略,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第七,对于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路向,我们要区别对待;对于德国的“马克思热”,我们要冷静思考。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需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从过去过分强调“经典文本”“传统观点”到今天过分强调MEGA2、“新观点”;不要误解、曲解马克思,更不要歪解、肢解马克思,而是要对马克思思想进行跨学科、多层面、整体性研究,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化、虚无主义化、实用主义化,既不要“唯我独马”,又不要“唯西是马”,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以完整的、真实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