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章基于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理性问题的深度思考,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2-2011年的季度数据,通过构造VAR模型,分析了投资比例与托宾q值及货币供给量之间的长期变动关系。与标准的理论研究结果不同,本章研究发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在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时,并非符合当市值大于重置价值时(q>1)企业倾向于增加投资,反之则倾向于减少投资的理性。相反,本章在运用VAR模型对投资比例、托宾q值以及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时,发现企业投资对托宾q值的正向冲击有逆向反应,并且JJ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印证了本章的研究结论。由此可以判断,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具有非理性的成分。

同时,本章通过细分行业并对其面板数据进行面板向量自回归,结果进一步印证了这一逆效应的存在。本章得出的研究结论还有: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对托宾q的阈值效应存在逆向反应。比如,本章对2007-2011年行业季度面板数据进行了PVAR回归,结果证实了这一效应的存在。本章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以实际新增投资的行业指标验证企业投资理性与托宾q的阈值效应之间的关系,比现有文献使用的指标更准确;第二,对各行业数据分别构造PVAR模型,在整体宏观研究的基础上分行业分析,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现有的研究成果。

另外,对于上市公司的非理性投资现象的原因,本章从多维视角给出了尝试性的解释。比如,从短期来看,实际投资一般具有刚性,对托宾q值的变化反应不明显;但从长期来看,我国股市的非有效性使得托宾q值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区分托宾q值的正向和逆向冲击,可以推知不同方向的冲击导致的投资增长率的反应是不同的。进一步,本章对不同行业进行的PVAR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管制行为对托宾q的阈值效应及其反馈方向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而言就是,垄断性行业受到政府严格管制,高科技行业的资产专用性比较强,这两类行业的投资对托宾q值的反应均比较缓慢;相反,过度竞争型行业由于缺乏投资吸引力,当q值升高时企业倾向于投机,从而间接挤占了投资资金。


参考文献

[1]丁守海:《托宾q值影响投资了吗?--对我国投资理性的另一种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2]马冀勋:《托宾的q投资理论与资本市场均衡机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3]顾俊:《托宾q理论引导投资的实证分析》,《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6期。

[4]黄荣哲、农丽娜:《非对称的托宾q效应--基于有限理性行为的解释》,《金融研究》2010年第5期。

[5]曾春华、杨兴全:《多元化经营、财务杠杆与过度投资》,《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第6期。

[6]Tobin J., “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heor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69(1):15-29.

[7]Yashikawa H., “On the ‘q'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739-743.

[8]Summers, Lawrence H., “Taxation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A q-Theory Approach”,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1(1):67-127.

[9] Hayashi F., “Tobin's Marginal q and Average q: A Neoclassical Interpretation”, Econometrica,1982(50):213-224.

[10]Lindenber E.B., Ross S. A., “Tobin's q Ratio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1981(January):1-32.

[11]Lang L.H.P., Litzenberger R. H., “Dividend Announcements:Cash Flow Siganlling vs.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9(September):181-191.

[12]Chung K. H., Pruitt S. W., “A Simple Approximation of Tobin's q”, Financial Management,1994(23):70-74.

[13]Demsetz H., Lehn K.M., “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Causes and Conseque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5(6):1155-1117.

[14]Lang L.H.P., Stulz R.M., “Tobin's Q,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4(4):1248-1280.

[15]Jorgenson D., “Capital Theory and Investment Behavio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2):247-259.

[16]Baumol W J., Business Behavior, Value and Growth, New York:Macmillan,1959.

[17]Scott Richardson, “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6(11):15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