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银屑病的诊断
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以典型临床特征和临床病史为基础[20,22]。点状出血现象(刮除鳞屑后出现出血点)是诊断银屑病的关键,包括:①有银白色鳞屑覆盖斑块,刮除鳞屑后出现典型的蜡样薄膜;②刮除鳞屑后出现点状出血;③存在针尖样出血点[20]。同时,明确起病时间、潜在诱因、相关症状(如皮肤瘙痒、疼痛、敏感及刺激反应等)和家族史对诊断不可或缺[22]。有时需从典型病灶边缘取样,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20,23]。
在某种程度上,评估银屑病严重程度比诊断更为复杂。临床上,皮肤科医生常需结合病变部位、皮损厚度、症状、是否合并银屑病性关节炎等客观指标和该病在生理、心理、经济方面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影响等主观指标,综合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1]。其中银屑病体表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医师综合评估(PGA)、体表面积(BSA)、皮肤病生存质量指数(DLQI)最常用[1,20]。PASI是一种基于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红斑、浸润和鳞屑情况评估整体严重程度的评价工具[24],通过红斑颜色、鳞屑厚薄、斑块浸润情况及受累皮肤面积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整体评估。这是一种非线性测量方法,得分范围在0~72,得分10分或以上意味病情严重[23]。然而,累及体表面积小于10%时,PASI对病情变化评估的敏感度不足。对于儿童患者而言,由于体表面积(BSA)评测的不精确性,PASI是否适用于评估儿童患者还没有得到验证[23]。DLQI主要用来评估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25]。PASI和DLQI通常联合应用于评价治疗措施的有效性[20]。PGA是一种综合评估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的方法,它不包括量化BSA或评估单个病变部位[26]。
关于银屑病严重程度分级,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轻度、中度和重度银屑病的定义,但以下分级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27]:
仅靠局部疗法就能很好地控制病情;累及体表面积<10%或PASI<10;
局部治疗仍可控制病情;累及体表面积>10%或PASI≥10;
局部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累及体表面积>10%或10≤PASI≤20;或累及体表面积<10%,但肥厚皮损位于“顽固性”部位(如手掌和脚掌)。
需通过系统治疗来控制病情;累及体表面积>20%或PASI>20;局部症状极为严重、皮损肥厚、累及体表面积>10%,也可算是重度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