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健康事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1.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江西省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市、县(市、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按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能够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
2.康复、护理等服务业快速增长
一是老年康复护理服务业快速增长。江西省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健全“治疗—康复—护理”服务链。创新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通过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等资源,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探索建立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二是不断完善精神障碍和戒毒社区康复机构。全面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扩大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覆盖面,强化重性精神病患者救治管理和康复指导。建立集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就业扶持、回归社会于一体的戒毒康复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毒品社会危害。
三是残疾人康复服务业。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实施精准康复,为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支持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保健用品、康复辅助器材的研发和生产。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培育健康文化产业和体育医疗康复产业。
四是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推进预约诊疗服务,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
3.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提升
建立规范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省市县三级医疗质量控制网络,制定符合省情的技术管理规范和标准,优化医疗机构内部质量控制机制。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定型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创新医疗服务供给模式,规范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诊断、血液透析、消毒供应和医学健康体检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鼓励医师利用业余时间、退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开设私人诊所,探索成立医师工作室。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
4.中医药独特优势得到发挥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江西2030”规划纲要》均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治未病中的独特作用。2016年10月1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下发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基层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将提升。江西省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目标之一是组建国医院(馆、堂、区)、专科联合体和热敏灸联盟集团,推进中医服务集约化发展。实施“热敏灸+”推广计划,力争热敏灸联盟在省内覆盖80%的县(市、区)。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提高健康管理与促进水平
1.健康管理水平提升
促进家庭医生签约,综合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康复、护理、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社区养老等健康服务。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促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培育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发展健康检测服务业,支持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加大健康管理师等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加强国家级、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2.健康促进水平提升
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开展国民体质测定与健身指导服务,完善体育健身场所建设,重点关注儿童体质检测与健康促进,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制定健康医疗旅游行业标准、规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
3.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素养
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将健康知识有计划地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厂矿、进机关。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开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从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学知识,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三)完善健康保险体系
1.构建完善的健康保险机制
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社会救助为托底层,社会保险为主体层,社会慈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为补充层,加强各层次之间的衔接。落实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鼓励医疗机构、患者个人购买医疗责任险、医疗意外险等产品,提高医疗风险分担能力。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养老、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服务。
2.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开发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健康保险产品。促进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发展健康管理组织等新型组织形式,开发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等的保险产品。加快发展医疗责任等执业保险,提高覆盖面。到2030年,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
(四)扩大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规模
1.提升医药、器具、保健、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技术水平
发展专业医药园区,支持组建产业联盟或联合体,构建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先进制造体系,提高产业集中度。围绕慢病防控、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生物安全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发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物治疗等医学前沿诊疗技术,重点部署创新药物研发、医疗器械研发、中医药现代化等任务,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重点研发等计划项目,增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支持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保健用品、康复辅助器材的研发和生产。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
2.流通行业有序发展
推进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服务,形成现代流通新体系。规范医药电子商务,丰富药品流通渠道和发展模式。推广应用现代物流管理与技术,健全中药材现代流通网络与追溯体系。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强化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和预警,完善药品储备制度和应急供应机制。建设遍及城乡的现代医药流通网络,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推进医药流通行业转型升级,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市场集中度,形成一批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大力促进中药商贸流通,实施樟树药都振兴计划,加快建设中药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力争建成20家过亿元的药材物流企业和5个区域性药材物流基地。建设中医药“双创”示范基地,培育中医药专业电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