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儿童新冠肺炎有什么特点?
儿童病例的特点
(1)流行病学特征:①家庭聚集现象明显,已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多数儿童确诊患者为家庭内传播病例。②以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母婴传播。武汉市曾经有9例孕妇在妊娠晚期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均未导致不良结局。③随着疫情的发展和病原学检测技术的研究,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儿童确诊病例。
(2)潜伏期1~14天,儿童确诊者大多症状较轻,多在1周内消失;恢复较快,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多在病后1~2周后转阴;预后良好。
(3)与其他病原体引发的呼吸道感染不易区分,临床症状以发热和咳嗽较为常见,发热时间多为1~2天,最长8天。患儿还可出现乏力、鼻塞、打喷嚏、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消化道表现。患儿可同时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如支原体、衣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
(4)儿童发病早期,胸片可无异常,或仅出现肺纹理增强,漏诊率高。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早期呈现以肺外带为主的多发性小斑片影及间质性改变。随着疾病的进展双肺呈现多发磨玻璃影、浸润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
(5)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多数患儿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部分患儿可有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和肌红蛋白等增高;重症及危重症患儿可见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呈进行性减少;部分危重患儿可见肌钙蛋白增高。多数患儿降钙素原正常。
(6)危重症病例均有基础疾病史。有临床资料的危重症患者,均有先天性心脏病、肾积水等基础疾病史。
诊断标准
新冠肺炎病例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必须有当地卫健委认定的病原学证据。
目前将儿童新冠肺炎的临床类型概括为以下5种:
(1)无症状或亚临床感染:确诊患儿无任何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正常者为无症状感染;部分患儿肺部CT可发现病变,为亚临床感染。
(2)轻症感染:主要有发热、咳嗽、鼻塞及打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咽部充血的体征,部分患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的症状。影像学检查未见肺炎表现。
(3)普通型肺炎:发热和干咳是最常见症状,部分患儿可伴喘息,但无明显呼吸急促等缺氧的表现。影像学检查可见上述肺炎表现。
(4)重症肺炎:早期有发热和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可伴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常在1周后病情进展,出现呼吸窘迫、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93%或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39.9kPa)等缺氧表现。
(5)危重症肺炎:患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或呼吸衰竭,需给予机械通气;也可能出现休克现象并可合并多器官衰竭,此时需进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监护治疗。
ARDS是指除了心脏疾病以外的各种因素引发的迅速而凶险的呼吸衰竭,基本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且愈发严重,不同程度的咳嗽,唇、指明显发绀,鼻翼煽动,伴有烦躁、出汗、焦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