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多尔衮没有当上皇帝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关于他的死因,朝鲜方面披露说,他患有“风眩症”,症状为肝郁不舒。从皇太极死亡之速看,很可能是脑血栓引起的脑溢血。皇太极十二岁丧母,二十岁带兵打仗,三十五岁登基,在位十七年,享年五十二岁,谥“文皇帝”,庙号“太宗”。他的突然离世,引发了清廷内部的皇位之争。
皇太极像
历代中原王朝的帝位继承,一般按嫡长原则进行。清朝肇兴辽东,制度初创,嗣君的继承并不遵循嫡长原则,也非由皇帝生前指定,而是由贵族诸王议立。皇太极尸骨未寒,为争夺皇位的拥立活动已经展开。皇太极的正黄、镶黄二旗大臣主张父亡子继,即由皇长子肃亲王豪格为君,豪格本人又是正蓝旗旗主。豪格派固山额真何洛会、杨善寻求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支持。济尔哈朗之父舒尔哈齐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亲弟,但舒尔哈齐本人以及济尔哈朗的三兄,却先后为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所害。济尔哈朗不愿卷入矛盾旋涡,他只是敷衍。多尔衮兄弟统帅的两白旗则主张立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甚至跪于多尔衮前,请即尊位。多尔衮审时度势,未敢贸然应允。双方处于僵持不下的紧张态势。
八月十四日,也就是皇太极死后第五天,多尔衮在崇政殿召集诸王大臣,再议册立事。会议开始,索尼和巴图鲁鳌拜首先提出立皇子。大贝勒代善提出,豪格是帝长子,当承大统。正白、镶白二旗将领坚决反对立豪格。阿济格、多铎则请以多尔衮嗣位。多尔衮犹豫未允。多铎又提出立自己,或者立长兄代善。多尔衮反对立多铎。代善也有自知之明,予以推辞。僵持之下,善于权变的多尔衮打破僵局。他提议立年幼的皇九子福临为帝,自己则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这一折衷方案,为各方所接受。八月二十六日,福临即皇帝位于笃恭殿,行登极大典,颁诏大赦,以明年为顺治元年。
多尔衮像
多尔衮、豪格未能入承帝位,主要是双方各具实力、互不相让的结果。多尔衮战时外出将兵,立有汗马功劳,平日参与议政,主持吏部,积累了处理国政的丰富经验,是宗室贵族中文武双全的难得人才。但是,他对帝位的觊觎终未能实现,并且违心地将拥立他的硕讬、阿达礼处死。尽管如此,他并不是这场争斗的失败者,由于拥立六岁福临,一切实权掌握在他手中,他很快成为清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
盛京皇宫的金銮殿——崇政殿
豪格作为皇长子,本来有希望继承帝位。皇太极死时他已三十六岁,比叔父多尔衮大三岁。他本人是正蓝旗旗主,还得到先帝名下正黄、镶黄二旗的坚决支持,拥有三个旗的强大实力;多尔衮只有正白、镶白两旗支持。代善父子掌有正红和镶红两旗,实际上当代善表示支持豪格时,已形成五比二的优势。何况,领有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一度表示支持他。然而,当胜利的天平已经向他倾斜时,他却向后退缩。福临即位,似乎是最好的结局,不仅避免了皇族内部两大势力的激烈冲突,维护了新兴政权的稳定,而且保证了多尔衮等人的权力,但双方积怨已深,又为私利所驱动,谁又能保证未来矛盾不会激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