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步骤来确保规划的顺利完成,包括客观认识自我、评估职业环境、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订行动计划并实施、评估与反馈等。

1.认识自我

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前,每一位大学生都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自我认识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自我认识的内容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及社会中的自我等。

扫一扫

认识自我

注意

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认识时,可以借助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来了解自己的性格、智商及情商等。现在,国内常用的可供选择的职业评测工具有职业发展测评系统、实用人才素质测评系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等。

案例

“职业迷茫”症

小蒋是2012年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参加工作也有5年时间了。刚毕业时,学校推荐她到省城一家教育机构从事文案编辑工作,但由于她文笔不好,始终没有做出让领导认可的工作成绩,上班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小蒋主动辞职了。小蒋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公司当文员,平时做一些收发邮件、文档编辑的琐碎小事,小蒋感觉这份工作枯燥乏味且难以提升,于是又辞职了。后来她又陆续找了几份工作,但情况都差不多。目前,小蒋在一家外企做经理助理,对于这份工作,小蒋还比较满意。

最近同学聚会,小蒋发现周围的老同学个个都比自己强,以前在学校成绩比她还差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当上经理了,有的同学还自己开了公司,反观自己,只是一个经理助理,一直干着一些琐碎的事情。小蒋越想越自卑,可想来想去,除了文员、经理助理之外,也想不出其他自己可以胜任的工作了,她该怎么办呢?

小蒋遇到的问题是典型的“职业迷茫”问题,她应该客观地认识自己,然后再根据自身性格、兴趣爱好、自身特长等来选择相匹配的职业。

2.评估职业

职业生涯环境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或多或少都会与社会这个大环境发生关联。因此,在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及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等。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环境因素,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职业环境的评估主要包括4方面的内容,如图1-4所示。

图1-4 职业环境的评估

3.设定目标

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没有目标就不知道自己应走向何方,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大学生应在选择专业之后再进行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目标按时间长短可以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1)短期目标:一般为1~2年。短期目标又分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和年目标。

(2)中期目标:一般为3~5年。

(3)长期目标:一般为5~10年。

职业生涯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也要符合自身的性格特点,顺应环境的发展趋势。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旦确定了自己的大学生涯发展方向,未来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就水到渠成了。

4.制订计划并实施

一旦确定职业生涯目标,行动便成了关键。没有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更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

例如,为达成目标,在工作方面,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计划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能力等。这些目标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期检查。

5.评估与反馈

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影响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影响因素则难以预测。因此,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必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正。一般修正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此外,也可以只对某个阶段性目标的实施路径进行修正,或对理想的发展目标进行更改等,但这一切都应符合客观现实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