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Photoshop CS6基础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创建选区

在Photoshop中经常需要使用选区对部分图像进行编辑。建立选区的工具有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等。

2.1.1 选框工具组

选框工具可以创建矩形、椭圆、单行单列等规则的选区,下面将分别介绍其创建方法。

1. 矩形选框工具

矩形选框工具是选区工具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矩形选框工具可创建长方形和正方形选区。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在图像中单击确定创建选区起点。在图像中单击并向右下角拖动鼠标创建矩形选区,如图2-1所示。

图2-1 创建矩形选区

温馨提示

按住【Shift】键的同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曳,可创建一个正方形选区。按住【Alt】键,可创建以鼠标起始点为中心的选区。

【矩形选框工具】选项栏如图2-2所示,选项栏中常用参数含义如下。

图2-2 【矩形选框工具】选项栏

· 羽化:该选项可使选定范围内的图像边缘达到朦胧的效果。羽化值越大,朦胧范围越宽;而羽化值越小,朦胧范围就越窄。

· 样式:用于设置选区的创建方法。选择【正常】,可以通过拖动鼠标创建任意大小的选区;选择【固定比例】,可在右侧输入【宽度】和【高度】,创建固定比例的选区;选择【固定大小】,可在【宽度】和【高度】中输入选区的宽度与高度值,使用矩形选框工具时,只需要在画面中单击便可以创建固定大小的选区。

单击 按钮,可以切换【高度】与【宽度】值。

· 调整边缘:单击该按钮,可以打开【调整边缘】对话框,对选区进行平滑、羽化等处理。

2. 椭圆选框工具

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通过拖曳鼠标创建椭圆形或正圆形的选区,如图2-3所示。

图2-3 创建正圆形选区

3. 单行单列选框工具

单行选框工具创建高度为1像素的选区,如图2-4所示;单列选框工具创建宽度为1像素的选区,如图2-5所示。如果选区的羽化值大于或等于0.5个像素,Photoshop就会弹出警示框,提示创建的选区将不可见。

图2-4 单行选区

图2-5 单列选区

2.1.2 套索工具组

套索工具组中的工具可以创建任意不规则的选区,下面将分别介绍其创建方法。

1. 套索工具

套索工具用于创建不规则的选区,使用套索工具创建选区时,只有线条需要闭合时才能松开左键,否则线条首尾会自动闭合。下面介绍具体的操作步骤。

步骤01 选择工具箱中的【套索工具】,然后在需要选择的图像边缘处单击鼠标并拖动,如图2-6所示。

图2-6 单击鼠标并拖动

步骤02 在起点和终点相连接的位置释放鼠标左键,即可创建闭合的选区,如图2-7所示。

图2-7 创建闭合的选区

2. 多边形套索工具

多边形套索工具用于选取边缘形状相对规则的多边形区域。使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创建选区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01 选择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套索工具】,单击鼠标左键确定起点,移动到所需的地方再单击一次鼠标左键确定第二个点,如图2-8所示。

图2-8 单击鼠标左键

步骤02 使用相同的方法创建其他的锚点,当和起点重合时,鼠标指针上会出现符号,此时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创建封闭的多边形选区,如图2-9所示。

图2-9 封闭的多边形选区

3. 磁性套索工具

磁性套索工具适用于选取复杂的不规则图像,以及边缘与背景对比强烈的图形。在使用磁性套索工具创建选区时,套索路径自动吸附在图像边缘上。使用磁性套索工具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01 选择工具箱中的【磁性套索工具】,在要创建选区的图像边缘上单击鼠标左键。释放鼠标左键,直接沿着图像边缘拖动鼠标,如图2-10所示。

图2-10 拖动鼠标

步骤02 当和起始点重合时,鼠标指针上会出现 符号,单击鼠标左键即可自动形成封闭的选区,如图2-11所示。

图2-11 自动形成封闭的选区

技能拓展

如果选区没有与所需的边缘对齐,则单击一次鼠标可以手动添加一个紧固点。继续跟踪边缘,并根据需要添加紧固点。按【Delete】键可以逐个删除锚点,按【Esc】键可以删除全部已绘制的锚点。

【磁性套索工具】选项栏如图2-12所示,选项栏中常见参数含义如下。

图2-12 【磁性套索工具】选项栏

· 宽度:决定了以鼠标指针中心为基准,其周围有多少个像素能够被工具检测到,如果对象的边界不是特别清晰,则需要使用较小的宽度值。

· 对比度:用于设置工具感应图像边缘的灵敏度。如果图像的边缘对比清晰,可将该值设置得高一些;如果边缘不是特别清晰,则设置得低一些。

· 频率:用于设置创建选区时生成的锚点的数量。该值越高,生成的锚点越多,捕捉到的边界越准确,但是过多的锚点会造成选区的边缘不够光滑。

· 钢笔压力:如果计算机配置有数位板和压感笔,可以单击该按钮,Photoshop会根据压感笔的压力自动调整工具的检测范围。

2.1.3 选择工具

1. 魔棒工具

魔棒工具用于在颜色相近的图像区域创建选区,只需单击鼠标即可对颜色相同或相近的图像进行选择。选择工具箱中的【魔棒工具】,在要选择的区域处单击,如图2-13所示。

图2-13 单击鼠标

【魔棒工具】选项栏如图2-14所示,选项栏中常用参数含义如下。

图2-14 【魔棒工具】选项栏

· 取样大小:用于设置魔棒工具的取样范围。选择【取样点】可对光标所在位置的像素进行取样;如选择【3×3平均】,可对鼠标指针所在位置3个像素区域内的平均颜色进行取样,其他选项依次类推。

· 容差:控制创建选区范围的大小。输入的数值越小,要求的颜色越相近,选取范围就越小;相反,则颜色相差越大,选取范围就越大。

· 消除锯齿:模糊羽化边缘像素,使其与背景像素产生颜色的逐渐过渡,从而去掉边缘明显的锯齿状。

· 连续:选中该复选框时,只选取与鼠标单击处相连接区域中相近的颜色;如果不选择该复选框,则选取整个图像中相近的颜色。

· 对所有图层取样:用于有多个图层的文件,勾选该复选框时,选取文件中所有图层中相同或相近颜色的区域;不勾选时,只选取当前图层中相同或相近颜色的区域。

2. 快速选择工具

快速选择工具是一款智能选取工具,其选择范围比魔棒工具更加直观和准确。该工具图标由一支画笔与选区轮廓组成,能够利用可调整的圆形画笔笔尖快速绘制选区,可以像绘图一样涂抹出选区,在拖曳鼠标时,选区还会向外扩展并自动查找和跟随图像中定义的边缘。

选择工具箱中的【快速选择工具】,在图像中要创建选区的区域拖动鼠标,释放鼠标后,鼠标经过区域的相近颜色像素转换为选择区域,如图2-15所示。

图2-15 拖动鼠标

【快速选择工具】选项栏如图2-16所示,选项栏中常用参数含义如下。

图2-16 【快速选择工具】选项栏

· 选区运算按钮:单击【新选区】按钮,可创建一个新的选区;单击【添加到选区】按钮,可在原选区的基础上添加绘制的选区;单击【从选区减去】按钮,可在原选区的基础上减去当前绘制的选区。

· 笔尖下拉面板:单击 按钮,可在打开的下拉面板中选择笔尖,设置大小、硬度和间距。

· 对所有图层取样:可基于所有图层创建选区。

· 自动增强:可减少选区边界的粗糙度和块效应。【自动增强】会自动将选区向图像边缘进一步流动并应用一些边缘调整,也可以在【调整边缘】对话框中手动应用这些边缘调整。

课堂范例——抠取颜色单一的图像

步骤01 按【Ctrl+O】组合键,如图2-17所示。

图2-17 打开素材

步骤02 选择工具箱中的【魔棒工具】,在选项栏中设置容差为20,选中【连续】复选框,如图2-18所示,在白色背景处单击,得到如图2-19所示的选区。

图2-18 【魔棒工具】选项栏

图2-19 在白色背景处单击

步骤03 按【Ctrl+Shift+I】组合键,反选选区,如图2-20所示。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将选区内的女孩拖到“背景”文件中,如图2-21所示。

图2-20 反选选区

图2-21 最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