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项目管理:实操、案例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

当今,在语言服务需求增长超出翻译从业人士的增长速度的趋势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样的至理名言再实用不过。翻译技术的运用程度无论是针对个人译员,还是翻译团队、翻译公司,都是一项核心竞争力。翻译技术指的是特定的可以辅助翻译过程和翻译研究的信息辅助技术。大体上包括语料库技术、互联网搜索引擎、特定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各类电子辞典及电子工具书,以及其他类型的电子辅助工具。

如今,译员在执行翻译项目的时候,会遇到不断增多的需求与难点,比如快速查词、使用参考文件、确保翻译的统一性等,这些问题依靠技术便可获得快速便捷的解决。而另一方面,译员在翻译中也在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完全依赖人工到逐步希望利用技术智能手段来解决问题,提升翻译质量,改善项目管理的能力。从最初级的电子词典到机器翻译,再到融合着翻译记忆库、术语库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以及译后编辑软件,技术在以各种形式不断融入翻译项目之中,也在逐步改变翻译项目中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方式与思维习惯。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核心定义

翻译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与研发的过程,但翻译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始终围绕一些核心的概念进行。本小节就这些核心定义从技术角度进行解释,加强读者对翻译技术的了解。

1. CAT工具

我们把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 Assisted Translation)工具简称为CAT工具。CAT工具是目前翻译行业最主流、最主要的翻译技术。CAT工具最早源于机器翻译,但与以往的机器翻译软件不同,它并不依赖于计算机的自动翻译,而是在人的参与下完成整个翻译过程。与机器翻译相比,使用CAT工具完成的翻译更加准确,不会出现字字对应的机械翻译,也不会出现句子内部或句子前后语义不通顺、不衔接的情况。与人工翻译相比,它使繁重的手工翻译变得自动化、流程化,大幅度提高了翻译效率,同时借助CAT工具中的一些质检功能,也更能保障翻译的质量。

目前翻译行业中常用的CAT工具多是一些基于计算机的软件,如Trados、雪人、MemoQ、Wordfast等。近年来,也出现了一款基于网络、无须安装即可使用的在线CAT工具—译马网[1]。但无论是哪种CAT工具,基本上都是基于后台专业的服务器,使用者经授权后或通过账号进入翻译平台,进行相关翻译操作。CAT工具各具特色,比如,Trados可同时打开多个翻译文件,方便份数较多的文件同时进行翻译与查询;雪人可自动生成段段对照格式的译文;MemoQ可以根据筛选条件,对文本进行筛选;译马网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上做翻译,数据存储在云端,用户不需要下载软件;等等。但各CAT工具翻译操作方法也有相同之处,对一款工具的熟练掌握即可有助于其他CAT工具的学习与使用。

2. 翻译记忆库

简而言之,翻译记忆库(Translation Memory,简称TM)是一个特定格式的语言存储空间,是个人或者翻译公司长期存储语言资产的有形形式。出于安全性考虑,翻译公司一般将TM存放在服务器上。实际项目过程中,将TM挂接于CAT工具中。译员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查找TM中的历史翻译内容;另一方面,新的译文文本也将被实时更新于TM中。不同CAT工具对应的TM格式有所不同,但所能导入TM的文件必须是tmx格式的文件。要编辑和生成tmx文件,翻译公司一般会使用Heartsome TMX Editor软件,这是一款专门的tmx文件的编辑器。TM的更新、维护与管理也是翻译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3. 术语库

术语库与翻译记忆库相似又有所不同。相似的是,术语库也是挂接在CAT工具所创建的项目下。译员可查看术语库中的术语,也可在翻译过程中添加术语,确保术语在所有翻译文本中的统一。但不同的是,翻译记忆库是针对文本的存储,一般以句子及段落为单位;而术语库则是针对特定词汇、专有名词等术语进行的存储,以词汇为单位。

[1] 译马网官网:http://www.jeema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