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薇拉·凯瑟《啊,拓荒者!》(1913) 美国内布拉斯加
Willa Cather,O Pioneers!,Nebraska,USA
瑞典移民的后裔亚历山德拉·伯格森克服了她的弟弟们造成的困难和灾祸,成功地适应了内布拉斯加的恶劣环境,最终在这个物产丰富的地方过上了优裕的生活。
我们以为自己知道“拓荒者”的含义:开阔的草原和大篷车队浮现在脑海中,欧洲移民凭借“天定命运”,一路向美国西部开拓荒野。然而,这个词实际上源于古法语中的军事用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一直在使用:“拓荒者”是一群建造军营、桥梁、道路、铁路和矿井的工程师。1779年,英国上尉乔治·史密斯在他的军事词典里提到,他们“配备围裙、短柄斧、锯子、铁锹和鹤嘴锄”。这些工具明确了“拓荒者”与军队工程师的关系:他们是一些背井离乡、打造新家的人,他们与坚硬的荒地、无情的天气和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做斗争,在大草原和平原上建成新的家庭和社区。
薇拉·凯瑟10岁时,家里的农场毁于一场大火,她和全家人一起从弗吉尼亚州搬到内布拉斯加州,途中经过广袤无际的土地时她震惊不已。尽管凯瑟成年后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东部城市,但开垦大平原北部地区所需要的艰苦的体力劳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对她的价值观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内布拉斯加州南部和大部分高平原地区一样,没有水草丰茂的植被,也没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它的美是朴素而优雅、宏大又振奋人心的。远处的地平线像180度角一样平坦,眼前的草原波浪起伏,中间盘绕的水道两侧树木茂盛。没有猛烈的雷暴或暴风雪侵袭(风暴强度与很多移民的家乡的风暴不相上下)时,天空会染上层层蓝色、金色和粉色。冬日的大雪堆砌成丘,起起伏伏;盛夏的暑热炙烤幅员几英里的草地,扬起闪光的气浪。在这种环境下,动物不需要树林隐藏自己,也不需要大片的水源;草原上的狗、鹌鹑、野牛和郊狼利用自己的皮毛颜色、奔跑速度或者体形大小做出最好的防御。
在这片土地上拓荒的人们必须融入它才能生存。父亲死后,亚历山德拉没有成为一名农民,而是成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过程控制经理,经营着她继承下来的、买下来的农场。她的父亲和兄弟不是放弃了传统的做事方法,就是坚持按旧方法做事,可亚历山德拉却重新评估了周围的环境,决定按照土地的条件来生产,而非生搬硬套旧世界的那些方法。几十年耕作下来,这片土地的回馈竟然出乎意料地慷慨:“富饶的土地产出了沉甸甸的收获;干燥宜人的气候和平坦的土地让人和牲畜的劳作都变得更容易。”于是,这片土地的美不再出自它的偏远和陌生,而在于丰盛的收获和经济上的富足。草原上成群的野生动物已经消失了,电话线和牧场围栏将它定义为人类的领地。
《啊,拓荒者!》真正讲述的并不是移民如何驯化这片土地,而是这片土地如何影响或者毁掉那些试图驯化它的人。亚历山德拉的弟弟们不喜欢农场生活,也不懂姐姐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预见,而亚历山德拉的原则是要与土地达成和谐统一的关系:“自从那片土地在万亿年前从海底浮现出来以来,可能是第一次有人类满怀爱与渴望注视着它。她觉得它是富饶、宏伟、壮丽的,看起来美不胜收。”北美大草原重新定义了自然之美的概念,也定义了那些学着在草原上生存和生活的人。这部小说绝对不是利奥波德[48]式环境保护主义的一场声明,但是,对于荒野的热爱,对荒野的力量与丰产的尊重,能够让拓荒者的铁锹和鹤嘴锄变成艺术家的雕刻刀,成为创造工具,而不是破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