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仝序
岁在己亥、庚子之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武汉保卫战”打响,中医再次走上历史舞台。
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每到瘟疫流行,总少不了中医在其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我们的祖先最早在甲骨文《卜辞》中即有“疫年”的记载。东汉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编著《伤寒杂病论》,此后伤寒理论辨治瘟疫绵延上千年。明末吴又可结合瘟疫诊疗实践,撰写《温疫论》,提出疠气致病及邪伏膜原理论,至清代又有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三焦辨证,进而形成温病学派,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疫病防控诊疗体系。一部中医发展历程包含了中华民族抗击疫病的战斗史。及至近代以来,西医渐进,中医慢慢退出主流舞台,但中医防治疫病的经验未受到时代限制,仍然熠熠生辉,SARS、流感时期的中医参与即对提高临床疗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前正值国家对中医药发展事业的大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此次疫情起始,中医界同仁即最早亲赴一线,加入武汉保卫战,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展现了医者的天职,为国分忧的担当,还有满满的自信。我曾参加抗击SARS。本次疫情,我作为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组组长,也亲临战场。能为此次抗疫做出一点贡献,是荣幸,也是荣耀。
事实证明,中西医并不矛盾,二者结合更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西医界同行的大力支持,大家齐心协作,中医参与力度与执行效果前所未有。例如截至3月13日,由经方优化组合而成的“清肺排毒汤”,经10个省份1 26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服用,临床总有效率达97%。此次防疫工作中,根据临床反馈,专家组对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了及时更新,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的结合,是中西医专家并肩战“疫”、共同智慧的结晶。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总体局势得到控制,工作重点转移到对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期患者的康复锻炼。通过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组,对重症患者进行一对一会诊,制订中西医诊治方案,以降低死亡率。我发起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门诊协作网络已开始运行,武汉部分医院已加入该网络,建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门诊和感染医务人员康复管理平台,相信在这一阶段中医也会展现自身优势。
此次疫情也提示我们需要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基层社区卫生能力,必要时发挥“拦阻干预”作用。同时,还要继续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研究,促进中西医新药开发,以不变应万变。新时代,也要结合现代技术,对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案进行探讨,最大程度发挥中医应有的作用。
将此次防疫工作中宝贵的临床经验及时记录下来,分享于同仁,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中医认识,在当前国际抗疫尚未取得绝对胜利的背景下,向中国与世界贡献中医力量。张忠德先生,人称“德叔”,君子也,战士也。为人谦谦,带兵打仗有极强的凝聚力;承担重任,哪里艰苦,就带领队伍冲向哪里。率先士卒,以身示范,亦是大将军也。广东一支,堪称智勇双馨,疗效突出。张忠德、邹旭教授带领的国家中医医疗队在前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编写的这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医案精选》即顺应这一要求而作。该书选取了各个阶段的经典案例,并配有影像资料,药物与非药物疗法并用,治病与中医康复锻炼同行,资料齐备,内容翔实,堪称中西医结合或纯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典范。
此书是对本次抗疫过程中中医治疗过程的一份历史记载,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每个阶段的处理均具有指导意义,相信能为医疗同行提供参考。为中医人自豪,为振兴中医呐喊,对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
是为序!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于庚子年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