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家长应懂的心理法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自我效能感: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第一部分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孩子以多大的精力和耐心達到目標,相比他的實際能力,更多地取決於他的自我效能感。

在生活中,有些孩子自信心不強,幹什麼事情都畏手畏腳。究其原因,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每個人在面對任務或困難的時候,都會對這些任務和自己的能力作出判斷:我能否勝任這些工作?以我的能力,能應付眼前的困難嗎?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把人們對自己能否完成某項特定任務或應付某種情境的能力判斷、信念及其自信等方面的感受,稱為“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影響或決定人們對行為的選擇,以及對該行為的堅持性和努力程度;影響人們的思維模式和情感反應模式,進而影響新行為的習得和習得行為的表現。

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心中充滿無限的可能性,他們相信一切都是可以超越的。美國20世紀現代主義著名詩人卡明斯(Edward Estlin Cummings)說:“一旦我們相信自己,我們就能夠拿好奇心、求知慾、愉悅等一切展現人類美好品質的體驗來冒險。”

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任務太難才使孩子失去信心,而是因為他們缺乏信心才覺得學習太難。在學習能力差不多的情況下,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也就是對於完成好學習任務有充分自信的學生,取得的成績會更好些。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齊默爾曼(B. J. Zimmerman)指出的:孩子以多大的精力和耐心達到目標,相比他的實際能力,可能更多地取決於他的自我效能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們會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自我效能:替代性經驗—對其他人的表現的觀察;說服—通過他自己的思考或者別人的勸說,確信自己能夠做一些事情;情緒—它會影響自我效能水平,比如焦慮和興奮。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着手,來培育孩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第一,信任和鼓勵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播下自信的種子。孩子會在內心記住這種信任,循序漸進培養自己的自信心。例如,“你的表現很棒!”這看起來簡單,許多父母卻做不到。

1996年,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和他的同事,曾經對279名11~14歲的兒童和他們的父母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證明父母和兒童的自我效能水平能夠相當程度地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而父母對孩子的激勵,也有助於孩子獲得好成績。

以自信為核心的自我效能感,是孩子學習成功的關鍵。孩子也許會犯錯誤,也許會不斷變化自己的想法,但他們能體會並且永遠不會忘記你的鼓勵和支持。如果你信任你的孩子,他們也會信任自己。

父母要杜絕那種不容置疑的批評,因為這往往讓他們感到氣餒,以為自己不夠聰明,不會讀書。這種過程是破壞性的,它會碾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以為自己沒有能力。

第二,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需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成功,並感覺他們能做到。

1981年,舒恩克以算術成績極差的小學高年級學生為被試,對自我效能感進行了研究。他為這些學生安排了一個星期的訓練,在每次訓練中他先讓他們分別學習算術的自學教材,然後由榜樣演示如何解題,榜樣在解題時,一面算一面大聲地說出正確的解題過程,最後再讓這些學生自己解題。

而在他們自己解題之前,舒恩克要求他們把所有的題看一遍,並判斷一下自己有多大把握來解每一道題,以此來瞭解其解題的自我效能感。結果發現,經過訓練,這些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逐漸得到增強,與之相應,他們解題的正確性和遇到難題時的堅持性也得到了提高。

這個實驗再次證明,自信來源於孩子對所從事的活動的熟練程度,而不在乎與別人相比的優劣;當這種熟練感變成煩悶和焦慮,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孩子的自信,建立在能夠看到自己熟練程度不斷提高的基礎上,必須通過孩子自己領悟才能得到。這不僅是一個學習能力的提高,更是一個自信提升的過程。

第三,讓孩子學會自己面對挑戰。必須通過指導、教育和創造性的活動,提高他們的自我效能感,讓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所犯的錯誤都是有意義的,不存在所謂“愚蠢的錯誤”或者“不應該的錯誤”。在這方面,我們一定要記住美國育兒作家娜奧米·阿爾多特(Naomi Aldort)的話:“真正的自信得益於‘我能行’的信念。當孩子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時,家長就務必時刻提醒自己:除非他提出要求,否則不要隨便幫助他。”

第四,讓孩子在群體中找到自信。

讓他們有自己的追求的同時,加入群體,享受群體帶給他們的快樂。對孩子們建立自我效能感來說,那些鼓勵孩子協作的活動,要比充滿競爭的活動效果更好。比如說,可以讓孩子教小弟弟小妹妹讀書。這樣的輔導模式,會讓小的孩子獲得知識,而讓大的孩子得到自信。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真正的主角是他自己,別人的指導不是必不可少的。離開家長,孩子也可以自己把一個東西學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