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8章 疑兵
莫负:“李广这人,一言难尽。他自己站在聚光灯下,出尽风头;可他麾下将士的生死,他却都顾不上。”
王旭犹疑的问道:“有这么惨烈?。。。。。。李广如此勇猛,打仗会如此不济?”
莫负:“倘若打仗只看谁勇猛,天下早就是项羽的了,刘季哪里排的上号?天下英雄数不胜数,最会打仗的那个,却是钻别人裤裆的韩信。”
王旭恍然大悟,说道:“有道理。那我该怎么自保?”
莫负:“出门打卡,准时下班。”
于是,李广、王旭领着五万大军向边境进发。行军途中,李广与士卒们同吃同饮。缺水短粮之时,只有当士兵们都喝过水了,李广才会喝水;只有当士兵们都吃饱了,李广才会开始进食。李广得到的赏赐,也全部分给部下。就这样,士卒们都愿意为李广卖命。
一天晚上,汉军经过一片丛林,李广看见路边的草丛中有一个黑影,形似一只猛虎,于是大喝一声:“小心老虎!”说时迟那时快,李广拉弓一箭射去,半截箭矢都扎进了那片黑影。左右的将士小心翼翼的靠近那片黑影,点燃火炬一瞧,原来是一块巨石。箭头已经深深扎进了那块巨石,只留着半截箭尾在外面。有士兵想把那只箭拔出来,拔了半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拔出来。
王旭对李广心生佩服,却也发现李广行军散漫。李广为了便利,总是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安营扎寨;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只是远远的安插了几个哨兵。王旭就劝李广:“你治军如此轻简,倘若敌军突然来犯,我军就危险了。”然而,李广自有主张,对王旭的劝告不屑一顾。
经过连日跋涉,李广、王旭的大军终于抵达边境。王旭自告奋勇,向李广请命,仅带着几十名轻骑出塞探察敌情。王旭一行人来到大草原,望见这一派天地宽广的景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众人纵马驰骋,不知不觉忘了时间,也不知跑了多远,身在何地。众人正玩的兴起,突然望见远处有三个徒步的勋育士兵。
王旭不禁喜上眉梢,对左右说道:“我们真是撞大运,这三个勋育步兵应该是落单了,正好可以拿他们的人头祭旗。”说完,王旭领着众人,呼啸着向那三个勋育士兵冲杀过去。那三个勋育步兵听见王旭等人的声响,不慌不忙的张弓搭箭,须臾功夫,竟连续射杀了十数名汉军。
可怜那十几名汉军,临死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却这样不明不白的一命呜呼了。王旭一行人见那三个勋育士兵射术了得,瞬间惊出一身冷汗,一边找掩体,一边慢慢靠近那三个勋育士兵。那三个勋育士兵也不是吃素的,分开行动,在丘陵地带来回穿梭,闪转腾挪,引着王旭一行人在大草原上兜圈。王旭等人就像没头苍蝇,跟着那三个勋育士兵四处瞎跑。那三个勋育士兵一边兜圈,一边时不时的转身回头射杀汉军。就这样,死伤的汉军越来越多。
跑到最后,王旭发现随从们已是伤亡殆尽,只剩下他一个人。王旭这才反应过来,暗呼不妙,调转马头就要逃;这时,一个勋育士兵瞅出了王旭的心思,搭弓射箭,正中王旭的后背。
王旭猛然觉得背上一阵剧痛,几乎要昏厥落马。王旭咬紧牙关,死死拽着缰绳,一路狂奔,向着汉军大营的方向逃去。王旭正在仓皇之际,突然望见前面出现百来名骑兵。王旭心想:“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勋育伏兵,这次玩完了。”
等那些骑兵到了近前,王旭才看清原来是李广带来的援兵。
原来,王旭走后,李广一来担心王旭遇险,二来技痒想露露身手,就带着百来号骑兵尾随而来。王旭策马来到李广跟前,说道:“这三个勋育士兵射术了得,恐怕身份不凡。”
李广见王旭负伤,命人将其带到阵后疗伤包扎。随后,李广命骑兵散开,从左右两面包抄而去。那三个勋育士兵腹背受敌,又是徒步作战,只得在原地作战。李广带来的这些骑兵都是跟随他多年的亲兵,骁勇善战;过不多时,就将那三个勋育士兵团团围困。李广亲自张弓搭箭,射杀其中二人,并俘虏了一人。
经过盘问,这三个勋育士兵原来是栾弟默读的亲兵,擅长射雕。今日,他们三人擅自出营狩猎,却无意间撞见了王旭、李广的人马。李广命人将那个勋育俘虏绑缚上马,正要回营;背后突然喊杀声震天,原来是数千名勋育骑兵杀到了。
众人顿时急了:“快逃吧,我们就百来号人,哪里是这几千名勋育骑兵的对手。”
不料,李广镇定的说道:“且慢。我们离大营有几十里,倘若仓皇逃跑,勋育骑兵必定奋力追击,我们就在劫难逃了。我们先按兵不动,观察对方的反应。他们可能会误以为我军主力就在附近,我们是诱敌的先头部队,他们就不敢贸然攻打我们了。”于是,李广下令原地待命。好些个战士骑在马上,内心惶恐,两腿直打哆嗦。
这数千名勋育骑兵,领队的正是栾弟稽粥。栾弟稽粥见这百来号汉军居然不逃跑,不禁大吃一惊,果然怀疑有诈。栾弟稽粥就下令止步,严阵以待。李广对勋育大军观察了一番,突然下令:“前进。”汉军将士又惊又疑,只得很不情愿的缓缓向勋育骑兵靠近。
等到距离勋育骑兵约二里地远时,李广又下令解鞍下马。左右惊怖的问李广:“敌人众多,距离又近,倘若发生紧急情况,咋办?”
李广镇定自若的说道:“敌人以为我们会逃,我们偏偏不逃,还解鞍下马,敌人就会更加坚信我们是来诱敌的。”于是,汉军将士们纷纷解鞍下马。勋育骑兵见此情状,更加疑虑,不敢来袭。
栾弟稽粥观察了一会儿,命令身边一个骑白马的裨将出阵,前去探察李广部队。李广远远看到那个裨将走近,二话不说,翻身上马,领着十几名骑兵冲杀过去,将其射死。随后,李广又回到原地,解下马鞍,让众人随意躺卧在地。
就这样,汉军也不逃跑,勋育大军也不敢逼近,两军就这么僵持着。过了不久,夜幕降临,勋育骑兵担心遭到汉军伏兵的夜袭,就全数撤离了。
李广也不追击,只是静静的看着勋育兵团离去。天亮后,李广方才领着众人回到大营。留守在大营中的汉军将士不知道李广的行踪,焦急了一整夜,如今看见李广安然无恙的归来,不禁欣喜若狂。随后,李广故布疑兵之计,吓退栾弟稽粥的事迹在军中传开,汉军将士们对李广更加佩服的五体投地。
王旭疗养了数日,渐渐康复。过了不久,栾弟默读领着勋育大军直抵边境,与汉军对峙。勋育士兵前来骂阵,李广、王旭在营前察看,王旭对李广劝道:“勋育初来乍到,士气正盛,应避其锋芒。我们不如坚守不出,让勋育空耗粮饷,再伺机攻打。”
李广完全不顾王旭的劝告,执意领兵出营接战。李广身先士卒,率领众将士与勋育大军展开肉搏战。王旭不敢迟疑,也率领人马出营,策应李广。李广奋勇厮杀,连斩数十人,自己也负伤十余处。王旭被勋育大军堵截,陷入苦战,愣是无法与李广会合。
就这样,两军鏖战了大半日,各有死伤,不分胜负。王旭杀出重围,终于与李广会合,护卫着他慢慢向大营退却。然后,双方各自鸣金收兵。
王旭默默的跟着李广,进了中军帐。王旭实在忍无可忍,冲着李广怒吼:“李将军,你身为主帅,却不计后果与敌人贴身肉搏,这只是偏将的本事,岂是大将所为?!倘若你战死沙场,我军几万将士该如何是好?!”
李广瞥了王旭一眼,一边用绷带缠绕伤口,一边满不在乎的呵呵笑道:“王将军多虑了,我这不好好的嘛!能取我李广性命的人,还没生出来呢!”王旭拿李广没法儿,气的说不出话来,只得干生闷气。
之后,勋育大军连日来挑战,李广都毫无惧色,亲自领军出战。几战下来,双方互有死伤,难分伯仲。王旭越来越担忧,对李广劝道:“勋育大军二十万,我军只有五万;再这样耗下去,我军恐怕会一兵一卒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