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管不好情绪,负能量会淹没你
管好情绪,才能掌控人生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一位老者背负着一个砂锅前行。半路上,拴着砂锅的绳子断了,砂锅掉在了地上摔破了,可老者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头也没回,仍然径直往前走。路人很是不解,于是喊住老者说:“你不知道你的砂锅碎了吗?”
老者淡然地回答:“知道。”
路人又说:“那你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呢?”
老者说:“已经碎了,回头又有什么用呢。”
老者说罢,又继续赶路。
这个老者是对的,既然砂锅已经碎了,回头看又有什么用呢?这正如人生中的许多失败一样,既然失败已经无法挽回,再去惋惜悔恨也于事无补。与其在痛苦中挣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找到一个目标奋发努力。所以在生活中,让我们学习一下那个老者吧,不要为失败做无谓的自责和叹息。学会放弃,超越自己,拥有一种战胜自我的强者姿态。
一位美国心理医生接待了一位焦虑症患者。这位患者曾经是一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干这一行已经有许多年了,他曾为曼哈顿的摩天大楼建造出了不少力。但是,他自己却没有丝毫的成就感。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他甚至对医生说:“我现在十分痛恨自己,有时竟然想从建筑工地的高楼上跳下去,一死了之。”
为了帮助他,医生详细地询问了他过去的生活状况。在医生的询问下,这位建筑设计师打开了压抑多年的心灵,滔滔不绝地谈起了自己失败的人生经历。
这一切似乎是很矛盾的,因为现在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建筑业萧条的时候,他当上了建筑设计师,这一干就是好多年。他也找到了自己爱的人,结了婚,现在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父亲。而他的子女也十分优秀,长女现在在一所不错的大学学习。但是,他却来找心理医生,希望能得到帮助。
在了解了这些后,心理医生对这位建筑设计师说:“亲爱的先生,我想您应该改变自己的思维。你曾经失败过,但是你想想,每个人都会有失败,你为什么就不能有失败呢?多年来,你工作稳定,并且娶妻生子。你用自己的辛苦的劳动所得来养育孩子,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你想这不是成功又是什么?要知道,你的成功远远大于你的失败。你要把过去的失败放下来,应该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
建筑设计师的脸上掠过一丝笑容,他说:“但是,我似乎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别再对曾经的失败依依不舍了。”心理医生说,“你已经成功了,想想这些成功吧。这样做了,你就能开始享受生活,你就会笑得更多。”
我们知道,行走于人世,我们每个人的旅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对失败和不幸,最具智慧的处理办法就是——学会放手。学会对过去的不幸和失败放手,这样就会使自己在心理上不负担过重的压力,让自己能把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业上来。
如果一味地将失败刻在心里,时间长了就会成为无法抹去的阴影,让自己永远地痛着。这种痛会使人丧失许多快乐和美好的东西,会成为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失败就像一块巨石压在你的心上,而且,如果一直这么压着,这块石头的重量就会越来越重,终有一天会压得你轰然倒下。
那是在1832年的美国,有一个人和大家一块儿失业了。这个失业的人很伤心,但他同时下决心一切再从头开始。开始的时候,他参加州议员竞选,结果竞选失败了。他又着手开办自己的企业,可是,不到一年,他的企业倒闭了。此后几年里,他不得不为偿还债务而到处奔波,生活一度十分艰辛。
后来,他再次参加竞选州议员,这一次他当选了。在他的内心,一丝淡淡的希望再次升起,他仿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1851年,他迎来了自己的爱情,与一位美丽的姑娘订了婚。但是,让人所始料不及的是,在离结婚日期只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他数月卧床不起,心灰意冷。
第二年,他决定竞选美国国会议员,结果仍然名落孙山。1856年,他再度竞选国会议员。他认为自己在争取做国会议员中的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选举他,但还是落选了。
为了挣回竞选中花销的一大笔钱,他向州政府申请担任州的土地官员。州政府退回了他的申请报告,上面的批文是:“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具有卓越的才能、超常的智慧。”
接二连三的失败并未使他气馁,过了两年,他再次竞选美国参议员。也许你觉得这次的答案应该是他成功了,但实际是,他又失败了。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早就崩溃了,但他始终没有停止追求。1860年,他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
他是谁呢?他就是至今仍让美国人深深怀念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林肯一生经历了十一次重大事件,只成功了两次,其他均以失败告终,但他凭借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最终当选为美国总统。或许他没有傲人的才华,没有惊人的智慧,但他的那种不畏惧失败的品性让他走得比别人远,让他获得了非凡的成功。
可见,真正的失败不是不成功,而是沉湎于过去的失败而不能自拔,是跌倒了不能爬起来继续前进。如果你现在正处于人生的低潮,请不要畏惧你的失败和面前的困难,相信自己,勇于拼搏,你就能笑到最后。
人生就是一个由失败与成功组成的集合体。有一句特别有诗意的话:“你为错过了群星而哭泣,那么月亮也会被错过。”虽然对那些已经发生过的失败和不幸,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努力去把握未来的一切,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心灵茶社
行走于人世,我们每个人的旅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对失败和不幸,最具智慧的处理办法就是——学会放手。学会对过去的不幸和失败放手,这样就不会使自己在心理上负担过重的压力,让自己能把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业上来。
如果一味地将失败刻在心里,时间长了就会成为无法抹去的阴影,让自己永远地痛着。这种痛会使人丧失许多快乐和美好的东西,会成为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失败就像一块巨石压在你的心上,而且,如果一直这么压着,这块石头的重量就会越来越重,终有一天会压得你轰然倒下。
给负面情绪变个“妆”
负面情绪有很多种,像生气、忌妒、烦躁、失望、抱怨、愤怒、郁闷、绝望、恐惧、悲痛、压抑、伤心、哀怨、内疚等。它们是我们主观产生的一种很糟糕的心情,很难自我控制。
大多数的人产生负面情绪,都是由于受了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在特别的情形下做出来让你难以接受的事情。很多人都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不顺心的事上,凡事总往坏处想,越想越烦恼,然后负面情绪就会笼罩整个心灵。
另外,负面情绪很容易被感染。本来我们的情绪是积极的,但当我们看到别人烦躁、焦虑、忧虑等,我们的情绪也会变得烦躁、焦虑、忧虑等,甚至,别人的反应还没有你的反应强烈。心理学家研究证明:20分钟的时间,一个人就会受到他人负面情绪的感染。
有一个人,他很忌妒他的邻居。只要看到邻居高兴,他就会很不开心;邻居的生活过得好,他心里就会很不痛快。于是,他心里每天都盼着邻居遇到倒霉的事情,比如,盼邻居家突然失火,盼邻居家有人得病,盼小偷钻入邻居家……
虽然他心里一直在诅咒邻居,但是每次见到邻居,就会发现邻居依然过得很好,并且邻居每次见到他都会笑着和他打招呼,于是,他的心里就更加不痛快了……就这样,他每天都很痛苦,很焦虑,整天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身体变得越来越瘦,好像心口悬着一块巨石。
在焦虑的生活中,他每天寻思怎样亲自给邻居带去晦气。有一天,他买了一个花圈,趁着夜色偷偷送到邻居家去。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听到里面有哭声。他准备上前听仔细怎么回事,邻居出来了。看到他手里拿着一个花圈,赶紧客气地说:“你这么快就知道了,真是谢谢!”原来,邻居的父亲刚刚去世。他面对邻居,感到很无趣,说了两句安慰的话就走了出来。
故事的主人公表现出的是典型的忌妒。他把自己的心灵置于地狱之中,拿别人和自己过不去,不断地折磨自己,从而产生焦虑情绪,不能自拔。忌妒情绪是心灵的地狱,总拿别人的好来折磨自己很容易让自己焦虑不安。
在生活中,我们要尽量消除负面情绪,从而消除焦虑。负面情绪就像是心灵上的一剂慢性毒药,如果不消除长久困扰自己的负面情绪,就会慢慢丧失理智,做出愚蠢、轻狂的行为。
在社会快速发展、变革的过程中,人们心灵遭受的不平衡越来越多,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及时疏导自己的情绪,就会因为小的负面情绪产生更多的大的负面情绪,使自己的心灵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
当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不用抗拒它的存在,不要抓住负面情绪不放,避免过分注重它而使自己陷入为焦虑而焦虑的境地。
小王是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经理,他的工作表现一向很出色,是老板比较器重的业务骨干。有一天,在自己驾车上班的路上,一位客户给他打电话,不厌其烦地和就他广告价格的问题进行谈判。他边开车边和客户交流,在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了,他没有及时刹住车,就冲了过去。
到了公司,他为闯红灯的事后悔不已,心情很差。但是,他已经约好和一个客户在公司面谈业务,所以他不能情绪低落,表现出萎靡不振样子。于是,他在会议上努力让自己笑容可掬,假装成心情很愉快而又和蔼可亲的样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精心“装扮”的心情带来了不错的效果。从此以后,他就不再为小事焦虑了。
心理学家也认为,假装某种心情,刻意模仿某种心情,可以帮助我们真正拥有那种心情。但是大多数人情绪低落的时候会选择避不见人,让低落的心情慢慢消散,而不会选择通过假装和模仿来得到喜悦的心情。
当人焦虑不安时,大多数人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自然无法改变自己的负面情绪。当然,情绪和行为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想改变也不会瞬间就改变。著名心理学家艾克曼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一个人心里一直想象自己进入某种境界,并感受进入那种境界后的情绪,那种情绪十有八九会到来。为了不再焦虑,为了消除一直困扰自己的负面情绪,我们不妨时常给自己的心情“乔装打扮”一下。
另外,当我们因为负面情绪而焦虑的时候,我们可以反复问自己:“是什么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能准许这种情绪存在吗?”“我能否放下这种情绪?”“我愿意放下吗?”“我什么时候放下?”反复提问可以让我们对负面情绪和自己有更多的认知,然后理智地掌控自己的情感,进而消除负面情绪。
心灵茶社
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而焦虑时,应该深刻反思自己,找出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坚决放弃它,用理智战胜焦虑。我们要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一切事物,发现事物好的一面,这样就会改变对自己的观念,从而不再焦虑。
当你被不良情绪长期困扰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宣泄的方法。该哭就哭,不满就发发牢骚,愤怒时骂两句,以此疏导心情。
让冲动的魔鬼远离自己
如果你在生气的时候打碎了一块玻璃,就算你立即换上了一块新玻璃,但是你的行为依然会招到别人的训斥;如果你在神志不清时打碎了一块玻璃,你的责任就会轻些;当你不小心碰碎一块玻璃的时候,可能没有人会抱怨你。同样是打破一块玻璃,冲动的时候往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当我们掉入冲动的陷进时就会莫名地冲动,并且肯定得不到好结果,避开冲动陷阱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的言行保持在陈述事实的范围之内。这样,我们就能客观地陈述所发生一切,能冷静地区分自己与别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克制自己的冲动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让自己那么容易动怒。不管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挑战,想要真正地享受生活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事的时候保证自己的动机是正确的。
有一天,罗德里克的儿子又在家里无缘无故地大发脾气,罗德里克等儿子气消了,就把他叫到自己的书房,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孩子,你这样容易动怒不是一种好习惯,你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
儿子说:“爸爸,我也很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我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罗德里克想了一会儿,对儿子说:“如果真像你说的这样的话,爸爸给你一个建议,只要你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就一定能控制住自己。”说着,罗德里克带着儿子来到后院,指着后院的栅栏对儿子说:“从现在开始,当你有发脾气的冲动时就跑过来,在栅栏上钉上一个钉子,如果哪一天你没有发脾气,就拔下一个钉子,直到钉子拔光再告诉我。”
儿子按照爸爸的方法执行,没多长时间,栅栏上就被钉满了钉子。此后,为了拔掉钉子,他开始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气。日子久了,他开始习惯平静地与人接触,脾气也没有那么大了,钉子在一个个地减少,终于有一天,栅栏上的钉子被全部拔光了。
罗德里克看到栅栏上没有一个钉子了,很欣慰地笑了,他对儿子说:“你现在已经可以控制自己了,可是,你看见栅栏上留下的洞了吗?钉子留在栅栏上的洞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你要知道,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也会在别人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抹平的伤疤。”
听了爸爸的话,儿子很惭愧地低下头。从此,儿子再也没有发过一次脾气,变成了一个非常热情的人。
我们一时冲动对别人造成伤害,再多的弥补往往无济于事,所以我们应该控制自己,尽量不要让自己冲动。当我们生气的时候,不管是什么样的局面,我们一定要留下退一步的余地,以免造成无法弥补的恶果。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只顾自己口舌之快,有意无意间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一句侮辱性的话就可以造成很严重的恶果,其实这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做事和说话的时候不冲动,就能与人为善。当冲动造成恶果的时候,我们要采取措施去弥补自己的过错。
要想克服自己的冲动情绪,就要让自己静下心来,容忍别人不能容忍的事情。不管自己与什么样的人相处,都要学会宽容和忍让,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淡定地面对问题,冷静地处理问题。冲动是造成恶果的罪魁祸首,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做事的时候随心所欲,就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只有理智的人才能够真正驾驭自己的人生,拥有平安稳定的生活。
有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已经开始厌恶战争,于是请了一位禅师去自己家里,对禅师说:“大师,我已经看破红尘,请你收我为徒,让我出家吧!”
禅师说:“你有家室,社会习气太重,你现在不能出家,以后有缘再说吧。”
将军说:“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和儿女我都可以不要,请大师即刻为我剃度。”
禅师说:“还是以后再说吧。”
将军没有办法,只好依了禅师。有一天,将军很早就起来了,到寺院里去礼佛。禅师看见将军,就问他:“将军为何起那么早来拜佛呢?”
将军说:“我是为了清除心头的污秽,所以早起来礼佛求安。”
禅师开玩笑地问道:“将军起的这么早,难道不怕妻子在家偷人吗?”
将军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张口骂道:“你这老东西,说话也太伤人了。”
禅师哈哈大笑,说:“我只是轻轻一扇火,你的心火立即就燃了起来。脾气如此暴躁,怎么可能放得下?”
人是情感动物,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但是不加以控制地任意表达就会成了一时冲动的宣泄,而冲动是造成恶果的罪魁祸首,大多数成功者都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得收放自如。
人在冲动发脾气的时候会引起精神紧张,对身心健康大为不利,当自己无法控制时就可能干出伤害别人的事情,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这就是俗话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
心灵茶社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儿,有时候我们会生气、愤怒,冲动往往会让我们失去理智,造成遗憾终生的大错。冲动与理智只是一念之差,我们遇事的时候应该冷静,做事说话要懂轻重、知进退、明缓急,这样就能抵御冲动的恶魔。
面对羞辱,理智应对
当一个人受到突如其来的羞辱的时候,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的挫伤,就很容易动怒,在生气和愤怒的时候就可能冲动行事,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有理不在声高,我们应该理智对待别人的羞辱,发怒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尤其是羞辱我们的人比自己强势的时候,我们应该多一份忍让,切不可硬碰硬。
春秋时期,郑灵公由公子宋和公子归生辅政。有一天,有人从外地带回来一只大鳖献给郑灵公。郑灵公就让厨子把大鳖杀掉,炖汤来招待自己的大臣。这时,公子宋对郑灵公说:“每当我食指跳动的时候就一定有好东西吃,今天我的食指又跳动了,果然又有好东西吃了,你说是不是很灵验?”
郑灵公听了公子宋的话,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你的食指跳动是否灵验,还是我说了算。”于是,郑灵公暗中吩咐厨子按自己的吩咐行事。厨子领会了郑灵公的意思,就下去准备去了。
到了品尝鳖汤的时候,郑灵公让大臣们按官职大小依次而坐。公子宋排在第一位,所以他很得意,等着品尝鳖汤。但是,郑灵公宣布赏赐从最下席开始,于是,公子宋就成了最后一个分到鳖汤的人。他心里清楚是郑灵公存心拿自己“开涮”,但是又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只好把自己心中的怒气压住,耐心地等待着。
大臣们一个个都得到了赏赐的鳖汤,品尝后都连声称赞,眼看就剩下公子宋一个人了,于是他等着厨子呈上鳖汤,谁料,厨子却报告说鳖汤没有了。
公子宋在群臣面前受到如此戏弄,很生气。郑灵公看着公子宋的窘态,开心极了,于是大笑起来,对公子宋说:“我本来是让厨子把汤均分后大家一同享用的,但是喝汤还要趁热,所以就一个个地盛给大家了,看来,你是注定不该喝鳖汤啊。食指跳动就有好东西吃的说法一点都不灵验。”
听了郑灵公的话,公子宋明白是郑灵公在故意羞辱他,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他恼羞成怒,失去了理智,完全不顾君臣之礼,走到郑灵公面前,从他的碗中捏起一块鳖肉放进自己嘴里,并说道:“我现在已经品尝到鳖肉了,的确是好吃的东西,谁说我的食指跳动不灵验?”说罢,就愤然离席。
郑灵公被公子宋的言行激怒了,于是当着群臣的面说道:“公子宋实在是太无礼了,他眼中还有我这个君主吗?谁能找到砍他脑袋的刀斧?”
群臣吓得纷纷跪地,连忙劝君主息怒,郑灵公依然愤怒不已。就这样,一场盛会不欢而散,公子宋与郑灵公从此结下仇恨。公子宋害怕郑灵公找借口除掉自己,干脆先发制人,派人把郑灵公杀了。两年之后,郑灵公的弟弟追查公子宋“强夺君食”之罪,把公子宋杀掉了。
公子宋与郑灵公因为一件小事而反目为仇,导致双双死于非命,实在令人惋惜。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羞辱时,我们应该沉着应对,要想清楚发怒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如果发怒有损于自己的利益,最好约束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冷静下来。
理智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羞辱时也能保持冷静,不会一触即发或者走极端,使自己在愤怒中丧失自我。一个人失去理智就得接受惩罚和打击。理智有时候脆弱得不堪一击,特别是在面对羞辱的时候,人很难保持理智,这个时候控制自己的有效办法就是及时回避。
理智的人懂得扬长避短、审时度势,让自己走向成功;不理智的人往往表现为爱冲动,凭着一时的冲动去鲁莽行事会导致一事无成,白白耗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汉朝有个叫朱买臣的人,他以砍柴、卖柴为生。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非常喜爱读书,经常一边砍柴一边吟唱诗歌,旁若无人。有时候,老婆和他在一起会觉得很没面子,就让他不要再吟唱诗歌了,但是朱买臣不但不理老婆,反而吟唱的声音更大。最后,老婆受不了他了,就准备离他而去。朱买臣赔笑道:“我五十岁的时候就会大富大贵,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再等几年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朱买臣的老婆听了他的话,顿时火冒三丈,骂道:“像你这种窝囊废,怎么可能有大富大贵的一天?”朱买臣见老婆心意已决,只好写一封休书,让老婆离家而去。
老婆走了,朱买臣依然以砍柴、卖柴为生,继续吟唱诗歌。几年后,朱买臣果然时来运转,五十岁的时候在京城闯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皇帝派他到故乡担任太守,地方官员热烈地欢迎他,官府的迎接队伍排了好长,场面相当浩大。
当朱买臣的轿子到达的时候,他在轿子里远远就看见自己的前妻和她的现任丈夫在路边修路,一副很落魄的样子,一看就知道家境相当不好。朱买臣想起了往日旧情,便派人把他们请到后面随从的车子上,同时给他们安排生活。妻子羞愧不已,竟然在一个月之后自杀了。
朱买臣的做法看似“大气”,实则很草率,他的妻子并不是那种贪图富贵的人,当年夫妻离开并不是为了钱财,而是因为朱买臣高声吟唱让她很难为情,她是在意“面子”才离开的。当朱买臣功成名就的时候,当众请她上车,在妻子看来是一种羞辱。当然,朱买臣妻子的做法实在不妥,让人惋惜,她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应该丧失理智去自杀。
有理不在声高,我们遭到羞辱的时候千万不要丧失理智,做出错事。被人瞧不起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情,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应该把它转化成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实现自我是对羞辱我们的人的最好回报。
心灵茶社
不管别人用怎样的话语羞辱我们,我们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丧失理智。如果勃然大怒,做出偏激的言行,就会让羞辱我们的人占上风,而且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达到羞辱我们的目的。
别在生气时做决定
几乎所有的罪犯都会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几乎所有的刑事案件都是在生气的时候做了一个不理智的决定而发生的;几乎所有的囚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会说“如果当时……”事实上,人的本质都是善良的,真正凶神恶煞、杀人为乐的人基本上不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讲,在生气的时候能否拥有理智将从根本上影响人的一生。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生活在爱恨情仇交织中不断地去选择,有些选择是无关痛痒的,有些选择则是至关重要的,一不小心就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因为生气和愤怒而做出错误的选择,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如果你没有被自己错误的决定所伤害,就应该感到庆幸。我们要想把握自己的一生,让自己的人生不偏离轨道,就应该时刻记住一句话:生气和愤怒时,你的行为几乎都是错的。
有一个男人,他的老婆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死了,撇下男人和孩子,幸好男人家里有一条聪明能干的狗,在男人外出挣钱的时候可以帮他照看孩子。
有一天,男人从外面回家了,他的狗赶紧跑出来迎接。男人见狗满嘴是血,顿时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于是赶紧走进屋里找自己的孩子。男人走到床边,一看床上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地上有一摊血,心想肯定是狗由于兽性发作把自己的孩子给吃掉了。男人盛怒之下便拿起棍子往狗身上一顿猛打,狗惨叫了几声,并没有躲避,被男人给活活打死了。
在男人把手中的棍子仍在地上,抱头痛哭的时候,孩子哭着从床底下钻了出来,这时候,男人才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自己的狗,于是四下查看了一下,他发现在床头躺着一条狼,已经被活活咬死了,再看看自己心爱的狗,发现它的后腿已经被咬成重伤。
原来,在男人外出的时候,有条狼想进屋偷吃孩子,于是狗冲上去与狼撕咬,最后把狼活活咬死,保住了孩子的性命。男人知道真相后悔恨不已,抱着自己的狗号啕大哭,可是一切都晚了,狗的身体正在慢慢变凉。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令人心寒的悲剧呢?究其原因,男人被强烈的生气和愤怒冲昏了头脑,丧失了理智,以至于把自己最初的判断和自己的猜想当成事情的真相。其实,这是人的一种通病,据心理学家测算,人在愤怒的时候智商只有原来的一半,所以,在愤怒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做出非常愚蠢的决定,并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其实这个时候的行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犯了极端的错误。
很多人为自己的一时之气而断送了一生,比如马加爵,一气之下杀死四名自己的同学,这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所以,我们在生气和愤怒的时候一定不要做任何决定。
有一天,美国陆军部长走进总统林肯的办公室,气呼呼地说:“竟然有一名少将用侮辱性的话说我偏袒有些人。”
林肯让陆军部长消消气,然后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个侮辱自己的家伙。于是,陆军部长听从了林肯的建议,立刻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信,然后让总统看一下。
“写得很好!”林肯连声称赞,“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种人就应该好好臭骂一顿,你写的真是太好了。”
当陆军部长准备把信装进信封的时候,林肯叫住了他,问道:“你这是要干什么?”
“我把信给那个家伙寄过去啊。”陆军部长有点摸不着头脑。
“不行,这封信不能寄给他。快把它扔进炉子里烧掉!”林肯大声说,“生气时做出的决定是不妥当的,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样处理的。你的信写得很好,写信的时候你已经为自己出了一口气,现在是不是感觉好多了?请你再消消气,问问自己的胸怀到底可以有多宽广,然后再写信寄给他。”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误解或受气的时候,如果把这种不满情绪全部堆积在自己心里,就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因为那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如果在气头上进行反击或者报复,就会做错事,因为人在生气的时候会忽略别人的优点,只看到别人的缺点。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生气和愤怒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林肯的做法,通过写信的方式把自己心中的怨恨发泄出来,让自己的心理得以舒缓,这时正如林肯所言:“写信的时候你已经为自己出了一口气,现在是不是感觉好多了?请你再消消气,问问自己的胸怀到底可以有多宽广。”
歌德有一天在公园散步,迎面碰到了曾经给他的作品提过尖锐批评的评论家,评论家看到歌德就大叫:“我从来不会给傻子让路!”歌德努力控制自己,幽默地回应道:“我与你相反。”边说边让到一旁。歌德的忍让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显示了自己心胸的宽广。
无独有偶,清朝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宰相张英与一名叶姓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是邻居,并且要同时建房,于是为了争地皮而发生了争吵。张老夫人写信让张英出面,没想到只收到一封信:“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儿子言辞有理有据,就立即把墙主动退让三尺,叶家见张家退让,也退让了三尺,于是形成了“六尺巷”。由此可见,克己忍让、制怒控愠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当我们与周围的人发生误解的时候,不妨学学前人的做法,退一步海阔天空。
生气和愤怒的时候,行为几乎都是错的,所以生气的时候尽量不要做决定。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让自己不生气,正如《莫生气》中唱的:“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心灵茶社
适当地发泄情绪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但是处理不当就会忘却自我、丧失理智。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容易冲动,一旦生气或者愤怒,就会把理智抛在一边只凭一时的想法和情绪办事,结果酿成难以挽回的局面,后悔也晚了。所以,我们在生气和愤怒的时候,不要轻易做决定,不要轻易去做事。
别让忧郁淹没你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闷闷不乐,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脸上总是带着一副很忧伤的表情,同时,还消极悲观,这种状况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忧郁。当下,忧郁已经成为困扰当代人类的一种“文明病”,唯有自己能治好这种病。
有人把忧郁产生的根源归结于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竞争激烈,其实,内心因素才是主要原因,这些只不过是促进了心理因素的发生而已。人生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既然躲避不了,忧郁就会在人脆弱的时候乘虚而入,也就是说,忧郁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产生,它不仅产生在一个人痛苦的时候,也有可能产生在一个人功成名就的时候。每个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都曾与忧郁相逢过。
小刘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十五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压力也顿时大了不少。面对大量的高中课程,小刘有点不适应,面对乡村和城市的环境巨变,小刘也不适应,于是,他开始失眠了,并且越来越严重,到最后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还睡得不踏实,宿舍有一点动静他就会醒来。
为了维持正常的学习,小刘不得不吃安眠药,但是,一直吃药副作用越来越突出,又不得不停止吃药,失眠症状再次加剧。同时,他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原本开朗的他变得孤僻了,情绪越来越差,成绩也下滑得很厉害。每当上课的时候,小刘就拼命提醒自己要专心听讲,但是越提醒自己,注意力越没法集中。
到了高三的时候,小刘的脑子中基本上没了思维,整天都精神恍惚,每次考试的时候,一看到试卷就脑中一片空白,然后呆呆地坐在考场里,直到考试结束。
第一次高考失败以后,小刘选择了复读,令人惊喜的是,复读的一年中,之前的那些症状都消失了,他不再失眠,不再情绪低落,成绩上升很快,并且当年就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进入大学以后,小刘以为忧郁已经远离自己,然而,到了大三,噩梦再次来袭,失眠的症状又出现了,那段日子里,只要不睡着,小刘的心绪便在绝望和悲观之中,即便看见路边有一个乞丐,他也会想想自己会不会落个和他一样的下场。最绝望的时候,他走到了教学楼的楼顶,一只脚踏在边缘,但是幸而退了回来。
小刘痛不欲生,于是走进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小刘住了一段时间的院,在接受心理治疗和医院治疗的过程中,小刘哭过两次,每次都哭得“惊天动地”。通过放声大哭,小刘内心的压抑得到了释放,病情开始好转了。
忧郁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情绪,如果我们对这种情绪不加以管理,而是任由发展,就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忧郁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会产生自杀的想法。忧郁患者总感觉着生活到处都是不如意的事情,活着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折磨。案例中的小刘无疑是比较幸运的,他通过医生的指导和治疗从忧郁中走了出来。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有了忧郁的表现,就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尽快把忧郁消除在轻度状态,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着手来消除忧郁:
一、首先要明确并承认自己精神上已经出现了忧郁情绪,要随时留意忧郁的发展情况,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没有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注意自己的身体有没有不适。
二、每当自身有变化或者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识别,最好用笔记录下来自己的变化,并尽快找到解决方案,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方案。
三、为了避免忧郁情绪的持续存在或发展,我们应该有所行动。比如,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能得心应手的话,可以尝试学一门课程提高一下自己的业务水平,或者尝试找一份新的工作,还可以通过计划一些其他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只要能有效避免忧郁情绪的发展就好。
总之,当一个人感觉自己已经忧郁的时候,就应该尽力做点什么来控制一下这种情绪的发展。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有时候会让人感到疲惫,但是这样做可以消除忧郁情绪,可以让生活变得充实而美好。
当忧郁情绪缠绕自身的时候,可以通过改变心态和发泄来调节。改变心态就是要求我们要凡事顺其自然,寻求心理的平衡,让生活保持一定的弹性,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去强求,也不奢望那些不切合实际的生活方式。发泄是指,通过诉说或者大哭的方式把心中积压的压抑感释放出来,这样就抛开了心理上沉重的包袱,“归零”艺术会让我们活得更轻松。
心灵茶社
当我们受到忧郁情绪困扰的时候,只要改变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衡、平和、乐观,就可以把忧郁挡在自己身体之外,挡在自己生活之外。当忧郁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就医,通过心理医生和医院的治疗使自己的身心逐步好转。
智者之道,吾日三省吾身
很多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去怪罪别人,把责任归结于别人,开始抱怨别人,很少有人检讨自己,因为怪罪别人远比检讨自己要容易得多。生活中没有一帆风顺,我们偶尔抱怨一下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怪罪别人会让周围的人远离自己,使不懂得检讨自己的人成为孤家寡人。
当我们遭遇挫折和不公平待遇的时候,难免会生气,并以此警告别人不要招惹自己。不过,当一个人不断地怪罪别人的时候,就会让人产生反感,继而产生负面效果。
小王是一家食品公司的销售人员,他的业务能力很强,属于公司里比较精明能干的人物,经常帮助销售部经理制定一些销售计划,自己的业绩也是公司里最好的。但是,小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是很好,因为他脾气暴躁,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儿与同事闹矛盾,工作中出现了错误就把责任归结于别人。
小王心情好的时候会和同事们在一起说说笑笑,一起去吃饭,一起去打球,可是,如果有哪一位同事没有照顾到小王的情绪,或者无心说了一句开玩笑的话,小王就会顿时板起脸,或者转身就走,或者与同事争吵一番。时间一长,公司里的同事开始渐渐地疏远小王,都不愿与他有过多的交往。
发脾气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不满而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是由外在刺激引起的,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就像案例中的小王。但是,有些事情在一般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值得计较,更没有必要为之生气。所以,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多检讨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少生气,才会发现生活是美好的。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不以我们的意志而改变的,比如,老板经常出尔反尔,当我们因此受到损害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脾气和心态,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我们应该检讨自己,哪怕我们没有一点儿责任,但是我们受到损害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防范好,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任。
有一位哲学家,有一天,他问自己的一个学生:“如果你在家里同时养了鱼和猫,有一天你出门了,回来后发现猫把鱼全部吃掉了,你觉得应该怪谁呢?”
学生说:“是猫吃了鱼,当然应该怪猫啊。”
哲学家笑了笑,说:“当然了,猫是有主要责任的,当然应该怪它,但是,除了怪猫,你更应该怪自己。猫吃鱼是自然的规律,每个人都知道,你明知道猫会吃鱼,却不做任何防范工作,所以导致猫把鱼吃了。这样一来,事情的责任完全在你。同样的道理,你明明知道每个人都是有弱点的,但是做事的时候不加以防范,吃亏后就不要怪别人,要多检讨自己。”
这个故事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告诉我们一个哲理,使我们受用一生。很多人在遭遇不顺心的事情或者做事失败的时候,都会努力为自己开脱,想把责任推给别人或所处的环境,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经常会生气或者愤怒。如果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多检讨自己,事情就没有我们想的那样坏。怪别人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我们应该多检讨自己,让自己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再去找补救的措施。
小李是一家大型商场的服装导购员。有一天上午,小李刚刚值班就碰到一个女顾客来退衣服。那位女顾客拿来的衣服的衣角上有明显的折痕,一看就知道是导购员当时没有看出衣服存在缺陷就把它卖给了顾客。女顾客很生气,粗声粗气地对小李说:“你看看,你们商场就拿这种货糊弄人啊,这么大的问题怎么可能没有发现,你们导购员的素质也太差了。”
小李没有说什么,看了一下衣服的保修卡,发现那件衣服已经超过了“一周内退货”的期限,按照商场的规定是不能退的,只能换。女顾客感觉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不想再要商场的衣服,于是不依不饶,执意要把自己的衣服退掉。小李开始道歉,说自己没有权利不按商场的规定而擅自做主,不管小李怎样道歉都不管用。
小李知道自己碰到了一个比较难缠的客户,为了不让争吵继续下去,她便温和地对女顾客说:“非常抱歉,这件衣服卖给您的确是我们商场工作人员的失误,但是,您的衣服已经超过了退货期限,按照规定是不能退货的,我们会给您换一款同样的衣服。如果您执意要退的话,干脆这样吧,您把这件衣服卖给我,你看如何?”
就在小李准备掏钱的时候,那位女顾客的脸红了,终于同意换一款同样的衣服。
显然,小李的自我检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让那位难缠的女顾客把怒气压下去,如果她坚持是女顾客自己没能在退货期限内来,所以错不在商场和导购人员而不予退货,就会激化矛盾,由此看来,自我检讨的力量是很大的。
发脾气既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同时会让周围的人感觉我们是缺乏素养的人,与其把自己气量狭小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不如多检讨自己,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自己发脾气。
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从来不发脾气的人,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克制自己,让自己尽量不要为了生活中的琐事而发脾气。要想做到不为生活中的琐事发脾气,我们就应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水平,学会忍耐,不为小事而计较个人得失,多检讨自己,少怪罪别人。
心灵茶社
当我们感觉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应该从自己身上多找找原因,不应该一味地怪罪别人,检讨自我是一个人有素质的表现,通过检讨自己我们能更全面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君子之道,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是一种人人都会有的情绪,就像人的影子一样,每时每刻都与人相随,我们能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体验到它的存在,并能感知它给身心带来的变化。
每个人对生气情绪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生气情绪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对生气情绪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就能把握自己的生气情绪,让自己多一份忍耐,多一份快乐。
唐代宰相娄师德的弟弟要去代州都督府任职。在弟弟临行之前,娄师德把弟弟叫到自己跟前,对他说:“我的能耐不是很大,但是当上了宰相,现在你又要去都督府上任,咱这一家人得到的皇恩太多了,肯定会有人嫉妒。你该怎样面对呢?”
弟弟回答道:“如果有人往我脸上啐唾沫,我就自己擦掉,绝不会多说一句话。”
娄师德说:“我知道你会这样说,但是,这也是我最担心的。别人往你脸上啐唾沫,说明他很生气,如果你把它擦掉,就是抵挡了别人的发泄,这样做不好。唾沫不去擦也会慢慢变干,倒不如笑着接受。”
娄师德与弟弟的对话有开玩笑的成分,意思却非常明确,就是凡事要忍耐,不能与别人针锋相对,不然就会激化矛盾,产生严重的后果。
生气其实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我们何苦要生气呢?不在意它,它就会自动消失。
在法国,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名警察来到一家烟酒超市,准备进去买烟。就在这时,一个乞丐走到他面前,向他要烟吸。警察就告诉乞丐自己也没有烟了,正准备进去买烟。乞丐很高兴,认为警察买烟后一定会给自己。
警察进了超市,当他拿着烟出来的时候,乞丐又上前去要烟。警察没有给他,于是发生了争执,双方情绪慢慢变得激动起来。
警察不能忍受自己在大街上遭到一个乞丐的辱骂,就掏出手铐,对乞丐说:“如果你再这样无理取闹,我就把你抓起来。”
乞丐看了一眼手铐,嘲笑道:“你是警察就能这样吗?有种你就把我铐起来!”说着就把双手伸到警察面前。
警察并没有铐乞丐,而是给了他一拳。乞丐也毫不相让,两个人扭打在一起。围观的人见状,赶紧把他们拉开,并劝他们不要大打出手。
被劝开后的乞丐骂骂咧咧地走了,边走边喊:“混蛋,警察就了不起啊,有种把老子抓起来啊。”警察很生气,已经失去了理智,拔出枪就冲了上去,朝乞丐连开了三枪,乞丐倒在血泊中……
法庭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那个警察30年的徒刑。
乞丐死了,警察被判30年徒刑,起因只是一支香烟,生气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些人因为一点小事儿引发争吵,生气的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由于冲动,把小事儿演变成流血事件。还有时仅仅因为他人不小心碰了我们一下,或一句话不恰当,就引起冲突,引爆一场激烈的口战。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当别人给自己不良刺激的时候,难免会生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本能和心理反应,但是,我们不能放纵自己的生气情绪,因为它会使我们丧失理智,不计后果地行事。
因此,做事的过程中遇到人际矛盾时,一定要克制自己,要忍耐别人的挑衅,如果意气用事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俗话说,“忍一忍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气时一定不要轻易行动。
从前,有一个妇女,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就会很生气,因此,与邻居的关系搞得很僵,这让她很恼火,但是一时又改不掉自己爱生气的毛病,于是就整天闷闷不乐的。
有一天,她和一个好友聊天,就把自己心中的苦恼告诉了自己的好友。好友听完她的诉说,就对她说:“我听说南山上那个寺院有一位得道的高僧,他很有智慧,能帮人消除很多烦恼。”
妇女听了好友的话,于是找到那个得道高僧,说:“大师,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动不动就会生气,你能告诉我怎么改变一下自己吗?”
“施主请跟我来!”高僧说完,带着妇女来到一个小柴房门口,“施主请进!”
妇女感觉很好奇,虽然她搞不明白高僧到底要做什么,但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小柴房。就在妇女进入的时候,高僧迅速把门在外面锁上,然后转身走开了。
妇女见高僧这样对待自己,就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喊叫:“你个臭和尚,算什么得道高僧?干吗把我关在这个破屋里?赶快放我出去!……”
妇女骂了很久,高僧始终没有出现。妇女就由骂改成了哀求,但是高僧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依然没有出现。最后,妇女没有力气了,变得沉默了下来。就在这个时候,高僧走到柴房门口,问妇女:“施主,你还生气吗?”
妇女有气无力地回答说:“我是自己生自己的气,没事儿干,非要跑到这种鬼地方受罪。”
“一个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会原谅别人呢?”高僧说完,又离开了。
过了很长时间,高僧又来到柴房门口,问:“施主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女回答道。
“为什么?”
“生气又有什么用呢?”
“你的气并没有消失,而是你把它压在心里,你出来以后仍然会剧烈爆发。”高僧说完,又离开了。
当高僧再一次来到柴房门口的时候,还没等他说话,妇女就立即说:“我真的不生气了,因为我不值得生气。”
“哦,你还知道自己不值得生气,说明你自己心里有衡量,还有气根在。”高僧笑着把妇女从柴房放出来。妇女连忙问:“大师,人为何会生气呢?”
高僧拎起地上的一只木桶,把里面的水倒在地上。妇女想了一会儿,然后叩谢高僧,回家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是别人伤害了自己,但是我们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难道我们生气都是别人的错吗?仔细想一下,只要我们把心中的怨气倒出来,就不会那么容易动气了。生气伤害的是我们自己,其实让我们生气的人已经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了,是我们自己抓住不放,摧残自己。
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生气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坏,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乐观的人懂得选择与放弃,所以他们能拥有快乐的生活。
少点生气,多点微笑,不再为生活中的小事儿而斤斤计较,不再为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我们自然会拥有快乐的生活。一味地抱怨和生气只会伤害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心灵茶社
我们在生气的时候就等于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其实别人早已经忘记了不愉快的事情,我们为何抓住不放而伤害自己呢?生气会使我们失去理智,对解决问题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