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御2013年南方高温伏旱情况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2013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高温伏旱,气温极值之高、旱区降雨之少、干旱影响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为多年所罕见。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抗旱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旱区各地和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抗御南方高温伏旱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最大程度减轻了旱灾影响和损失。
一、南方高温伏旱特点
2013年入伏以来,江淮、江南大部以及西南地区东部持续高温少雨,旱情迅速发展。8月中旬旱情高峰时,受旱10 省(直辖市)耕地受旱面积达9737万亩,有956万人、318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8月下旬以来,受台风“尤特”和“潭美”登陆影响,南方旱区出现两次较大范围强降水过程,高温天气逐渐减弱,加之旱区各地全力抗旱,南方地区旱情基本解除。
这次南方高温伏旱主要有5个特点:一是极端高温范围广、时间长。盛夏期间高温范围覆盖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影响面积一度高达197万km2,江南、江淮、江汉地区及重庆8省(直辖市)平均35℃以上高温日数达26天,为1951年以来之最。二是主汛期降雨少、水位低。湖南、贵州、江西、上海、浙江、江苏、湖北、重庆8省(直辖市)7月1日至8月15日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5%,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少。贵州主要江河来水较多年同期偏少2~5成,江西抚河、信江部分河段水位分别比多年同期偏低3.2m和2.2m,创历史新低,鄱阳湖水位较多年同期偏低2m多。三是局部旱情发展快、程度重。旱情集中分布在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东部。7月底旱情露头,短短十几天即达到高峰,旱情高峰期湖南、贵州、湖北三省耕地受旱面积均超过1700万亩,为常年同期的4倍以上,三省耕地受旱总面积和饮水困难人数分别占全国的64%和86%。四是山丘区群众水源缺、饮水难。部分山丘区由于小型水库、水井、山泉、池塘、水窖干涸,一些群众生活用水十分困难,有的需要到20km外取水。旱情高峰时,水源特别短缺和困难地区有200多万人需要拉水送水。五是农作物受旱重、影响大。7月、8月正值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节,持续高温少雨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旱区粮食作物有2712万亩重旱减产、1077万亩干枯绝收,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也大面积减产。持续高温干旱还导致一些地区发生森林火灾,水位下降造成江河航运受阻。
二、抗旱减灾工作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旱减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汪洋副总理和杨晶、王勇国务委员多次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8月1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抗旱防汛工作专题汇报并作出安排部署。汪洋副总理7月31日专程到湖南旱区检查指导抗旱工作,8月12日又与贵州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视频会商旱情,安排部署抗旱工作。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向有关省市发出通知,部署高温干旱防御应对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防总)及各成员单位、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科学决策、周密安排,全力以赴开展抗御南方高温伏旱工作。
一是国家防总加强研判,科学指导抗旱减灾。国家防总加密旱情监测分析,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先后派出16个工作组,分赴旱区协助指导地方做好抗旱工作。科学调度三峡、丹江口、小浪底、五强溪等骨干水利工程,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早蓄水、多蓄水,发挥了显著的抗旱供水作用。调度三峡水库为下游补水50亿m3,引江济太累计调引长江水5.2亿m3。组织指导旱区科学制定供用水计划,督促各地积极出动抗旱服务队为群众拉水送水、抗旱浇地。商财政部安排23.5亿元中央特大抗旱经费支持旱区开展抗旱减灾工作。
二是各地党委、政府周密部署,有力有序应对。旱区各地党政主要领导主持召开抗旱救灾专题会议,及时作出安排部署,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湖南省开展“万名干部下乡进村抗旱夺丰收”活动,帮助村民抗灾保丰收。贵州省组织2万多个工作组深入受旱地区,指导帮助旱区开展工作。湖北省采取市级领导包县区、县区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的方式,层层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据统计,旱区各地累计出动抗旱劳力2270万人次,启用机电井163万眼、抽水泵站15万余处、机动抗旱设备336万台(套)、机动送水车辆46.6万台,累计完成抗旱浇灌面积9000多万亩次,解决了956万人因旱饮水困难。
三是各级防指科学调度,着力保障用水需求。各级防指加强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努力增辟抗旱水源。湖北省长江、汉江沿线10个受旱地区(市)开启涵闸352座,抢引过境客水,日引水量3500万m3。鄂西北地区采取架机抽取水库死库容的方式抗大旱,解决了约100万亩中稻“卡脖子”旱灌溉用水。江西省调度万安、柘林等重点大型水库,确保南昌、吉安、新余、抚州等中心城市供水安全和大型灌区抗旱水源。江苏省充分运用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三大调水系统,累计引水135亿m3,有效保障了沿江和淮北地区灌溉用水需求。浙江、湖南等省暂停洗车、洗浴等高耗水行业用水,群众饮水受影响地区还压减了农业灌溉用水,全力保障生活用水。8月中旬以来,旱区各地抓住两个台风登陆带来大范围降水过程的有利时机,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拦蓄雨洪资源,增加水库蓄水70多亿m3。
四是抗旱服务队迅速行动,全面开展抗旱服务。在水利工程难以覆盖的地区,旱区各地充分发挥抗旱服务队作用,全力开展抗旱服务。湖南省125支抗旱服务队积极开展拉水送水、疏浚渠道、应急打井、维修抗旱设备等服务。湖北省调集62支县级抗旱服务队,对水利死角、山坡岗地开展流动灌溉,累计浇灌旱地128万亩;对严重缺水的地方,出动运水车辆,解决群众饮水困难。据统计,旱区864支抗旱服务队共投入抗旱人员18万人次、设备42万台次、送水车辆4.2万辆次,累计打井2985眼,拉水送水17万t,解决了120万旱区群众饮水困难。
五是旱区各地加大投入,提高抗旱保障能力。旱区各地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4亿元,开展抗旱减灾工作。湖南省财政安排抗旱资金5000万元,受旱市县财政筹措资金3.6亿元,群众自筹10亿元,投入抗旱减灾。湖北省协调电力、石油、供销等部门每日提供电力负荷18万kW、汽柴油200t,全力保证泵站、抗旱机具设备安全运行。重庆市安排1500万元抗旱经费,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调拨发电机组、抽水泵、抗旱剂等物资支援受旱区(县)。四川省下达5700万元用于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安徽省财政下达特大抗旱经费2000万元,湖南省防指会同有关部门两次下达抗旱用电指标1.3亿kW·h,支持各地抗旱减灾。
六是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抗旱减灾合力。国家防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力做好抗旱减灾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新闻单位做好抗旱宣传报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及时下拨抗旱救灾和水利建设资金。民政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下达救灾资金,调拨救灾物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力做好旱区卫生防疫等工作。农业部派出专家组指导旱区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补种、改种。中国气象局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解放军、武警部队发挥生力军作用,累计出动现役和民兵预备役人员6万人次,铺设供水管道500多km,打井33眼,累计送水1.9万t,运送救灾物资1500t,为抗旱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次南方地区发生的高温干旱再次暴露出抗旱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总体抗旱能力不高,区域抗旱能力不平衡,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匮乏,重大骨干水源工程不足。抗旱减灾工作既要立足当前,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更要着眼长远,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从根本上增强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为此,根据国务院第20次常务会议要求,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编制完成了《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目前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力争用3年时间,通过加强小型水库、抗旱应急备用井、引调提水工程等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以及重大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切实提升易旱地区的抗旱减灾保障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万群志 刘洪岫 杨光 执笔
张旭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