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转型
张馨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闻从业者要做好角色转型才能彰显自身价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专业角色——优质内容的生产者,二是职业定位——新闻舆论工作者,三是社会责任——价值理性的坚守者。
[关键词]人工智能 机器人写作 算法推荐 新闻从业者
人工智能是指能够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冯·诺依曼、图灵为首的科学家试图通过符号化编程实现人工智能。进入21世纪以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给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而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的论断也在当下充分印证了媒介技术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以机器人写作、算法推荐等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与新闻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更为新闻从业者带来职业角色的重新思考。据《2017年中国新闻业年度发展报告》显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显著下降、工作自主空间减少、职业忠诚度变得更加不确定。虽然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仍需解决诸多关于技术性、安全性、伦理等多层面的问题,但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已经成为媒体行业的时代趋势。因此,新闻从业者的角色再定位与角色转型迫在眉睫。
一、机器人写作改变了以记者为中心的新闻生产方式
“机器人记者”起源于美国,是指一组使用算法对数据展开收集、处理和生成的新闻报道程序。新闻制作过程完全基于机器生产,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新闻制作主体由具体的人转向机器。2015年9月,腾讯财经发布了自动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的一篇报道《8月CPI同比上涨2.0% 创12个月新高》。同年11月,新华社推出机器人“快笔小新”,主要运用于体育和财经新闻的撰写。北京大学和今日头条合作研发的“机器人记者张小明”也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期间发布数百篇新闻稿件,赢得广泛关注。到了2017年,包括腾讯DreamWriter、今日头条“张小明”、第一财经“DT稿王”等机器人写作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体现出快速生成信息并即时推送的优势。[1]
传统的新闻生产过程中,记者决定着新闻价值与新闻选题,从新闻选题的策划到内容的采集与写作无不体现着记者的中心地位。而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记者可以在海量冗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下自动采集和批量处理信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寻找数据中的内在或相关关系,对新闻选题自动做出预估和研判,生成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与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相比,机器人写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据的算法处理技术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缩减了人工收集、阅读、核实信息等环节的时间。例如,在2016年国际调查记者同盟联合全球100家新闻媒体制作了数据量达2.6TB的大数据新闻报道《巴拿马文件》(Panama Papers),由于人工分析耗时、易错,报道团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很快完成了对原始文件的分析。[2]
二是信息的程序化加工生成避免了个体主观性因素的介入,既能降低人为倾向性报道,又能增强新闻的客观呈现。这种信息生成完全依托于预设的数据库与模板,并对数据进行的一系列抓取与加工处理,有别于记者对新闻素材的主观选择,既避免了人工干预,又增强了新闻的准确性。
三是新闻制作流程的自动化确保了新闻传播的全时运作,并进一步降低了新闻制作的成本。例如,2015年1月28日,苹果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几分钟后,美联社的相关报道《苹果第一季度营收超华尔街预测》就新鲜出炉。该报道正是由一套自动化系统撰写和发布的,这个系统每个季度可以写出3000份这样的报道。自动化生产还可以做到在每天股市收盘时,都能够基于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数据即刻写出最新报道。这种几乎无延时的工作效率与全天候的实时新闻报道方式是人工记者无法达到的工作状态。在突发性自然灾害面前,机器人写作也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数据并生成新闻信息,抢占新闻时效高峰。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人用25秒写作并发布了地震快讯,震中简介、震中天气、热力人口等新闻要素俱全,同时配有地震参数图和地形图。[3]
二、算法推送冲击了大众化、把关人的新闻传播理念
传统的媒体新闻推送依托于编辑对新闻内容的审核与把关环节,把精心选择的新闻内容进行大众化传播,受众具有普适性与大众化特征。而在智能媒体时代,算法可以直接抓取数据绘制用户画像,实现用户目标的精准达到与内容的个性化定制。前者强调媒介的大众化传播理念,后者更注重用个性及理念;前者保持传统新闻传播的价值观,后者更多地追逐商业利益和科技进步。
具体来说,由人工审核者所控制的信息流通环节转变为算法决定如何进行信息分发。而目前的算法技术还不具备成熟的价值判断,也不具备新闻编辑的职业道德,其把关原则主要取决于用户对信息的关注度与注意力,因而算法推送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过滤气泡”(filter bubbles)效应。“过滤气泡”的概念是互联网活动家埃利·帕里策(Eli Pariser)于2011年在其著作《过滤气泡:互联网没有告诉你的事》(The Filter Bubble:What the Internet Is Hiding from You)中提出的。2010年4月,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帕里策发现,如果使用谷歌搜索“BP”(英国石油公司的简称),一个人可能看到的是有关该公司的投资新闻,而另一个人可能看到的是英国石油公司所租用的一个名为“深水地平线”的深海钻油平台发生井喷并爆炸导致巨大漏油事故的消息,这显然是某种推荐算法造成的结果。帕里策把这种由推荐算法而导致的阻碍人们认识真实世界的现象称为“过滤气泡”。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往往会受到其检索历史、阅读记录等的影响,并受到机器算法的操控,由此而形成的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流构成“过滤气泡”,从而把相异的观点有效地排除在外,直接导致用户的信息偏向。
三、新闻从业者角色的再定位与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时代重新定义了新闻和新闻从业者,刷新了新闻报道速度,改变了新闻生产流程,重构了信息生态,提高了新闻的个性化、精细化和准确化。但目前人工智能在媒体行业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机器人新闻写作主要依托于预设框架及语料库,撰写结构模式化较高的体育类、财经类新闻。信息的个性化分发也只能基于用户已有的数据完成用户画像,其推送服务还缺乏对用户深层次的个性化与价值观挖掘。而新闻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建构性,离不开新闻从业者的长期职业操作和社会互动中的经验积累。因此,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人工智能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日益变化的媒介环境、舆论格局、传播生态中,新闻从业者需要重新认识并确立其职业的专业性与职业价值,重拾新闻专业素养以适应新的交互式生产格局。
(一)专业角色——优质内容的生产者
在传统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内容的专业性是传统媒体在未来传媒格局中继续拥有话语权的基础,以专家型记者和全能型编辑的专业角色提升新闻品质。
首先,智能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同样离不开新闻工作者对专业素养的坚持与升级,以弥补人工智能在现场采访、深度报道、新闻评论、新闻调查等方面的局限性。特别是新闻评论这一新闻体裁需要表达一定的立场与观点,传递主流价值观念,还要积极发挥进一步引领受众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功能。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不仅要对国内国际形势格局和我国的宏观政策与微观调控有综合的把握,还需要对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有准确的判断,这是人工智能所无法比拟的新闻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因此,新闻从业者要从传统的常规新闻写作模式中抽离,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事新闻调查及深度访谈的撰写,提升深度分析和独立判断能力,以记者的独特视角与思维完成真正具有深度的优质内容。特别是要超越传统新闻事件的记录者,更要成为社会事实的观察者、新闻事件的阐释者及新闻意义的挖掘者。
其次,优质的专业内容需要建立在更高的职业操守与道德之上。由于机器人写作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对海量数据的信息采集工作,也就不可避免地要抓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很可能对用户的个人隐私造成一定程度的侵犯和数据泄露,进而造成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问题,这也是人工智能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在新闻实践中,新闻从业者也要切实加强对用户信息的安全保护意识及媒介伦理规范的平衡,体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判断与人文关怀。
同时,新闻媒体也承担着社会整合的功能,以促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而这未必是机器与算法可以在现阶段实现的。媒体社会监督功能的实现,更需要专业媒体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人在机器不能到达的新闻现场和社会角落中的专业调查,仍是揭示真相的首要手段。
(二)职业定位——新闻舆论工作者
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除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还要传递主流价值观。新媒介技术的更新换代无法取代核心价值观的坚守。特别是人工智能在洞悉传播环境、把握政治导向方面无从下手,更需要新闻从业者加强自身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这一职业的时代定位,肩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要求——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同时,新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下,主流价值观念与价值判断的传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江歌事件”的新闻报道中,由微信公众号“东七门”和自媒体公众号“咪蒙”发布的文章引发了网络舆论一边倒地声讨刘鑫,而忽略了此案件中最应该受到谴责的作案人陈世峰。直至2017年11月13日,新京报《局面》栏目负责人王志安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关于“江歌案”:多余的话!》,详细讲述了刘鑫和江歌母亲见面始末,网民的情感激愤状态才得到缓解。由此可见,后真相时代的媒体情绪化的表达或批判在加剧公众情绪的非理性中的巨大影响。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在当前新的传播业态下扮演着重要的平衡信息来源、理性表达的职业角色,对网络舆论生成和进一步的舆论引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责任——价值理性的坚守者
支撑人工智能的核心机制是算法。算法是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能对一定规范的输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输出。[4]无论是机器人写作还是信息的个性化推送,都是依据程序完成的一系列具有明确目的性的系统操作。算法的中立性和客观性都体现在程序完成的合目的性中,虽具有工具理性,但也存在着缺陷和偏见。
首先,算法设计者的偏见、输入数据的偏见和算法局限导致的偏见,都会引起输出结果的偏见。即便算法设计者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其设计者无意识的认知偏见也可能通过算法中对标准的选择体现出来。因此,算法程序以科学的名义掩盖了算法偏见,影响了新闻生产过程的透明度。而算法程序运行中的客观性,并不能取代隐藏在代码背后的缺陷或偏见。提防算法偏见带来的负效应,是新闻从业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次,个性化推送的算法所导致的最终结果表现为对于用户数据本身的过度依赖及对新闻产品流量的一味追求——技术先行,价值缺位。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推荐平台依据所抓取的用户数据及新闻产品所带来的流量决定新闻价值的做法也在一步步地把人们推向“信息茧房”和“回音室”中,并带来一系列的现实问题。这可能会造成受众一直处于个人的价值选择与阅读喜好之中,当得到了定制内容的满足之后形成固定的信息偏向,从而失去了接触不同观点意见与不同领域信息的机会,个人的精神世界也会因此变得狭窄化、程式化,缺乏思辨和质疑精神。因此,这种过度依赖工具理性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受众的新闻平衡,也会对新闻从业者的价值判断产生极大困扰,所以亟须新闻从业者肩负起重大的社会责任,注重新闻的价值平衡与价值理性。
(作者张馨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1]张志安,李霭莹 .2017 年中国新闻业年度发展报告[J]. 新闻界,2018(1).
[2]Marconi,Siegman,Machine Journalist.The Future of Augmented Journalism:A guide for newsrooms in the age of smartmachines[M]. New York:Associated Press,2017.
[3]张志安,李霭莹 .2017 年中国新闻业年度发展报告[J]. 新闻界,2018(1).
[4]王红梅,胡明 . 算法设计与分析(第 2 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