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给动物接种疫苗,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通过免疫接种,可使动物产生或获得针对某种疫病的特异性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第一节 疫苗基础知识
一、疫苗的概念
凡是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微生物(包括寄生虫),经繁殖和处理后制成的制品,用以接种动物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力,能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均称为疫苗。
二、疫苗的作用
疫苗的作用就是接种动物后可使动物获得针对某种传染病特异抵抗力,防止动物感染和发病。
在动物传染病防治中,用疫苗免疫动物是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预防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措施。好的疫苗免疫保护率可达95%以上,当然疫苗保护率还受免疫时机、动物健康状况、免疫方法、免疫剂量和免疫程序等因素的影响。做好免疫的同时,搞好饲养管理和隔离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疫苗的种类与特点
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称为常规疫苗。常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
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称为新型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一)活疫苗
活疫苗即弱毒疫苗,是指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活疫苗需要低温保存,为延长保存期,常采用冻干保存,因此又称冻干疫苗。弱毒疫苗的毒力已经不能引起动物发病,但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免疫原性,并能在体内繁殖。因此,可用较少的免疫剂量诱导动物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具有免疫期长、不影响动物产品品质等优点,但也存在有可能散毒、贮存和运输要求条件较高等缺点。
目前,我国用于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的活疫苗有猪瘟疫苗、新城疫疫苗、炭疽疫苗、布鲁氏菌病疫苗等弱毒疫苗。
(二)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良好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灭活),使其传染因子被破坏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疫苗,这种疫苗又称为死疫苗,其优点是研制、生产方便,使用安全,易于保存、运输;缺点是接种剂量较大。灭活疫苗由于所用佐剂不同,有不溶性铝盐胶体佐剂(氢氧化铝胶、明矾等)、油水乳佐剂、蜂胶佐剂等不同剂型灭活苗。
目前,我国用于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的灭活疫苗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口蹄疫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等灭活疫苗。
(三)类毒素
将细菌在生长繁殖中产生的外毒素,用适当浓度(0.3%~0.4%)的甲醛溶液处理后,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称为类毒素。类毒素经过盐析并加入适量的磷酸铝或氢氧化铝胶等,即为吸附精制类毒素,注入动物机体后吸收较慢,可较久地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以增强免疫效果。如破伤风类毒素,注射1次,免疫期1年,第二年再注射1次,免疫期可达4年。
(四)新型疫苗
目前在预防动物疫病中,已广泛使用的新型疫苗主要有:
(1)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如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疫苗,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K88、LTB双价基因工程疫苗。
(2)基因工程基因缺失疫苗,如猪伪狂犬病病毒TK/gG双基因缺失活疫苗、猪伪狂犬病病毒gG基因缺失灭活疫苗。
(3)基因工程基因重组活载体疫苗,如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
(4)合成肽疫苗,如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
四、疫苗的有效期、失效期、批准文号
(一)有效期
疫苗的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疫苗的有效期按年月顺序标注:①年份——四位数;②月份——两位数;③计算——从疫苗的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算起。如某批疫苗的生产批号是20090528,有效期1年,即该批疫苗的有效期到2010年5月28日止。如具体标明有效期到2010年5月,表示该批疫苗在2010年5月31日之前有效。
(二)失效期
疫苗的失效期是指疫苗超过安全有效范围的日期。如标明失效期为2009年11月10日,表示该批疫苗可使用到2009年11月9日,即11月10日起失效。
疫苗的有效期和失效期虽然在表示方法上有些不同,计算上有差别,但任何疫苗超过有效期或达到失效期者,均不能再销售和使用。
(三)批准文号
疫苗批准文号的编制格式为:疫苗类别名称+年号+企业所在地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序号+企业序号+疫苗品种编号。
五、疫苗的贮藏与运输
(一)疫苗的贮藏
1.贮藏设备和温度
根据不同疫苗品种的储藏要求,设置相应的贮藏设备,如低温冰柜、电冰箱、液氮罐、冷藏柜等,按不同疫苗的贮藏温度进行贮藏。
①冻干活疫苗:一般要求在-15℃条件下贮藏,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如猪瘟活疫苗、鸡新城疫活疫苗等。
②灭活疫苗:一般要求在2~8℃条件下贮藏,不能低于0℃,更不能冻结,如口蹄疫灭活疫苗、禽流感灭活疫苗等。
③细胞结合型疫苗:如马立克氏病血清Ⅰ、Ⅱ型疫苗等必须在液氮中(-196℃)贮藏。
避光,防止潮湿。所有疫苗都应贮藏于冷暗、干燥处,避免光照直射和防止受潮。
2.分类存放
按疫苗的品种和有效期分类存放,并标以明显标志,以免混乱而造成差错。在贮藏过程中,应保证疫苗的内、外包装完整无损。防止内、外包装破损,避免无法辨认其名称、有效期等。超过有效期的疫苗,必须及时清除并销毁。
3.建立疫苗管理台账
详细记录出入疫苗品种、批准文号、生产批号、规格、生产厂家、有效日期、数量等。应根据说明书要求存放在相应的设备中。
(二)疫苗的运输
运输疫苗时,要妥善包装,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同时采取保温措施。
1.冻干活疫苗
应冷藏运输。如果量小,可将疫苗装入保温瓶或保温箱内,再放入适量冰块进行包装运输;如果量大,应用冷藏运输车运输。
2.灭活疫苗
宜在2~8℃的温度下运输。夏季运输要采取降温措施,冬季运输要采取防冻措施,避免冻结。运输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温度,尽快运达目的地。
3.细胞结合型疫苗
如鸡马立克氏病血清Ⅰ、Ⅱ型疫苗,必须用液氮罐冷冻运输。
第二节 免疫接种
一、免疫接种的类型
(一)预防接种
指在经常发生某类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类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到邻近地区某类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预防这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平时有组织、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
(二)紧急接种
指在发生动物疫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紧急接种应先从安全地区开始,逐头(只)接种,以形成一个免疫隔离带,然后再到受威胁区,最后再到疫区对假定健康动物进行接种。
(三)临时接种
指在引进或运出动物时,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发生动物疫病而进行的预防免疫接种。临时接种应根据运输途中和目的地疫病流行情况进行免疫接种。
二、免疫接种的方法
为保证动物在接种疫苗后产生预期的免疫效果,应在使用疫苗时,掌握疫苗的正确接种方法。动物免疫接种的途径和方法比较多,每种疫苗都有其特定免疫程序和最佳接种途径。
疫苗免疫接种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疫苗的种类、畜禽的规模、饲养管理状况、防疫条件,同时要考虑使用时操作方便、经济,又能保证免疫效果来选用。现将常用的动物疫苗免疫接种方法介绍如下。
(一)家畜的免疫接种方法
家畜的疫苗免疫接种方法主要有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静脉注射、穴位注射和气雾免疫等方法。
1.肌内注射免疫
(1)适用范围 猪、牛、马、羊、犬、兔等。
(2)注射部位选择 应选择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的部位。大家畜(马、牛、骆驼等)宜在臀部或颈部;猪宜在耳后、臀部、颈部;羊、犬、兔宜在颈部。
(3)保定动物 按前述内容选择适当的保定方法保定好动物。
(4)注射部位消毒 注射部位按前述方法消毒。注射后,用消毒干棉球按住注射部,将针头拔出,最后涂以5%碘酊消毒。
(5)注射 对中、小家畜可左手固定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肌肉后,改用左手挟住注射器和针头尾部,右手回抽一下针芯,如无回血,即可慢慢注入药液。要根据注射剂量,选择大小适宜的注射器。禁止打“飞针”。对大家畜,为防止损坏注射器或折断针头,可用分解动作进行注射,即把注射针头取下,以右手拇指、食指紧持针尾,中指标定刺入深度,对准注射部位用腕力将针头垂直刺入肌肉,然后接上注射器,回抽针芯,如无回血,随即注入药液。给家畜注射,每次注射均必须更换一个针头;给农村散养家禽注射,每注射一户必须更换一个针头;给规模饲养场家禽注射,每注射100只更换一个针头。
2.皮下注射免疫
(1)适用范围 牛、马等大家畜。
(2)注射部位选择 宜在颈侧中1/3部位,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弛、皮下血管少的地方。
(3)保定动物 按前述内容选择适当的保定方法保定好动物。
(4)注射部位消毒 用2%~5%碘酊棉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接种部位,最后用挤干的75%酒精棉球脱碘。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用碘酊消毒接种部位,应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再接种。
(5)注射 左手食指与拇指将皮肤提起呈三角形,右手持注射器,沿三角形基部刺入皮下约2cm;左手放开皮肤(如果针头刺入皮下,则可较自由地拨动),回抽针芯,如无回血,然后再推动注射器活塞将疫苗徐徐注入。
(6)注射完消毒 注射后,用消毒干棉球按住注射部,将针头拔出,最后涂以5%碘酊消毒。
3.皮内注射免疫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牛、羊、猪等。
(2)注射部位选择 皮内注射部位,宜选择皮肤致密、被毛少的部位。马、牛宜在颈侧、尾根、肩胛中央,猪宜在耳根后,羊宜在颈侧或尾根部,鸡宜在肉髯部位。
(3)保定动物 按前述内容选择适当的保定方法保定好动物。
(4)消毒注射部位 按前述方法进行注射部位消毒;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轻压针孔,以避免药液外溢,最后涂以5%碘酊消毒。
(5)注射 用左手将皮肤挟起一皱褶或以左手绷紧固定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在皱褶上或皮肤上斜着使针头几乎于皮面平行地轻轻刺入皮内约0.5cm,放松左手;左手在针头和针筒交接处固定针头,右手持注射器,徐徐注入药液。如针头确在皮内,则注射时感觉有较大的阻力,同时注射处形成一个圆丘,突起于皮肤表面。
4.静脉注射免疫
(1)适用范围 马、牛、羊、猪、犬等。
(2)注射部位选择 马、牛、羊在颈静脉,猪在耳静脉或前腔静脉,犬在跖背外侧静脉或前臂内侧皮下静脉。
(3)疫苗注射 保定动物,局部剪毛消毒后,看清静脉,用左手指按压注射部位稍下后方,使静脉显露,右手持注射器或注射针头,迅速准确刺入血管,见有血液流出时,放开左手,将针头顺着血管向里略微送深入,固定好针头,连接注射器或输液管,检查有回血后,缓慢注入免疫血清。注射完毕后,拿消毒干棉球紧压针孔,右手迅速拔出针头。为防止血肿,继续紧压针孔局部片刻,最后涂布5%碘酊消毒。
5.穴位注射免疫
(1)适用范围 猪。
(2)注射部位选择及疫苗注射
①后海穴:位于肛门和尾根之间的凹陷处。保定猪只,将尾巴向上提起,局部消毒后,手持注射器于后海穴向前上方进针,刺入0.5~4cm(依猪只大小、肥瘦掌握进针深度),注入疫苗,拔出针头。
②风池穴:位于寰枕椎前缘直上部的凹陷中,左右各一穴。保定猪只,局部剪毛、消毒后,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1~1.5cm(依猪只大小、肥瘦掌握进针深度),注入疫苗,拔出针头。
6.气雾免疫接种
(1)适用范围 羊。
(2)配制疫苗 根据羊只数量计算疫苗和稀释液用量,疫苗用量=免疫剂量×畜禽舍容积×1000/免疫时间×常数×疫苗浓度常数(为3~6)(羊每分钟吸入的空气量约为3100~6000ml,故以3~6作为羊气雾免疫的常数),根据计算结果配制疫苗。
(3)免疫接种 将动物赶入畜舍,关闭门窗,操作者把喷头由门窗缝伸入室内,使喷头与动物头部同高,向室内四面均匀喷雾。喷雾完毕后,动物在圈内停留20~30分钟即可放出。
(二)家禽的免疫接种方法
家禽的疫苗免疫接种方法主要有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点眼、滴鼻免疫、刺种免疫、饮水免疫、气雾免疫等方法。
1.肌内注射免疫
(1)适用范围 各种年龄禽,特别适用于成年禽。
(2)注射部位选择 胸肌或腿肌。
(3)注射 注射器与胸骨成平行方向,针头与胸肌成30°~45°角,在胸部中1/3处向背部方向刺入胸部肌肉。也可于腿部肌内注射,以大腿无血管处为佳。
(4)注意事项
①针头与胸肌的角度不要超过45°角,以免刺入胸腔,伤及内脏。
②注射时速度不要图快,以免疫苗流出体外。
2.皮下注射免疫
(1)适用范围 各种年龄禽,特别适用于幼禽。
(2)注射部位选择 在颈背部下1/3处,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颈中线的皮肤并向上提起,使其形成一囊。
(3)注射 针头从颈部下三分之一处,针孔向下与皮肤呈45°角从前向后方向刺入皮下0.5~1厘米,推动注射器活塞,缓缓注入疫苗注射完后,快速拔出针头。
(4)注意事项
①捏皮肤时,一定要捏住皮肤,而不能只捏住羽毛。
②确保针头刺入皮下,避免把疫苗注射到体外。
③注射时不可速度过快,否则易把疫苗注到体外。
3.点眼、滴鼻免疫
(1)适用范围 各年龄段禽,特别适用于幼禽。
(2)免疫部位选择 禽眼结膜囊内、鼻孔内。
(3)点眼、滴鼻
①准备疫苗滴瓶:将已充分溶解稀释的疫苗滴瓶装上滴头,将瓶倒置,滴头向下拿在手中,或用点眼滴管吸取疫苗,握于手中并控制好胶头。
②保定动物:左手握住幼禽,食指和拇指固定住幼禽头部,左手握住幼禽,食指和拇指固定住幼禽头部,幼禽眼或一侧鼻孔向上。
③滴疫苗:滴头与眼或鼻保持1cm左右距离,轻捏滴管,滴1~2滴疫苗于鸡眼或鼻中,稍等片刻,待疫苗完全吸收后再放开鸡。
4.刺种免疫
(1)适用范围 各种年龄禽。
(2)接种部位选择 禽翅膀内侧三角区无血管处。
(3)免疫刺种 左手抓住鸡的一只翅膀,右手持刺种针插入疫苗瓶中,蘸取稀释的疫苗液,在翅膀内侧无血管处刺针。拔出刺种针,稍停片刻,待疫苗被吸收后,将禽轻轻放开。再将刺针插入疫苗瓶中,蘸取疫苗,准备下次刺种。翼膜刺种多用于鸡痘和禽脑脊髓炎疫苗。
5.饮水免疫
(1)适用范围 各种年龄禽。
(2)准备免疫 鸡群停止供水1~4h,一般当70%~80%的鸡找水喝时,可进行饮水免疫。
(3)稀释疫苗 饮水免疫时,饮水量为平时日耗水量的40%,使疫苗溶液能在1~1.5h内饮完。一般4周龄以内的鸡每千只12L,4~8周龄的鸡每千只20L,8周龄以上的鸡每千只40L。计算好疫苗和稀释液用量后,在稀释液中加入0.1%~0.3%脱脂奶粉,疫苗先用少量稀释液溶解稀释后再加入其余溶液于大容器中,一起搅匀,立即使用。
(4)饮水免疫 将配制好的疫苗水加入饮水器,给鸡饮用。给疫苗水时间一致,饮水器分布均匀,使同一群鸡基本上同时喝上疫苗水。并于1~1.5h内喝完。饮水免疫禁止使用金属容器,一般应用硬质塑料或搪瓷器具,免疫前应清洗干净。
6.气雾免疫
(1)适用范围 各种年龄禽。
(2)估算疫苗用量 一般1日龄雏鸡喷雾,每1000只鸡的喷雾量为150~200ml;平养鸡250~500ml;笼养鸡为250ml。根据用量稀释好疫苗。
(3)免疫方法
①雏鸡喷雾方法:将雏鸡装在纸箱中,排成一排,喷雾器在距雏鸡40cm处向鸡喷雾,往返2~3遍,将疫苗喷完;喷完后将纸箱叠起,使雏鸡在纸箱中停留半小时。雏禽雾粒直径为100μm。
②平养鸡喷雾方法:在清晨或晚上进行,当鸡舍暗至刚能看清鸡只时,将鸡轻轻赶靠到较长的一面墙根,在距鸡50cm处时进行喷雾;边走边喷,至少应喷2~3遍,将疫苗均匀喷完。
③成年笼养鸡喷雾方法与平养鸡基本相似。育成鸡和成年鸡雾粒直径为10~20μm大小。实施气雾免疫前,应关闭门窗、排风设备及通风口等;喷雾时,喷枪头应略高于鸡头,喷枪口要向鸡群并稍向上斜;喷完后,须待15~20分钟,才可打开门窗及通风设备。
三、建立免疫档案
免疫人员在进行免疫接种后,要及时、准确填写免疫登记表,内容主要包括:
1.畜禽养殖场
包括名称、地址、畜禽种类、数量、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疫苗厂家、批次、免疫剂量、畜禽标识顺序号、免疫人员以及用药记录等。
2.畜禽散养户
包括户主姓名、地址、畜禽种类、数量、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疫苗厂家、批次、免疫剂量、畜禽标识顺序号、免疫人员以及用药记录等。
填写完成后,统一归档建立畜禽免疫档案。
四、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
(1)免疫时机选择 疫苗免疫接种最好在早晨进行,在使用过程中避免阳光照射和高温环境。
(2)进出养殖场(户)或动物舍时要严格消毒 免疫人员开始工作前要更换工作服,进出各养殖场(户)或动物舍必须走人行消毒通道,携带物品的外包装要经过喷雾消毒,免疫接种人员用消毒液消毒。
(3)免疫前检查动物健康状况 为了保证免疫动物安全及接种效果,接种前首先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怀疑有传染性疫病或怀孕畜免疫可能导致流产时,暂缓免疫接种。
(4)及时更换针头 每注射一畜,更换一次针头;家禽注射一户更换一次针头,或注射一笼换一次针头,每个针头使用最多不超过100只。
(5)疫苗使用 活疫苗稀释后2小时内用完,灭活疫苗开瓶后必须在当天内用完。
(6)观察动物免疫后反应。
(7)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用完的疫苗瓶,用过的酒精棉球、碘酊棉球、一次性注射器等废弃物应收集后进行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第三节 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因个体差异,个别动物在进行疫苗免疫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等免疫副反应,有时因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方法不当,会造成动物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疫苗免疫人员应正确认识免疫副反应,并掌握免疫副反应的处置方法和预防措施。
一、免疫副反应的类型
免疫接种后,在免疫反应时间内,要观察免疫动物的饮食、精神状况等,并抽查检测体温,对有异常表现的动物应予登记,严重时应及时救治。
(一)一般反应
是指疫苗注射后出现的短时间精神不好或食欲稍减等症状,此类反应一般可不作任何处理,可自行消退。
(二)严重反应
主要表现在反应程度较严重或反应动物超过正常反应的比例。常见的反应有震颤、流涎、流产、瘙痒、皮肤丘疹,注射部位出现肿块、糜烂等,最为严重的可引起免疫动物的急性死亡。
(三)合并症
个别动物发生的综合症状,反应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救治。
1.血清病
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的一种超敏反应,多发生于一次大剂量注射动物血清制品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体温升高、荨麻疹、关节痛等,需精心护理和注射肾上腺素等。
2.过敏性休克
个别动物于注射疫苗后30分钟内出现不安、呼吸困难、四肢发冷、出汗、大小便失禁等,需立即救治。
3.全身感染
指活疫苗接种后因机体防御机能较差或遭到破坏时发生的全身感染和诱发潜伏感染,或因免疫器具消毒不彻底致使注射部位或全身感染。
4.变态反应
多为荨麻疹。
二、免疫副反应的预防
为减少、避免动物在免疫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注意以下事项:
(1)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用适宜的毒力或毒株的疫苗。
(2)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免疫接种,注射部位要准确,接种操作方法要规范,接种剂量要适当。
(3)免疫接种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掌握动物健康状况。凡发病的,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体质瘦弱的、幼小的、年老的、怀孕后期的动物均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
(4)对疫苗的质量、保存条件、保存期均要认真检查,必要时先做小群动物接种实验,然后再大群免疫。
(5)对曾有过疫苗反应病史的动物,建议在注射疫苗前,先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或盐酸异丙嗪药物后注射疫苗,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6)免疫接种前,避免动物受到寒冷、转群、运输、脱水、突然换料、噪声、惊吓等应激反应。可在免疫前后3~5天在饮水中添加速溶多维,或维生素C、维生素E等以降低应激反应。
(7)免疫前后给动物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优质饲料,提高机体非特异免疫力。
(8)保持动物舍温度、湿度、光照适宜,通风良好;做好日常消毒工作。
(9)在免疫接种前准备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以便及时处理。
三、免疫副反应的处理
(一)一般反应
个别畜禽注射疫苗后出现轻度精神萎靡或不安,食欲减少和体温稍高等情况,一般不需要治疗,将其置于适宜环境下1~2天,症状即可自行减轻或消失,最好不用任何药物。
(二)急性反应
(1)个别畜禽注射疫苗后可能出现急性过敏反应,气喘、呼吸加快、眼结膜充血、发抖、皮肤发紫、口吐白沫、时常排粪、后肢不稳或倒地抽搐,如抢救不及时很可能死亡。一般需尽快肌注盐酸异丙嗪(牛500mg、猪羊100mg);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牛30mg、猪羊10mg,孕畜不用);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牛5ml、猪羊1ml)。但对过敏症状严重的病猪,对症用抗组织胺类药物缓解或消除荨麻疹;眼睑水肿,腹泻及支气管痉挛等过敏症状,常用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肌内注射剂量为20~60mg/kg体重,每天用药3~4次,直至过敏症状消失。或者肌注扑尔敏,以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肿胀、渗出症状。
(2)若发生过敏反应病猪体温超过40℃,可注射复方氨基比林;若发生过敏反应的病猪心脏衰弱、皮肤发绀,可注射安钠咖,注意保温,并给予充足、干净的饮水。
(3)最急性反应:迅速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牛5ml、猪羊1ml),20分钟后根据缓解程度,可重复同剂量再注射一次;肌注盐酸异丙嗪(牛500mg、猪羊100mg);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牛30mg、猪羊10mg,孕畜不用)。
(4)对休克家畜,除上述方法外,还要迅速针刺耳尖、尾根、蹄头、大脉穴,放少量血;迅速将去甲肾上腺素(牛10ml,猪、羊2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牛1000ml、猪羊500ml),静脉滴注;待家畜苏醒、脉律逐渐恢复后,再将维生素C(牛5g、猪羊1g)、维生素B6(牛3g、猪羊0.5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牛2000ml、猪羊500ml),静脉滴注;然后再用5%碳酸氢钠液(牛500ml、猪羊100ml)静脉滴注即可。
(5)对局部出现的炎症反应,应采用消炎、消肿、止痒等处理措施;对神经、肌肉、血管损伤的病例,应采用理疗、药疗和手术等处理方法。
(6)对合并感染的病例用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