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章 三关
“浮云出没吞遥岑。”
“小亭日日闲秋阴。”
“美人如玉不可见。”
“松子自落空山深。”
抄诗,对柳瑜来说还真没有什么难度。
好歹也是个文科生。
柳瑜很快就找到了一首合适的诗词,这首诗也恰好叫做题画,本来就是为画而作,用在这里刚刚好。
“好湿,好湿啊……”
“美人如玉不可见?这还真是绝了。”
“柳驸马才思敏捷啊,这么快就把诗作出来了,还是一首上好的佳作。”
台下立马就有人赞叹了起来。
虽然不明白这首诗好在哪里,但并不妨碍其他人跟着一起摇头晃脑。
其实这首诗词也算不上有多优秀和震惊,但在大夏这个诗词贫乏的世界,却足以吸引眼球。
最关键的是,这首诗词和画卷上的内容极其的契合,看起来就像是柳瑜特地为这副画卷而做的。
用这么快的速度,写出这么一手契合的诗词,让周围那些书生心中都不免震撼不已。
本来还有人怀疑对联的事情,觉得柳瑜只是碰了运气。
但现在柳瑜喘口气的功夫,就作出了这么一首美妙的诗词,那些书生们也彻底服气了。
口不服心服。
谁说柳驸马不学无术的?这简直就是造谣诽谤!
诗词这种东西,向来都会在文人之中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出去,这首诗词已经足以让柳瑜名声大噪。
只可惜青楼之中那些土豪们并不识货,除了随口夸赞几句,也没太多的震惊。
颜如玉不是个不识货的人,默念了几遍诗句之后,终于叹了口气。
然后,她向柳瑜微微施礼:“柳公子可否在画卷上留下墨宝?”
柳瑜有些傻眼,他懂个屁的书法。
穿越者啥都会干,就是不会写毛笔字。
柳瑜的前身倒是会写毛笔字,但是那书法水平绝对可以贻笑大方,妥妥的大丢一脸,把他刚刚做出好诗的威风打掉一截。
所以说,作诗就作诗吧,还留什么墨宝,墨宝不要钱啊?
“不好意思,我的墨宝太贵了,妈妈不让我随便留在外面。”
柳瑜断然拒绝。
反正,打死他也不会写字,尤其是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写字。
人总得要点脸。
“哦,对了,这首诗是赵小王爷送给你的,你让他给你题字吧。”
柳瑜大大方方的指了一下赵翌,然后又满面笑容的道:“小王爷,我的五千两银子呢?该拿给我了吧?”
赵翌还在发愣。
刚才柳瑜的诗词一出来,他就感觉自己的身体变的轻飘飘的。
一下子少了五千两,能不轻飘飘的吗?
主要是,他都有点钦佩柳瑜的文采了。
“五千两……”
赵翌口中发苦,嘴唇发干,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柳瑜脸色一变:“怎么着?小王爷这是想赖账了?这么多人看着呢,你要是敢赖账,我就去你家里要钱,让你分分钟变成名人!”
“我,我哪里说过要赖账了,五千两银子而已,我给你就是了……”
赵翌垂头丧气,像是被拔了毛的公鸡。
他知道柳瑜的帐不好赖,怎么说柳瑜也是龙威大将军的儿子,而且还有个驸马的身份。
如果他赖账不给,柳瑜甚至还有可能跑去告御状,那宁王府的脸面就全都砸上面了。
这种事情,柳瑜还真能做的出来。就算是在金銮殿上耍赖打滚,他也能做的出来。
五千两银子对柳瑜来说是个大数字,他肯定不会随便放过。
赵翌犯不着为了这五千两和柳瑜闹起来。
说起来也让人妒忌。
夏皇对龙威大将军向来都极为宠信,以至于爱屋及乌,对柳瑜也非常的宽容。
他不但把公主下嫁给了柳瑜这个混子,而且对柳瑜的斑斑劣迹也经常视而不见。
柳瑜时常在街头和人打架斗殴,但是夏皇知道了之后,只会淡淡的表示:他还只是个孩子。
只要没有杀人放火,柳瑜就还是一个好孩子。
柳家的家教确实很严厉,但对这个最小的儿子却要宽松的多。
柳光基本上就没有动手揍过柳瑜,一般情况下都只是训斥几句,然后扣掉他的零花钱。
最严重的体罚,也就是让柳瑜举一下墩子,蹲一下马步。
这种程度的体罚,对柳瑜的两个哥哥来说,简直就是每日武艺训练的必备课程。
柳瑜除了手上拿不到几个零花钱,没办法出去花天酒地,小日子过的有些寒酸之外,简直可以算是受尽了宠爱。
当然了,还有公主。
如果公主能够识趣一些,自己搬去驸马府居住,柳瑜的人生就基本算是圆满了。
闲话不提,赵翌肉疼的掏出了一千两银票,身上的现金已经不够,只能又给柳瑜打了个四千两的欠条。
柳瑜心情大好,本想收了银子赶紧回家,但是围观群众却不乐意了。
“哎哎,柳驸马你别急着走啊,你怎么可以半途而废呢。”
“是啊,柳驸马,这才是第一首诗呢,后面还有两首。”
“柳驸马怕是不知道吧,只要能够连续作出三首让颜姑娘满意的诗词,颜姑娘可就要扫榻相迎,把柳驸马请进闺房,共度良宵了喔。”
“对啊,现在柳驸马已经拿出一首让颜姑娘满意的诗词了,为什么不再接再厉,继续把后面两关过了呢?”
柳瑜原本还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听了周围那些嫖客们七嘴八舌的讲述之后,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原来颜如玉接客还有这么一个规矩,客人想要和她达成交易关系,一共需要经过她的三次考核。
考核项目一般都是作诗,按照颜如玉的要求作诗。
过了第一关,颜如玉就可以出面接待,陪酒两杯。
过了第二关,就可以被颜如玉请进闺房,开怀畅饮,谈诗论词。
过了第三关,那就有上床的资格了。
当然,钱还是要花的。
一般来说,想要一亲芳泽,过三关都是必须的。
但非要用权势压人,强上了颜如玉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会引起公愤,以及其他权贵的阻止,传出去就有点为人所不齿了。
越是权贵人家,就越是要点脸面,不会在这种寻欢作乐的场合仗势欺人,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能和颜如玉把酒畅谈的人一直少之又少,很多才子顶多也就过个第一关而已。
这个情况反倒导致颜如玉身价更高,越发的受人追捧。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欲擒故纵的营销手段,但偏偏就乐此不彼,就喜欢往这丽春院里凑,捧这颜如玉的臭脚。
丽春院毕竟要做生意,客人不会作诗没关系,只要银子砸够了,也有机会单独和颜如玉喝酒聊天,只是想上颜如玉的床,就不是银子能解决的问题了。
现在大部分人已经不指望能拿下颜如玉了,他们更想看个热闹,看看有没有人真的能过三关,得到一亲芳泽的机会。
柳瑜现在已经作出了第一首诗,其余的顾客便都开始起哄,让柳瑜继续闯关,然后看个热闹。
柳瑜顿时有些无奈:“这首诗我已经卖给小王爷了,所以,闯过第一关的应该是小王爷啊。就算要闯第二关,也应该是小王爷去闯,跟我能有什么关系?”
众人一听,这道理似乎也没错。
赵翌花了五千两银子,总不能让人家在一旁看戏吧,于是众人又纷纷开始向赵翌起哄。
赵翌顿时乐了,这五千两花的好像也不冤枉?至少还能和颜如玉喝上几杯,聊上几句。
当然,闯第二关就别想了,赵翌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于是便连连推辞,说是只要能和颜如玉喝上两杯就足以。
这就让柳瑜有些遗憾了,如果赵翌还想闯关,说不好他还能卖出一首诗词,再赚个五千两,甚至更多。
于是他也跟着众人开始起哄,想要让赵翌回心转意,继续闯关。
“小王爷这就没意思了啊,第一关都闯过去了,为什么不问颜姑娘要要第二关的题目呢?不管怎么样,尝试一下还是可以的嘛。就算你不会作诗,不是还有我支持你嘛……”
“柳驸马想多了,我可没有你想的那么俗气。色是刮骨钢刀,我能和柳姑娘在这里喝上两杯就心满意足了。”
赵翌又不是傻子,五千两银子一首诗,这都够给一般的青楼姑娘赎身了,他怎么会砸这么多钱在颜如玉身上?
真以为宁王就他这么一个儿子?
再说了,就算靠着买诗闯过了第二关,第三关也肯定闯不过去啊。
闯过第二关之后,颜如玉肯定要把他请进闺房,单独相处。
到时候最难的第三关来了,他还能去哪里找人买诗?
过不了第三关,前面两关闯过去也没有意思啊。
还不如直接砸钱给颜如玉,然后进她闺房喝上几杯,这比买诗获得的机会要光彩多了。
柳瑜无奈,心想既然没有赚钱的机会了,那就只能打道回府了。
这时候,颜如玉又在台上道:“刚才那第一关,就算是两位公子都通过了罢……两位公子可有兴趣继续进行第二关?”
柳瑜还没来得及说自己没兴趣,那赵翌便道:“颜姑娘先出题罢。”
虽然没有把握,但赵翌也想碰碰运气,或许他还真能把第二首诗作出来呢?
颜如玉缓缓点头:“既然如此,那奴家就先为大家献上一曲吧……”
说完,也不等柳瑜答应,便让婢女把瑶琴搬上了前台,然后开始现场奏琴表演。
台下的客人自然求之不得,兴致勃勃的开始在台下围观。
幽怨的琴音很快就响了起来,颜如玉也伴随着琴音开始吟唱,台下观众听的如痴如醉。
柳瑜听不清颜如玉在唱什么,听起来似乎是一首诗。
古人对歌词比较讲究,正经的歌词本身就是一首完整的诗词,不像山歌野调那么随意。
不同的曲调就有不同的词牌,都是固定的字数,格式,和韵脚。
大夏流传的曲子很多,词牌的类型也很多,只不过受欢迎的程度不同,就和现代流行歌曲一样,能奉为经典的曲子只有那么一小部分。
颜如玉弹唱的是一首古曲,在大夏并不算流行,有点过时老歌的味道。
但是这首曲子在她口里唱出来,却别有一番味道,让人流连忘返。
这就像后世某些并不出名的老歌,突然被某个实力唱将翻唱了一样,一下子就成为了经典。
颜如玉一曲奏完,台下观众纷纷拍掌叫好,赞不绝口。
丽春院的头牌,果然有点实力。
可惜柳瑜对颜如玉的表演并没有太多感觉,不同时代的人,对歌曲的口味也大不一样。十年的流行金曲都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了,更何况跨世纪的代沟。
演奏完毕,颜如玉又道:“这是一首古曲,木兰花,现存的词已经不多了。请二位公子就此词牌,写一首词吧。”
赵翌立刻尴尬了起来。
这个题目倒是不难,写这个词牌的人也不少,但要写出一首好词却不容易。
事实上,很多人写的词牌都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根本没几个人记得。
能够传唱的都是经典,都是碾压一整个时代的大作。
赵翌哪有这能耐,垃圾诗词他都作不出来。
颜如玉似乎是知道赵翌的水平,也没有在意他的沉默,只是对柳瑜道:“柳公子能否为这木兰花作一首新词?”
柳瑜一头雾水,因为他根本就没听明白这首曲子。
木兰花?花木兰?
唧唧复唧唧?
完全乱了啊。
赵翌见状,忍不住冷哼了一声:“颜姑娘怕是高看柳驸马了,他恐怕连木兰花的平仄韵律都搞不清楚,哪里还能写什么词牌。”
颜如玉轻轻一笑:“能作诗,自然也就能写词,写一首木兰花应该难不到柳公子。”
这不废话嘛,写词当然难不倒我!
柳瑜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虽然他刚才也没听清楚颜如玉唱的内容,但木兰花这个词牌名字他却有点印象。
但奇怪的是,他在记忆里搜索了一番,却又没找到以木兰花这个词牌命名的词句。
难道是两个不同的时空,对词牌名字的称呼也不一样?
这倒是很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