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场心理疫情
在我们身处的时代,甚至是我们的往后余生,2020年都将成为一个不平常的起点。有人戏称世纪沿用下来的纪年将从公元前和公元后变成前疫情时代和后疫情时代。1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前夕,你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20年春节之前我最后一次出差,我和研究团队一起在深圳做企业调研,那家企业的一把手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在企业调研完成后,刚好赶上她的上师从西藏回到深圳。我个人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任何多维度的思想碰撞总是能极大地激发我的兴趣。于是,那天下午我们有幸和上师就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世纪经典问题——“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幸福”进行了将近4个小时的闭门交流。上师从他多年佛法修行的角度,而我从研习行为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诸多讨论,令我受益匪浅。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上师最后总结的一句话,只有当人们真正发自内心去相信并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的时候,才能对幸福有更深的领悟和感受,这个事实就是:无常即恒常。
那次出差回北京一周后,武汉封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暴发。时间一晃,如今疫情已经在全球蔓延了两年多的时间,不确定性已成为新的常态,与疫情长期共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并接受的事实。在两年多的起伏不定中,我们从每天关注新冠肺炎病例数的惊心动魄,逐渐过渡到对数字的麻木倦怠。当下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的问题是:你的心理状态在这场持久战中真的经受住考验了吗?
研究显示,类似2001年“9·11”事件、2003年中国非典这样的灾难性事件,会对事件的亲历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影响,持续时间要远远长于我们的预期。2研究者根据多年的数据,追踪了当时亲历“9·11”事件的36 000多名纽约市民,以及当时参加救援的消防人员和救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即便在“9·11”事件发生后的数年中,亲历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依然高达14%,抑郁症的患病率达到15%。而在没有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的前提下,正常人群的患病率为5%~6%。3由此可见,重大灾难性事件对亲历者心理影响的持久性不容忽视。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普遍的心理影响。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4,截至2020年12月,超过42%的美国民众出现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倾向,相比2019年的11%有显著增长。5美国心理学会在2020年10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美国正在经历由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心理危机,其影响将持续到未来数年之后。6类似的情况在英国也有体现。相较于2019年7月—2020年3月10%的占比,英国民众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人群占比在2020年6月飙升至19%。问题不仅发生在欧美国家,全球各国的类似数据比比皆是。2021年1月,《自然—人类行为》杂志对日本自杀率进行了研究,对比全球自杀率,日本在2020年7—10月的自杀率上涨了16%,以女性和青少年尤为明显,日本女性的自杀率在半年内上升了36%,而青少年自杀率的增长达到49%。7纵观全球,权威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精神病学》在2021年4月刊发的文章显示,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梳理了超过23.6万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发现约有1/3的患者在感染后的6个月内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或者精神系统疾病。8随后,《柳叶刀》于2021年10月刊发了首个新冠肺炎疫情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全球性研究。这项覆盖204个国家和地区、223 421个受试者的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新增了5 300万例抑郁症病例(同比2019年增长28%)和7 600万例焦虑障碍病例(同比2019年增长26%)。9
图1—1 新冠抑郁地球
聚焦到中国,由首都医科大学、武汉金银潭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对武汉金银潭医院的1 276名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复出院后的6个月和12个月的身体与心理状态进行了跟踪对比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康复者在发病一年后仍然存在至少一项异常症状,包括疲劳或肌肉无力(20%)、睡眠困难(17%)、关节疼痛(12%)、脱发(11%)等。康复者出院一年后的健康状况相比出院6个月后有明显改善,但仍未恢复至基线健康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更多的患者出现焦虑或者抑郁的症状。出院6个月后约有23%的患者出现了抑郁和焦虑问题,到12个月后,这一占比升至26%。10除感染者以外,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中国公众的长期心理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北京大学陆林院士团队的研究显示:在疫情开始前基线检查无症状的人群中,有1/4的人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而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中,有7/10的受试者出现持续的精神健康症状。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心理疾病的易感人群更加广泛,包括新冠肺炎患者的家庭成员、有隔离经历的人群、有新冠肺炎职业暴露风险的人群、生活在疫情大规模暴发地区的人群,以及复工后工作负担大幅增加的人群等。
作为长江商学院教授,我带领研究团队在疫情暴发期(2020年2—3月)、疫情持续期(2020年7—12月)和疫情平稳期(2021年1—12月),对企业家学员的心理状态组织问卷调研。企业家和高管作为大众认知中心理韧性、抗压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高的群体,他们的心理状态对于我们理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冲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如图1—2所示,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相较于疫情暴发期,企业管理者在2020年下半年的整体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较重焦虑倾向占比都显著增高。进入2021年,如图1—3所示,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焦虑度和抑郁度的平均值虽然有所回落,但依旧明注:需要注意的是,调研数据仅仅显示焦虑和抑郁行为倾向,并非实际患病值。三个不同时期的调查人群样本是从不同企业的管理者中随机抽取的。显高于疫情刚暴发时的平均水平,这与人们对未来不可预知事件的可控性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持续两年多的疫情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明显的疲惫感和倦怠感。《纽约时报》发布的一项研究将数字背后衍生出来的心理疲惫感称为“大流行倦怠”,并把2021年的主导情绪定义为“languishing(颓废)”11,这与国内网络流行概念“躺平”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图1—4)。但“languishing”更精准地描述了一种心理状态:因感到非常无聊而陷入成长危机和意义危机,因此“languishing”代表了“颓丧”。深受“颓丧”侵扰的人们过着一种平静又绝望的生活。他们很难兴奋,但精力尚未耗尽,每天处于停滞不前、仿佛被掏空的低落状态。
图1—2 不同时期企业管理者焦虑行为倾向跟踪分析
图1—3 不同时期企业管理者抑郁度与焦虑度对比分析
图1—4 languishing(颓丧)
为了更好地理解“languishing”,这里需要引入心理健康连续体(MHC)的概念。它将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分为心理繁荣、心理健康、颓丧和心理不健康4个区间。其中心理繁荣是比心理健康更加积极的一种状态,意味着个体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12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颓丧”状态介于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指被诊断出各种心理疾病)之间。换言之,没有心理疾病并不直接意味着心理就处于健康状态。即便没有精疲力竭,你也有可能挣扎于煎熬中。研究表明,在未来10年内最有可能经历严重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群,并不是当下已有这些症状的人,而恰恰是这些苦苦挣扎于“颓丧”状态的人。13与此相关,2021年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大离职潮也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自2021年7月以来,美国的辞职人数创历史新高,平均每个月有400万人以上辞职,甚至在9月达到440万的历史峰值。根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职位空缺劳动力流动调查报告,2022年1月有近430万人辞职,这一水平已经接近2021年9月创下的纪录。142021年第三季度,近40万英国人在递交辞职信后跳槽,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在疫情长期持续的背景下,全球都更加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根据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的报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2020年全球抗抑郁药物市场总销售额从2019年的143亿美元猛增至286亿美元,2021年这一数字回落至158.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21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6%。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显示,到2030年抑郁症将比癌症、中风、心脏病、战争或意外事故引发更多的过早死亡和多年残疾。因此,每个人都需要进行心理状态的修复和治愈,如同提高免疫力来对抗病毒一样,心理免疫力的提升刻不容缓。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强大的心理能力的重要性,这种心理上抗打击和恢复的能力就是心理韧性。疫情虽然已经延续了两年多的时间,但相较于我们每个人漫长的一生,它只是一个片段,也只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各种不同逆境中的一种。对于人生,虽然我们最希望的是无风无浪、平安顺遂,但人生的本质并不是一帆风顺。现实就像大海,时而疾风骤雨,时而安宁如镜,起落才是常态,我们要做的就是当风浪来临时仍能乘风破浪。因此,心理韧性的打造,不仅是我们战胜疫情和逆境的必备武器,更是人生持久精进的动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