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发行公司,宣传也要随之改变
广告文案敲定了之后,海报也自然跟进。两部作品都是人物浮现在漆黑的背景上,我们自己感觉良好,但是在相关企业之间的评价却不好。
《龙猫》和《萤火虫之墓》的发行公司从东映换成了东宝。德间康快刚开始打算继续塞给东映发行,结果对方以“不符合我们公司的风格”为由拒绝了,于是就唐突地换成了东宝。
我带着做好的海报去了东宝,结果负责营销的西野文男说:“这么暗的海报怎么能吸引观众!”专业从事票务工作的人,都有种强烈的固有观念:电影一定要遵循什么原则才能卖座。
我当时也年轻气盛,马上就顶了他一句:“就是因为你们总是故步自封,日本的电影才一蹶不振。”结果我们俩从相互的语言攻击演变成大打出手。不过在开诚布公之后,我们俩逐渐建立了信赖关系,之后吉卜力的电影能够大卖特卖,西野先生绝对功不可没。
更换发行公司后,宣传在实际操作上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之前我们委托的MAJOR公司因为与东映的关系深厚,所以不想跟东映的竞争对手东宝扯上关系。
因为之前一直跟MAJOR打交道,所以我都不知道,当时的电影宣传基本上就是发行公司的宣传部出一个人全权负责。因此《龙猫》和《萤火虫之墓》都是由东宝宣传部的有正真一郎一个人负责。
而在MAJOR公司,德先生有十几个部下,他们分工协作,各种媒体齐上阵。一对比就发现差别很大,这时候我才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风之谷》和《天空之城》深深受益于这种四面开花的宣传态势。后面到《魔女宅急便》时,发行权又回到了东映,我再次切身感受到MAJOR的影响力。
就这样连带着宣传面上的问题,《龙猫》与《萤火虫之墓》四星期只动员了45万人次。万幸的是,由于紧接着上映的高仓健先生的《沙海勇士》因制作问题延迟发行,让《龙猫》与《萤火虫》多了两周的放映时间,最终的观影人数增长到80万人次。不过,作为包揽了当年所有电影奖项的作品,这个票房数字实在有点寒酸。
尽管如此,当时能够公开上映我就觉得很幸福了。因为《龙猫》是德间书店内部极力反对的企划,而《萤火虫之墓》这边由于制作大幅延迟,甚至陷入了无法按时上映的危机。最初上映的版本都来不及涂色,还留下很多“空白”的场景(公映后制作还在继续,最后终于让完成版问世),这种情况下还能公映我都要谢天谢地了。那时候对我来说制作就是全部,宣不宣传、卖不卖座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