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0章 回京都
夜色如墨,月亮仿若一颗明珠,悄悄挂上了枝头,将银白的清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众人酒足饭饱,一番洗漱后,便各自回房休憩。姜嘉鱼正准备宽衣就寝,刚把衣衫褪至肩头,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骤然响起。
“谁?”她的动作瞬间一滞,迅速将衣服拉回原位,转身快步走到门口,出声询问道。
“是我。”门外传来边南琛低沉且富有磁性的声音。
姜嘉鱼听出是他,这才打开了房门。月光之下,边南琛的身影像是被精心镀上了一层银边,显得格外俊逸。只是他神色凝重,眼中透着无奈与坚定,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令人捉摸不透。
“嘉鱼,你我是陛下赐婚,若想和离,必须得到陛下应允。此次回京都,你恐怕得和我一同前往。当然,若是你暂时不想和离,咱们可以等局势稳定,再去找陛下请旨和离。”边南琛轻叹了一声,语气极为诚恳,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深深的无奈。
边南琛凝视着姜嘉鱼,心中却莫名涌出一丝后悔,他自己都有些诧异,此刻竟有那么一点希望她不答应。
姜嘉鱼闻言,秀眉紧紧蹙起,眼神中满是思索。她垂眸沉思片刻,脑海中如走马灯般闪过桃花村的宁静生活、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脸,以及这些日子以来所经历的种种。最终,她银牙一咬,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那我跟你一起回京都一趟。”
听到姜嘉鱼的回答后,边南琛心中既高兴又有一丝失落。高兴的是姜嘉鱼答应和他一起回京都,如此一来,吴家那小子便没机会缠着姜嘉鱼了;失落的是,她居然这般迫不及待地想要与自己和离吗?
两人一番商议,决定此次将四个孩子留在桃花村。这里相对安宁,有桑榆和蓝蛮儿悉心照料,他们也能安心些。而姜嘉鱼心中还有另外一番盘算,她要回去会一会那许久未见的爹,还有那将原主母亲留下的嫁妆悉数吞没的柳姨娘。大半年的光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也足够改变很多事了。她倒要看看这家人如今究竟是何面目,怀着怎样的心思。
接下来的几天,姜嘉鱼要将所有的事务安排妥当,才能放心和边南琛一起回京都。此番回去,有两件大事要做。一是拿回原主母亲留给自己的遗产;二是想办法让皇帝同意自己和边南琛和离之事。
“阿姐,你真的不考虑带上我给的这些东西?”
姜嘉鱼看着一桌子的瓶瓶罐罐,这些都是蓝蛮儿这几天专程为她调制的蛊毒。姜嘉鱼望着蛮儿那如星星般闪烁的期待眼神,实在不忍心再次拒绝,却也实在不想带着这么多上路,万一一个不小心打翻了,那自己可就遭殃了。
于是,她随手拿起桌上一个鸡蛋大小的黄色小瓷瓶。
“就这个吧!其他的实在带不了,这一路颠簸,万一它们跑出来可就糟了。而且这么多我也不会用,就这个,你教教我怎么用?”
蓝蛮儿看着姜嘉鱼手中的蛊盒,抬手摸了摸下巴,微微皱起了眉头:阿姐怎么偏偏挑了这个?
“这个药你将它融入水中,无色无味,这蛊……阿姐,你要不要换一个。”
蓝蛮儿看着姜嘉鱼一脸的皱眉不解,便靠近她耳边,轻声解释道:“这蛊是催情用的,而且只能给男人下。”
姜嘉鱼拿着小瓷瓶的手微微一顿,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连忙将其放回原位。蓝蛮儿见状,拿起一旁一个白色小瓷瓶。
“这个,必要时能救你一命,这蛊能解一些常见的毒。”
“蛊还能解毒?”
“当然。”
“还有这个。”蓝蛮儿又拿起一个青色小瓷瓶,递给姜嘉鱼,“危机时你将它放出,它能让人在一炷香内不能使用内力,若强行使用,那便会暴毙而亡。”
姜嘉鱼接过她手中的小瓷瓶,蛮儿又要去拿桌上的另一个,姜嘉鱼赶紧拦住。
“好了,就这两个吧!其他的你留着等我回来慢慢给我讲。”
“阿姐,你确定?”
蛮儿看着姜嘉鱼十分肯定的样子,轻轻叹了一口气。
“行吧!那你们万事小心。”
“嗯,家里就交给你和桑榆了。”
“放心,有我在,我定不会让别人欺负孩子们。”
……
“你确定不让我跟着去?”
姜嘉鱼白了他一眼,当初怎么就上了他的当,给他升级。姜嘉鱼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在心里暗暗吐槽,好不容易得来的外挂,被眼前这人给没收了,你说这气人不?
……
边家大院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所有人都赶来送姜嘉鱼和边南琛二人。
“嘉鱼呀!这去谈生意,也要注意身体,这是大娘煮的鸡蛋和烙的饼,带上路上吃。”
陈桃花递给姜嘉鱼一个超大的包袱,姜嘉鱼微笑着接过。
“谢谢大娘!”
姜嘉鱼注意到在角落的一抹烟绿色身影,那人眼中流露出的复杂情绪,让她有些看不懂。只见那人眼眶悄悄泛红,随后不久,转身擦了擦眼泪,悄然退出了人群。
就在此时,小梅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将一个小包袱递给姜嘉鱼。
“姜婶婶,这是阿娘让我交给你的。”
姜嘉鱼接过包袱,摸了摸小梅的头。
“小梅替我谢谢你阿娘了,对了,我刚刚看到你阿娘了,她……没事吧?”
小梅摇了摇头,神色有些忧伤。
“我也不知道,每次阿娘听到京都的消息就会这样。”
“每次都这样吗?”
“嗯!”
姜嘉鱼微微皱眉,难道和京都有关?还是和她的身世有关?姜嘉鱼曾和村里的大娘们闲聊时听说过,小梅阿娘是被她阿爹捡回来的,当时据说只有半条命了,是小梅阿爹坚持救回来的,后来就留在这村里嫁给了小梅爹,只是谁也不知道她从哪儿来的。而且她也不大喜欢和村里人交谈,平日也是足不出户,一年下来也见不到几面。自从小梅爹去参军后,她就更不爱出门了,不过她那一手绣活可真是十里八乡都罕见的,所以平日就靠接点绣活养活她们母女二人。
……
在众人不舍的目送下,姜嘉鱼和边南琛终于踏上了前往京都的路途,马车缓缓前行。
姜嘉鱼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刚才赵沐清的样子。
“怎么了?”
边南琛注意到姜嘉鱼从上车到现在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眉头微皱,像是在想什么事情的样子。
“没有,就是想起小梅阿娘了。”
边南琛也微微皱眉,脑海中浮现出那张既陌生又熟悉的脸,他在见到小梅阿娘的第一眼就觉得在哪儿见过,一时间就是想不起来,而且那赵娘子总感觉有些刻意躲着他的样子。
姜嘉鱼转身在一堆包袱中翻出刚刚小梅交给她的那个小包袱,她打开包袱一看,里面是一支发簪和一封信。
发簪十分精致,上面雕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
“这是……”
“怎么了?”
边南琛从她手中拿过簪子,仔细观看一番,随后又将簪子还给了姜嘉鱼。
“没有,就是有些眼熟。”
“女子用的东西大多差不多。”
两人看着簪子陷入沉思,车轮滚滚,碾过黄土,发出沉闷的声响。姜嘉鱼坐在车内,透过车窗,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田野、树木、山峦,一一从眼前掠过,可她的心思全然不在这沿途风光上,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未知的担忧,也有对过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