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营销:新媒体时代重构营销新模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短视频风口:顺应5G时代潮流,重构营销新模式

火爆全网的短视频究竟为何物

随着科技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生活逐渐被碎片化。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通过碎片化的方式获取资讯与进行社交的需求,一种比图文和音频承载量更为丰富的形式——短视频便应运而生。

那么何为短视频呢?

百度对短视频的定义是:短视频即短片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逐渐获得各大平台、粉丝和资本的青睐。

短视频与传统的视频、图文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创作门槛低

短视频时代,不再以文字为载体,主要靠画面来展示内容,这就大大降低了人们创作的难度。很多普通的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学习便可以完成一个视频,并将其发布到社交平台上,从而向大众展示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低门槛的创作给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用户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有时他们只需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便可获得数十万的播放量和点赞量,从而在互联网上大火一把。

第二,社交属性强

打开很多短视频APP,我们可以看见里面有设置点赞、评论、分享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帮助用户们在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社交互动。

有人曾经在网上做过这样一段评价:脱了袜子自己闻,那叫日记;脱了袜子请朋友到家里来闻,那叫博客;脱了袜子挂在家门口让路过的人闻,那叫论坛;脱了袜子挂在广场上请所有人闻,再去闻别人的袜子,那叫微博;围观别人表演脱袜子,然后学习并表演脱袜子,那叫短视频。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各平台的社交属性越来越明显,而短视频的出现更是为用户打开了一扇新的社交大门。

第三,时长短

与投入大、成本高、专业强的影视长视频相比,短视频的时长显得微不足道,大多都是以秒来计算的。

快手短视频平台曾经这样给短视频下定义:57秒,竖屏,这是短视频行业的工业标准。

而今日头条的副总裁赵添则对短视频又有不同的解读:4分钟是短视频最主流的时长,也是最合适的播放时长。

不过不管怎么样,短视频都以“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变成互联网界的“时间黑洞”。人们只需几秒钟的时间就能获得一个积极的反馈,从而不知不觉地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第四,碎片化传播

所谓的“碎片化”,顾名思义就是把原本完整的内容切割成诸多小碎片。比如某个影视剧,只截取其中一小段经典的片段展示;某个社会事件,只截取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展示。

这种碎片化的展示方式更加符合当代用户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同时它还降低了人们参与的时间成本,从而减轻了大家观看时的心理负担。

第五,内容包罗万象

曾经有人将短视频生动地形容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

纵观短视频内容,我们可以发现里面的类型多到眼花缭乱:秀舞蹈、展歌喉、灌鸡汤、说时事、品历史、讲段子、论教育、谈农活……各种内容应有尽有,短视频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智能化地推荐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总之,短视频凭借自身的种种优势,实现了病毒式的传播,成为这个时代巨大的流量入口。

不过,短视频在成为新的品牌营销风口之前,它也经历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历程。

在短视频创立之初,由于移动设备的功能限制以及网络资费的影响,短视频APP的内容比较单一,用户发展也比较缓慢。

到了2014年,4G网络逐步普及,网络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后来再加上流量不清零政策的加持,短视频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短视频应用在原来秒拍、美拍等基础上,又增加了快手、抖音等。

时间来到了2016年,很多优质的短视频创作团队已经获得资本的青睐,比如短视频创业的代表人物Papi酱,在3月获得了1200万元融资,7月,“一条”团队也完成了一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诸多传统媒体人看到短视频的光明前景,纷纷入驻短视频平台,开始了内容生产,而各大品牌商也抓紧时机在短视频平台布局,以抢占更多的营销阵地。

后来,随着用户基数的不断增大,短视频一跃成为话题度最高、最热门的视频类产品。到了2018年7月,短视频的MAU(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5.08亿,同比增长高达79.5%。另外,随着“短视频+”模式(短视频+直播、短视频+电商、短视频+音乐、短视频+资讯、短视频+社交等)加速渗透,短视频迎来了爆发期。

走过了起步期、发展期和爆发期的短视频如今已然成为互联网的流量高地。就目前而言,短视频已经进入商业化的成熟期。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未来几年短视频必将迎来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