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银行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从银行1.0到银行3.0

北宋初年,也就是公元1000年前后,四川成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纸币:交子。发行交子的商户被称为交子铺户。按照我国学术界的习惯,交子铺户不算是银行。不过在1609年,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了欧洲第一家储金银行,它的业务跟交子铺户类似,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银行(bank)。事实上,意大利还有更加古老的银行,不过它们的模式更接近于豪族之间合作搞资本运营,主业并不是面向公众吸收储蓄。

交子铺户也好,储金银行也好,它们的商业模式如下:储户带着金、银、铜制成的货币过来,由机构验明真伪之后,予以收纳保管,同时机构为储户开出纸质证明单据,单据上载明保管中的铸币量,承诺此后任何人均可凭此单据前来提取对应的铸币。然后只要大家都认可这个机构的承诺是真实的,那么这张单据就可以在市场上代替铸币使用。于是它就逐渐演变成了纸币,我们可以把这种模式称为银行1.0。

银行1.0跟现代银行的最大差异,就是储户前来存钱,非但没有利息,反而还要缴纳手续费。为什么呢?因为银行1.0的实质就是保险柜租赁。储户把铸币放进去,它只是起到一个保管作用,并不拿去投资放贷,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利息了。

如果没有利息,储户为什么要到机构那里去存钱呢?这主要还是为了方便。早期的纸币票面都挺大,交子最小的面值是1贯,也就是1000文,大约是4千克铜材的价值量。如果身上带一张薄薄的面值为10贯的交子,就可以免去40千克铜材的负重,这对储户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那么有没有人头脑灵活一点,偷偷拿保险柜里的铸币出去放贷呢?我想肯定是有的,但这在当时属于违规经营。银行1.0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兑现承诺。如果这边刚把钱投出去,那边储户就来取现了,怎么办?如果同时有大量的储户都出现了这种情况,这个现象就称为挤兑。

机构规模小,储户数量少且集中,挤兑的风险就较高,机构就不敢偷偷放贷。反过来说,随着机构规模的扩大,储户数量多且分散,挤兑的风险就会慢慢降低,利用时间差放贷也渐渐变成了标准操作。此时,银行1.0就升级到了银行2.0。银行2.0的商业模式,等于是在银行1.0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契约:银行向储户支付利息,换取储户承担一定的风险,即发生挤兑时,银行有可能无法保证储户能及时取现。

从宏观上看,银行1.0是不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有多少纸币出现在市场上,就有多少金属铸币在保险柜中。一个锅盖只盖一个锅。但是从银行2.0开始,就有所不同了。假设A带一笔铸币进来,带一张纸币出去,然后银行再把铸币放贷给B。那么此时A手里有一张纸币,B手里有一笔铸币,市面上的货币供应量就增加了。此时,B还可以拿着铸币再去找银行存钱,如此循环。一个锅盖可以盖好几个锅,当然这个锅也不能太多了,否则挤兑起来银行也受不了。

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间这段时间是美洲金银不断注入欧洲的大通胀时期。在当时的欧洲宏观上并不存在额外增加货币供应量的需求,所以银行1.0和银行2.0这两种商业模式并存于世,并且人们通常认为银行1.0是信誉卓著的好孩子,而银行2.0则是调皮捣蛋的坏孩子。

可是进入19世纪大通缩时期,宏观上出现了增加货币供应量的需求。大道理管着小道理,信誉卓著的好孩子不能够满足需求了,这时候怎么办呢?只能由政府出面给坏孩子“撑腰”,让其大胆放贷,于是1844年英国出台了《皮尔条例》。从文字上看,《皮尔条例》处处在谈对银行业务的约束,但是别忘了,“打是亲,骂是爱”。英国政府肯管它,说明它有“靠山”了。

正是在英国政府信用的支持下,以英格兰银行为中心,整个英镑区的所有银行,包括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南非、澳大利亚等国的银行,组成了一个空前强大的银行体系。这样银行就没有那么容易被挤兑了。

请注意,虽然英格兰银行是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单一金融实体,但是英镑纸币还是作为金币的提货单据而存在的。英格兰银行只有承诺英镑可以兑换黄金,市场才承认英镑有价值,否则它就是一张废纸。虽然此时的银行业进化出了中央银行,但顶多算是版本2.5,仍然没有跳出版本2.0的逻辑框架。

我们前面讲过,机构本身越强大,承诺对象越分散,挤兑发生的概率就越小。但是,概率再小也还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当这个承诺机构本身变得虚弱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币值稳定了上百年的英镑终于宣布贬值。

金本位下的货币贬值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储户都来挤兑,英格兰银行承认自身没那么多黄金,原来的承诺兑现不了了。当然,一定要兑换也可以,兑换量得打个折。如果这时候储户表示不想兑换了,那么市场就平稳了。可是如果储户打折也要兑换呢?那就只好再贬值了。果不其然,1929年大萧条发生,1931年英镑再次贬值。

大萧条的历史意义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同时,它也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分水岭。请思考我们前面讲到的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活动发展的问题。马克思当时已经看到了金银资本与人力劳动之间的不对称性,但是欧美经济借助炮舰的力量又往前走了几十年,最后走到大萧条时期,就真的走不动了。

地球就这么大,即使考虑到进一步开发的可能,新增矿山和剥削殖民地能够产出的贵金属数量也是有限的,而经济活动的发展则有可能是无限的。其实这个矛盾的必然性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人类需要一个彻底的解决方案。然而社会变革的难点往往不在于设计方案,而在于凝聚共识。甚至有的时候,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场“慢动作车祸”发生,却什么也做不了。因为危机不发展到痛苦的极致,是不可能倒逼出解决方案的。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断言:当年如果美联储及时强力干预,放出足够多的货币进入市场,大萧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种想法就是典型的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即用银行3.0的逻辑去评论银行2.5的问题。大萧条时期对市场的一致预期是什么样的?当时的大银行家J.P.摩根有一句名言:“黄金是唯一的货币,其他所有的都只是信用。”他的言下之意是如果美联储胆敢强力干预市场,就只会把美元的信用一起葬送掉。在银行2.5时代,任何货币都不可能僭越黄金的地位。

作为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思想转变是比较典型的。他的早期著作《印度的货币与金融》极力鼓吹英镑体系,力邀很多的印度银行参与其中。因为英镑体系的覆盖面越大,结构上就越稳定,然而平日稳定的代价是一旦发生危机就不可收拾。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之后,他又发表《货币改革论》来支持英镑贬值。大萧条发生之后的第2年,他的《货币论》问世,此书主张完全退出金本位,彻底摆脱大自然的束缚。等到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出版,凯恩斯已经完全不提金本位了,他只是一心讨论如何扩张经济。也正因为此,虽然《通论》写成于银行2.5时代,但是主要内容却适用于后来的银行3.0时代。

从大萧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期间,世界各国纷纷脱离金属本位。二战之后,又建立了以美元盯住黄金,其他货币盯住美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直到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脱离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人们逐渐接受了银行3.0的关键更新:贵金属的地位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取代,大国政府开始拥有完整的铸币权。

直到此时的银行3.0时代,我们才能够理直气壮地宣称:货币是银行的产品。无论经济体需要多少货币供应,都可以通过央行和商业银行体系创造出来。历史上如唐宋钱荒、19世纪欧洲的通缩、1929年的大萧条,这些足以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灾难,从此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