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导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2 大数据的意义

当今时代,数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衣、食、住、行等相关领域的海量数据持续迸发,且海量数据的产生为大数据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源和场景。大数据时代通过对信息时代产生的“无序数据”进行重组,结合“数据+算力+算法”的模式将数据实时转变为信息,再将信息实时转变为知识,最终通过知识提高决策效率与生产力。

1. 转变人类思维方式

人类在科学研究上先后历经了实验、理论和计算3种范式。数据不断增长和累积到今天,传统的3种范式在科学研究,特别是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已经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第四范式来指导新形势下的科学研究。这种新的范式从以计算为中心,转变到以数据处理为中心,实质就是转变了数据思维。

数据思维是指在大数据环境下,一切资源都以数据为核心,人们从数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挖掘数据背后的真正价值,科学大数据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新引擎。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撰写的《大数据时代》(中文版译名)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取而代之的是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需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就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虽然第三范式和第四范式都是利用计算机来计算的,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第四范式彻底颠覆了人类对已知世界的理解,它的出发点是:如果能够获取更全面的数据,也许才能真正做出更科学的预测。这也许是最迅速和实用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大数据的价值本质上体现为:提供了一种人类认识复杂系统的新思维和新手段。就理论而言,在足够小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将现实世界数字化,可以构造一个现实世界的数字虚拟映像,这个映像承载了现实世界的运行规律。在拥有充足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数据分析方法的前提下,对这个数字虚拟映像进行深度分析,将有可能理解和发现现实复杂系统的运行行为、状态和规律。可以说大数据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探知客观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新手段,这也是大数据引发经济社会变革的根本性原因。

2.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信息化进程的新阶段,其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形成与繁荣。信息化经历了两次高速发展的浪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带来的以单机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阶段(信息化1.0);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的大规模商用而推动的以互联网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化阶段(信息化2.0)。当前,人们正在进入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信息化3.0)。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的大背景下,以“万物均需互联、一切皆可编程”为目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呈融合发展新态势。在信息化发展历程中,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3条并行不悖的主线。数字化奠定基础,实现对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网络化构建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和汇聚;智能化展现能力,通过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呈现信息应用的类人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知复杂事物和解决问题。

信息化新阶段的另一个重要表征是信息技术开始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进而催生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和经济结构优化为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它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为依托,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可分为3个层次:提供核心动力的信息技术及其装备产业、深度信息化的各行各业以及跨行业数据融合应用的数据增值产业。数字经济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逐步演化为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设施,并将对原有的物理基础设施进行深度信息化改造和软件定义,在其支撑下,人类可以极大地突破沟通和协作的时空约束,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模式快速发展。

以制造业为例,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报告称:制造业企业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后,其生产成本能够降低10%~15%。而大数据技术对制造业的影响远不止成本这一个方面。利用源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市场、设计、制造、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制造业企业可以更加精细、个性化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建立更加精益化、柔性化、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创造包括销售产品、服务、价值等的多样化商业模式,并实现从应激式到预防式的工业系统运转管理模式的转变。

大数据智能制造能够对产品故障进行诊断与预测,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控制产品生命周期。典型企业如海尔集团,其在互联工厂布置的上万个传感器每天会产生数万组数据,从而对整个工厂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时报警;同时,将这些传感器布置在设备之中可以对设备进行实时预警,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通过大数据预测的方式对设备进行及时维护、修复。

当前,我国不同行业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智能化提升,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这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3. 推动社会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不管是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还是军工、金融、通信等行业,数据都在迅速膨胀,没有一个领域和行业可以不被波及。大数据正在改变甚至颠覆人们所处的整个时代,对社会发展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会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和各种“云端”工具提供的信息,以做出行为选择。从社会这个大方面来看,这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谐程度,从而降低个人在群体中面临风险的概率。例如美国的网络公司Farecast通过对2000亿条飞行数据进行搜索和运算,可以预测美国各大航空公司每一张机票的平均价格的走势。如果一张机票的平均价格呈下降趋势,那么系统就会帮助用户做出稍后再购票的选择。反过来,如果一张机票的平均价格呈上涨趋势,那么系统就会提醒用户立刻购买该机票。通过预测机票价格的走势及升降幅度,Farecast的票价预测工具能帮助用户抓住最佳购买时机,节约出行成本。

此外,大数据会激发内需的剧增,引发产业的巨变。生产者具有自身的价值,而消费者则是价值的意义所在。有意义的产品才会有价值,消费者如果不认同,产品就卖不出去,其价值就实现不了;消费者如果认同,产品就卖得出去,其价值就得以体现。大数据可用于从消费者角度分析产品的意义所在,从而帮助生产者实现更多的价值。

大数据可帮助航空公司节省运营成本,帮助电信企业实现售后服务质量提升,帮助保险企业识别欺诈骗保行为,帮助快递公司监测并分析运输车辆的故障险情以进行提前预警、维修,帮助电力公司有效识别即将发生故障的设备。

大数据可帮助医疗机构建立患者的疾病风险跟踪机制,帮助医药企业提升药品的临床使用效果。

大数据可帮助政府实现市场经济调控、公共卫生安全防范、灾难预警、社会舆论监督。

大数据可帮助企业提升营销的针对性,降低物流和库存的成本,减少投资的风险,还可帮助企业提升广告投放的精准度。

大数据可帮助娱乐行业预测歌手、歌曲、电影、电视剧的受欢迎程度,并为投资者分析、评估拍一部电影需要投入多少钱合适。

大数据可帮助社交平台提供更准确的好友推荐,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企业招聘信息,向用户推荐其可能喜欢的游戏及适合购买的商品。

未来大数据应该无处不在,即使无法准确预测大数据最终会将人类社会带到哪种形态,但只要人类的发展还在继续,因大数据而产生的变革就会影响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