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戎大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90章 进入武帝统治后期(24)

重庆巫山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素有“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的地貌景观,和“三峡明珠”、“渝东门户”之称。而重庆马渡河小小三峡水流湍急,水清见底,峡江两岸,岩石如削,奇花异草,俯首可拾,抬头仰望,天开一线,环顾江岸,绿树成荫,是一处集旅游、探险和漂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风景区。小小三峡漂流,被誉为“中国第一漂”,是勇敢者磨炼意志和毅力的天堂。西陵峡在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境内,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约长6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以滩多水急闻名的山峡。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西向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以及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险滩。长江北岸,有一叠层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书,还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竖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宝剑,故得名。传说是诸葛亮存放兵书和宝剑的地方。长江三峡旅游线上的牛肝马肺峡,两岸峰峦崔嵬,江面狭窄,江流湍急,北岸两团重叠而悬的钟乳石最为有趣。它们一团形似牛肝,一团形似马肺,牛肝马肺峡因此而得名。过去的“马肺”上,长有一株古松,船在远处即可看到,俨如峡中的卫士,成为天然的航标。遗憾的是,今天已不能看到“牛肝马肺”的全貌了。

崆峪滩,是长江三峡中“险滩之冠”。滩中礁石密布,枯水时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涨时则隐没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弯曲狭窄,船只要稍微不小心即会触礁沉没。明月峡,河谷狭窄,岸壁陡峭,峰顶奇石腾空,岩间瀑布飞泉。南岸马牙山上,有四块岩石屹立,形似《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犹如性格相似又各具特征的兄弟般讲述优美的神话传说,新鲜指点众多的历史古迹耐看。

围绕着三峡,在湖北和重庆两地则又形成了不少的景点。湖北境内的神农溪又名沿渡河,位于巴东新县城的北岸,发源于神农架原始森林中的鸡公山。景观独具特色,集长江大三峡“雄、奇、秀、险”于一身。溪水深潭碧绿,飞瀑遍布,悬棺、栈道、原始扁舟、古老村落、土家风情构成了神农溪原始、古朴、自然、野趣之美。兴山县始建于公元260年,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而得名。她位于三峡大坝库区坝首,东临宜昌,西连巴东,南接屈原故里,北枕神农架。区位优势独特,水陆交通方便,209国道和宜秭省道贯通东西,修建中的沪蓉(北)穿境而过。兴山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境内群峰竞秀,万木峥嵘,溪流纵横,碧绿多姿。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有昭君村文化旅游区、高岚自然风景区、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古夫新县城民俗生态旅游区和古洞口水上旅游区。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三峡人家石牌之美,美在“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它包括龙进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岭、灯影洞、抗战纪念馆、石牌古镇、杨家溪漂流等景区,其旅游内涵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馆(石牌抗战纪念馆),两个特别项目(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和杨家溪军事漂流项目),三个第一(三峡第一湾——明月湾、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长江第一石——灯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又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

秭归山川优美,人杰地灵,集名人(屈原)、名坝(三峡大坝)、名峡(西陵峡)、名湖(高峡平湖)、名物(“中国脐橙之乡”)于一体,融巴楚文化、屈原文化、峡江文化于一炉,是湖北省首批优秀旅游县,是宜昌市旅游先进县。秭归旅游景点众多,除了举世闻名的西陵峡和三峡大坝以外,有全国最大的文物集中复建保护地凤凰山,有世界名胜屈原祠,屈原诞生地乐平里,有三峡地区最有影响的古建筑群落新滩古民居,有居于中国四大渎庙之首的江渎庙,有三峡第一漂九畹溪,三峡大坝后花园四溪,三峡雪原朱棋荒,有三峡地区最大危崖体景观链子岩、秭归县城、银杏沱移民新村等。而在重庆市内,景点则更多。白鹤梁古称巴子梁,又因白鹤群集梁上而称白鹤梁,是涪陵城区长江之中的天然石梁,长1600米、平均宽度为15米。自唐代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这道江中天然石梁上,题刻有众多诗文图案和长江枯水水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被誉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丰都县是神曲之乡,道教72洞天福地之一,一座融合了巴渝文化和鬼文化的古城。丰都鬼城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是重庆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忠县石宝寨是中国现存体积最大、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地处重庆市忠县忠州镇和万州区之间的长江北岸。十二层阁楼通高50米,依玉印山而建,重檐高耸,飞檐展翼,浑然一体,宏伟壮观,是重庆及三峡旅游热门景点之一。重山重水大重庆,山因水而雄,水因山而媚,巴山渝水蕴涵了太多的惊喜和壮丽。

地处重庆东北向,距重庆主城287公里的“亚洲第一瀑”万州大瀑布,集山青、水秀、瀑宽、洞奇、潭幽、湖大、虹美为一体。游客们再也无需远赴贵州黄果树瀑布,在重庆万州就能体验到大瀑布的壮观与震撼。云阳张飞庙始建于蜀汉末期的张飞庙,地处重庆云阳县城隔江相望的飞凤山麓,依山座岩临江,由一组匠心独运的古建筑群组成。既有北方建筑雄奇的气度,又有南方建筑俊秀的质韵,素有“巴蜀胜境”的美誉,为长江三峡沿线一处主要旅游热点。神女溪山水景观令人称绝。翠屏、飞凤、起云、上升、净坛五峰,棋布溪水两岸。神女溪中游,内侧南岸是上升峰,西北是起云峰。峰峦叠翠,云遮雾绕,江流曲似九回肠。多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乃峡中之奇峡,景中之绝景。巫山小三峡是大宁河下游流经巫山县境内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这三段峡谷全长60公里;小三峡与长江大三峡毗邻,林木翠竹20000多亩。1991年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还评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名人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刘从戎晓得在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三峡境内的很多景点当时还没有。所以他让籍兴把田千秋和鲁贺阳叫来后,在给这三个人讲述时,把过去的那些景点全部省略掉了。因为天气很是晴暖到了临近中午时分,刘从戎就索性让把午饭也都拿到了指挥舰的甲板上来吃。他则一面吃着饭,喝着酒,一面给田千秋、鲁贺阳、籍兴三人讲述三峡两岸的很多景致。一直到了下午出了瞿塘峡口,四个人的兴致依旧未减。刘从戎让田千秋、鲁吉阳、籍兴三个人回去休息下,因为再过一个时辰就要到鱼复码头了。说完后,他就率先回到了自己船舱内小睡了一会儿,待醒来时船快到码头了。

战船队停靠在鱼复码头刘从戎带着田千秋、鲁吉阳、籍兴三个人下船,就见江关都尉吴长信已经带着一众官员在此迎接了。由于有几年没见到自己的老领导了,吴长信则显得格外的兴奋。官员们向刘从戎施过礼后,他见吴长信比原来胖了些人也白多了,就笑着对吴长信讲你小子常年在鱼复当江关都尉,真是找了个好地方当差。在你的管辖区域内长期生活,估计人人都得长寿。吴长信也笑着对自己的老领导讲西楚之地确实养人,要不是时不时带兵训练,我估计现在骑马都困难了。说着话一行人离开了码头,来到了不远处的江关都尉府。刘从戎看到吴长信的江关都尉府也就是个小院,甚至还没有再船上看到的鱼复县衙气派,就询问他为何把江关都尉府设置到了这里?吴长信讲这里距离兵营、码头和鱼复县城都不愿都不远,而且地势较高环境比较安静,他所携带的家眷只有几个人,再加上江关都尉府很多办事人员都住在兵营或鱼复县城内,所以这里正好合适。后院他和自己的母亲、夫人、孩子和佣人住,前院则用来江关都尉府办公的地方。如此安排,府上则还挺空闲。王小二觉得这样确实很好,虽然不排场讲究但低调实用。等来到了江关都尉府门口,这时就见一位当值的校尉带着二十几位值班的将士向刘从戎等人施礼表示欢迎。刘从戎见这位校尉长得浓眉大眼,一张国字脸上棱角分明,而且个头和自己差不多,很是有些气概不凡的样子。吴长信忙给他做介绍,讲这位校尉叫赵充国是陇西人,因为前阶段剿灭附近山匪有功是被他新近刚提拔起来的。赵充国在用兵方略上很有几下子,且打起仗来很是勇猛。刘从戎则把赵充国叫上前来询问了几句后,见他对答如流面色从容不迫丝毫不紧张,他便对赵充国产生了很好印象。

待进入到江关都尉内后来到正堂内坐下,刘从戎对吴长信讲现在大汉朝军中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虽然天下暂时承平了但国家的军备却是不能废弛的,急需一大批年轻的优秀将领。他见这位赵充国就很是不错,希望吴长信能够多加以点拨栽培。说到这里他笑着对吴长信说自己的亲兵卫队可又要换一茬人了,总不能指望着从他的亲兵卫队中往军中输送人才,再说久而久之影响也不好。他又和吴长信说前段时间他让吴超鹏和王晓龙两个人去了河西地区苏建那里,很快他便准备把在公孙戍奴身边的曹兴也调过去,这样河西地区那边缺少年轻将领的压力就得以有效缓解了。他临从长安出来时则和公孙贺、杨仆等人商议了下,已经发布了奖励办法让各地的统军将领们都能积极发现和培养年轻的军事将领。吴长信明白他的意思,就欣然答应了。这时吴长信对他讲前两天他收到了益州刺史朱辅的一封信,信中讲吴长信是跟随刘从戎多年的老人,希望这位大汉朝的定国公在考察期间能够抽出时间搞一份巴郡、广汉和犍为郡地区今后的发展计划或者报告之类的东西出来,因为现在益州内蜀郡已经发展起来成为了全国的领头羊,朱辅也希望益州地区的其他三个郡的经济也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刘从戎听后笑了笑,心想这位朱辅还真是个有心之人。于是他对吴长信讲据他所知,巴郡的发展也很不错,只是目前再多加以变通即可。而广汉郡和犍为郡虽然差一些,但快速发展起来应该也不成问题。等他到了江州后,就会和在那里准备迎接他的朱辅商议这件事情。他在仔细考察了巴郡、广汉郡和犍为郡后,会逐一依据写出这三个郡的发展报告与朱辅等人商量的。等他结束了此次考察后,也会写一个完整的东西上报给汉武帝刘彻的。

说到这里他又笑着讲你放心好了,我要在益州起码待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年前才会回到长安去,而鱼复这里才是他的第一站,这个朱辅大可不必着急。吴长信听他这样一讲,不由喜出望外说那可太好了。这天晚上吴长信在自己的江关都尉府内设置便宴,给刘从戎等人接风洗尘。宴会散了后,他又亲自把刘从戎送到码头边的战船上。在路上刘从戎对他讲今晚会下大雨到明天下午才会停,雨后江水就会上涨。而刘从戎他们将会在鱼复待到明天下午雨停之后再出发,这样后天一早即可到达江州了。江州,先秦置行政区划名。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建立巴国,江州属巴国。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两年后,以巴国地置巴郡,置江州县属巴郡,为巴郡和江州治所。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改江州县为垫江县。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改垫江县为巴县,隶于楚州巴郡。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以州统县,改楚州为渝州。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其具体城址不可考。

后秦灭巴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郡治江州。公元前316年,张仪修筑了有史料记载的第一座“江州”城。大多数学者都基本认可秦汉江州城的位置并不在渝中半岛上,而是在今重庆江北城附近。城的大小大约略小于成都少府城。“江州县对二水口,右则涪内水(今嘉陵江),左则蜀外水(长江)”(晋常璩)“巴汉世郡江州,巴水(今嘉陵江)北北府城是也,后乃徙南城。”(《水经注》卷三十三郦道元)如果江州重庆的城址是在嘉陵江南岸的渝中半岛的话,那么我们从朝天门看到的二水口的情形应当是左边是嘉陵江、右边是长江,但这与最早对重庆城址具体位置的文献记述“右涪内、左蜀外”是恰恰相反的。

因此在道光《重庆府志》及其后近现代的很多学界研究中,都普遍采信最早的重庆城址是在江北厅或刘家台位置。道光《重庆府志》还介绍到“巴”字的一种起源是象形“巴山”(府志中狭义的巴山指的是今解放碑-枇杷山公园一线)两侧被江水环流的状态。而要看到“巴”字这样水(笔画)朝右陆地(空白)朝向左侧的状态,在重庆的渝中半岛看不到、在南岸区也看不到,只有把重庆地图旋转180°,在江北城回望渝中半岛时才呈现得出。2005年11月初在江北城CBD工地中发现了大量秦汉时期的城墙、瓦当遗址,这也正式从考古学上证实了秦汉时代的江州主要是在嘉陵江北的北府城。据学界推测,前316年张仪修筑江州城的时候没有选择军事上更为有利的渝中半岛,而是选择了江北,其原因是两方面的。一是秦初的中国城墙都是土墙,其技术能力不足以在高差奇大、地形条件复杂的渝中半岛上建城。二是就秦汉的大环境而言,中国的政治中心在关中,而此时长江中下游并没有太多的开发。这个时候的长江更像是文明的边界,而沿嘉陵江逆流而上才更像是靠近文明的中心。又因为四川常被视为关中的附属,相对没有战乱,比较稳定。所以这一时期的江州城自然应当更加偏向于有利于嘉陵江航道运输的北府城位置,而没有因为军事考虑建在渝中半岛上。渝中半岛上的重庆老城始建时间,是公元226年。三国时为了防范吴国自东部穿三峡进犯益州,“建兴四年春,都护李严自永安还江州”“更大城,周回十六里,欲穿城后山,自汶江(长江)通水入巴江(嘉陵江),使城为州(洲),以求五郡置巴州。造苍龙(东)、白虎(西)门,别郡县。仓皆有城。”(晋常璩)李严的大城是重庆的第二处城址,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以南起沿江至南纪门,北线在今天的大梁子、人民公园、较场口一线,约小于今天渝中半岛上的下半城。